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彩色攝影圖像,在電磁學家的演講中誕生

2020-12-17 中科院物理所

攝影術發明後,豐富的色彩成像並沒有緊隨其後,而是經歷了一段黑白和單色影像時期。人們也曾給照片手工上色,以滿足顧客需求、提升藝術價值。

1850年的手工上色銀版照相,by J. Garnier

製作彩色成像的最早期嘗試出現在1840年代,但它們的品質很差,曝光時間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而且攝影師們還要面臨染料擴散的麻煩,總的來說失誤率高,非常不實用。

為實用性彩色攝影奠定了理論基礎的先驅者,意外地來自電磁學領域。他就是證明光的本質是電磁波的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麥克斯韋緊跟牛頓和託馬斯·楊的腳步,對彩色視覺產生了濃厚興趣。

1855年,此君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發表的一篇論文《關於眼睛感知到的顏色的實驗,及有關色盲的評論》(Experiments on Colour, as Perceived by the Eye, with Remarks on Colour-Blindness)中,闡述了產生全色投影圖像的策略:如果透過紅、綠、藍三色濾光器分別拍攝同一景象,而後將影像分別通過三種顏色的濾鏡投射到屏上,這樣通過疊加就可以完全還原原始的彩色影像。

薩頓(左)和麥克斯韋(右)

1861年的演講中,麥克斯韋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彩色攝影實驗的成果。通過攝影師託馬斯·薩頓(Thomas Sutton)的協助,他們分別在陽光下使用紅、綠、藍三種濾光片拍攝一條蘇格蘭花格呢緞帶,拍攝了三張獨立的單色負片。再將三張照片顯影,列印在玻璃紙上,然後使用三臺不同的投影儀投影到屏幕上,每臺投影儀配備了用於拍攝照片的相同濾色鏡。

當這三個圖像疊加在屏幕上時,便形成全彩色圖像,完整呈現了緞帶本身的顏色。

雖然當時大家沒有意識到感光乳劑對紅光不敏感,幸運的是,緞帶上的紅色布料反射了紫外光,因此,紅色還是在最終的感光乳劑中被記錄下來。當然也因為濾鏡沒能屏蔽紫外線,並且綠光敏感性也不是很強,所以實際拍攝效果與預期的效果相比有一定差距

使用了從分離負片獲得並用彩色濾光片投影的三個黑白透明膠片A,B和C,和圖像重疊效果D

該實驗的原照片如今被保存於麥克斯韋出身地的一家博物館中,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上圖右下角中的緞帶。雖然麥克斯韋不是攝影師,並且是以學術演講的方式完成的拍攝,但他再次證明了前人的色彩理論,這一研究也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

我們可以再次通過這個視頻中的簡易設備,感受一下當年色彩帶給麥克斯韋、薩頓和在場科學家們的視覺衝擊:

其實麥克斯韋的發現,是根據人眼的感光原理誕生的色度學中「加色法」的雛形。加色法是指三原色的顏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混合出其他色彩。比例完全相同時會得到白色光,其他比例下可產生各種顏色光。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把水滴滴在電視屏幕上,就會看到被放大的像素變成了紅、綠、藍三色陣列。這就是現代工業產品根據加色法原理合成影像的成果,也被稱為RGB顏色模型,想必做設計的朋友對這個術語都不陌生。

screen-as.com

儘管在那場演講中展示了這種理論的可行性,但彩色照相要普及還需等上幾十年。1903年,盧米埃爾兄弟獲得彩色照處理技術的專利,他們稱之為「彩色照相底板」(Autochrome)技術:將細微的澱粉顆粒分批染成紅色、綠色和紫色,混合在一起,然後鋪在塗有粘性清漆的玻璃板上;然後把木炭粉鋪在板上以填充有色澱粉顆粒之間的任何間隙,再以滾筒將板壓平;最後再用全色照相乳劑塗覆這塊板。

在拍攝的時候,光線通過被染成各種顏色的土豆澱粉顆粒,可以將相應顏色傳遞到圖像上。這也是第一個成功進行商業化的彩色攝影技術。

即使在數碼攝影和短視頻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有一些專業影像工作者和愛好者們,用更具溫度的圖像處理方式,帶我們重回那些慢節奏的年代。

Referenc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nd-colouring_of_photographs

https://allthatsinteresting.com/first-color-photos?utm_source=connatix&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xhighlights

http://www.clerkmaxwellfoundation.org/html/first_colour_photographic_image.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9%B9%E5%A7%86%E6%96%AF%C2%B7%E5%85%8B%E6%8B%89%E5%85%8B%C2%B7%E9%BA%A6%E5%85%8B%E6%96%AF%E9%9F%A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D%A9%E8%89%B2%E6%94%9D%E5%BD%B1

http://www.jimworthey.com/archive

https://www.sohu.com/a/231914048_82702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gic_lantern

https://allthatsinteresting.com/autochrome-old-color-photos#2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科學藝術研究中心

(ID:Art_And_Science)

編輯:米老貓

相關焦點

  • 最佳旅行攝影作品,第一張就足夠驚豔世界…
    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 「新彩色攝影」先驅威廉·埃格爾斯頓:捕捉彩色的孤寂與疏離
    他說:「彩色很容易使攝影墮落,特別是強烈的色彩更是使照片變得一敗塗地。因此,對此如果說得直率一點的話,那就是『彩色攝影即低級』。」儘管埃文斯本人也在他生命的最後時期曾經對彩色攝影做過一些不事聲張的探索,但這並不表明他已經改變了自己對彩色攝影的看法。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對彩色攝影所表示出的鄙夷還代表了一大批攝影家對彩色攝影的看法。
  • 人類的第一張照片
    所以它收錄了早上的陽光,也同時展現了傍晚的陽光,出現了在真實世界中不可能有的太陽光線。現在,我們可以想像,這位拍出了第一張照片的人,在這一天的早上像往常一樣,調整了一下攝影裝置,把它打開,然後出去吃飯、散步,可能還去了沙龍裡和人高談闊論。在這之前,他已經失敗了很多次,早已習慣了失敗的感覺,但興趣讓他一直堅持研究攝像技術。
  • 我們已經看到了摩託羅拉OneZoom的第一張真實圖像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摩託羅拉One Zoom的第一張真實圖像,下一次摩託羅拉的出色發布,並且有可能成為具有四個後置攝像頭的最便宜的手機之一。儘管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共同的設計元素,但摩託羅拉One Vision卻以擁有中檔細分市場中最強大的夜間模式之一而聞名。同樣,最近推出的Motorola One Action具有特殊的117°廣角傳感器和穩定模式,可以拍攝出更好的動作或記錄體育賽事。這樣,我們知道了Motorola One Zoom的存在。它的洩漏方式與其兄弟相同,其正式演講可以保留給柏林IFA。
  • 專家考證「慈禧年輕時彩色照片」 原作者:我畫的…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宋宇晟)近日,一張「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在網絡流傳,引發了「慈禧皇太后年輕時有多美」的討論,有人還將此照片與故宮博物院聯繫起來。不過,這張照片真的是年輕時的慈禧嗎?網傳「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
  • 膠片攝影——並不遙遠的記憶
    膠片攝影,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一個歷史名詞。在數碼攝影技術崛起之前,膠片攝影曾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無數珍貴的瞬間,都以銀鹽光化學反應的形式被留在了膠片上。二十一世紀初,更方便快捷的數碼攝影技術日益成熟,各種型號的數位相機不斷刷新著各項技術參數,網絡時代的到來也為數碼照片的傳播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低效而不穩定的膠片攝影很快就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 鏡頭塵埃 | 新彩色攝影之「新」
    攝影永遠和生活在一起 Photography is the companion of life. 在拍攝時,我們選擇黑白而非彩色,往往是為了規避圖像顏色的雜亂或者是得到某種不易過時的凝固感。顯而易見,比起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更能夠還原我們真實的世界。
  • 地球上最早的彩色檔案:阿爾伯特·卡恩的攝影世界
    目睹那些彩色圖像所呈現的天國般的精妙美感,觀眾們都被深深吸引。一如畢卡索畫中那些嬉笑跳鬧的妓女,盧米埃爾兄弟的發明,這種使用便利的彩色攝影技術,將被證明是現代視覺文化史上的一項重大進展。但顯而易見的是,卡恩對攝影這一媒介非常感興趣,盧米埃爾兄弟那獨創一格的技術突破更讓他沉迷不已。隨著彩色照片的誕生,卡恩意識到,攝影正踏進了一道門檻,而門檻後是一個充滿創造可能性的新世界。而且,他將玻璃幹板彩色正片視為一種工具手段,可助他實現一個珍藏已久的政治意義上的個人抱負。卡恩是個狂熱的國際主義者與和平主義者,渴望找到預防和阻止各民族間衝突紛爭的途徑。
  • 攝影發展史之——攝影術的誕生
    對於攝影的初學者來說了解攝影的發展歷史,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本文帶大家了解一下攝影術是如何的誕生。申明:以下的文字中部分是來自於網絡,本人收集整理並以總結,形成此文。他當時的製作工藝是在白蠟板上敷上一層薄瀝青,然後利用陽光和原始鏡頭,拍攝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時間長達八小時,再經過燻衣草油的衝洗,才獲得了人類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 評展|攝影誕生180年,從南京瓷塔看中國影像的虛構與重現
    攝影誕生180年來,已經成為傳播最廣泛的藝術形式和記錄方式,深刻地改變了視覺傳達的方式和人們的生活。銀川當代美術館正在舉辦的展覽「攝影180年在中國」 按照時間線架構徐徐展開,「攝影180年在中國」的目的正是:回顧文明史、圖像史以及以攝影為表現方式的藝術史。同時,展覽也呈現了觀察以及觀察的視角一直隨著歷史進程而激蕩、嬗變。
  • 彩色攝影之父——威廉·埃格爾斯頓
    在20世紀70年代,彩色攝影並沒有被納入藝術的範疇,而是作為一種手段為商業攝影、業餘攝影愛好者的快照成像或通俗電影服務。60年代,當老一輩的攝影領軍人物如Edward Steichen和Walker Evans皆宣稱彩色攝影粗鄙低俗時,一群勇於革新的攝影師開始了彩色攝影的嘗試,他們用改良的技術大膽實踐,其中包括 William Christenberry 與William Eggleston。對藝術家來說,與一套嶄新的技術形式抗爭的機會,以及在幾乎沒有先例的情況下探索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媒介都是一次令人興奮不已的冒險。
  • 從公元前5世紀的暗箱到彩色膠捲,你知道相機發展背後的故事嗎
    1827年,一位名叫約瑟夫·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的法國發明家使用了一個暗箱和一個鍍有一種名為「朱迪亞瀝青」的光敏材料的錫盤來捕捉並「固定」一幅圖像。他對自家庭院長達八小時的曝光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張照片。
  • 專家考證慈禧年輕時彩色照片,原作者致歉:系自己繪畫作品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9日消息,近日,一張「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在網絡流傳,引發了「慈禧皇太后年輕時有多美」的討論,有人還將此照片與故宮博物院聯繫起來。不過,這張照片真的是年輕時的慈禧嗎?
  • 電磁學家饒克謹昨日凌晨離世 享年92歲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3日訊(記者 何雪)四川新聞網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張貼的訃告獲悉,電子科技大學退休教授、國防科工領域專家、電磁學家饒克謹於2014年6月2日凌晨在成都逝世,享年92歲。  饒克謹生前參與創作的數十篇論文,《多向定向鐵纖維吸波材料的雷達反射特性研究》、《塗覆吸波材料的平面表面波的衰減研究》、《飛彈再入過程中電磁波傳輸的研究》等被學術網站維普網收錄引用。直至去年,中科院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究機構仍指定饒克謹同謝處方共同編著的《電磁場與電磁波》為碩士、博士研究生考試的參考教材,該教材出版於上世紀70年代。
  • 哈利·格魯亞特,揭開歐洲彩色攝影的新天地
    一直以來大家見過太多「黑白」藝術攝影,今天館長給大家推薦點「不同尋常」的彩色的攝影。這些作品不僅色彩繽紛,還勾勒出東西文化的輪廓見證了攝影師跨越世界地理的痕跡。1969年,格魯亞特踏上了他的摩洛哥之旅,開拍了他的早期彩色攝影作品,這讓他在1976年拿到了頭彩——柯達攝影獎。膽大心細如他,又拍攝了電視轉播畫面系列的彩色攝影《電視畫面》,諷刺無力的新聞制度。
  • 彩色攝影中,用兩隻或多隻閃光燈攝影,是如何做到正常曝光的?
    兩隻或多隻閃光燈的運用彩色攝影中,常常使用一隻閃光燈,把它裝在大型白反光的中央,用作把均勻的光束照射在對象上。此時,確定曝光量宗旨是用相應的試拍去確定閃光燈白反光傘系統的閃光指數但是,攝影用一隻閃光燈為通常不能得到充足的輪廓塑形光,而須要使用兩隻或多隻閃光燈。
  • 中國第一張全裸人體藝術攝影照曝光(組圖)
    中國第一張全裸人體攝影  中國第一張全裸人體藝術攝影照曝光(組圖)  1930年代,許多當紅女星都點名請秦泰來幫她們拍照,甚至任由他擺布她們的髮式、姿勢,為此不惜忍受他的脾氣。  老上海的名媛、仕女、影星風姿卓著,她們的穿著打扮、一顰一笑是那個年代中國時尚的風標。
  • 攝影后期中,photoshop彩色半調濾鏡,揭露墨點的本質特徵
    我們看一下像素化這個濾鏡組,在其中有條濾鏡叫彩色半調很有意思。我們經常用來做這種美式風格的海報效果,最終效果非常漂亮。前面文章中我們講到過關於半調網屏的概念,在講位圖時,在絲網印刷中有一個網屏,它在做的時候有一個半調網屏的角度需要我們設置,它實際是我們印刷時屏蔽油墨的網格,油墨在滲透的時候過濾油墨產生的那個效果。
  •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誰拍的,他在哪一年拍攝,又拍了什麼?
    《勒格哈的窗外景色》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張可以永久固定影像的照片。該照片由法國攝影先驅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於1826年拍攝(一說1827)。尼埃普斯與兄弟克勞德的往來信件顯示,尼艾普斯早在1824年就首次成功使用瀝青在暗箱中創建了永久照片,該照片後來在承載它的石印石表面上消失了。
  • 「彩超」是彩色的嗎?|超聲儀|超聲波|彩超|B超|顯示|圖像|-健康界
    是不是跟彩電一樣,是彩色的B超呢?做為一名資深「超人」在此給大家答疑解惑。1.什麼是彩超?彩超是彩色都卜勒超聲的簡稱,是利用彩色都卜勒超聲儀對人體各臟器進行檢查的一種無創影像學方法。它通常集B型超聲、M型超聲、頻譜都卜勒技術、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是在B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高級的影像診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