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孩子少寫一點家庭作業,以下是原因

2020-10-04 硬核心理

就像其他的孩子一樣,我女兒討厭太多的家庭作業。一旦開始這個辛苦的過程,她就告訴我,「能不能不用寫?我的大腦已經精疲力盡了。」我只好心平氣和的安慰她,「你能不能不吃飯?能不能不睡覺?」

雖然我表面上在維護作業的必要性,但我本人對作業深惡痛絕。為什麼學校允許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做那麼多的作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做家庭作業幾乎沒有什麼好處,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孩子十歲左右的時候,大多數孩子仍然在學習如何包容發展自己的興趣,以達到一些長期目標。目標越是從外部衍生出來,孩子就越難放下自己想做的事情,繼而把別人的要求當成自己的目標。

因為強制性家庭作業的緣故,孩子可能會把適於自身發展的活動放在其次的位置,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壓制自己的衝動,放下自己的興趣,去做一些乏味和困難的事情,以達到一個抽象和無意義的目標——取得好成績,繼而進入好學校,接著找到好工作!

但是,堅持完成單調乏味的任務,以達到實現一個抽象而遙遠的目標的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家庭作業可以辦到的,也不是簡單的訓練可以辦到的,大部分成人的一生,也沒有辦法從抽象遙遠的目標來構建自己的發展計劃,為什麼學校卻要通過家庭作業這種隱喻來暗示孩子的一生?



家庭作業到底有什麼價值?

說真的,我看不出太多價值。我讀書的時候幾乎沒有家庭作業,客觀來說是有的,非常少,即便如此,但我根本不鳥學校的作業,一個暑假我們都是放飛自我的。不過很奇怪,我們這些不寫作業的學生,與那些堅持寫作業的學生,在期末考試上,並不比他們差。

家庭作業的價值一直都是爭論的主題,從我個人來說,不會完全推翻家庭作業,它還是有一些好處的,但有限的好處跟太多家庭作業帶來的壞處相比,就像一個有限的數字在無限大面前,可以忽略為零了——如果太多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崩潰,我連學校都不會讓她去了,因為學校變成了監獄,而作業變成了監規,你得被強制的完成——當學習導向變成了一種明確的結果,而不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潛能,學習就變成了洗腦。

美聯社在2006年的時候有過一份調研,顯示不超過90分鐘的作業,對於提升測驗成績還是有一定幫助的,但學校布置的作業超過90分鐘,測驗成績就會下降。這個調研過去了十四年,作業都水漲船高了,但十四年的人類進化,適應了作業新常態嗎?

美國國家教育協會和美國家長教師聯誼會協會推薦一個作業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每晚讓孩子做十分鐘的作業,只有高中年級的才會達120分鐘,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的作業,在小學階段就達到了三四個小時以上。菲尼克斯大學的一項關於作業的調研是這樣的:

老師布置作業的理由如下:

  • 看學生們對課程的理解程度;
  •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 向家長展示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

但是,根據老師的從業時間,布置作業又有不同:

  • 教齡少於10年的老師,每周布置的作業所需時長為3.6小時;
  • 教齡在10-19年的老師,每周布置的作業所需時長在3.1小時;
  • 教齡超過20年的老師,每周布置的作業所需時長為2.8小時;

是不是很有趣?說實話,我每天在路上,看著讀書的孩子背的書包,都是心驚肉跳的,那個書包簡直他們的個頭還大。就我個人來說,我對學習是熱愛的,我從小的時候就不喜歡作業,但我學習了很多東西,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廣泛的閱讀課外書籍,文學作品,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就辦了借書證,讀三國西遊記和資治通鑑,當然還有手工勞動,做簡單的物理實驗。但是,我們現在的小孩子根本沒時間讀課外書籍,沒有時間去打開另一扇門,沒有時間去嘗試能力中的另一種機會。

家庭作業就像每天的飯菜,你一頓只能吃一碗飯,結果別人要你吃三四碗,說這能長身體,結果是身體沒長上去,自己反而給撐死了。



什麼是家庭作業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的思維單一,家庭作業這種概念要負上一定的責任。由學校和老師發起的家庭作業,實際上弱化了家庭的概念,強化了作業的意義。像作業這種事情有個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收益遞減,花在作業上的時間越長,收益就越少,如果你覺得家庭作業只能給孩子帶來好處,那還要孩子睡覺幹什麼呢?

家庭作業的概念應該涉及到機會的平衡——讀書學習的機會,與其他自我,意願的發展機會應該等同視之,而不是僅僅把家庭作業限定在作業層面上。在家庭時間,孩子應該有社區娛樂、運動、愛好發揮、充足的睡眠、社交聯繫、情感需求,等等。

客觀來說:

  • 孩子學習的能力各異,完成作業的能力都不一樣;
  • 長遠來看,強迫孩子寫過多的作業,並不能促進他們生活目標的平衡;、
  • 作業不能成為硬性要求,老師有責任和同理心去理解無法完成作業的孩子,並提供支援;
  • 作業是為了育人,不是KPI;
  • 永遠也不要認為一個孩子拒絕寫作業是懶惰的,無能的,他可能只是沒有興趣,他的大腦獎勵迴路不是寫作業可以激活的;

家庭作業應該平衡孩子的生活目標與存在意義,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單向度的人——不寫作業就沒有前途,不寫作業就是你沒學好,不寫作業就是你蠢。永遠不要說,為什麼別的孩子能完成作業而你不能?這種話不僅顯得無知,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如果家庭作業讓孩子感到害怕,那教育肯定是出了問題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對學習熱愛,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家庭作業顯然對很多孩子有不利的影響。本來這是學校與孩子之間的問題,但現在把家長也扯進來,我們被告知,如果我們不能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他們完成作業,我們就是把孩子置於不利的位置。

坦白說,在一個家庭裡面,尤其是女性,承擔了大部分的育兒和家庭工作,而長時間的家庭也給女性本已沉重的家庭負擔,又增加了額外的時間與壓力。而對於那些工作時間更長,回家精疲力盡的低收入父母來說,幫助他們的孩子做更多的工作根本不現實。

我們現在的孩子每天從天亮就到學校,天黑了回家,這麼長時的學習時間還不夠?在學校的生活結束之後,孩子就應該成為孩子,而不是把學校的生活搬回家來延續到半夜。作為家長,我覺得孩子就應該有個孩子的樣子,而不是從他們小的時候開始,就讓他們以成人的姿態去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社會,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家庭作業,少即使多

要求孩子做太多的作業,不客氣的說,就是在阻礙孩子的正常發展,太多的作業破壞了孩子的智力和個人傾向中最健康的部分。

對於小初階段的孩子來說,典型而健康的孩子應該傾向於高活躍度,他們要學習新的生活技能,理解新的想法與信息,這是他們學習生活的階段,而不是寫作業的階段。只有當他們對所學的東西有興趣的時候,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

心理學家安·倫寧格的研究表明,當嬰兒在你給他的東西前表現出興趣的時候,嬰兒會全面的檢查物體的外表;心理學家蘇珊娜·希迪的研究表明,當學齡兒童對有興趣的故事進行閱讀時,他們對故事的記憶和理解力更強……

大量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興趣和有效掌握技能與他面對的內容相關。這就意味著教育的方式方法要進行深刻的改革,尤其是家庭作業。事實上,依賴家庭作業來提升學習的理解力和成績,既不現實也很殘忍,還沒有科學依據支持。

杜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裡斯 · 庫珀曾對六十多項關於作業的研究進行回顧分析,他跟我們一樣都不反對家庭作業,但他根據相關薈萃研究和回顧分析給了一個建議:十分鐘。另外,布朗大學阿爾珀特醫學院,研究家庭作業的首席研究員普萊斯曼博士也曾說,「家庭作業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發生了劇變,一個趨勢是,年齡越小的孩子,作業越來越多;而且家庭作業的定義已經過時,家庭作業應該包括所有有助於自身發展和成功的活動,而不僅僅是寫作業。」

一些家長反對家庭作業,並不是反對作業本身,而是反對家庭作業的量,量變了,性質就變了。我讀書的時候背著一個帆布書包,現在的學生上學背著旅行箱,但這不能說你背著旅行箱上學就一定比背著帆布書包上學的人要聰明,要有才學。

現在的問題是要平衡家庭作業,每當我看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都替她著急。所以平衡家庭作業不僅是減輕學生的壓力,也是減輕家長的壓力。

2017年的時候,佛羅裡達馬裡恩縣的新任校長海蒂·邁爾有一項開創性的教學舉措,她禁止學校裡學生寫家庭作業,而是要求學生每晚進行閱讀,讀有益的課外書籍。海蒂·邁爾一下子就成了新聞人物。還有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果園學校校長馬克 · 特裡菲利奧,他建議學生晚上進行閱讀,戶外活動和陪伴家人。後來的研究報告指出:學生的學業並沒有落後,反而有時間在家裡成為富有創造力的思想家,追隨自己的激情。(報導發表在華盛頓郵報2017年2月26日)

家庭作業,少即是多。

相關焦點

  •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份苦差事,這一點我是能感同身受的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份苦差事,這一點我是能感同身受的。我也曾經輔導過,只是因為孩子跟媽媽走的近,更傾向於她媽媽陪著,另外孩子媽媽不喜歡做飯,刷鍋洗碗,掃地拖地這類的家務活,只能隨其自然了。但是因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親子關係,乃至家庭氛圍
  • 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寫不完就不寫了可不可以
    家庭作業,是網上現在討論很多、意見很大的一件事情。甚至小學生的作業寫到凌晨的都屢見不鮮。對於小學生作業能寫到這麼晚,我是不相信的。我的孩子已經大學了,確實不清楚現在的小學生究竟有多大的難度、多大的量,而導致不能正常作息。但寫到凌晨,恐怕真的是孩子自己的問題。
  • 怎樣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不如看看以下建議
    記得今年剛開學時,由於疫情,導致女兒在家上網課,每天陪她寫作業是我最頭疼也最煎熬的事。寫作業時,坐那發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有時候,就拿著橡皮擦捏來捏去,東倒西歪的。半個小時的作業,總要兩個小時完成,經常坐那發呆,就是靜不下心寫作業。慶幸網課期間讓我發現了孩子的問題,於是,我按照孩子實際的情況所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找到了一些解決的方式,讓孩子寫作業提高了效率。在此,分享給大家。
  • 寒假作業寫太慢,究竟是啥原因?
    "寫寒假作業太慢,拖拖拉拉……」「真讓人頭痛,磨磨蹭蹭……」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上面這樣的問題,而且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也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寫作業慢,一般有以下 7 種原因。
  • 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導讀: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作業戰爭系列之一:為什麼孩子寫作業時家裡總會爆發戰爭
    提起孩子的作業問題,有位媽媽說的很形象:「孩子不寫作業的時候,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孩子一寫作業,立馬化身母老虎,整個小區都聽的到我的吼聲。」很多家長提起孩子的作業問題,更多的時候是無奈和困惑。你說,這孩子平時挺乖的,怎麼一到寫作業就這樣了呢?
  • 天才密碼 孩子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趁早改正壞習慣 太關鍵了
    當下很多爸媽們反應陪孩子寫作業簡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本來覺得三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作業硬是從晚飯後寫到了晚上十點多。為什麼孩子寫得那麼慢呢?今天給大家分享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孩子寫作業慢,多數情況是因為以下7種原因。家長們不妨為自己的孩子自查一下,如果孩子確實有以下情況,就幫助孩子儘快改掉壞習慣吧!01 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
  • 擔憂學生寫作業到深夜,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南昌新規定來了
    @花開不紀年說:我女兒的班主任更狠,要家長出題,家長批改。@我的草莓仙子說:這樣才對,家長把作業改了,要老師幹啥呢?我堅決不給娃改作業,自己事情一大堆,哪有空呢?寫作業前,需要幫孩子在學校群裡或其他途徑收集家庭作業;寫作業時,不僅要幫孩子聽寫語文,還要幫孩子聽寫英語;寫完作業後,需要幫孩子檢查作業做得對不對。此外,還有各種手工製作、列印資料等等。那麼這麼多任務,我們真的每一項都要全部完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家長作業」,我們要做,但是沒必要百分之百完成。
  • 家長關注丨孩子寫作業慢,從這5個方面找原因
    孩子寫作業總是慢慢吞吞,總是要人在旁邊監督催促著。本來40分鐘就能做好的作業,回家首先只想著玩,拖延磨蹭不肯做。就算是要寫也是斷斷續續,容易為外界所幹擾,一會玩玩橡皮,一會吃吃東西,一下跑開看會電視,傍晚6點鐘開始寫作業至少要到晚上9點多鐘才能寫好......
  • 為什麼孩子不想寫作業?有這幾點原因,你家寶貝是哪一點呢
    最近有個朋友又來跟我訴苦了,說他家的小孩很不喜歡寫作業,放學回來了就喜歡待在家裡面玩遊戲,看視頻,學校布置的作業很少按時完成,最近老師一直打電話過來跟朋友反饋意見,讓朋友好好監督一下,讓孩子準時完成作業,可是無論朋友怎麼去監督,孩子就是不想寫,逼急的時候,孩子還會和朋友爭吵起來。
  • 「我恨你們,快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陪孩子寫作業為啥這麼難?
    ,別再讓我陪他寫作業!說他笨吧,平時腦袋也挺靈光,怎麼一到寫作業就變傻了呢?孩子不是真傻,那就是故意氣人?不,他們也是無辜的受害者。以下這樣的場景有沒有很熟悉?孩子剛放學回家,準備休息一會兒,媽媽喊:「趕緊做作業去!」爺爺奶奶關心地問:「寶貝,作業多不多啊?」爸爸下班回來,又來一句:「兒子,作業咋還沒做完呢?來,爸爸瞅一眼。」
  • 幼兒園該不該讓孩子寫字、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應清楚這一點
    最近和一個很久沒聯繫的同事突然在網上遇到了,於是開始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說她閨女五歲了,在老家上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很盡責,很早就開始教孩子們認數字、讀拼音,中班開始便練習孩子們寫字,還會布置家庭作業,希望家長能和孩子們一起完成。
  • 如何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業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非常的有壓力,尤其是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現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作業方面,不管是什麼學校,總是會給孩子布置一大堆的作業,從小學階段孩子就會因為寫作業晚睡,甚至可能11點多才能上床,而那些天賦比較差,比較笨的孩子有可能會寫到晚上一兩點,這是十分常見的情況。
  • 孩子抄襲同學作業,原因竟然在媽媽身上!陪娃寫作業你做對了嗎?
    從我自己踩過的坑來看,我覺得家長要想把陪娃寫作業當成一件愉快的事,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陪娃寫作業前,家長可以在心裡設定作業出錯率。孩子寫作業免不了錯,因為馬虎而導致寫錯別字或計算錯誤,確定不懂導致不會做或者張冠李戴做錯了,各種各樣的錯只有你想不到的,極少完全不出錯的。孩子一出錯,很多家長就會著急上火,河東獅吼了。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90%的家長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你怎麼這麼磨蹭,上學都要遲到了,你就一點都不著急?」看著從起床到穿鞋磨磨蹭蹭2小時就是出不了門的女兒,姐姐再一次衝著孩子發脾氣了。;晚上催睡覺:寫作業的時候一直喊困,一到床上就立馬精神,拉著姐姐一會要聽故事,一會要看動畫片,反正就是不睡覺。
  •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我做錯了什麼要陪你寫作業?
    今日一則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的新聞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家長們可是炸開了鍋。,一陪寫作業獅吼虎嘯啊!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不必急到心梗,做到以下幾條,陪寫作業也能母慈子孝。做作業之前:一、把各種雜亂事情做了。做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說要尿尿,喝水,肚子餓……這些小動作讓我們抓狂。家長可以在作業之前告訴孩子把這些小動作做完,做作業的時候不準再做這些動作,不然會有懲罰。我家孩子做作業之前我留20分鐘給她自由行動,前提是做作業必須老老實實的,孩子每天做作業都挺規矩的。
  • 孩子寫作業困難怎麼辦?
    分解拖拉背後的原因我知道,不少小學生家長最頭疼的是孩子寫作業拖拉。有些是因為家裡幹擾因素過多,沒有營造出適宜的學習環境。比如我見過有的家庭在孩子書桌周圍,擺個魚缸呀,放個兔籠呀;還有家長說是陪孩子寫作業,實際上不是在旁邊看手機就是抱著平板打遊戲。
  •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寫作業?這是我見過最有效的辦法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離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有娃在做功課的家庭,夜晚從來不寂寞。那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拯救老母親於水火之中。探討下如何增加孩子寫作業主動性,並解決孩子磨蹭不專心的一些方法。你是怎麼提醒孩子完成作業的?
  • 孩子做作業拖拉?並非是孩子有拖延症,而是「看不到希望」
    諾諾充滿了對小學的期望和嚮往,但開學一周後,諾諾和她的母親說:「媽媽,別逼我,我真的不想上學!」事實證明,諾諾每天都在做作業。晚上,媽媽一直在催促孩子。我的母親每天檢查很多Nono的家庭作業清單,但不是以Nono的速度。野野的母親經常說:「孩子們的家庭作業就像參加馬拉松比賽。」僅僅因為功課,母子就吵架了。
  • 孩子粗心大意,寫作業錯誤百出,三大原因,父母這樣幫孩子搞定
    有一位媽媽訴苦說:「我兒子簡直就是小馬虎託生,平時一寫作業,不是小數點少點了寫作業粗心馬虎,出了錯,我可以提醒提醒,可到考試時也這樣,本來會做的題,卻因為粗心馬虎白白丟分,你說冤不冤?說他多少次了,總是左耳聽右耳冒,想起來我就惱火!」孩子平時馬虎粗心,寫作業時錯誤百出,的確讓人著急。但有些孩子並不在意,即使家長多次提醒,他也只是敷衍一下:「我就是不小心而已,下次認真點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