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農民伺候土地一樣勤懇勞作——近來脫貧攻堅題材小說概觀

2020-12-22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李斌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普洱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不同地域的農民在資訊時代有著怎樣的精神面相?新時代的農村題材小說創作應當具備什麼樣的姿態?這需要作家深入農村生活,具備責任心、恆心和信心,傾力聆聽時代的心聲,克服浮躁風氣,盡心竭力捕捉藝術形象。這或許可以從近來脫貧攻堅題材小說的經驗與不足之中獲得啟發。

  以藝術手法反映農村風貌

  作為資訊時代的農村題材小說之一,脫貧攻堅題材小說呼喚作者在關係民生大計的脫貧攻堅公共經驗面前,既自覺承續百年鄉土文學的寫作傳統,又結合資訊時代的特徵,審視農村現狀,反映農民心聲,以文學方式記錄農民作為資訊時代的歷史主體在物質、精神方面的脫貧故事,用心淬鍊精品,塑造藝術形象,以文學的獨特影響力鑄魂立人。

  近來,一批脫貧攻堅題材小說從文學角度描摹新時代的農村巨變。陳毅達的長篇小說《海邊春秋》描寫劉書雷被下派到閩省嵐島,處理藍港村搬遷問題。作品通過保護與開發的細節描寫,反映出脫貧攻堅中鄉村建設取得的成績,同時關注鄉土文明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滕貞甫的長篇小說《戰國紅》用平行手法刻畫遼西柳城村扶貧幹部群像,充分關注有文化、有思想的農村新人,他們齊心協力,破解了發展困局,改變了柳城村的舊貌,攜手向著美好的未來邁進。

  在趙德發的長篇小說《經山海》中,年輕女幹部吳小嵩到魯東南的楷坡鎮參與扶貧工作。其間她遭遇精神上的「水土不服」,以及與紈絝子弟的婚姻破裂等問題。但她仍舊不忘初心,奮發有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小說圍繞脫貧工作兼顧考古、漁業振興、旅遊開發等,故事顯得豐富、飽滿。

  四川的脫貧攻堅題材小說成績不俗。賀享雍的長篇小說《天大地大》裡,賀家灣第一書記喬燕一家三代都從事扶貧工作,她也由稚嫩到成熟。賀波是新生的代表和希望,賀世銀是傳統農民的代表,賀勤、吳芙蓉給扶貧工作帶來挑戰,他們的脫貧訴求各不相同。在林雪兒的《北京到馬邊有多遠》中,繁榮現代的北京和偏僻荒涼的雪鶴村,由扶貧幹部林修串聯了起來。北京、雪鶴村、《萬物的籤名》形成三方對話的格局。唐俊高的《一湖丘壑》寫的是茆寮從茆家灣走出後,牢記鄉恩,欲以產業帶動家鄉的發展。小說圍繞開展魚塘工程、修建鄉村公路等情節,展現出當下農村工作的複雜性和村民的思想變化。

  近年來的脫貧攻堅題材小說除了長篇,還有不少中短篇作品。谷運龍的《幾世花紅》中,馬俊是桃花寨的有為青年,在扶貧家鄉過程中遭遇工業汙染與環境保護的難題。為改善生態環境,馬俊欲將桃花寨打造為生態旅遊品牌。作品探討了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所遭遇的挑戰。李司平的《豬嗷嗷叫》圍繞扶貧幹部李發康給貧困戶李發順的一頭扶貧母豬展開,經歷失豬找豬、玉旺被打失蹤、玉旺和母豬一同回來、最後又離家出走的過程,體現了扶貧工作的不易和農村生活的繁雜。韓永明的《酒是個鬼》寫了因嗜酒如命的老壎被派到鄉下扶貧,在與酒鬼貧困戶石頭的交往中,老壎的人生因扶貧和戒酒而經歷了心理上的轉變與升華。

  這些取材於東南、東北、中原、西南等地的脫貧攻堅題材小說,描繪出脫貧攻堅的顯著成績,寫出了農村新人新事與美好未來,同時也沒有迴避農村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作者通過藍港村、柳城村、楷坡鎮、桃花寨等窗口,剖析農村發展與農民脫貧、原有鄉土文化的關係等問題,強調「扶心樹人」的緊要性。通過這些小說塑造的人物言行,我們得以近距離接觸當下農村的各種問題與訴求,反映出當代農村的豐富與複雜。他們在脫貧攻堅中甘於奉獻,功不可沒,改變著農村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通過作品也可以體會到作家對扶貧現實和農村問題的高度責任感,流露出對創作新時代農村題材佳作的理想和追求。他們注重人物的刻畫,在他們的筆下,一些農村創業者擁有執著的創業精神,勇於克服困難,嚮往美好生活,代表著未來的希望。

  脫貧攻堅題材小說有著建設當代農村人文精神和道德精神、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美好願景。它致力於把歷史鏡像轉換為時代審美,要求真實性、文學性相結合。藍港村、柳城村、楷坡鎮、桃花寨等原鄉之地只是中國數以萬計村寨中的微小場域,是龐雜豐富的中國經驗中尚待繼續努力的環節。它記錄著時代的動作和表情,蘊含著人們共同的經驗和記憶。藍港村、桃花寨等地的構想,彰顯出作家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經驗。生活於此地的村民,在物質、精神上的突圍,展示出作家兼顧歷史時空和現實生活的努力。

  以科學思維和理性精神講好故事

  不過,稍感遺憾的是,這些脫貧攻堅題材小說中,農民形象的資訊時代特徵總體上仍然面目模糊。一些作品雖然進退有度,卻一定程度上缺乏強大感染力。作家的筆觸,應該更多地反映出資訊時代農民的精神底色與思想動態。作家有必要以更高的責任感,進一步深入生活,貼近歷史,正視現實,以為時代存照、為人民抒懷的擔當和品格,淬鍊出滿足人民審美和時代需要的精品。

  精品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作家具有發現時代要旨的火眼金睛,以及百鍊成鋼的信心和恆心。魯迅曾經呼籲:「導中國人群以進行,必自科學小說始。」他的本意在於科學小說所包孕的科學知識和理性精神,能更精準地穿透就事論事的表層,抵達問題本質,符合其時的現實語境和公眾需求。魯迅的寫作始終紮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他運用科學思維、理性精神來講述中國故事,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風景。

  路遙的《人生》塑造出西北黃土地上乃至中國農村的一個青年典型。在結尾處,高加林面對德順爺爺雙膝跪地、情真意切地慟哭,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也升華了高加林的精神境界。正是在跪拜德順爺爺這條「根」的前提下,才延伸出《平凡的世界》中的「並蒂蓮」:孫少平和孫少安。《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影響不凡,就在於路遙依據科學理性的判斷,獨具慧眼地辨識出世界化浪潮中,社會轉型之際城鄉差異這一問題的重大性和必要性。路遙對農村題材的堅持和社會轉型、西北傳統文化、深度思維等相互滋養,最終彼此成就。

  小說創作需要長時間來沉澱,我們需要抱有耐心和信心。有理由相信作家能創作出資訊時代農村題材小說精品,不僅因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有農村題材小說傳統的深厚積累,更在於小說可以與時俱進地闡釋時代的豐富變化。期待作家在創作中提升科學思維、理性精神和知識素養,同時紮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資訊時代語境,把握當下農村的深層問題,依託作品的藝術追求實現精神的返鄉。當然,作家需要對農民和創作擁有持續的熱忱,像農民伺候土地一樣勤懇勞作,洞悉時代風潮。只有作家與農民、時代相互滋養,作品才可能切實地溫潤讀者的心靈。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4日 14版)

[ 責編:陳暢 ]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廣大作家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或主動投身於脫貧攻堅,或用心記錄、用情書寫脫貧歷程,發揮了文學的鼓勁和記錄作用。本期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敬請關注。   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
  • 【黃岡頭條】應勇赴羅田英山調研: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應勇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加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力度,發揮返鄉創業能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錢建超到巖東萬足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錢建超在巖東萬足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圍繞農民增收做好產業發展文章7月16日,縣委書記錢建超到巖東鄉、萬足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圍繞農民增收做文章,著力抓好產業發展,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高質量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 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原標題: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編者按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 績溪板橋頭鄉:脫貧攻堅 五彩斑斕
    「十三五」期間,板橋頭鄉始終堅持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精準幫扶基本方略,堅決落實十大工程政策措施,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到2020年,全鄉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9.57%,降低到0%,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實現脫貧目標,玉臺村、下溪村、  廟山村、龍叢村、校頭村五個貧困村均實現村出列目標。五年時光,匆匆流逝。
  • 古羌城裡的奮鬥之歌(脫貧攻堅高原行)
    在脫貧攻堅的各個戰場上,茂縣各族幹部群眾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想到一起,幹在一處,用雙手創造美好...
  • 【脫貧攻堅•感想談】聚焦脫貧攻堅後的河南村
    【脫貧攻堅•感想談】聚焦脫貧攻堅後的河南村 2020-12-21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2部脫貧攻堅重點電視劇將陸續推出
    2020-04-02 09:2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22部脫貧攻堅重點電視劇將陸續推出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
  • 今天,貴州省圖書館重磅推薦11本脫貧攻堅好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貴州省圖書館精選推薦11本「脫貧攻堅」好書,這11本書,凝聚了諸多寶貴智慧和實踐經驗。願這份書單能與每一個脫貧攻堅戰線上的你「書」途同歸!推薦書目1.本書從農村改革伊始的歷史背景、邏輯演變入手,既涵蓋了農村的土地制度、集體經濟組織制度、鄉村治理體系、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糧食購銷體制等影響中國農村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制度演進,也涉及農民收入和生活、脫貧攻堅、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以及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力求給讀者展現一幅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宏觀圖景、歷史緣由和政策脈絡,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關心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變化。
  • 農村題材電視劇如何邁入「3.0+」時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脫貧攻堅的決勝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即將迎來「收官之戰「,創作者們也用「脫貧攻堅」主題的劇集創作「將戰鼓擂得更響」。農村題材電視劇,從寫實主義苦情劇和「審醜」喜劇的1.0時代,到關注農民擺脫三農困境,建設新農村的2.0時代,再到班底全面升級、市場元素加入的「3.0時代」。
  • ​初心·決戰2019 | 納雍農民夫妻脫貧攻堅中遞申請:請黨組織...
    ​初心·決戰2019 | 納雍農民夫妻脫貧攻堅中遞申請:請黨組織考驗我!「馬光志那天像檢到一大坨金子一樣高興得不得了。」 顧敏說,「我當時這樣想,他馬光志都申請,我也照樣可以申請,跟著黨走不後悔。」11月5日,馬光志代妻子顧敏將《入黨申請書》遞交給村黨支部負責人。苗族夫妻倆去年才脫貧,今年雙雙申請加入黨組織,在當地傳為佳話。馬光志在實地測量產業發展土地面積幾年來,馬光志實現了由脫貧戶變成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轉身。
  • 鍾玉茂:解碼脫貧農民申請入黨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各地紛紛報導貧困戶脫貧又入黨的事例,這既是脫貧攻堅的「戰果」,更是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嘉獎」。「入黨申請書」背後傳遞著黨組織力量,廣大黨員幹部用心用情,扶貧政策精準有力,讓脫貧農民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成千上萬的忙碌身影讓貧困戶看到黨的真心。
  • 脫貧攻堅題材劇《金色索瑪花》首播發布會 歐陽奮強、徐百慧...
    「痛」和「變」,頌揚了基層工作者和彝鄉村民在脫貧攻堅戰中閃爍的人性光輝,並以獨特的視角凸顯了女性在扶貧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風格真摯、樸實、接地氣,回應了時代關切,審美而藝術化地展現了脫貧攻堅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 濰坊市青州市產業扶貧 彰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硬核力量
    原標題:濰坊市青州市產業扶貧 彰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硬核力量   脫貧攻堅,「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 懷安縣西灣堡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懷安縣西灣堡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 2020-03-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2018年以來,我中心高度重視脫貧攻堅的相關工作,中心黨組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並抽調4名優秀黨員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積極參與有關幫扶村精準脫貧工作,黨組成員、副調研員及各科室負責同志指導、協調扶貧工作。
  • 聚焦「脫貧攻堅」,如何講好一方水土的故事?
    近期,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同時公布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名單。這意味著,今年劇集市場的重點之一將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3月16日,央視率先開播扶貧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兩天後,《綠水青山帶笑顏》緊隨其後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開播。
  • 央視年度收官之作《金色索瑪花》開播 何明翰飾日火決戰脫貧攻堅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歐陽奮強執導,徐百慧、何明翰、尹鑄勝、劉一含、熊睿玲等主演的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金色索瑪花》於12月18日正式登陸CCTV-1黃金檔傳承使命,傳遞溫暖。
  • 海安:走好家庭農場「奔富路」 答好脫貧攻堅「壓軸題」
    •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海安就在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上下功夫 ,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結合點上發力攻堅,積極創新「家庭農場+貧困戶」扶貧模式,大力引導和支持家庭農場發展,讓農場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築牢返貧「防線」。「分紅、租金加工資,現在是出一份力領三份錢。」
  • 鐵凝:在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上的講話
    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的新篇章。無論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還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中國作家從未缺席,中國作家是在場者、參與者,是滿懷激情的書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