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孩子,最忌的是急躁,最不容易克服的毛病也是急躁。
張口說古話:教孩子,首戒急。
急躁是父母的通病,沒有哪個父母敢說自己沒有跟孩子急過。父母之所以喜歡對孩子急,其緣由有四:
一是以己度兒。你是大人,有豐富的學習經歷,心智也已經發展到相當水平,當然看一個問題更清楚,你認為一個很容易的問題小孩可能覺得很難。
二是急於求成。總希望很快地很順暢地解決問題,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對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有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
三是期望值高。對孩子提出超出他(她)能力的要求,而且快速不斷地加碼,一旦沒有達到期望就傷心難過,沉不住氣,跟孩子急。
四是佔有心態。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他(她)的衣食住行以及一切都是自己給的,自己有「生殺予奪"之權,急一下還不可以?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躁教不出好孩子。有的家長整天對孩子大呼小叫,孩子一旦作業教不會,要求做的事情做不會,或者喝令不能做的事情仍在做,輕則厲聲呵斥,罵聲不停,重則拳腳相加,棍棒伺候。如此久而久之,孩子都會教呆,教傻,教壞,教成叛逆。凡是在咆哮聲裡、高分貝中良好的教育就已經離我們遠去。
張口說古話:但願這個持鞋的手永不會舉起。
古話說:「事急則緩,事緩則圓。」須知教育孩子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是輕聲細語、娓娓道來的藝術。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實在控制不住,發作之前請做一件事:離開孩子!你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做,先離開孩子。此時以不為為上,先走開,冷一冷,晾一晾,給彼此一點時間和空間。等到大家你冷靜了,再去和孩子交流。
為人父母者,如果你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請先平復你的心情,降下你的音量,管束你的雙手,堅決克服急躁的頑疾。這既是對你品行的修煉,也是和孩子良好交流的開端。
張口說古話:和孩子交流應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