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最孤獨行星被發現:離恆星「媽媽」遠到哭
    近日,天文學家幫一顆孤獨漂泊在宇宙中最孤獨的行星找到了「媽媽」——它的「媽媽」是距其約1萬億公裡的一顆恆星。        「我們很驚訝地發現有一個孤獨的行星存在,這是迄今發現距離恆星最遠的行星,如此低質量的天體仍然可以繞主恆星公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學院西蒙·墨菲博士說。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該行星可能是迄今發現最小的流浪行星,它可能有助於證明一個長期存在的宇宙理論。依據研究作者的觀點,該行星的發現可能是一個真實有效的證據,證實自由漂浮的地球大小行星可能是銀河系較常見的天體。
-
天文學家發現 最大環「雙日」行星
據新華社華盛頓6月13日電 藉助美國航天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美國天文學家13日宣布發現了迄今最大的環雙星行星。站在這顆行星上,人們可以看到兩個太陽的奇觀。 最出名的環雙星行星也許是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塔圖因」星,它繞著一個雙恆星系統運轉,是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其上能同時看到兩個落日的景象是電影著名場景之一。
-
宇宙最孤獨的行星:100萬年繞恆星轉一圈
有一顆編號為2MASS J2126-8140的行星。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都以為它是行星中的孤兒,也就是所謂的「流浪行星」。這些行星沒有主星,在星際漫無目的地飄泊。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這顆行星其實有主星。它和一顆遙遠的恆星有從屬關係。這兩個天體間的距離大約有1萬億公裡。
-
「超級地球」被發現 圍繞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旋轉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圍繞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旋轉英媒稱,天文學家11月14日基於20年的科學觀測結果宣布,一顆被稱為「超級地球」的冰冷而黑暗的行星可能正在繞著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孤立恆星運行。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
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恰是地球的39倍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行星,作為宇宙中我們最熟悉的天體之一,通過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對它的研究,目前已知的行星一共分為2大類,分別是巖石行星和氣態行星,不過日前天文學家們的一次重大發現一開始,天文學家們認為它只是一顆行星,它距離母星非常近,公轉的周期僅有10多個小時,表面的溫度更是超過了1500攝氏度。不過,後來伴隨著觀測,卻發現它實際上密度很低,要知道,對於巖石行星來說,密度和質量是成正比的,質量越大,密度也越大。不過,它的質量很大,密度卻很小。
-
先有行星還是先有恆星?天文學家表示是通過原行星盤孕育的
我們對於恆星的關注可能會比行星更多一些,可是兩個地位並沒有說誰比較重要。行星是在恆星形成之後才形成的嗎?可能行星形成的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早很多。有天文學家稱行星的形成過程早就在恆星形成的早期就開始了。克卜勒望遠鏡發射之後,我們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的行星,就連宜居行星都發現了不少。
-
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研究表明:有的大行星圍繞小恆星周轉
引言:經過天文學家幾百年來的研究發現,宇宙裡同樣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天體,最常見的就是恆星與行星了。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不一定,有可能出現大行星圍繞小恆星轉的現象。放眼整個宇宙,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應該是行星和恆星了。無論是在體積還是質量上,恆星一般都要比行星大。尤其是在質量方面,恆星毋庸置疑會比行星重,這樣它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將周圍的行星束縛住,從而形成恆星系統。以我們的太陽係為例,太陽位於星系的中心位置,因為它自身就擁有了整個太陽系99%以上的質量。
-
圍繞矮恆星運行的行星有望幫助發現地外生命
網易科技訊 5月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矮恆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非常常見,它們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由於此類天體通常黯淡無光,因此較難被儀器探測發現。2MASS J23062928-0502285便是其中之一,它還有一個名稱是TRAPPIST 1,距地球僅僅40光年,位於寶瓶星系中,質量僅為太陽的8%,亮度更是只有太陽的0.05%,體積僅僅略大於木星。天文愛好者單憑肉眼觀看的話,即便是藉助高倍天文望遠鏡也無法觀測到。然而,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這麼一顆黯淡且體積很小的天體卻產生了濃厚興趣。
-
外媒:科學家發現新宇宙之謎「巨嬰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據外媒CNET報導稱,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2MASS 1155-7919 b的「巨嬰行星」。之所以稱其為「巨嬰行星」,是因為其質量是太陽系著名的氣態巨行星——木星的十倍。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相當於地球質量的「流浪行星」
宇宙中的某些行星會脫離恆星系的引力束縛,離家出走。天文學家把這些漂流者稱為"離群流浪行星"。現在,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和火星或地球差不多的流浪行星。在深空中找到一個不發光的天體是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但目前有兩個天文組織正深耕這一領域。
-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的雙恆星系統,可能有巖石行星
【每日科技網】 現實生活中可能也有繞兩個「太陽」轉的行星,就像《星球大戰》電影主人公盧克-天行者所居住的星球一樣。 天文學家稱發現了類似塔圖因(Tatooine)行星的星球。
-
ALMA看到迄今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科學家稱,他們拍到了迄今用望遠鏡觀測到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的首張圖像。這一名為MAMBO-9的星系距大爆炸9.7億年,意味著它形成於宇宙誕生後不久,因此,有望揭示宇宙早期歷史和「模樣」。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據悉,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恆星編號為「HD 106906」,也是迄今為止該母恆星周圍唯一一顆被觀測到的行星。「HD 106906 b」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1倍,與母恆星的距離大約是650天文單位,即接近970億公裡。
-
迄今最大系外行星發現:=320個地球!-宇宙,系外,行星,克卜勒,Kepler...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今天官方宣布,藉助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找到了迄今為止通過凌日現象發現的最大系外行星,命名為「Kepler-1647b」。這個編號意味著,它是Kepler-1647恆星的第二顆行星。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擁有「九號行星」的系統,該發現為這一假說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顆名為HD 106906b的行星繞著336光年外的一個雙星系統運行。它的質量約為11個木星,軌道半徑是地日距離的730多倍。目前根據14個e-TNOs的軌道,猜測出第九行星的公轉軌道(淺綠色)。
-
孤獨的行星:異形'熱土'有幾個朋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 炎熱的地球 - 與水星相比更接近恆星的地球大小的世界 - 可能經常是孤獨的行星,要麼遠離任何其他世界,要麼是它們系統中唯一的行星。研究人員說,這些孤立的熱土可能是大得多的世界的燒焦殘餘物,或者它們可能是系外行星,它們與巨大的氣體和塵埃盤的相互作用將它們危險地拖到它們的恆星附近。
-
銀河系「最孤獨恆星」與鄰居相隔1000光年
CX330恆星噴發物質加熱周圍的氣體和灰塵,像這樣的年輕孤獨恆星非常罕見,同時,它也是迄今觀測最明亮、最緊密的爆發星。 CX330恆星釋放噴射流至周圍的氣體和灰塵,它與最鄰近的天體距離1000光年,被稱為銀河系最孤單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