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化了,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也需隨之變化

2020-08-28 小小計劃

在關於未來的電影片段中,總會看到這樣一幕:主角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會出現像蜘蛛網一樣蔓延開來的信息,瞬間變成一個彼此聯繫的大版塊。

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場景出現的可能再也不是遙不可及,而科技的進步必然伴隨著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變化,那麼教育體系中都有哪些方面會受到影響,少兒編程又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ㅇㅇ 第一,建構主義教育 ㅇㅇ

過去常見的行為主義教育,以知識點為核心,教學大綱結構化明顯,以知識傳授為出發點,忽略學生感受、學習興趣難調動、積極性不高,刻板直白,以應試升學為最終目的。

而現在更倡導建構主義教育,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個性化學習目標和結果標準,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真正的全面的培養學生。

對於孩子而言,編程並不是技術,而是一種表達方式,就像繪畫一樣,用它變換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樣的少兒編程教育,需要有優秀的課程設計和專業的授課過程,同時必須基於建構主義教育的探究式學習,才能真正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ㅇㅇ 批判思維能力培養 ㅇㅇ

批判思維能力,是普通人與科學家之間的差異。牛頓對蘋果墜地的疑惑,開啟了萬有引力學說的篇章;愛因斯坦對牛頓學說的質疑和不斷探索,掀起了相對論的序幕……

在這個充滿「權威」的時代,各種理論學說將這個世界包裝得看似無懈可擊,一個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又該如何打破這個「不容置疑的世界」?

學習編程,就是批判思維能力培養的好方法。程式語言和計算機都是人為製造的產物,不斷被發現局限,在質疑中迭代更新。

孩子通過學習多門程式語言,感受其中差異,從中學會思考質疑,以創造者的態度對現有程序進行評判和再創造。我們希望自己培養的孩子,能夠成為推動行業進步、創造創新的人。

ㅇㅇ 優化學習曲線 ㅇㅇ

在學習過程中,提供給學生的課程內容,應當在其理解的基礎上,給他設立一定的挑戰,只有這樣符合學習曲線的課程內容設置,才能讓學生在舒服有趣學習的同時,各項能力得到平穩的提升,這樣才會是最為科學的教育手段。

(學習曲線的定義為&34;)

無論是教育手段還是教育思想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隨著時代變化、跟著科技的發展而適時調整才能夠適應那個時代的環境,而不會被這個時代淘汰。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方法和實踐的創新研究」開題...
    他指出,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在承繼傳統優勢的同時結合新要求而完成不同維度、不同層面的創新這一時代命題,並且回應技術代入、介入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本色、立大德樹新人的底色得以鞏固的現實問題,才能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託。
  • 新時代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背景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校園裡,我們教學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大學校園裡,莘莘學子是以新世紀出生的孩子為主體了。這些千禧寶寶們都成年了,他們進入大學以後,目前表現的是,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不夠高。可是,我們的頂層設計又要求對這些學生進行科學理論的武裝。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方法和實踐...
    他指出,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在承繼傳統優勢的同時結合新要求而完成不同維度、不同層面的創新這一時代命題,並且回應技術代入、介入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本色、立大德樹新人的底色得以鞏固的現實問題,才能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託。
  • 陳春花:讓商學教育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學術需要能跟企業做雙向的互動,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研究、理論和教學能跟上企業實踐的步伐。」以下是演講精彩節選。 一、企業管理實踐的變化是什麼? 今天,和其他行業和領域一樣,商學教育乃至整個教育領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化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應用的普及,在不斷超越傳統性、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複雜性本質特徵不斷凸顯,需要應對的複雜性問題不斷增多:學術研究與政治論爭相纏繞、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相依存、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相雜糅、公開渠道與隱性手段相配合、國際幹擾與國內躁動相交織。從複雜性理論的視角看,「複雜性是一種系統屬性,一種整體湧現性」[3]。
  • 「網際網路+」教育時代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和應對策略
    摘 要:「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將帶領人類社會進入智能時代,新的時代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愈發重要。傳統大學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面臨著新的調整和改變。
  • 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二)從國內來看,我國社會正處在劇烈的變化之中,社會意識形態隨之轉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必須要積極回應社會變化之問,為建設好共有精神家園、維護好我國意識形態安全貢獻力量。  (三)從高校來看,過去一段時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交鋒和鬥爭不力等問題。
  • 新時代推動國際理解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
    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的深入發展須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順應國際形勢複雜變化,更好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儘管二者融合仍面臨一些挑戰,但只要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地推進教材改編、教師培訓等,將取得良好效果。
  •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構的變遷與整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與政治優勢。網絡信息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況、新特點,深入研究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傳播規律與信息接受規律,不斷改進與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手段和機制,擔負起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使命。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中心工作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當前農民思想觀念變化與引導
    ,由此帶來農民思想觀念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大批農民外出務工,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的思想也在發生著變化,一些農民存在既要擺脫土地又捨不得土地的思想,一些人不願土地轉包轉讓、入股託管,這有礙於現代農業組織形式的實現。(二)重視教育但又偏重於教育的功利性。
  • 【新視野】社會環境變化:青少年教育的新課題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客觀事物也在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離不開共時共存的社會環境,開放多元的社會環境,無疑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課題和新挑戰。面對青少年成長其中的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應保持清醒,研究新問題,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 教育環境的變化與5G教育時代的來臨
    當我們還津津樂道於北大、清華的名校情結時,殊不知5G教育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曾記否,夜幕降臨,我們或者在油燈下寫作業,或者與小夥伴們在瘋狂地嬉戲,爸爸媽媽收工回來,爹爹婆婆已準備好了晚飯。 曾記否,我們沒有學習資料,沒有一套套的試卷,沒有課後補習班,只有課文後的習題和黑板上老師布置的一點家庭作業。
  • 未來教育將如何迎接時代變化?五位專家這麼說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孫競)「在數位化時代,人類的基本倫理價值沒有發生改變,同時也浮現了一些數位化時代獨特的倫理價值問題。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重培養孩子鑑別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們不能僅僅從功用的角度看待技術,還要從人的存在的角度去反思社會發展。」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表示。
  •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進步,信息素養也隨之變化!
    信息素養是社會信息化要求人們應具備的計算機文化、超媒體文化和網絡文化,其本質是人的信息意識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信息知識與信息能力。信息素養是構成人們終生學習的基礎,是各門學科、所有學習環境和所有不同層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
  • 疫情過後,教育行業「客情關係」的變化
    疫情過後,各大機構為爭流量,吸引客戶的核心也悄悄的在發生變化:從教學服務者變成教育引領者,用知識專業和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專業共同引領客情管理;同時對於小品牌來說,順應客戶需求規律,做好相應的準備也非常重要。
  • 增強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質效
    來源:解放軍報內容提要網絡時代探索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須知網用網,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自覺用跨界思維審視問題、探尋對策,切實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最大增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 顧明遠:科技與教育融合會引起怎樣的深刻變化?
    信息化社會與人工智時代的來臨,會引起教育深刻的變化。 目前,教育的生態改變了、教育的環境改變了、教育的內容也在變化,因此教育的方式、師生關係也要變化。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認識到這一變化的必然性,擁抱變化。
  • 中國教育模式和制度需要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和改革
    一,中國教育指導思想和原則要適應新時期中國和世界變化的需要,徹底拋棄僵化落後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時代在發展,目前中國和世界進入了以高科技,全球競爭,中國崛起,中華民族為全人類做出歷史貢獻的新時代,教育領域要從這個大時代,大戰略,大偉業的角度思考教育戰略和育人方針。
  • 論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戰略高度,強調加強對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黨性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實現了黨性教育理論的重大突破和創新。這一黨性教育思想是新時代加強對廣大黨員幹部黨性教育的行動指南,對於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多維度加強新時代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時代,高校各級工會組織也應該與時俱進,主動適應教職工新的思想變化,結合高校工會參與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提升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系統性的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