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智慧:教孩子,首戒急

2020-09-22 張口說古話

父母教孩子,最忌的是急躁,最不容易克服的毛病也是急躁。

張口說古話:教孩子,首戒急。

急躁是父母的通病,沒有哪個父母敢說自己沒有跟孩子急過。父母之所以喜歡對孩子急,其緣由有四:

一是以己度兒。你是大人,有豐富的學習經歷,心智也已經發展到相當水平,當然看一個問題更清楚,你認為一個很容易的問題小孩可能覺得很難。

二是急於求成。總希望很快地很順暢地解決問題,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對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有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

三是期望值高。對孩子提出超出他(她)能力的要求,而且快速不斷地加碼,一旦沒有達到期望就傷心難過,沉不住氣,跟孩子急。

四是佔有心態。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他(她)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都是自己給的,自己有「生殺予奪"之權,急一下還不可以?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躁教不出好孩子。有的家長整天對孩子大呼小叫,孩子一旦作業教不會,要求做的事情做不會,或者喝令不能做的事情仍在做,輕則厲聲呵斥,罵聲不停,重則拳腳相加,棍棒伺候。如此久而久之,孩子都會教呆,教傻,教壞,教成叛逆。凡是在咆哮聲裡、高分貝中良好的教育就已經離我們遠去。

張口說古話:但願這個持鞋的手永不會舉起。

古話說:「事急則緩,事緩則圓。」須知教育孩子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是輕聲細語、娓娓道來的藝術。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實在控制不住,發作之前請做一件事:離開孩子!你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做,先離開孩子。此時以不為為上,先走開,冷一冷,晾一晾,給彼此一點時間和空間。等到大家你冷靜了,再去和孩子交流。

為人父母者,如果你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請先平復你的心情,降下你的音量,管束你的雙手,堅決克服急躁的頑疾。這既是對你品行的修煉,也是和孩子良好交流的開端。

張口說古話:和孩子交流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開了智慧,一切的大戒、小戒都能夠圓融!
    小乘法有其名而無其實,是佛的方便引導之法,可以作為悟後進修、增上品位的法門。明白「如來藏心地法門」就知道:一切法都是我一個念變現;縱講第二義,也是我過去世的父母兒女。對這個法刻骨銘心、深信不疑的人,你叫他去破戒,他願意不願意啊?不願意!而且不需要你教!這個心戒叫「一戒一切戒」。現在有些人懂得了一點三皈五戒、什麼菩薩戒、比丘戒,就牛皮吹到天上去了;他自以為會持戒,誹謗大乘正法道場。
  • 父母「三戒」,戒出優秀孩子!
    金庸也曾評價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君子。」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或許這對父母只是想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卻沒想過,教育應該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糕。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是用粗暴的手段教育孩子。孩子不聽話了,罵一罵,孩子就老實了,孩子犯了錯誤,打一頓就受到教訓了。教育需要懲戒,但是絕不需要這種粗暴的懲罰。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中成長的,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就是最好的引路人。
  • 讓科技為福建戒治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
    ——司法部戒毒局調研組在福建省榕城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開展「智慧戒毒」建設觀摩調研活動「智能心理雲平臺」智能採集戒毒人員在戒治過程中形成的信息數據、大力推進智慧戒毒建設與戒毒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建立資料庫和數據模型,可按個體、按時間進行查看、分析和應用
  • 蔡禮旭老師 | 急功好利無法教好孩子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居士亭】蔡禮旭老師以一顆真誠無私的愛心,將自身深入五千年文化的教育智慧的心得
  • 教孩子學會「吃虧」,是一種教育智慧
    ,可小汽車上已經有一個男孩在玩,於是孩子在小汽車旁等待,等了好一會,小男孩下來了。有次帶孩子去買吃的,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隊,可是一個小女孩直接插在了孩子的前面,孩子對小女孩說:「姐姐,你插隊,要在後面排隊。」
  • 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立,40歲要戒,50歲要教,什麼意思?
    可以說是民間智慧的精華。不幸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理解真相。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立,40歲要戒,50歲要教,什麼意思?20要走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讀行萬裡路,讀行萬裡路不如讀無數人。所以老人會讓孩子看完書出去探索世界。第一,出去學習,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風土人情。第二,出去謀生,吃飯受苦,眼光放長遠。畢竟要趁早吃虧。30要立人到30歲就說要成家。這時,你將成為一個家庭的支柱。
  • 孔子:教育孩子時不要急,要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才去教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思考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大媒體的大力引導下,孩子的教育問題被重視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了嗎?似乎依然層出不窮。而且隨著對教育問題的反思,社會和家庭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母親」這個身份變得越來越重要,身為人母,變得越來越焦慮了。
  • 9點教育孩子的小哲學——教育孩子就是約束自己
    之前說過很多接地氣的關於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育兒的小哲學,希望對作為家長的你有用~一、點滴細節才是你的生活。我們在忙著用相機、手機不停記錄的同時,正在不經意間錯過最值得體驗的東西。體會生活、感受美好,遠比忙著記錄來的重要。
  • 俞敏洪「TO B試水」OK智慧教育創始人稱變現不急
    ,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以及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容易,如何讓老師教得更容易。」12月5日,在第六屆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2014年是智慧教育元年,也是新東方OK智慧教育正式成立。據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雲海介紹,OK智慧教育是承載了新東方TO B業務的布局。
  • 寶寶什麼時候戒尿不溼?教你三天成功戒尿不溼
    這可是件難事……&34;&34;……尿不溼沒戒掉,倒是鍛鍊了寶媽的洗衣技能,很多媽媽在教孩子戒尿不溼這件事上都遇到了巨大打擊其實給寶寶戒尿不溼只要抓住正確的時機,再加上一些小竅門,就很簡單了,今天給大家分一下,我家寶貝戒尿不溼的方法,只要三天就能成功,爸爸媽媽們趕快學起來吧。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對於孩子來說,一般在18~30月時可以進行如廁訓練。這個時間點可是非常重要的哦,過早反而不好。
  • 于謙「另類教育方式」首曝光!被「套路」長大的孩子,註定不簡單
    原標題:于謙「另類教育方式」首曝光!被「套路」長大的孩子,註定不簡單!聰明的家長會用到一些小「套路」,滿足孩子被看見、被尊重的需求。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女兒上清華,兒子上北大,這位農村父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裡面這位農村父親的教育方法讓我印象深刻。
  • 小大廚,花式麵食驚人:有智慧的父母,怎樣教孩子
    從來不去讀一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哪知道國家啟動了大中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的勞動教育即勞動教育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兒童有了對生活的了解理解探究洞見與把握學習的難又豈在話下而缺少了深度的生活實踐這一課對兒童的影響是一生的
  • 長期夜奶有害無益,蓓康僖教您3個科學戒夜奶小妙招
    蓓康僖小純的朋友小夕是一位新手寶媽,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照顧,小夕都是用母乳親餵寶寶。昨天小純和小夕聊到夜奶的話題,小夕的吐槽那叫一個止不住。「本以為白天鬧夠就算了,晚上睡個好覺補補精神,第二天又是神採奕奕的好媽媽。
  • 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50歲要數,什麼意思?
    《易經》被後世稱為"大道之源、萬經之首",它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各種規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也被稱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我們從中可以找到任何問題的答案。《易經》早已將人生不同階段該按照什麼樣的規律走,講解的非常細緻。
  • 急功好利無法教好孩子
    急功好利無法教好孩子
  • 戒網癮學校是正路還是不歸路?答主:多陪孩子效果更好
    沒有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看到孩子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無論打罵還是教育,都無法讓他們脫離,這個時候父母多麼希望有人能幫他們一下,當有這樣的學校出現,毫無疑問父母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樣,那幾乎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 盼著孩子出問題
    佛家講「戒定慧」,把它引用到家庭教育中來就是,戒——反思自己教育孩子中的問題,錯誤的方法不要使用;定——讓自己的心寧靜,當遇到孩子問題的時候,不要過於焦慮、著急,遇到問題動嘴就是心不靜的集中表現,慧——心靜則智慧生,靜下心來「找原因
  • 以古鑑今——感悟古人的教育智慧
    悠悠中華五千年,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太多耀眼的智慧,神奇的四大發明,意境優美的詩詞歌賦,氣勢磅礴的宏偉建築……無一不值得我們為之自豪!而關於教育,古人也有一套充滿智慧的教育方法,時至今日,依然擁有其深厚的借鑑意義。今天,我們就來以古鑑今,感悟古人的教育智慧!
  • 《猶太人智慧全書》之「教育智慧」:良好教育奠定孩子成功的基礎
    猶太民族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猶太人的教育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之一,但他們的聰明和成功不是來自天生的智力優勢,而是後天的教育。猶太人的教育成功之處在於,在孩子啟蒙之初,就通過家庭教育等手段,為孩子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奠定日後成功的基礎。在《猶太人智慧全書》中,猶太人的教育大致分為生存教育、學習教育、家庭教育、品質教育等幾個方面。
  • 【處世哲理】古人的智慧總結:為人處事的「六戒」「八慎」
    :為人處事的「六戒」「八慎」    六戒、八慎體現古人為人處事的智慧,六戒出自曾國藩,而八慎是儒家文化的總結,這2個古訓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像六戒中有戒獨利,八慎中有慎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