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以至於總擔心孩子落後在起跑線上,正因為家長這樣的心理,現在早教班遍地開花。但是,早教班動輒上萬的學費,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早教班到底有必要上嗎?這個話題經常是父母們在一起交流的話題。其實,真相卻是,家長們一定要理性看待早教班,至於到底上不上早教班,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定。早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上早教班,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和全身心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所謂早教,就是指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一般指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的教育。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到了3歲,大腦就已經發育到接近成人大腦80%的重量。所以,在0-3歲之間,大腦神經元在迅速地生長和連接,這時是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早教班的優勢是他們有系統的教學體系、專業的教學人員、適合孩子發展的教學環境和更多幼兒參與的學習環境。相對於家長在家陪伴孩子,更具有專業性和趣味性。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早教班的費用實在不低。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費用已經不少,再加上早教班,的確需要慎重考慮。所以,可以根據家庭實際經濟情況來決定,如果有能力負擔費用,那上早教班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經濟狀況緊張,那家長多點心思,在家給孩子早教也不是不可。
著名早教專家楊健曾說:「早期教育是潛意識教育,不可能像學知識那樣立竿見影,而是在人生發展中慢慢呈現出遠期效應。」
我妹妹家兒子從一歲多開始在某早教中心上早教課,每周一節課,40分鐘,每節課費用150元左右。上了一年多,我妹妹開始抱怨:「什麼也沒學到啊,就帶著孩子去做做遊戲了。這錢也太好賺了吧!」這是大多數家長的心理,既然花了錢,就想從孩子身上看到成效。但是對於一兩歲的孩子,他們的心智還沒完全發育,記憶力和專注力都非常有限,能看出孩子因為上早教班而取得的進步的確有些難。
說起早教,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早教班的學習,其實不然,任何有助於提高孩子心智發展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早教。因此,家長作為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更有機會來給孩子進行早教。當然要給孩子做早教,家長需要花心思學習孩子成長規律、心理特徵,還要有耐心。家長在家給孩子早教的同時,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而且能夠親身體驗到孩子成長路上的每一次進步的喜悅。不僅省去了早教班的那筆開支,而且免了帶孩子在路上奔波的辛苦。
父母的愛和全身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父母應該牢記,陪伴絕對不僅僅是陪著。現在大多數父母的狀態:一邊看著孩子,一邊玩手機。而孩子需要的呢?是你陪他一起體驗遊戲的快樂,是你陪他一起在大自然中奔跑,是你陪他一起歡笑……
1.多帶孩子感受大自然。說起大自然,很多人都覺得現在是鋼筋水泥混凝土的世界,大自然太遠了。其實,在孩子心裡,那些舉世聞名的大自然景觀和樓下的小花園差不了多少。只要家長有心,帶孩子觀察、觸摸、嗅聞,孩子照樣可以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同時,孩子通過奔跑、跳躍,其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速度與力量也在不斷提升。
2.多帶孩子閱讀。孩子在書中能夠感知文字的美好、未知世界的奧秘,能夠提高孩子的心智。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孩子一生的財富。一本好的繪本,適用於每個人,所以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的同時,也能有所提升。
3.多帶孩子和同齡孩子玩耍。孩子們之間玩耍帶來的歡樂,是大人無法給予的。孩子不僅能從同齡人身上學會一些新技能,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無論孩子是否選擇早教班,家長一定要牢記:真正的早教在於家庭。早教班固然很好,但是父母的愛和全身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成材路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