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擔心蔣介石抵擋不住共產黨的進攻而守不住臺灣,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幾次策劃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或讓臺灣獨立。
「臺獨」分子提出託管要求美國出現「託管臺灣」聲音美國參與制定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公開承諾戰後將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
但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總部卻另搞一套,稱臺灣極其重要,戰後應由「美國單獨軍政管理臺灣」,不要中國介入。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中國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很快接收臺灣,並立即派兵進駐,美國海軍總部制定的接管臺灣的計劃擱淺。
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魏德邁到中國考察。次年7月,臺籍失意政客、「臺獨」分子廖文毅和廖文奎向魏德邁遞交了一份「臺獨」綱領《處理臺灣意見書》,提出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等8項要求。
同年8月,魏德邁根據廖文毅的要求,向美國國務院提交了一份考察報告。他在報告中說:「臺灣人會接受美國的保護或聯合國之託管。」
其實,魏德邁所說的「臺灣人」,就是廖文毅等極少數「臺獨」分子,並不代表大多數臺灣人。由於魏德邁身份特殊,他的報告對美國國務院制定對華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於是,美國一些重要媒體,如《紐約時報》等紛紛刊出臺灣人同意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的文章。有的文章還說「臺灣只有交聯合國託管,才不會落入共產黨之手」。
美國國內出現的這股公開分裂中國的逆流很快傳到了中國國內。為反擊這股逆流,蔣介石採取了兩種手段:一是授意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立即組織人在報刊、電臺寫社論和評論,反擊國際上的分裂陰謀;二是電令臺灣省主席魏道明公開發表談話,反擊、駁斥美國政界出現的「臺灣託管論」。
1947年12月28日,魏道明舉行記者招待會稱,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已經回歸中國,但一些陰謀分子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再分裂出去,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不允許。如果少數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600萬臺灣人民和4萬萬中國大陸人民將不惜為之流血犧牲,堅決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為了防止外國記者藉機擾亂視聽,魏道明還下令限制外國記者進入臺灣。這樣,美國國內掀起的第一次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的逆流被打了下去。
駐日盟軍草擬接管計劃遭蔣介石反對未能得逞1949年,蔣介石政權退守臺灣,使麥克阿瑟等駐日盟軍高級將領頗為焦慮,他們擔心蔣介石的殘餘守不住臺灣。由於擔心臺灣被共產黨軍隊佔領,盟軍總部參謀長阿爾孟德草擬了一個將臺灣暫時移交給盟軍或聯合國管理的計劃。
1949年6月19日,盟軍總參謀部將此計劃告知了國民黨政府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並要求他做蔣介石的工作。
朱世明看了計劃大吃一驚,不敢表態,只答應馬上請示蔣介石。6月20日上午,朱世明將盟軍草擬的計劃電告了蔣介石,並說此事重大,企盼蔣予以答覆。
恰在此時,國民黨高層中已有一些來自美國的傳言,說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臺灣有可能守不住,還說美國有將臺灣交給聯合國或盟軍總部託管的想法。這些信息很快傳到蔣介石的耳朵裡。
6月18日,蔣介石在臺灣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召集部分幕僚商討這一傳言的真實性及應對措施。蔣介石認為,他手中有幾十萬武裝,還能與共產黨周旋一陣。另外,臺灣海峽是一道天然屏障,共軍難以攻佔。如果將臺灣交給盟軍總部或聯合國託管,他們將無處可退。因此,對美國政府應有堅決的表示,必須死守臺灣,如盟軍總部或聯合國願助國民黨政府共同防衛臺島,政府則不拒絕。
6月20日,蔣介石給朱世明回電。內容如下:
一、不能接受臺灣移交盟軍或聯合國暫管之擬議,共管不符合開羅會議原則;
二、臺灣很可能在短期內成為中國反共力量的新基地;
三、決心與中共作持久戰,國民政府亦決不會成為流亡政府;
四、設法向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提出:第一,美國決不可承認中共政權,並防止他國承認;第二,美國政府應積極協助國民政府反共和確保臺灣。
朱世明接到這個電報,很快將它轉交給了盟軍總參謀部。阿爾孟德聽了後很不高興。他冷冷地問:「你們守得住臺灣嗎?」朱世明答道:「守得住。」
阿爾孟德又憤憤地問:「誰說守得住?」朱世明說:「我們的蔣總裁說的。」
阿爾孟德更生氣了,他說:「你們的幾百萬大軍短短幾年就被共產黨消滅得差不多了,還能守住臺灣?」
朱世明見阿爾孟德發了火,想向他做些解釋,但阿爾孟德不聽,轉身走了。
此後,朱世明有事去找阿爾孟德,阿爾孟德藉故不見,朱世明找盟軍總部的其他高官,那些高官們的臉色也很不好看。有一天,阿爾孟德路遇朱世明,突然冒出一句話:「臺灣丟了,蔣先生就不要怪我們了!」
就這樣,由於蔣介石的堅決反對,美國企圖通過盟軍總部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沒有得逞。但此後,朱世明與盟軍總參謀部打交道變得異常困難,重要官員他很難見到。美讓國民黨軍撤到海南島蔣介石不同意並召回密使1949年9月,原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及魏德邁聯名給國民黨國防部常務次長、原軍統特務頭子鄭介民寄來邀請函,告知美國國務院遠東政策小組將出爐對華新決策,請鄭介民秘密赴美,與美方交換意見。
10月下旬,鄭介民向蔣介石報告了此事,蔣介石聽了,馬上叫秘書周宏濤給駐美大使館武官皮宗敢發電,叫他去詢問司徒雷登及其助手傅涇波。
11月2日,鄭介民經蔣同意後啟程赴美。3日,美國駐臺灣總領事館領事麥克唐納奉命求見蔣介石。麥克唐納告訴蔣介石,他是奉國務卿艾奇遜的指示,轉達備忘錄的,其內容是美國聲明。蔣介石接過備忘錄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美國政府並無使用軍事力量以防衛臺灣之意向,唯對臺灣局勢表示關切,並將繼續予以援助。」
蔣介石勃然大怒。當晚,他召集高層幕僚研究對策。
11月4日至7日,鄭介民在美期間先後會見了魏德邁、美國遠東海軍司令白吉爾、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翟石和代理國務卿魏勃。美國官員們主要向鄭詢問了臺灣的防守問題。
魏德邁問:「你們有沒有能力守臺灣?臺灣交聯合國託管安全,還是由你們守安全?」鄭說:「只要貴國真心援助,我們自己守衛肯定比交聯合國安全。」
魏德邁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你們的那些高級將領都是些貪汙腐敗、指揮無能、逃跑怕死的人,能守住臺灣嗎?我們過去給你們援助的那麼多武器,現在在哪裡?」
鄭介民被魏德邁這幾句話刺激得很難受,半天沒吱聲。過了好一陣,他才對魏德邁說:「你們要我們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我們總裁不會同意的。」
魏德邁與鄭介民分手時,冷冷地對他說:「你們不要鴨子死了嘴巴硬,最好還是把臺灣交聯合國託管。」
鄭介民心裡很清楚,魏德邁等人說的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實際就是要把臺灣從中國人手中再拿走,託管之後,臺灣就恐怕永遠難以回歸中國了。
11月7日,魏勃召集白德華等人研究了臺灣問題。當天,魏勃託司徒雷登將他們的意見轉告鄭介民。他們的意見是:蔣介石無力保臺,建議由蔣介石在臺發動民眾請求將臺灣交聯合國託管,國民黨官員及軍隊統統撤到海南島去。
司徒雷登還告訴鄭介民,美國準備在聖誕節前後承認新中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也有可能跟隨美國與中國建交。
鄭介民聽了十分惱怒,對司徒雷登說:「海南島不能當海空軍事基地。共產黨還沒來,你們先將我們整慘,這不大好吧?」他接著又說:「這事太大,臺灣託管後,我們就不能將臺灣作為反共的軍事基地。我對此難以表態,必須向國內請示後再作答覆。」
11月8日,鄭介民將美國國務院魏勃的意見理出4條,電告了蔣介石,並說,過些時候馬歇爾還要會見他討論此問題。
蔣介石接到鄭介民的電文,甚為氣憤,於是電令鄭立即回國。鄭介民接到電報,連招呼都未打就匆匆返回了臺灣。
鄭介民提前回臺,使魏勃等人感到,蔣介石根本就不同意交出臺灣。如果蔣介石集團堅決不撤到海南島,美國策劃的託管計劃就無法實施。
就這樣,由美國國務院一些政客策劃的託管臺灣的圖謀再一次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