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叫停使用微波爐?4255萬人受騙背後的真相

2020-12-22 上觀

 

一篇名為《轉: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近幾個月在網上被大量轉發。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文章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煮熱的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癌細胞會很高興吃,還不會說謝謝;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也許還可以讓您散盡家產及痛不欲生。

借著權威媒體的公信力,這篇文章的閱讀量超過4255萬。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這篇文章口口聲聲說轉載自《人民日報》,但對原文刊發日期和版面等基本信息隻字未提,行文格式也與傳統新聞寫作模式大相逕庭。

《人民日報》真的刊發過這篇文章?使用微波爐真會讓人痛不欲生?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有人冒《人民日報》之名造謠

記者根據「微波爐」、「致癌」等關鍵詞進行資料庫搜索發現,《人民日報》從未刊發過任何有關「叫停使用微波爐」的文章。

隨後,記者向人民網「求真」欄目求證。相關負責人經過查證後表示,《人民日報》確實從未刊發過這篇叫停使用微波爐的文章;相反,《人民日報》早在4年前就對「微波爐致癌」說進行過闢謠。根據線索,記者在2012年5月16日刊發的《人民日報》第4版上找到了《微波爐加熱食品會致癌嗎?專家表示,只要使用得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一文。

《人民日報》2012年5月16日第四版截圖

可以確定,網上熱傳的文章是借著《人民日報》名義傳播,「轉載自《人民日報》」的說法純屬造謠。

 

微波加熱食物不會產生化學變化

《轉: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文章聲稱,德國、瑞士等國家對微波爐造成人體傷害方面作了許多研究,得出了10大負面結論,其中包括:微波爐加熱食物,除了產生致癌物之外,它還產生一堆不能為身體所吸收利用的不知名副產品;這些副產品是永久性地殘存於人體內,使男女荷爾蒙分泌量減低或改變。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中礦物質、維生素及營養會大量減少,或改變成致癌物,以及許多不能為身體所分解的合成物。微波爐烹煮的食物,使蔬菜中的礦物質,改變成會破壞人體的自由基……

這些說法可信嗎?我們來看一看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網友繪製的微波爐加熱原理圖

微波功率應用及測量技術專家、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張兆鏜指出,食物多由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組成,食物中的水,在吸收了微波能量後,發生高速旋轉振動,從而相互摩擦產生熱量。現在的微波爐發出的微波一般是2.45GHz,也就是說,食物中分子每秒振動24.5億次,在短時間內產生足夠的熱量。也就是說,微波爐加熱方法是物理變化,其能量遠不足以使分子的化學鍵發生改變。張兆鏜還表示,微波爐1947年發明於美國,至今還沒有過因微波爐食品導致癌變的流行病學報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也表示:「微波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品並未發生化學變化,不會產生致癌物。」

至於「微波加熱,營養會流失」的說法,倒是沒錯。有一些水溶性營養成分,比如說維C、維B等維生素,確實會隨著高溫水蒸氣而流失。但這並非微波爐加熱的問題,所有加熱食物的方式都會造成這樣的營養流失,而微波爐在各方面的加熱條件要比普通的蒸鍋好,流失的營養反而還要少一些。

 

所謂「重大證據」被人惡意篡改

《轉: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文章還「引經據典」稱,「微波爐致癌說」起源於1991年一場公眾矚目的官司。一位名叫諾瑪·樂維特的婦女去醫院進行髖部更換手術。手術很成功,但諾瑪卻死了。原來,諾瑪死於一次輸血之後,血液是經過微波爐加溫的。這是第一次有重大證據表明用微波爐加熱物品對被加熱的物品的化學性質造成了根本的破壞。

文章就此作出推斷:微波爐的作用遠不止於把物體加熱那麼簡單。食物的分子吸收大量的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導致通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分子異變。結果,許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現了。

那麼,真有這樣一場官司嗎?

記者調查發現,諾瑪·樂維特的這場官司確實存在,但是結論卻被篡改了。事實是:美國法院經過多方調查,判決死者的死因並非由於微波爐加熱後的血液產生了毒性,而是加熱時間控制不得當,使血液產生了溶血現象,即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現在,依舊可以看到當時的庭審記錄。不難發現,現在醫學界已禁止用普通微波爐融化冷凍的血漿,原因正在於其加熱時,可能會由於受熱不均勻,出現局部過熱,導致溶血現象發生。

可見,這個所謂的「重大證據」,也是被惡意篡改出來的。

 

查明出處:謠言源頭來自國外

截止發稿前,記者從網上找到了這則謠言的出處——是一則外國謠言。

從外文文章的排版和10大負面結論來看,此文就是《轉: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一文的原版。

事態至此,也算真相大白。

 

[ P仔提醒 ] 微波容器不合格,可能產生致癌物

調查中,P仔注意到,確有一些媒體公開報導稱,微波爐加熱出來食物含有致癌物質。這又是咋回事呢?

原來,這說的是微波爐加熱容器的安全性。微波爐加熱食物本來不會產生致癌物,但是如果盛裝的容器不合格,就很有可能產生致癌物。

基於「容器會產生致癌物」的說法,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測定了各種塑料容器在正常微波爐加熱中可能釋放到食物中的有害物質的量,要求這個量低於動物實驗確定的有害劑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才可以標註為「可微波加熱」。所以,正規廠家生產並標註了「可微波加熱」的塑料容器,是相對安全的。

P仔查詢上海、江蘇兩地質監部門在今年3月公布的抽檢報告發現:部分密胺餐具耐汙染性指標不合格,鮮豔圖案的多款密胺餐具被檢出含鉛。為此,質監部門提醒:密胺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爐使用,加熱易使甲醛遷移。

專家建議,微波爐加熱食物,使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是不錯的選擇。

上海闢謠平臺郵箱:shwlpy@qq.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相關焦點

  • 4255萬人受騙背後的真相:《人民日報》沒有叫停使用微波爐
    最近,一篇名為《轉: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在網上被大量轉發。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文章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煮熱的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癌細胞會很高興吃,還不會說謝謝;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也許還可以讓您散盡家產及痛不欲生。
  • 日本今年年底前將全面禁用微波爐?記者查證結論:假!
    這兩天,微信群和微博中忽然出現一條傳聞,稱日本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微波爐,韓國和中國也將跟進發布相關禁令。傳聞全文如下:「日本政府決定在今年年底之前處理國內所有微波爐,所有不能響應要求的公民和組織機構都要受到罰款和監禁的懲罰。
  • 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人民日報》不讓用微波爐?
    三、《人民日報》請你立即停用微波爐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在德國家庭中幾乎看不到微波爐,因為微波爐的危害很大,所以都不用,看到下面這篇微波爐的害處
  • 鬧劇終歸會被叫停!馬保國遭人民日報嚴肅點名,9字銳評一針見血
    近日《人民日報》終於出手,在社交平臺上寫下長文銳評這一現象,並專門為馬保國做出一張大大的海報,9字直戳人心。《人民日報》評馬保國,稱人人都有習武的權利,也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可一旦背離武術精神,那還和「江湖騙子」有何不同?還表示如果放任這種畸形的「審醜」成為流行,那就成為了對社會風氣的傷害。
  • 近200萬人受騙!浙江一起特大網絡詐騙案宣判
    輕信兼職廣告全國近200萬人被騙2018年10月,台州椒江人陳先生發現自己可能遭受了至此,陳先生意識到受騙。像陳先生一樣遭遇網絡兼職詐騙的被害人還有很多。隨著公安機關的追蹤排摸,一個總部位於山東青島,成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特大網絡詐騙集團逐漸顯露出來,他們以數家網絡科技公司為掩護,暗地裡從事詐騙活動。公司具有較強的組織性,設有多個詐騙團隊,團隊內部又分為外宣部、培訓部等,以高薪網絡兼職進行虛假宣傳,哄騙、引誘被害人繳納會員費。
  • 微波爐熱菜會致癌?專家:無稽之談!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近期,一篇名為《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近期在網上被大量轉發。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不少人雖然不相信,但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很多人一下子分不清真假了。微波爐熱菜熱飯真的會致癌嗎?
  • 浙江台州宣判一起特大網絡詐騙案:全國近200萬人受騙
    輕信兼職廣告 全國近200萬人被騙2018年10月,台州椒江人陳先生發現自己可能遭受了「網騙」。據悉,陳先生在同學群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具體內容是「招聘539個抖音、快手視頻作品點讚員。點讚一單0.5-2元,日薪80-150元。時間自由,多勞多得。」陳先生心念一動,覺得試試也無妨。
  • 「88元桂林三日遊」近萬人受騙:誘導消費,被威脅
    原標題:「88元桂林三日遊」近萬人受騙:誘導消費,被威脅文/李藝南國早報微信公眾號4月28日消息,各類低團費的購物團一直以來都是遊客投訴的熱點,遊客參加不合理低價團遭遇誘導購物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還出現過多人食物中毒的事件,危害極大。
  • 經常使用微波爐致癌?錯!微波爐能更好的保存食物營養
    很多人認為經常使用微波爐和食用微波爐加工的食物有致癌的風險,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樣子的呢?    近日雪梨大學、坎培拉大學和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集體為微波爐「洗刷不明冤屈」,他們表示在安全使用範圍下,微波爐不僅很安全,而且對人體健康還有益處。  研究人員在對微波爐進行實驗後發現,與蒸煮和燒烤相比,微波爐能更好地烹飪食物,而且並沒有研究顯示微波爐與癌症之間存在直接聯繫,相比之下,烤魚過程中形成的致癌物比使用微波爐還要多一些。
  • 微波爐輻射致癌?懷孕了不能使用微波爐?有些事是自己嚇自己!
    不過最近狗狗一位懷孕的同事對微波爐卻有些害怕,因為家裡人跟她說,「微波爐有輻射,懷孕之後不能用,對孩子非常不好!」「用微波爐加熱會讓食物流失大量營養,長期吃微波爐熱的食品還會得癌症呢!」而且網上似乎一直有這樣的說法,那麼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 廚房小知識早知道:這幾類食材千萬不要使用微波爐加熱!
    【天極網家電頻道】如今,不少人都會使用微波爐來加熱飯菜,既省時又省力。但其實微波爐也並不是什麼都能加熱的,有些食材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不僅不能升溫,還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你也是個「電器小白」,不如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微波爐使用小貼士吧!
  • 金額超3億元、近200萬人受騙,浙江宣判一起特大網絡「點讚賺錢」
    該案詐騙金額總計超3億元,導致全國近200萬人受騙。最終,主犯孫某華因犯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給所有被害人。據統計,從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受騙繳納會員費的被害人近200萬人,遍布全國各地。詐騙金額達3.16億餘元。利用詐騙來的錢財,孫某華過上了一種窮奢極欲的生活,他在山東購買了十多處房產,並擁有十幾輛豪車,此外還購買遊艇、土地等。審理過程中,孫某華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並無一絲悔意,他認為,「是因為被害人不夠努力,才導致工作任務無法完成,薪酬無法實現」。
  • 全國近200萬人受騙  浙江宣判一起特大網絡「點讚賺錢」詐騙案 涉案金額超3億元
    該案詐騙金額總計超3億元,導致全國近200萬人受騙。最終,主犯孫某華因犯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並責令退賠違法所得給所有被害人。  據統計,從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受騙繳納會員費的被害人近200萬人,遍布全國各地。詐騙金額達3.16億餘元。
  • 手機、微波爐、X光的輻射有多可怕?5個真相告訴你
    曬太陽時,有紫外線輻射;用微波爐,有電磁輻射;做醫學檢查,X光、CT輻射…… 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環保專家就生活中流傳的關於輻射的各種說法,為大家一一釋疑解惑。磁共振檢查不使用X射線,因此沒有輻射。行李安檢儀輻射巨大?
  • 微波爐使用的注意事項與使用方法,保鮮膜能放微波爐嗎?
    2、微波爐使用的注意事項a、在操作微波爐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食物在微波爐保存的時間是有限定的,這些注意事項在說明書當中都會寫到,食物加熱時間過長的話,是不可以食用的。b、雖說微波爐可加熱會製作美食,但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
  • 微波爐使用方法詳解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導讀】微波爐是利用微波輻射進行加熱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水是由極性分子所組成的,這種極性分子會隨著微波磁場的變動而變化。
  • 微波爐加熱食物致癌? 專家:按要求加熱不會變質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大蒜能鑑別地溝油、服用瀉藥可排宿便減肥……這些看似權威的「科普新聞」是真是假?微信朋友圈裡這些熟悉的「熱傳帖」,不知您輕信過哪些?近日,哈市食藥監局盤點出今年10大網絡食品藥品謠言,並請我省食品、藥品相關部門專家一一揭開真相,為市民答疑解惑。
  • 使用微波爐省電竅門
    雖然是美國人發明了微波爐,但卻是中國人將微波爐普及到全世界的千家萬戶。在成為微波爐產銷「世界冠軍」後,中國品牌格蘭仕貼近消費需求,創造性地將光波技術應用到微波爐上,又開發出了光波微波組合爐,也就是今天家喻戶曉的「光波爐」,具有「燉、烤、煮、蒸」全能烹飪技巧,備受消費者喜愛。
  • 微波爐的使用小技巧
    本文介紹了如何使用微波爐的幾種小技巧,希望通過這幾個小技巧能夠使用微波爐做出快捷方便又美味的微波食品。巧用微波爐解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微波爐一般都具有解凍功能。
  • 如何正確使用微波爐方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家家戶戶都可能會用到一種家用電器,就是微波爐,由於它加入食物帶給人們的方便快捷,讓很多家庭都離不開它,那麼,我們在使用微波爐時,應該了解一下,如何來正確使用微波爐,只要掌握了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延長微波爐的使用壽命,也才能帶給我們人身和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