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壽司總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了吧!

2020-12-11 歷史研習社

文|了包

壽司多被寫作「鮓」(zhà)或「鮨」(yì),兩個詞發音都是sushi,現在較多見是後者。這兩個詞都源自於漢語。「馴鮨」或「馴鮓」就是壽司的雛形,它與今天我們見到的壽司有很大的不同。由「馴鮓」發展到現在壽司,經歷了三個階段:「馴鮓——生馴——早馴」。

第一階段:馴鮓

所謂「馴」意思是經發酵以後成熟。「馴鮓」是指經過發酵以後成熟的魚。前面已經提到過「鮓」來自於漢語,中國古代同樣有「馴鮓」。《爾雅》中載,碎魚肉稱為鮨。劉熙的《釋名·釋飲食》中說:「鮓,菹(zū)也。以鹽米釀魚以為菹,熟而食之也。」菹的意思是醃製,這句話的大意就是以碎魚肉主料,拌入鹽和米,發酵成熟便可食用。南北朝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記載了「作魚鮓」的做法,第一步是選用新鮮鯉魚,去鱗切塊,撒鹽去水。第二布是將粳米煮成乾飯,置於盆中,以茱萸、橘皮、酒混和,製成「糝(sǎn)」。

第三步是將魚與糝疊放到甕中,一層魚一層糝,放好後以以竹葉和箬葉交錯置放其上。最後一步是置於屋內陰涼處任其發酵成熟,有酸味時,便可食用。東南亞地區同樣有將魚與飯一起食用的傳統。很難說清日本的馴鮓究竟起源於哪一個國家,可以肯定是與這些食用水稻的國家關係密切。

日本馴鮓大致出現在奈良時代(710-794),最初是專門的祭祀用品,需由德高望重的長者製作。做法與中國的很相似。大致上也是將用食鹽使肉質變硬後的魚和米飯漬放在一起,經長久置放後,發酵之後食用。發酵的過程一般長達數月,米飯變得黏稠且帶濃烈的酸味,人們食用時會把米飯丟棄只吃魚肉。這種難以腐壞的魚肉一直深受人們青睞。現在滋賀縣琵琶湖地區的鮒壽司和鰍壽司就是這種傳統的壽司。

第二階段:生馴

室町時代(1336-1573),壽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本質的變革。馴鮓耗時久,米飯又會被浪費。人們開始直接在米飯中加入食鹽,再將它塞入已經發酵過的魚腹中,等待過4~15天便可一起食用魚和飯。由於時間沒有足夠長,發酵並不完全,魚飯到底是什麼口味就要有具體放了幾天和魚的種類來決定。不過米飯與魚同食已經為近代壽司的問世奠定了一個基本前提。

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壽司是箱壽司。箱壽司也叫叫笹壽司、木條壽司,顧名思義其製作與木箱相關。首先配料鋪在箱子的最底層,然後放上米飯蓋上箱蓋壓實,最後將整塊的壽司取出切塊即可。

第三階段:早馴

江戶時代(1603-1867),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製作箱壽司極其浪費時間,新式壽司應運而生。「早馴」也叫「早壽司」,人們用醋來拌米飯,以醋的風味代替發酵酸味,省略了發酵過程。人們還以竹子和蘆葦編成的「簀(zé)子」取代木箱用作壽司製作工具。將魚和醋飯混後放在簀子,再捲起來,就成功地定型了。

用簀子卷出來的壽司也被稱作卷壽司,大小粗細各不相同。不過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壽司還屬握壽司,即用手將米飯握成小塊,然後加上各式佐料,直接食用的壽司。這也是日本最出名的手撕。製作握壽司的食材有很多,比如說魚、蔬菜、貝類等,食材不同,口味也不同。

總而言之,在第三個階段,現在日本盛行的壽司都已存在且不斷地發展成熟。進入現代,壽司又發展出來軍艦壽司、加州壽司等新種類,但大體上的變化不大。

參考資料:

太久保洋子:《江戶的食空間:從街頭攤販到將軍的餐桌,日本料理就是這麼來的》

王明月:《捲起來的藝術——日本壽司》,《早期教育(美術版)》,2015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米飯,韓國人捏成了飯糰,日本人捲成了壽司,中國人做什麼
    你說,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是燈泡,是留聲機,還是電腦,或電熱毯……但在吃貨們的眼裡,當然是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啊!他可是從大大提高了我國的水稻產量,還有助於解決未來世界性飢餓問題。不同國家也有偏好的米飯吃法,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韓國,日本和中國都把米飯吃成什麼樣了吧!1.韓國在韓國,除了烤肉炸雞,還有很多人喜歡吃韓式飯糰。韓式飯糰最大的特點就是裡面的餡料了,不用猜大家就知道是美味的泡菜了。
  • 日本著名小吃壽司,它真正的起源是中國的美食
    壽司在中國的雛形是一個郎中研究出來的,他用醋泡上各種海鮮,然後再用米飯搓成團,起初並不是為了好吃,就是單純的想要讓米飯保鮮,古代又沒有冰箱,所以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古人可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後來發現這樣的製作方法還是很好吃的,所以在民間流傳開來。有一種成為定論的說法,就是一位士兵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並且名字都是「與兵衛壽司」,這就是壽司在中國的由來和名字的由來。
  • 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吃米飯的區別,網友: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且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差別非常的大了,就比如離我們中國最近的日本和韓國就當它是這兩個國家和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差別就非常的大。就比如米飯燒的米飯,可以說是不管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還是日本人,都喜歡吃的一道食材,那麼這三個國家在吃米飯的時候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篇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吃米飯的區別,網友: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 原來壽司起源中國,被日本人騙了多年,韓國人表示那是我們發明的
    說起日本這個國家,想必大家都是又喜歡又恨。恨的是自古對我們的侵略與騷擾,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都不可能忘記的痛苦回憶。自然,這個國家還是有許多東西深受中國喜歡,例如汽車、旅遊、電影事業。日本的汽車在中國佔有很大比重;同樣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國人去日本旅遊(咱就不能去別的地方嗎?)
  • 日本的代表菜是壽司,韓國的是泡菜,那中國的是什麼呢?
    大家好啊,食物不可浪費,美食不可辜負,這裡是吃貨的集結地——仙宮美食,進來了就是一種緣分,就動動手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有更新的喲!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美食,希望你能夠喜歡,也祝你今天能有個好心情!說起一個國家,你最先想到的是這個國家的哪道菜?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總有一道菜,是公認的說起那個國家就能聯想到的一道菜。
  • 日本人來中國吃壽司,和日本差不多的味道,很高興中國壽司也好吃
    日本人來中國吃壽司,和日本差不多的味道,很高興中國壽司也好吃。,在裡面你可以吃到不少日本人喜歡的美食,壽司生魚片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雖然說在中國可以吃到日式料理,但是製作這些料理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
  • 中國人對日本文化有何誤解?日本人:愛看漫畫只吃壽司已成歷史
    導語:中國人對日本文化有何誤解? 日本人: 愛看漫畫只吃壽司早已成為歷史旅遊是越來越多人喜歡的一個休閒娛樂方式,很多人都能在旅途中找到樂趣,並且在旅遊時增加對旅遊目的地的了解。我們對日本人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是人人都愛看漫畫,在日本的地鐵上很多人手裡都會捧著一本漫畫書看得津津有味?又或者是日本街頭到處都是玩cosplay的人?你對日本人的飲食是不是只能想到壽司和生魚片之類的,最多再加一些生海鮮?日本人會告訴你,這些都早就成為歷史了。
  • 韓國把米飯做成紫菜包飯,日本人做成壽司,印度的很誘人卻不敢吃
    韓國把米飯做成紫菜包飯,日本人做成壽司,印度的很誘人卻不敢吃!你們中國人北方人喜歡吃麵食,以食用各種麵條為主,而南方人更喜歡吃米飯,那麼在國外大家又是主要以什麼食物為主呢?其實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是以米飯為主要食物的,比方說東南亞國家他們都是吃米飯的,還有像印度,甚至歐美的一些國家,他們也是經常吃米飯的,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完全不吃麵食,這是麵食吃的相對來說比較少而已。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那個梗吧,有張圖片上面畫著袁隆平爺爺,寫著都是我讓你們吃得太飽了!袁隆平為我們國家以及全世界作出的貢獻值得我們感激一輩子。
  • 同是做米飯,韓國人捏成飯糰,日本人做成壽司,而中國人就厲害了
    同是做米飯,韓國人捏成飯糰,日本人做成壽司,而中國人就厲害了同是米飯這一種主食,但是做法就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口味。日本人是很喜歡吃米飯的,而且日本人特別愛吃壽司,擅長做壽司,而且有很多種吃法,日本的壽司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也是最有靈魂的,不僅漂亮,味道也很棒,很多中國人也很喜歡吃。
  • 同樣是米飯,日本人做成壽司,韓國人做成飯糰,中國人卻是這樣做
    文/阿秋大家說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燈泡,留聲機,電腦,手機……,其實最重要的發明是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因為雜交水稻的高產量,解決了多少人的溫飽問題,讓人們不再餓著肚子,只有填飽了肚子才有力氣幹活,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
    美食大比拼:日本我有壽司,韓國我有飯糰,中國人:看好了米飯,主食,南方人基本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米飯不止在中國盛行,與我們相鄰的國家他們也是非常愛吃米飯的。不過他們對於米飯有不同的吃法,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文化導致的。
  • 日本的「迴轉壽司」是如何誕生的
    但若換成迴轉壽司的話,即便是一家子人也能盡情享用了吧。那麼迴轉壽司是以什麼為靈感而發明的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老百姓大愛的迴轉壽司是這樣來的——壽司料理一直給人感覺比較高檔,大阪某壽司店為了讓顧客能放心享用便宜的壽司,於是從啤酒工廠傳送帶中獲得靈感發明了迴轉壽司。結果這個會轉的餐檯一炮而紅!
  • 日本人將米飯做成壽司,韓國人做成飯糰,中國人:看好別眨眼!
    日本人將米飯做成壽司,韓國人做成飯糰,中國人:看好別眨眼!其實米飯在很多國家都是把它當作主食的,一般都是用菜餚進行搭配著來吃,但是一些人都會把米飯做得特別的有創意,除了搭配菜品之外也是可以做成很多種小吃的,比如韓國人都會把這種米飯製作成紫菜包飯,日本人會把米飯做成首次,中國人也是更加有創意,也是有很多種吃法,你們都知道嗎?
  • 曾經日本的3個「奇葩」發明,鞋上有雨傘是什麼意思?
    來自日本的3個奇葩發明,鞋上有雨傘是什麼意思?眾所周知,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以「奇葩」而聞名的國家,這裡不僅有像昆蟲壽司、青蛙壽司等這樣奇葩的美食,還有很多奇葩的校規、法律等等,如果要說日本人民發明的物件那就更是奇葩中的奇葩的了,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日本的幾個奇葩的發明,看完之後你會發現,日本奇葩之名真不是白叫的。
  • 日本並不是只有壽司刺身!來看看日本鄉土料理!
    很多人可能聽到日本料理腦海裡可能浮現的是壽司,生魚片,拉麵,或者是章魚小丸子。確實在國內日料店的話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日本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代表性料理以外,還有哪一些我們所不熟悉的料理呢。
  • 觀察:中國人吃壽司為什麼只點三文魚?
    在中國,三文魚是中國很受歡迎的壽司種類,甚至有不少中國人到日本的迴轉壽司店只點三文魚。另一方面,在日本,三文魚作為壽司材料以及生吃用刺身普及開來,其實是比較最近的事情。「DIAMOND ONLINE」介紹了中國人非常喜歡三文魚的原因。
  • 日本人除了會做壽司還發明了這些西式甜點?!
    經常吃到的西式甜點,有很多都是日本人發明的。在壽司上獨具匠心的日本人在甜點界也可以用「獨樹一幟」來形容。不僅在口感上下功夫,同時還追求「高顏值」,大大滿足了很多人的「少女心」。(新華網日本頻道綜合)草莓蛋糕是日本最大眾化的一款甜點,在動漫裡也經常「出鏡」。「草莓蛋糕」款式頗多,但以海綿蛋糕打底、夾層為奶油和草莓的款式其實誕生於日本。據說是不二家主廚在1992年為適應日本人的口味而發明的。
  • 日本人將米飯做成壽司,韓國人做成飯糰,中國人:還是我們的好吃
    其實對於全世界而言在吃食上還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有些國家吃的飯和我們國家是一樣的只不過做法不一樣而已,就像日本將米飯做成壽司,其實也挺好吃的,還有美國將米飯做成飯糰,這個就不知道了,在我們中國就不是這樣做的,我們中國吃得很健康很營養,你想知道我們中國是怎麼做的嗎?
  • 為啥日本豆腐裡沒有豆,羊羹裡沒有羊,日本廚師:中國人全責
    日本作為中國一個一衣帶水的鄰國,不僅跟我國的舉例比較接近,同時日本的經濟也是比較發達的,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到哪裡旅遊、購物等。而其實在古代,中國人就有去國外旅遊的例子了,玄奘法師去到天竺(古印度)取經,而鑑真法師也將唐朝的許多先進技術帶到了日本,甚至帶去的唐朝文化,影響了日本上千年,一直到現在都還存留著影響力。
  • 日本人視為「國寶」, 中國人卻難以忍受!都吃過的是「土豪」
    說起日本料理很多人都知道,說到日本最著名的食物,一定是壽司和刺身,其中刺身更是日本食文化中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料理的中心所在。人們對刺身的熱愛,有時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不僅是對那種極鮮至爽美味的追求,更是因為受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