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早期的教育引導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好處,開始糾結要不要上早教班。
有些寶媽跟我說,我家從來沒給孩子做過早教,但是孩子很聰明呀,比鄰居家花了幾萬上早教課的孩子棒多了!但是細聊下來,這些媽媽都是給了孩子充分的陪伴,會在生活中將自己的知識與理念通過言傳身教,慢慢的傳遞給孩子。
早教班讓孩子更聰明?父母陪伴是關鍵!
現在很多早教班都會打著開發智力、開發右腦的旗號,事實上人的大腦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周上45分鐘早教班就想提高智商,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你有沒有參加早教班,只要你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充足的生活刺激,維持好日常的親子交流,孩子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千萬以為報了線下早教就一勞永逸,想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功夫還是要下在平時。
還有很多家長讓孩子上早教班,是想讓孩子有更多和同齡人交流,培養一些社交技能。
早教班裡培養社交技能? 小區公園就夠了!
事實上,兩歲之前的孩子,很難掌握交互性的遊戲,並不會真正地開展社交,他們可能只是把小夥伴當做一個會動的玩具。
如果真的要給孩子創造與同齡人相處的環境,真的沒有必要花費上萬塊錢去早教班。孩子的社交氛圍,根本不用刻意創造。多帶孩子去小區裡、附近的公園走走就能遇到很多同齡的孩子,還能接觸戶外,比早教班的教室環境好多了。
早教班 ≠ 早教,家庭教育更重要
帶孩子上早教班,並不是早教的全部;反觀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在早教中的意義更大。
用小步在家早教一年多以來,團團媽媽深深體會到同樣是和孩子一起花時間玩,在家不必花費來回跑早教中心的精力,更不用花動輒上萬的費用,一樣能夠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而且相比於早教中心整齊劃一的輸出,爸爸媽媽在家早教更靈活,時間不限定,地點更熟悉,還根據孩子的興趣及時調整內容和節奏。
如果有錢有閒,經濟時間條件都允許,在家早教之外還想給孩子報線下早教,請務必好好看看以下四點。
1.一定要考慮孩子月齡
不到一歲的孩子吃飯睡眠時間長且不固定,很難配合好線下早教課的時間。
團團現在一歲半了,作息比較規律,也逐漸有了社交的意識和需求,我們才開始給她做線下早教。(一歲半開始上課,80-100節的課包會更划算,這樣三歲左右剛好上完)
2.一定要考慮距離
團爸團媽在團團三四個月的時候體驗過美吉姆的線下早教,離家20多公裡,來回車程近2個小時,即使是6周-6個月全免費的課程,我們也只去了3次,不僅寶寶的作息很難協調,我們也累得夠嗆,堅持不下去。
建議大家選擇離家近的早教中心,降低時間成本,讓自己和寶寶更容易堅持下去。
3.儘量要爸爸或者媽媽陪著去
親子關係的培養,是孩子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寶寶的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缺位,線下早教的老師也非常強調這一點。
現在有些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讓爺爺奶奶帶著寶寶去早教,錯過了高質量的親子陪玩時間。要知道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角色誰也替代不了,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千萬不要一時的沒時間,造成終生的遺憾。
4.注意考察老師的水平
課程質量高低很大程度取決於老師的水平,不要只盲目的追求品牌。
早教課的老師普遍年齡較低,基本上都是20多歲的小姑娘,自身經歷並沒有多少育兒知識,一定要經過嚴格和系統的培訓才有資格上崗,如果遇到新來的老師,一問三不知,那就要當心了。
一句話總結:在家早教是必選項,線下早教只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