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宮義,完成下面小題。
大將軍衛青者,宇仲卿。平陽人也。青同母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天子。元光五年,拜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軍各萬騎。青至蘢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衛尉廣為虜所得,得脫歸;賀亦無功。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后。其秋,青出雁門,三萬騎擊匈奴,斬首虜數千人。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元朔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擊匈奴。匈奴右賢王當衛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裡,不及,得右賢裨王三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
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其明年春,大將軍青出定襄,斬首數千級而還。月餘,悉復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餘人。右將軍蘇建、前將軍信並軍三千餘騎,獨逢單于兵,與戰一日餘,漢兵且盡。前將軍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遂將其餘騎可八百,奔降單于。右將軍蘇建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大將軍問其罪正閎、長史安、議郎周霸等:「建當云何?」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大將軍曰:「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軍吏皆曰「善」。元封五年,大將軍青卒,諡為烈侯。子伉代為長平侯。
(摘編自《史記·衛青霍去病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
B.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
C.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
D.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亂人倫/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朔,漢武帝時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古代君王紀年的名號,年號紀年始於漢武帝。
B.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西漢時,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
C.裨將,副將。據說「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用詞就是「裨將」。
D.諡,是古代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帝王、大臣普通人都可以有諡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衛青善於用兵,遠勝同朝之人。元光五年,漢軍討伐匈奴,騎將軍公孫敖、衛尉李廣吃了敗仗、公孫賀也沒有功勞,只有衛青取得了勝利。
B.衛青屢受封賞,子孫亦受蔭庇。衛青先是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元朔五年春,衛青大敗匈奴後又被任命為大將軍,衛青的三個兒子也都被封侯。
C.衛青北擊匈奴,取得赫赫戰功。元光五年、元朔元年春、元朔五年春、元朔六年春,衛青都大敗匈奴,元朔六年,衛青一年之內兩次擊敗匈奴。
D.衛青為人低調,謹慎侍奉君王。蘇建損失了全部軍隊,獨自一人逃回,周霸建議殺掉蘇建,衛青說不敢專權誅殺將官,決定讓天子自己裁決。
13.把文中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
(2)前將軍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遂將其餘騎可八百,奔降單于。
閱讀答案:
10.C
11.D
12.C
13.(1)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2)前將軍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漢朝被封為翕侯,如今看到軍情危急,匈奴人又引誘他,於是他率領剩餘的大約八百騎兵,跑到單于那兒投降。
【分析】
10.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誌,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構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來判斷。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宜採用排除法。
波浪線句子的譯文是:天子說:「匈奴背逆天理,悖亂人倫,侵凌長輩,虐待老人,專以盜竊為事,欺詐各個蠻夷之國,策劃陰謀,憑藉其武力,屢次侵害漢朝邊境,所以朝廷才調動軍隊,派遣將領,去討伐它的罪惡。」
第一處以「曰」為標誌,表示後面是皇帝說話的內容,故應在「天子曰」後斷開,從而排除A項。「逆天理」「亂人倫」是對稱句,所以在二者之間要斷開,從而排除BD兩項。「暴長虐老」「以盜竊為務」是皇帝認為天子的惡行,不齒勾當;更為令人憤慨的是匈奴「行詐諸蠻夷」「造謀藉兵」,而且此種情形已是多次,即「數為邊害」,因此其前後應斷開; 「故興師遣將」「以徵厥罪」是徵討匈奴的方式和目的,其前後也應斷開。綜合以上分析:
故選C。
11.此題考核學生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帝王年號、諡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劃;還有一些委婉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等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推敲。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D項,錯在「普通人都可以有諡號」這個地方。正常的表述是:帝王的諡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由朝廷賜予。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諡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諡,與朝廷頒賜的不同。即並非所有普通人死後都有諡號。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細節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C項,以偏概全。「元光五年」,衛青「只斬首虜數百」,算不上「大敗」,而且同去的其他將領「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衛尉廣為虜所得,得脫歸;賀亦無功」,也就是除衛青外要麼戰敗要麼無功,這些都是屬於「漢軍」的表現,故不能算「大敗」。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見的八種句式: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被動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識等。最後還要找好有助得分的關鍵詞。同時,了解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達(通暢)、雅(有文採)。掌握翻譯的方法:留(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保留不譯);換(用現代的詞去替代相應的古代的詞);補(補出文中省略了的語句,補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刪(把無實在意義的文言虛詞刪去);調(把文言文倒裝句,調整為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式)。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斷句——串譯——完善。
第(1)句採分點:「夜」,名作狀,在夜晚;「潰圍」,突破重圍;「北」,名作狀,向北;「去」,逃離。
第(2)句採分點:「故胡人」,原先就是胡人;「遂」,於是;「騎」,此處是名詞,譯為「人馬」;「可」,大約;「奔降」,投奔、投降。
參考譯文:
大將軍衛青,字仲卿,是平陽縣人。衛青的同母姐姐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家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元光五年(前130),衛青當了車騎將軍,討伐匈奴,從上谷出兵。公孫賀做輕車將軍。大中大夫公孫敖做騎將軍,衛尉李廣當驍騎將軍,各有一萬騎兵。衛青領兵到達蘢城,斬殺敵人數百人。騎將軍公孫敖損失七千名騎兵,衛尉李廣被敵人俘獲,逃脫而回。公孫賀也沒有功勞。元朔元年(前128)春天,衛子夫生了男孩子,被立為皇后。這年秋天,衛青當車騎將軍,從雁門出境,率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斬殺敵人幾千人。天子說:「匈奴背逆天理,悖亂人倫,侵凌長輩,虐待老人,專以盜竊為事,欺詐各個蠻夷之國,策劃陰謀,憑藉其武力,屢次侵害漢朝邊境,所以朝廷才調動軍隊,派遣將領,去討伐它的罪惡。」
元朔五年(前124)春天,朝廷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去攻打匈奴。匈奴右賢王正對著衛青等人的大兵,以為漢朝軍隊不能到達這裡,便喝起酒來。晚上,漢軍來到,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漢朝的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幾百裡,沒有追上。漢軍捕獲了右賢王的小王十多人,男女民眾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數千百萬頭,於是衛青便領兵凱旋。衛青的軍隊走到邊塞,武帝派遣使者拿著大將軍的官印,就在軍中任命車騎將軍衛青為大將軍,其他將軍都率兵隸屬於大將軍衛青,大將軍確立名號,班師回京。又封衛青的兒子衛伉為宜春侯,衛青的兒子衛不疑為陰安侯,衛青的兒子衛登為發乾侯。第二年春天,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兵。斬殺敵人幾千人而回。一個多月後,他們又全都從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殺敵一萬多人。
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的軍隊合為一軍,共三千多騎兵,獨遇匈奴單于的軍隊,同他們交戰一天多的時間,漢軍將要全軍被殲。前將軍趙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漢朝被封為翕侯,如今看到軍情危急,匈奴人又引誘他,於是他率領剩餘的大約八百騎兵,跑到單于那兒投降。右將軍蘇建把他的軍隊全部損失了,獨自一人逃回,自己來到大將軍衛青那裡。大將軍衛青就蘇建的罪過向軍正閎、長史安和議郎周霸等徵詢意見,說:「怎樣定蘇建的罪過?」周霸說道:「自從大將軍出徵,不曾殺過副將。如今蘇建棄軍而回,可以殺蘇建以表明大將軍的威嚴。」
大將軍衛青說:「衛青我僥倖以皇帝親戚的身分在軍隊中當官,不憂慮沒有威嚴,而周霸勸我樹立個人的威嚴,大失做人臣的旨意。況且假使我的職權允許我斬殺有罪的將軍,但是憑我尊寵的地位不敢在國境外擅自誅殺,而把情況向天子詳細報告,讓天子自己裁決,由此表現出做臣子的不敢專權,不也是可以的嗎?」軍中官吏們都說:「好!」元封五年,大將軍衛青死去,朝廷加封他的諡號是烈侯。衛青兒子衛伉接替爵位作長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