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忌日將至,臺灣卻「手起刀落」兇猛「去蔣」

2020-12-27 海疆在線

1975年4月5日,八十九歲的蔣介石在臺灣病逝。他臨終留下遺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將來有一天葬到大陸去」。

4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恐怕萬萬沒想到,還沒等「歸葬大陸」,懸系半生的臺灣小島,卻不斷掀起一波波「去蔣」浪潮,要對他「手起刀落」,除之而後快。

這其中,瘋狂的有之——

有蒙面男趁夜色掩護,在臺北市長柯文哲辦公室附近,以「竹竿綁菜刀」「斬首」蔣介石銅像,據說是給不滿「反蔣」的柯文哲一點顏色看看;他們更揚言,要對全臺灣數百座蔣介石的塑像一座一座「摘其首級」。

「雙標」的有之——

包括黃埔軍校校友在內的島內民間團體,選在上周五(3月31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內舉行向蔣介石銅像致敬活動。誰知,他們搭建的演講臺,因原本有「永懷領袖」文字與蔣介石的半身肖像,不但遭禁止陳列、被迫拆除,相關文字還必須拿噴漆塗抹。而有臺媒則指出,兩天後的4月7日,不正是蔡當局為自焚而亡的「臺獨烈士」鄭南榕訂定的所謂「言論自由日」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言論自由何在?

無釐頭的有之——

日前,長著蔣中正模樣的樹脂公仔被臺文化部門勒令下架、不得在中正紀念堂銷售,同時,也狠狠打臉「同為民進黨、曾經鼓勵研發『兩蔣』商品的陳水扁」;綠營民代更是花樣迭出,不僅質疑為何要衛戍兩個死人?叫囂臺軍撤出「兩蔣陵寢」,更對新臺幣上的蔣介石頭像指手畫腳,嚷嚷著要重新設計……

更別提「2.28」屆滿70周年之際發生的野蠻一幕:

當日,臺灣「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與其他「獨派」團體,赴中正紀念堂揚言拆除蔣介石銅像,過程中甚至與反對者爆發多起肢體衝突。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眼見臺灣島內「去蔣」閘門已開,各路洪水猛獸、種種激情演出轟然而至,這紛繁的套路最後指向什麼呢?是打垮那個「威權時代」的獨裁者嗎?是洞穿「二二八」、「白色恐怖」的真相嗎?是借「去蔣」樹立蔡英文口中「轉型正義「的大旗嗎?

有人指出,綠營叼住蔣介石的歷史「爭議」這個點,大咬特咬、津津有味,表面看起來是針對中國國民黨,而實際上,這是針對國民黨前面的「中國」。

這一點,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說的最明白。

民進黨以將蔣介石醜化為納粹希特勒的方式,把蔣釘上歷史的十字架,在「轉型正義」之名下,徹底清除所有李登輝「執政」之前,在臺灣的所有符號。「去蔣」成為「去中國化」工作的核心部分,民進黨當局是借這一過程為「臺獨」的純化工作做好所有的政治鋪墊。

面對臺灣島內一些人通過竭力「去蔣以去中」,大搞「分離主義的政治工程」,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也忍不住說了一通實話——

 

你覺得這樣做,臺灣社會有更團結?更和諧嗎?其實臺灣目前在世界上,要存活都很艱辛、都已經很困難了,裡面的人還打成一團,在幹什麼?

柯文哲說的沒錯,臺灣顯然不能靠民粹「打出未來」,臺灣經濟已經折騰不起了——35年來,島內年輕人的起薪在2.2萬新臺幣徘徊,幾乎沒有大幅增長過,仿佛打了「死結」;

而近期引發島內群體對立的「年金改革」真相是什麼?就是臺灣「政府」囊中羞澀、沒錢了;

而就在蔡當局祭出8年8千億新臺幣的所謂「前瞻基建」欲止近渴時,臺灣島內卻在瘋傳臺塑、臺積電等重量級產業外移;

更不要說兩岸冰凍、陸客不來的當下,臺灣旅遊業者無奈拋售遊覽車的錐心之痛……

當臺灣經濟幾近「一潭死水」,卻還有人樂此不彼地往裡面丟石頭,讓仇恨和對立翻江倒海,這究竟是為了讓「烏鴉也能喝到水」?還是將最終埋沒所有人的活路?

相關焦點

  • "臺獨蒙面人"持菜刀斬首蔣介石銅像並發照炫耀(圖)
    "臺獨蒙面人"持菜刀斬首蔣介石銅像並發照炫耀(圖) 2017年03月30日 09:43: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輔仁大學蔣介石銅像被惡搞「蚊子妝」
    「二二八」將至,臺灣輔仁大學學生昨將校內蔣介石銅像扮成蚊子。臺媒翻攝自Facebook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繼前日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內一尊蔣介石銅像遭惡搞成肯德基爺爺,臺灣輔仁大學地下社團「熱愛裝置藝術蔣」,26日將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裝上翅膀、蚊帳,象徵蔣介石為「吸血瘧蚊」,希望讓蔣介石銅像退出校園。校方對此回應,尊重學生言論自由,但顧及校容,非指定地點張貼的各種文宣將予以拆除。
  • 一生多次反蔣的白崇禧,為何要去臺灣
    二是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白崇禧猶豫不決,一時拿不定主意。遠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是他奮鬥報效多半生的所在,他不願離開,漂泊海外。可是他與蔣介石積怨已久,曾多次逼蔣「下野」,現在身邊已無多少人馬,孤身前往臺灣,前途難料。李宗仁特意從美國發來電報,告誡白崇禧「桂繫到臺灣無用武之地」。
  • 手起刀落,蔡英文「關掉」中天,臺灣還有新聞自由嗎?
    導讀:中天「換照案」近期在臺灣可謂是鬧得風風雨雨,整個臺灣都在關注這件事情的進程,看看是否會有所改變。近日蔡英文手起刀落,否決了中天「換照案」,這就意味著一旦中天新聞臺執照到期之後,中天新聞臺可能就要因此關閉。
  • "綠委"提遷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硬幣"去蔣"(圖)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3月24日訊 臺南市長賴清德21日拆除全市中小學校園內14座蔣介石雕像,拆除前1小時才電話告知相關學校校長,部分校長反映措手不及,無法對居民交代,引發「偷拆」爭議,並遭外界炮轟與「恐怖分子」無異。
  • 基隆蔣經國銅像修好了 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小蔣銅像
    基隆蔣經國銅像修好了 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小蔣銅像 2015-10-16 09:31:03在各方爭取下,臺灣「農委會」撥款將其修復完成,銅像重新俯視漁港。  臺灣「漁業署」漁港規劃科表示,修復只是初步工作,後續會請專家學者評估,配合整體景觀規劃,包括銅像是否重新上漆等,將列入明年度預算和工作。  蔣經國在1974年「行政院長」任內指示興建八鬥子漁港,工程分為兩期、兩個泊區,即八鬥子和碧砂,1988年竣工,成為北部最大漁港。
  • 「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
    《蔣介石心傳》出版,「臺灣研究蔣介石第一人」的學者王豐解讀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的艱難自保現代出版社 毛崑崙   關於蔣介石研究極有創新性的系列作品《蔣介石心傳》,從不同時間段、不同側面全面還原了蔣介石的人生際遇與心靈歷程。
  • 揭秘:臺灣小學課本裡被「神化」的蔣介石
    據光明網刊載,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幾乎在每一冊國文課本裡,都有頌揚蔣介石總統的課文。今天看來,這些課文早已落滿歷史的灰塵,但是透過這些課文,卻形象地勾勒出在蔣介石的「威權時代」,臺灣的小學生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 從這15張蔣介石和他4任妻的合影照中,您能看出誰是蔣的最愛嗎?
    蔣介石一生最愛誰?欣賞過這組蔣介石和歷任妻的合影照,您或許就知道答案了。毛福梅,蔣介石的原配夫人。是蔣的母親王採玉給他定下的親事。照片中,蔣母懷抱愛孫蔣經國,蔣介石和毛福梅端坐兩側。雖沒給蔣介石留下子嗣,善良的她視蔣緯國為己出。1949年,她也跟著去了臺灣,蔣緯國把她當親生母親孝敬。
  • 老兵追隨蔣介石到臺灣:未曾想過從此回不去
    >憑良心講,別說回不去了,我們在臺灣,當初跟老先生到臺灣,沒有怎麼吃苦,在大陸苦的真的吃苦了吃樹皮草根。 樓文淵:送到榮民總醫院,榮民總醫院大概去注射什麼防腐劑,先放到冰庫裡面,另外在榮民總醫院後面設立一個靈堂,方便大家政府官員民眾去致祭,過了幾天,國父幾年館這邊整理好了之後就移靈到國父紀念館,我還是奉命去守夜,因為我當過侍衛人員,侍衛人員給他守夜,大家輪流手在那裡不回家。在國父紀念館好象一個禮拜,每天人山人海。
  • 舊臺灣小學課本裡的蔣介石:很多"雷人"光環
    據光明網消息,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幾乎在每一冊「國文課本」裡,都有頌揚蔣介石的課文。今天看來,這些課文早已落滿歷史的灰塵,但是透過這些課文,卻形象地勾勒出在蔣介石的「威權時代」,臺灣的小學生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 美國想託管臺灣 關鍵時刻蔣介石有功中華民族
    由於魏德邁身份特殊,他的報告對美國國務院制定對華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於是,美國一些重要媒體,如《紐約時報》等紛紛刊出臺灣人同意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的文章。有的文章還說「臺灣只有交聯合國託管,才不會落入共產黨之手」。   美國國內出現的這股公開分裂中國的逆流很快傳到了中國國內。
  • 蔣介石去世後,是魂歸大陸,還是留在臺灣,蔣家人是這樣決定的
    抗日戰爭之後,我們還沒有緩過來,解放戰爭就爆發,但是當時我黨的力量已經足以去國民黨抗衡,所以經過幾年的角逐,我黨終於在1949年拿下了最後的勝利,那一年應該是蔣介石最傷心的一年,當時由於形勢急迫i,他不得不帶領他手下的一種將領逃亡臺灣,只是在臨走之前來到溪口老家去慈母的墓前祭拜老人
  • 蔣介石日記裡的早期臺灣:贊日月潭平生理想風景
    蔣介石日記裡的早期臺灣:贊日月潭平生理想風景 」欄目今天刊載署名周玉山的文章《蔣介石日記裡的早期臺灣》,文中介紹了蔣介石1945年8月和1946年10月的一些日記內容,日記中提到了蔣介石當年看到的早期臺灣的狀況。
  • 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其實是因為一張「紅帖子」,它跟蔣介石有關
    而根本原因是杜月笙非常會做人,無論是軍界還是政界的的人關係都很好,他懂得怎麼去處理這種關係並藉以己用。這也是他幾十年縱橫不敗的原因。據說,杜月笙和國民黨的主席蔣介石也是頗有一番交情,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前還特地邀請他一起去,最後卻是被婉拒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韓戰爆發不久,麥克阿瑟匆匆跑到臺灣與蔣介石會面,目的何在?
    1950年,韓戰的突然爆發,使一度受到美國政府冷落、潰敗到臺灣的蔣介石及國民黨政權,重新成為美國關注的焦點。 他受到蔣介石委員長的歡迎。蔣的堅毅面容,與麥克阿瑟莫測高深的愁容一樣,多年來已為歷史所熟知。麥克阿瑟由海軍部副部長、美國第七艦隊司令等陪同,前來討論臺灣的防務。美國已承諾協防來自紅色的進攻。麥克阿瑟握著蔣的手說:「你好,委員長,謝謝你來迎接我。」
  • 一周侃:"去蔣""去孔"又"去中" 蔡英文要做歷史好裁縫!
    已經被「綠色」意識形態衝昏頭腦的綠營大小妖怪,就像是吃了興奮劑的瘋狗,凡是嗅到一絲一毫的「中國味兒」都要撲上前去瘋咬一通。  「去蔣」玩套路,「轉型」為「臺獨」  一直以來,被咬得最狠的非蔣介石莫屬。今年「228」前夕,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將中正紀念堂有關蔣介石的商品全部下架停售,開館、閉館時,也要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島內各地的蔣介石銅像更是早已成為「綠色清洗」的目標,不是被移除就是遭到噴漆破壞。民進黨甚至連兩蔣的陵寢也不放過,要求臺軍撤出兩蔣陵寢。對了,還有新臺幣上的蔣介石頭像,綠色民代也看不順眼,要重新設計。
  • 臺灣為大陸遊客規劃蔣介石生活一日遊行程(圖)
    大陸遊客即將開放來臺觀光,關於蔣介石生涯、喜好與生活點滴等故事,業已變成大陸觀光客最好奇的參觀景點。臺灣媒體披露,島內的一些旅遊業者、甚至桃園縣政府觀光營銷局已著手規劃「蔣公生活一日遊或二日遊」套裝旅遊行程,對大陸遊客很有吸引力。
  • 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在蔣介石逃往臺灣前到了美國,結局如何?
    民國四大家族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中國赫赫有名,這四大家族指的是蔣、宋、孔、陳家族,其中孔氏家族以孔祥熙為代表人物。作為曾經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的結局。
  • 蔣介石宋美齡的臺灣生活:男愛照相 女愛西餐
    [摘要]這本傳記用文化景觀為依託來講述人物並揭秘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全過程,書中除了首次揭露了蔣介石的34處行館外,還揭露了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最後會見。本文摘自《蔣介石後傳:蔣介石臺灣26年政治地理》,師永剛著這本傳記用文化景觀為依託來講述人物並揭秘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全過程,書中除了首次揭露了蔣介石的34處行館外,還揭露了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最後會見,「蔣介石親自接待張學良到行館書齋,會面並以茶點款待。茶敘中,老蔣除問張學良的身體狀況,讀些什麼書、和哪些人往來,要他多讀大學與傳知錄外,還是抱怨西安事變影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