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口港:曾經貨如輪轉 如今基本停運
如果不是發現「碼頭安全須知」告示牌,很難確定此處就是曾經年貨運吞吐量達到57萬噸的河口港。
河口北江邊的半江橋海鮮坊依舊生意火爆,食客們品嘗著美味的北江河鮮。食客們似流水般來來去去,但很少關注海鮮坊旁的一大片空地。這裡就是河口港,曾承擔著廣三鐵路及西、北、綏三江的客貨中轉任務,異常繁忙。
1983年,三茂鐵路三水至雲浮段通車,河口港客運、貨運量逐漸下降。同時,隨著三港、南港、三水港等的興起,河口港盛極而衰。如今,曾經風光無限的河口港基本停止了運營。
港區基本停止運營
河口港在哪裡?或許只有老三水人才知曉,記者也是致電三水港航部門有關負責人才明白的。「河口港就在半江海鮮坊旁邊啊。」區交通運輸城管局港航科科長霍恩成告訴記者。「在我印象中那是一塊空地呀,沒有港口的跡象呢。」記者有點疑惑。霍恩成說:「就是那裡了,只不過現在基本停止了運營。」
貨船臨時停靠在河口港。
驅車從西南前往河口,河口港在北江大堤外,有一條坑坑窪窪的道路連接,10幾名工人正在對道路進行整修。記者到達時不是飯點,海鮮坊前停著幾輛小汽車,而旁邊偌大的空地空空如也。港口,在印象中,應該是堆滿貨櫃,停靠著大型貨船,大型貨車不停的來回穿梭。但這些景象都與河口港無關,記者找到一塊「碼頭安全須知」,才確認沒有找錯地方。
行走在北江邊,記者努力尋找港口的蹤跡,在空地中間位置,終於找到兩個承臺,從岸邊伸向河面。其中還有一個承臺有鐵索等,承臺上用白色塗料寫著「本碼頭上落貨聯繫139××××××××」。承臺旁邊一位中年男子在獨自垂釣,一溜放下10根漁具,但好像收穫並不怎麼樣。
記者在空蕩蕩的港區晃悠,未見任何管理人員。港區內僅有的鐵索早已生鏽,部分空地上長滿了狗尾巴草,還有各色不知名的野草開始搶佔生存空間。「河口港完全清空了,地面平坦,空間夠大,很適合騎馬跑馬呀。」同行的朋友打趣道。
成就河口「小廣州」美名
河口港位於西、北、綏三江匯合處。資料記載,港口範圍由東平水道到鹿洞湧四古寮,直接腹地為縣內,間接腹地是肇慶及珠江三角洲。這裡四通八達,距廣州港78公裡,江門港84公裡,肇慶港51公裡,四會港36公裡,清遠港76公裡,是歷代水路的交通要衝,從唐代起就有水師屯紮。
1936年,餘漢謀主粵,建棧橋式碼頭1座。民國時期,航行於港梧線和省梧線15艘客貨輪,都以此港為中途停泊大站。據1934年河口公安統計,其時有普通艘700艘,住艇368艘,客艇141艘貨艇53艘,漁艇200餘艘,帆檣雲集,共近1500艘。
三水民間收藏家麥國培收藏了幾張民國初年的河口老照片,我們能從照片中窺得當時河口繁華景象。在一張老照片中,河道裡,大大小小數十艘船隻塞滿了整個河面:有靠雙槳划動的小艇,有豎起高高桅杆的帆船,照片中每艘船舶吃水都很深,說明都是滿載貨物。該照片在網絡上流傳,發帖者註明為「1909年三水江邊碼頭」。
儘管照片反映的年代不能確定,但仍能從照片中看到當時三水河口水上運輸之發達。而當時河口是西北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樞紐。「這還得益於廣三鐵路。」三水文史專家植偉森說。三水現代交通起始於116年前的廣三鐵路,1902年建成的廣三鐵路也是廣東鐵路之始。作為廣三鐵路的終點站,三水曾經是區域性交通樞紐,肇慶、清遠人坐船到三水河口,轉乘廣三鐵路至廣州。
南來北往的貨物在河口港交匯,粵西、廣西的農產品,經西江順流而下,經思賢滘來到河口;而粵北清遠、韶關的貨物則沿北江奔流向南,匯集河口,部分貨品經廣三鐵路,轉運至廣州。而廣州工業生產的日用品等物資,經廣三鐵路到三水河口,再轉水路,運送至粵北山區、粵西和廣西。人流、物流匯集河口,也成就了河口「小廣州」的美名。
受鐵路貫通影響 客貨運量漸下降
新中國成立後,河口港迎來了新的一輪大發展。史料記載,1955年,河口港正式建立,1957年,辦公場址設在英國遺留下的海關大樓。同時,港區開始擴建,幾經擴建,河口港已成為一個設施較為完善的內河港口。進港航道長4800米,寬50米,水深1.2~2米,彎道曲率半徑4000米,河床底質為泥沙衝積層,通航最大船舶300噸級。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河口港有碼頭6座,泊位有16個,最大靠泊能力500噸級。同時,港區有倉庫5座(含水上倉庫2座),並有5座堆場,年貨運吞吐量達到57萬噸。港口主要負擔銜接三茂鐵路及西、北、綏三江的客貨中轉任務。1983年開闢香港外貿貨物運輸航線。1984年,港口鐵礦石運輸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無損率達95%以上。
那時的河口港不單單是一個貨運港口,還有客運功能。河口港曾開通前往四會、懷集、江門甚至梧州的客運航線。在河口人老何的記憶中,當時河口港的客運也非常繁忙,當時有一座客運站,面積大約100平方米左右,日最高客容量1000人,年客運量可達7、8萬人次。
1983年,三茂鐵路三水至雲浮段通車,1991年,三茂鐵路全線貫通。河口港客貨運受鐵路通車影響而逐年下降,1987年港口旅客發出量僅1.03萬人次,1988年,不得不停止客運。1992年,貨物吞吐量為27.96萬噸,進出港貨物主要有水泥、石膏、化肥、水泥熟料、石油等。後來,河口港活躍量急劇萎縮,近些年來基本停止了運營。
來源|佛山日報
文圖|記者賓水林 實習生鄧嘉歡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