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些幹部群眾反映,基層命令主義有所抬頭。少數領導幹部面對當前一些硬任務,不動腦筋,不顧實際,不願擔當,習慣以簡單粗暴的行政命令推動工作,期望以表面光鮮的落實效果應付過關,以致基層工作者常感無所適從。(3月20日半月談網)
所謂命令主義,是指少數地方領導幹部從主觀意願出發、強迫基層行事的不正之風。表面看,命令主義表面上是動員群眾、服務群眾,實際上卻是不顧群眾意願,甚至給群眾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其本質還是官僚主義。
命令主義在基層並不少見。比如,有的地方明確了減少工作簡報,卻要求單位負責人定期當面向主要領導口頭匯報;有的地方為迎接環保督察,強行要求多少公裡範圍內的餐館、洗車、工地一律停工。凡此種種,給幹部群眾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讓人苦不堪言,形式主義前腳剛走,命令主義立即就到,基層怎麼能減負鬆綁呢?
近日,中辦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該《通知》受到廣泛關注。中紀委網站微信公號還為此發起投票,徵詢相關看法和意見,引發網友熱議。留言呼聲最強烈的,就是希望中央的減負政策能真正落實到基層。而大家最害怕的,是出現新的形式主義應付中央政策。有網友認為,給基層減負,必須從上層改起,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一級做給一級看,不能以形式主義整治形式主義。
以命令主義代替形式主義,說到底還是少數領導幹部權力觀、價值觀、政績觀扭曲,習慣了走走看看、指指點點的工作模式。比如,對基層工作的檢查考核,不是沉下身子,深入基層、一線去「望聞問切」,而是熱衷於坐在辦公室聽匯報,看材料,閉門造車,紙面功夫做得好,表面文章很精彩,卻不願意去抓落實,腳底沾泥去解剖麻雀做調研。想當然地認為,機關的「命令」基層就必須無條件、無怨無悔地做好、執行好。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出現「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騙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上面千把錘,下面一根釘。基層工作點多面廣,錯綜複雜,只有讓基層幹部從無聊的形式主義中解放出來,充分給他們幹實事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行穩到中流的船,走好到半坡的路。因此,無論是政策、決策,還是規章制度,抑或是督查檢查,都要先進行「大調研」「大討論」,多問問基層幹部群眾高不高興,願不願意,把整治形式主義的支點放在基層,問民意,匯民智,去基層找方法,找答案。
文/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