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納米技術到外太空:盤點2014年度十大科技發明

2020-12-14 生物谷

無論是短期的影響力,還是預計需要數十年來完成變革,我們的生活始終被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改變著。在這裡,我將一一列舉2014年度十大科技發明(排名不分先後)。

植入的用思維控制微電子神經橋,讓Ian Burkhart癱瘓的手活動了起來

大家不要被炫酷的APP和華麗的新玩意迷惑,真正屬於頂尖的科技發明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1. 植入蟑螂體內的DNA 納米機器人

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納米技術能夠從分子層面改變材料。其中一個願景就是通過將納米機器人注射入物體內,傳送藥物治療疾病。

研究人員將DNA注射入蟑螂體內

圖片來源:Tom Spinker/Flickr, CC BY-NC-ND

二月,一個以色列的研究團隊用DNA製作設備,並將之植入蟑螂體內。通過類似摺紙的方式,DNA納米機器人組裝在一起,來操縱特定細胞中的一類分子,從而展現了他們潛在的——比如攻擊癌細胞——醫療作用。

2. 內含納米管的葉綠體創造出超級植物

納米管是大型碳分子組成,具有不同尋常的熱學和電學的性能。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種方法可將納米管鑲嵌入植物的葉綠體內。這種新興的結合將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長提升了許多倍。

這一應用還需數年才能面世。但除了植物生長的增速和產量的增加,內含納米管的葉綠體還有一些超乎想像的應用,可開發用於電力的植物,建造可自我修復的材料,以及用於使用自體供能材料建築的修建。

3.遊走於血液中的扇貝型機器人

來自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得研究人員們,研發出了能夠遊走於血液中的微型機器人,可用於修復受傷組織以及傳輸藥物。

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來自血液的粘稠度:除了會阻礙行動,還會隨速度變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將機器人形狀設計為扇貝型並採用外部磁場供能。這些機器人成為了未來多形式醫療設備發展的一個新起點。

4. 微型晶片幫助癱瘓病人的手臂重新開始活動

植入身體的移植物使許多病情的治療方式產生了變革。今年四月,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報導了,一個癱瘓的男人通過植入微型晶片成功重獲使用手臂的能力。

在經過十年的發展之後,名為微電子神經橋的設備可比照大腦的模式刺激肌肉。這一發明讓學多殘疾人燃起了希望。它向我們展示了通過使用我們的腦波,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所有的設備。

5. 鼻細胞幫助修復斷裂的脊髓

生物技術為那些長久以來被人們認為不可治癒的疾病提供了治癒的途徑。弗羅茨瓦夫醫科大學的醫療團隊培養了從患者鼻子處提取的神經細胞,並通過外科手術植入他的脊髓之中。

這些植入的細胞通過刺激斷裂的神經纖維生長並重新接合來搭建脊柱的受損部分,從而使得患者重新行走。這項創新說明受損的神經系統可以被修復。

6. 無人飛機:未來的快遞服務

無人駕駛飛機越來越多的扮演各種角色,特別是在監控和記錄方面。緊隨上一年中國的將無人駕駛飛機模擬測試用於包裹的運輸,今年我們看到了它在一系列商業用途上的極速擴張。

圖片來源:Don McCullough/Flickr, CC BY

8月,谷歌使用無人駕駛機將巧克力投遞到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偏遠地區的一個農場。年末,亞馬遜,DHL以及一些其他公司在多個國家紛紛爭奪建立無人駕駛機快遞服務。

7. 一群能夠自主拼接的微型機器人

機器人早已成為許多工業的重要工具,如果將他們組裝一起,它們能夠做更多的事情。《Science》在8月的刊物上發表了哈佛大學的工作:1000臺的迷你機器人——目前為止數量最多的群體——能夠自己組裝成程序要求的形狀。

儘管研發道路依舊漫長,這一成果無疑激起了自主拼接結構方面的更多潛能,未來它將可能顛覆建築模式。

8. 3D 印表機開疆闢土

今年,3D列印作為一項成熟技術被極大的擴張了其性能和應用。來自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團隊把它玩到了極致——他們著手於應用3D列印來建造一整棟房屋。

圖片來源:3D printing at work. Jonathan Juursema/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同時,普林斯頓的研究員結合點發光二極體,研發了可以使用五種不同材料的3D印表機,並用其展示了製作隱形眼鏡。從可穿戴影像到監控飛行員健康,它為我們打開了未來的各種可能。

9. 進階的太空探索

今年的各大事件突出了未來幾十年的太陽系探索的國際地位。經過長達十年的飛行,歐洲航天總署羅塞塔號成功進入環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軌道。

羅塞塔號、菲萊號和67P彗星的藝術想像圖

圖片來源:ESA/ATG medialab

11月12日,其釋放的菲萊登陸器成為第一個登錄彗星的探測器。

與此同時,火星探索項目在繼續推進中。印度的Mangalyaan太空飛行器在9月進入環火星軌道,緊接著12月,NASA成功發射新型獵戶座飛船,邁出了載人航天探索火星第一步。

10.  綠色能源和清潔水

需求催生了創造,需求越大,其對應的發明也愈加重要。全世界有7.8億人還不能獲取清潔水,這一世界級的需求也給發明家們帶來了挑戰,即如何滿足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實用水系統的標準:易獲取,簡易,價廉。

在今年,一項值得大家注意的發明是在瑞士研發的名為太陽花的可攜式新系統。除了運輸便捷,這個新系統在使用太陽光生產電能的同時,還能提供熱能,冷藏食品並能淨化水。

明年會怎麼樣呢?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諸如自動化技術和納米技術一類新興的研究領域,一定會有驚喜等著我們!美國專利局在2013年頒布了30萬項專利,比上一年多了近乎30,000項。如果專利作為可靠的風向標,新的發明正在雨後春筍般出現。(生物谷Bioon.com)

翻譯:代佳林  審稿:李伯勳

相關焦點

  • 關於推薦2014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候選項目的通知
    關於推薦2014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候選項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有關直屬高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各學部:  為及時宣傳中國高等學校的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等學校在我國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推動高等學校科技進步
  • 「漢語盤點2014」年度字詞揭曉 「反腐」等詞奪魁
    「漢語盤點2014」年度字詞揭曉 「反腐」等詞奪魁 19日上午,「漢語盤點2014」年度字詞揭曉,「法」、「反腐」、「失」、「馬航」分列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榜首。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的漢語盤點擴大了網絡吸納流行字詞的渠道,共收到7000餘條網友推薦。流行於網絡與社交渠道的「贊、APEC藍、萌萌噠、暖男、有錢就是任性、蠻拼的」等熱詞佔據了年度字詞的多數席位,反映了新媒體語境下國人的漢語使用喜好。
  • 「漢語盤點2014」發布榜單 十大網絡用語「萌萌噠」
    萌萌噠  由網絡熱詞「麼麼噠」演化而來,本來表述應是「萌萌的」,即可愛之意  今天上午,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主辦的「漢語盤點2014」揭曉儀式在人民日報社舉行。2014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同時發布。今年活動共得到7000餘條網友推薦字詞,投票階段點擊量達12萬餘次,微博話題閱讀量達2.3億次。
  • MIT科技評論——2017年度十大突破技術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見仁見智,但著名科技評論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評選的十大突破技術或許代表了一種值得參考的業界主流意見。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技術。入選這份重量級年度科技榜單的技術均是在過去一年已到達一個裡程碑式的階段,或即將到達這樣一個階段。
  • 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在京揭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盤點2014年25項最佳科技發明
    美國《時代》周刊為大家盤點了2014年讓生活更美好、更便捷、更有趣的25項發明。
  • 盤點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的雷射和光學項目
    國家科技部7日正式公布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初評通過的5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以及15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在創新驅動推進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之下,國家科技獎的關注度不斷升溫。
  • 2012年度教育領域十大新聞事件新聞人物大盤點
    酒鬼酒塑化劑、「黃金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為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敲響了警鐘,也同樣入選了年度實驗室分析測試行業最引人關注的十大事件。  此外,除本年度新聞排行榜外,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出爐了十大關注人物排行榜、十大「標王」企業排行榜、十大明星企業排行榜,以及十大明星產品排行榜。
  • 年終盤點:2014年度十大流行語英語怎麼說?
    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日前發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語。今天觀察者網帶您探討這些流行語的譯法。 1.或 I becomecrazy) 這一神回復的創始人,可以追朔到金庸《笑傲江湖》裡的令狐大俠。愛開玩笑的令狐衝曾這樣諷刺別人的諂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諂媚樣,可就渾身難受,搖搖晃晃幾欲醉倒。」
  • 2020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來自MIT科技評論的預測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201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評選專項工作和項目公示等流程後在京揭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18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現將2015年度入選項目名單(附後)予以公布。入選項目名單按主持單位拼音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 「2018年度中國甲醛清除劑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原標題:「2018年度中國甲醛清除劑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2018年度中國甲醛清除劑十大品牌評選」是由品牌排行網主辦的全網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品牌綜合實力排名評選活動。此次評選,徵集數萬網友投票、點評,經過多輪審核精選出行業品質出眾、人氣最旺的十大品牌。
  • 盤點我國2014年前景最好的十大職業
    盤點我國2014年前景最好的十大職業 http://kaoyan.eol.cn    牛津管理  2014-04-10  大 中 小   對於職場人來說,找個好工作無疑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那麼在我們國家
  • 韓國納米科技發展政策及對上海的啟示
    韓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先後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制定頒布了《促進納米技術10年計劃(2001-2010)》、《促進納米技術開發法》和《納米技術開發實施規則》,2014年進一步發布實施韓國國家《第四期納米技術綜合發展規劃》,其核心策略是融合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3個主要技術領域,提升前沿技術和基礎技術水平。
  • 江蘇昌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榮居「2018年度中國橡膠地磚十大品牌...
    本社記者 董淼     近日,由品牌排行網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橡膠地磚十大品牌評選」出爐,江蘇昌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位居榜首。 「2018年度中國橡膠地磚十大品牌評選」是全網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品牌綜合實力排名評選活動。
  •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3分鐘看《科學》雜誌盤點年度十大突破
  • 2017年度十大醫療技術發明
    科學家雜誌(The Scientist)評選出了2017年度的十大醫療技術發明。他們是:1.這種新的單細胞技術讓研究人員能夠根據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對細胞進行特徵分析。可以同時分析多達42種不同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其他分子。IsoPlexis公司執行長Sean Mackay說:「能夠同時分析數千個單獨的T細胞或免疫細胞,基本上,每個免疫細胞能夠獲得30到45個分泌蛋白,這是真正的創新。」他指出,現有的技術只能看到每個細胞中分泌的少量蛋白質。
  • 【年度榜單】果殼網2014年度十大科技事件
    而關於新一輪遺傳工程,科學家們關注的不僅是「美國人吃不吃轉基因」這種層面的問題,採用RNAi技術創造的低丙烯醯胺土豆可以商業種植,而曾多次引發貿易爭議的MIR162轉基因玉米在中國獲得了批准。爭論可能永不會消失,但技術不會因此而停滯。2014年,兩架馬航的飛機牽動了全球人的眼光。一架失去聯繫,飛向了未知,令全世界錯愕痛惜,另一架被擊落,則讓全球的愛滋病防治事業慘受重創。
  • 2018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日前,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教育部科技委於2018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工作。經過地方和高校遴選及公示、部門形式審查、學部初評和專家綜合評議4個階段,最終推選出10項2018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 2014發明專利榜公布 中科院研究所排名居前—新聞—科學網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2014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有22個,包括食品化學、藥品、材料冶金、土木工程、生物技術、環境技術、基礎材料化學、測量、顯微結構和納米技術、化學工程等;但在光學、運輸等領域與國外差距明顯,在光學領域,國外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為國內的1.8倍,運輸領域為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