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古詩裡不少是夜裡有感,想來他們也會失眠吧。
那麼夜裡睡不著,他們是在做什麼呢?從詩句裡描繪的內容,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一發愁
因為發愁而睡不著,又因為無心睡眠而愁緒更濃,是的,這是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充滿愁緒的詩句特別多,來看一下:
歲暮歸南山(孟浩然)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雖生在盛唐,但不媚世俗,仕途困頓,加之身體多病,怎能不叫人發愁哦。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還是他,因為心裡愁,所以聽到猿聲也覺得充滿愁苦(那時候生態環境真心好,每次讀到「兩岸猿聲啼不住」都會感嘆,多少動物還沒有滅絕哦)。
這次不僅愁,還哭了,發愁熬夜萬萬要不得,因為孟浩然同志,享年51歲,不延遲都沒有到退休年齡,哎。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二思念
子曰: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
心裡牽掛,人生才有意義,不過牽掛多了,夜裡難免輾轉反側,不能入睡。
於是,有了名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
——思念家鄉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不知道思念誰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韋應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思念好基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思念心上人
三自娛自樂
古人稍有點文化,琴棋書畫總是會一些,當然,愛舞槍弄劍的也有,並結實一些同道中人,互相切磋交流,個人文化生活還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所以,夜裡興致來了,也有事做:
竹裡館(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林深不知處,明月來相照。
看看,瀟瀟灑灑地夾著古琴,去樹林裡散步去了,找個地兒坐著,談上一曲,高聲唱歌,再定下來看看月光,宜動宜靜,天人合一,一個人也並不孤獨,而是享受其間。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先生不僅在月光下彈琴,還寬衣解帶被風吹,好吧,這風姿卓絕,放縱不羈的勁兒實在無敵了。
四嬉戲
秋夕(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家。
年輕人晚上不睡覺,自然是需要娛樂玩耍的,天真浪漫的撲撲螢火蟲,初秋的夜晚是多麼美好!
五靜聽
待在房中,或躺在床上,放空自己,靜靜地聽窗外的聲音,風聲雨聲聲聲入耳。
月夜(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聽蟲鳴
夜雪(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聽竹子折斷的聲音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句熟了,不用介紹出處了。風雨聲也聽得到,說明孟浩然同志不僅失眠,睡著了,睡眠質量也不好,睡得熟,應該是聽不到才對。
六 賞景
西江月(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聽聽看看,睡不著,心情也是極好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賞邊塞風光,趁萬丈豪情,一個字,爽。
卜算子(張孝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豔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雪夜賞梅,暖衣飽食方可,有錢,任性。
七喝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這喝的老多了,現在是哪一年也搞不清,老蘇也是性情中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老李被稱為「詩仙」,「酒仙」,不用問那誇張豪邁的詩風,一定和喝酒有關。
八約會
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這不僅是約會,還是被放鴿子了。不過古人就是有涵養,不急不忙,不抱怨,聽蛙聲,敲敲棋子,過了半夜也閒散愉快,自得其樂。
唐朝的《宮衛令》規定:每天晚上衙門的漏刻「晝刻」已盡,就擂響六百下「閉門鼓」;每天早上五更三點後,就擂響四百下「開門鼓」。
凡是在「閉門鼓」後、「開門鼓」前在城裡大街上無故行走的,就觸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
所以,能將自己不睡、失眠的事用古詩記錄下來,除了說明古人有文化,還有就是設備太少,無人可撩,思念太多,沒樂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