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在小說《圍城》中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在大學裡,一般外文系的學生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學系的,哲學系的看不起教育系的,教育系的實在沒有誰能看不起,只好看不起本系的先生。」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只要你是要和人打交道,只要你承認自己是個凡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那你就擺脫不了無處不在的鄙視鏈。
鄙視鏈這玩意兒時時刻刻都在折磨一個人的自尊心,但每個人又都離不開這個鄙視鏈。因為這個「法寶」實在可以幫你取得「精神勝利」,讓你獲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慰藉。於是,大傢伙都夢想著成功,走到鄙視鏈的上遊,好居高臨下鄙視其他人,期待著獲得香港電影《賭神》那種萬眾矚目不怒自威的大場面,所有鄙視也就灰飛煙滅了。
真的是這樣嗎?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這輩子就如同在白紙上作畫,每添一筆,就永遠無法抹去。你可以託關係走後門改檔案刪帖甚至把硬碟格式化,但卻自始至終抹不掉心頭的那塊陰影。因為,鄙視鏈最大的殺傷力,不是來自於他人,恰恰來自於你自己!你想擊潰這條無處不在的鄙視鏈,只能靠自己!
為了更好地說明如何對待鄙視鏈,小編需要再次搬出電視劇《大染坊》的橋段,藉助劇中主人公、民族資本家陳壽亭與鄙視鏈博弈的歷程做一番分析。
民國印染業大亨陳壽亭的人生最高峰,坐擁濟南、天津兩座現代化染廠,成品布銷售網點覆蓋整個北中國,動輒就用上百萬大洋的流水去搞傾銷打擊競爭對手。如此白手起家的英雄人物,竟然也和芸芸眾生一樣,糾纏於鄙視鏈當中。
陳壽亭少年時期父母雙亡,曾流落街頭討飯為生。所以,別看後來他再有錢再有面子,始終有兩條命門被人抓住把柄使勁兒地鄙視:不識字、曾經討過飯。
對於個性剛強的陳壽亭來說,擊潰鄙視鏈,只能靠自己的玩命苦幹,靠自己的無畏無懼。在這位商業奇才的身上,他總是能將來自對手的鄙視,化為自己無窮的動力,不認輸不服軟,千方百計死纏爛打地讓對手甘拜下風。
但是,鄙視鏈不僅僅只存在於敵人和對手的心中,就連自己的夥伴,也會被鄙視鏈所影響,冷不丁潛意識裡把陳壽亭鄙視一下,讓他領略到刻骨的痛感。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個性的成熟,陳壽亭逐步摸索出了克服鄙視鏈的辦法。
橋段一:陳壽亭趕往張店和盧老爺一家洽談合辦現代染廠。剛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大少爺盧家駒看不上他土了吧唧大字不識的做派,一會兒故意問他會不會說洋文,一會兒嘲笑他不懂機器印染,直接把他激得差點兒掀了桌子!還好是見多識廣的盧老爺死死摁住,才促成了合作。當然,後來的陳壽亭是憑藉著苦幹巧幹,把堂堂的留學生溜得團團轉,成了自己忠實的夥伴。
橋段二:陳壽亭在青島的競爭對手,是元亨染廠的老闆孫明祖。孫老闆起初老大看不上這個「土孫」陳六子,一個一個「討飯的」嬉笑怒罵,巴不得早點兒把陳壽亭趕出青島。但孫老闆不見棺材不掉淚,硬是被陳壽亭將計就計,掉進自己設下的商業欺詐陷阱險些破產,這才心服口服地叫了「陳六爺」,踏踏實實和人家結成同盟,凡事商量著辦。
橋段三:陳壽亭最大的合作夥伴是三元染廠的趙氏兄弟。兩家不僅是親戚,還是同行。但無論是老成穩重的東俊,還是重情重義的東初,都在骨子裡瞧不上不識字的陳壽亭,認為一個討飯的,不過是耍了小聰明,才有資格和自己說上話。他們兄弟私下裡說起陳壽亭,竟然也是滿口的不屑,認為自己的境界要高出一大截。直到陳壽亭施以援手挫敗日本商人和漢奸染廠的詭計,趙氏兄弟這才徹底撂下了架子,由衷感嘆「不識字不代表沒文化」。
橋段四:上海的大商人林祥榮,讓主動洽談合作的陳壽亭吃閉門羹,撂在會議室晾三天不見,就在於自己認為,「那個叫花子從小地方來,又不識字,是個很小很小的小人物!」哪裡配得上自己這個大老闆的派頭;在和陳壽亭展開花布價格大戰時,林祥榮到處誇口「要把陳六子趕出印染界,讓他重新討飯去」。直到他被陳壽亭一個回馬槍打得大敗虧輸,這才幡然悔悟,和陳壽亭從此做了朋友。
橋段五:尊稱陳壽亭「六哥」,娶了陳壽亭義妹沈小姐的霍軍長,起初見了大大咧咧的陳掌柜,也是心裡一陣的不屑,把他當成唯利是圖的生意人,懷疑之所以談不攏國軍布匹生意是因為他嫌利潤少。直到他真正見識到陳壽亭的深明大義胸懷天下,這才由衷地感慨自己「目不識人」。
回顧陳壽亭被各種鄙視的劇情,就是要說明一點:一個人再有本事再有成就,只要你曾經有缺點甚至有些許不如意,都會被「細心」而又自尊的他人找到縫隙,從而巧妙地建立起對待你的心理優勢。在這一點上,任何人都防不勝防。
而陳壽亭則從多年的苦幹實幹中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不要去刻意重視所謂自身的缺陷,才能在不利中找到有利的位置,和對手周旋下去。所以,對於不識字和曾經討過飯這兩個「短板」,他從開始的睚眥必報,過渡到泰然處之,最後直到大而化之毫不介懷。他曾經說過,「我是一分錢沒有的窮光蛋坐上的牌桌,但現在我贏了這麼多,我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對事對人,只有你自己不去介意自己的短處了,才會逐漸擁有了平和的心態,才會鼓起勇氣和對手競爭。你的缺點你的短處折磨的是你自己的內心,是你自己過不去那道坎兒,其實跟別人是不是瞧得起,壓根兒沒啥關係。
在如今這個時代,鄙視鏈更是無處不在。沒錢會被鄙視,長得胖身材差會被鄙視,不懂人情世故會被鄙視,身患疾病會被鄙視,甚至你曾經說錯過話辦錯過事,也一樣會被鄙視下去。但是,別人鄙視你,照陳壽亭的邏輯,實質上是別人願意花時間費工夫琢磨你,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恰恰說明了你的重要性。這個時候你就得學學陳壽亭,六爺我就是不識字,但我布染得比你們好!六爺就是討過飯,但我這個討飯的現在僱著留學生當廠長發大財呢!
身處這麼一個高速發展錯綜複雜的社會,一個年輕人天天都在和新的朋友新的事物打交道,也就天天碰到無處不在的鄙視鏈。如果你真的被鄙視了,那就回頭再看看這篇文章,領略一下陳六子的膽氣和胸懷。只有你靠自己爭氣,鄙視鏈才能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