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有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意思是凡事從仔細、謹慎開始,至始至終毫不怠慢,便不會有窘迫之患。《舊唐書》中記載貞觀年間岑文本官拜宰相後,回家滿面愁容。母親問其緣由,岑文本說:「我無功於國家,得此殊榮,責重位高,所以憂懼。」事實上岑文本才能卓著且兢兢業業,受到賞識和重用理所應當,但他卻認為自己貢獻不足,害怕擔當不起宰相重任而憂心重重,直到在任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是為官從政「敬終如始」的典範,亦是新時代黨員幹部學習榜樣。
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領導幹部:「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然而眼下,一些黨員幹部在跋涉艱難險阻中沒有被困難嚇破膽,卻在和平年代、舒適生活中迷失前行方向;一些幹部守不住心神,小節上把持不住,「溫水煮青蛙」,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對黨員幹部來說,敬終如始是種精神境界,是種責任意識,更是種價值取向,是為官從政的基本標尺。要把敬終如始作為修身之本、成事之道,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約束,真正守好為民的公私界線,在苦幹實幹中彰顯為民清廉擔當的寶貴精神。
要保持對信仰的忠誠之心。對於黨員幹部而言,信仰從來不是空的,理想信念不是拿來說唱的,更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只有見諸行動才有說服力。要發自內心堅定中國共產黨「能」、馬克思主義「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對理想信念的激情和執著,將個人理想置於時代洪流、融入時代主題、內嵌於人民利益中,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勇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要恪守對權力的敬畏之心。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高位」「重權」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惟有像岑文本那樣「職高而謙」,看輕官職頭銜,看重責任使命,牢記「官職高一步,責任更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把手中權力視作為民服務工具,時時以群眾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盡心辦好民生實事和「關鍵小事」,在為民服務中謹慎用權、忠誠履責,自覺做到權大不忘肩上責重、位高不移為民初心,真正回答好「當幹部做什麼,身後留下什麼」的人生之問。
要保持對工作的進取之心。「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廣大黨員幹部要永葆開拓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工作中始終渡著一鼓作氣的勁頭,保持幹工作的韌勁、熱情和銳氣,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撲下身子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幹。要增強駕馭複雜局面的本領,弘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勇於面對各種風霜雨雪、烈火考驗,敢蹚雷陣、涉險灘、啃硬骨,勇當勁草真金,在重大鬥爭一線真刀真槍磨礪,提升幹事創業的底氣,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用匠心獨運的精神塑造自我價值,使能力與崗位相匹配,幹出更多出彩實績。
要增強對風險的應對之心。「天下之事,成於懼而敗於忽」。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們都要放在最壞處設想,從最壞的可能性來設想,來部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越往前發展,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廣大黨員幹部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居安思危的憂患。要堅持底線思維,堅決把防範化解風險貫穿工作始終,積極探索規避系統風險、化解複雜矛盾、謀求創新發展的路徑和方法,提高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切實增強駕馭風險的本領,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要保持對修身的律己之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廣大黨員幹部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洩針芒」的古訓,涵養「只問是非、不計得失」的氣節,注重內外兼修,從嚴自我要求,不斷強化自我修煉,經常對照黨章檢查自身言行,自覺淨化「生活圈」「交際圈」「朋友圈」,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欲,保持一顆公僕之心、平常之心、質樸之心,凡事禁得起考驗,擋得住誘惑,守得牢底線,「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真正做到「為官應立公僕志,從政最貴愛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