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二仙居將打造濱水生態文化公園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傳承歷史古街新貌

二仙居將打造濱水生態文化公園

改造現場。記者陳琦嘉攝

效果圖。 記者陳琦嘉攝

一座座現代與仿古建築的商業樓已經建成,青磚灰瓦,別具韻味。商業樓外,工人們正在施工,分段對建築以及外部景觀進行打造、綠化、亮化……這是日前,記者在二仙居旱河沿岸濱水生態文化公園施工現場看到的一幕。

據了解,濱水生態文化公園由承德翠興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該項目位於二仙居旱河南岸濱河帶地塊,東起中興路,西臨潘塔路,北起二仙居旱河南岸,南至二仙居旱河南路。建成後,該項目將依託濱水自然資源,「地上商景共融、地下商業開發」,以「歷史傳承、古街新貌」為設計理念,採用古建築風格,全力打造以文化、商業、休閒為主題的濱水生態文化公園,為承德市居民及外地遊客提供一個集文化體驗、休閒遊憩、商業購物為一體的好去處。

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地上12806平方米,地下24900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286.47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4994.34 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31292.13 平方米,項目總投資4.1 億元人民幣。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承德市最大的地下步行商業街,可容納550 戶商鋪,預計解決就業人數1000——2000 人。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的所有建築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綜合驗收工作,整體項目預計將於5 月上旬正式建成開業運營。同時,在二仙居旱河上建設一座拱橋、一座折橋,以及在旱河南岸建設的兩個親水平臺都已建設完成,項目所在區域的旱河南岸加裝護欄正在製作中,待製作完成後於「五一」前安裝完成。(記者賈阿楠)

相關焦點

  • 承德市雙橋區二仙居商業街項目竣工投入使用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5月8日,雙橋區二仙居商業街項目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二仙居商業街項目是雙橋區重點項目,總投資5 億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依託濱水自然資源,整合區域商業設施,打造「地上商景共融、地下商業開發」高端城市商貿綜合體。項目以「歷史傳承、古街新貌」為設計理念,採用古建築風格,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施工,引進了臺灣美食城、進口商品銷售等高端業態。
  • 承德市雙橋區重點項目二仙居商業街竣工運營
    5月8日上午,承德市雙橋區重點打造的高端城市商貿綜合體二仙居商業街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市政府副市長蘇鐵成,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防支隊、市臺辦主要負責同志,雙橋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領導,其他副處級領導幹部出席儀式,區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 承德市二仙居旱河步行街開街
    承德市二仙居旱河步行街開街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高振發)11月11日,承德二仙居旱河綜合整治工程主體工程竣工,旱河北路步行街同日開街。    二仙居旱河是承德市區的一條主要旱河,長5公裡左右,容納了28條支溝山水,除夏季少有水外,其他時間河道雜草叢生,垃圾遍地。    此次整治的範圍從頭道溝至武烈河入河口,全長3.3公裡。工程包括防洪工程、橡膠壩工程、調水工程、景觀環境工程。同時對旱河北路進行改造,包括二仙居東、西仿古步行街等工程。
  • 分享|濱水公園的生態解法:以武漢長江主軸濱水公園為例
    一個多世紀的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張使濱水地區的環境狀況不斷惡化,不僅切斷了人們與河流的聯繫,也破壞了自然棲息地,加劇了水體汙染。工業發展後的生態環境設計及大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 ◆1.工業與城市的記憶 設計充分呈現了武漢豐富的工業發展史,將一系列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地標納入濱水公園中。基地內佔地面積較大且廢棄多年的車輛段,貨運火車站碼頭遺址等,都作為主要設計節點進行展現。
  • |生態公園|九裡|體育公園|濱水公園|廊道|溼地公園
    這條河道經過無錫薈聚中心、映月湖公園等,匯入宛山湖。為了提升九裡河景觀,打造錫山最大的濱水廊道,讓市民可以臨水體驗優美的自然生態之美,今年,開發區從轄區河道起始處開始打造臨水景觀。雲林濱水公園不遠處雲林濱水公園位於春江路和團結路交叉口,規劃面積約280畝,公園整體呈帶狀分布,緊貼九裡河,分為康體文化、休閒創意、生態活力三區。
  • 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_2020年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資料下載_築龍...
    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專題為您提供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萬州濱水生態公園視頻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重慶萬州長江二橋濱水生態公園 立即下載
  • 陽江首個島上公園將開建!多元化濱水生態元素,打造城市裡的「世外...
    據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消息我市將在城區三江島打造首個島上公園——三江島濱江公園目前公園設計效果圖全部完成計劃在近期正式開工建設,工期一年用地總面積60公頃三江島濱江公園用地面積約為60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約28000
  • 變廢為寶 期待內江經開區如何將「臭水溝」打造為濱水公園
    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打造……2018年,內江經開區啟動了玉帶溪、壽溪河、太子湖及苞谷灣水庫4個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總投資約2.79億元,目前各黑臭水體整治工程進展顯著,水質指標得到持續改善。下一步,經開區還將針對4個項目進行各具特色的生態景觀打造,變廢為寶,讓曾經的「臭水溝」變成宜居宜遊的濱水公園。
  • 油松濱水公園完成建設將於近期開放:龍華街道高標準打造「花之長廊...
    美麗的油松濱水公園將於近期面向市民免費開放。油松濱水公園景觀設置錯落有致。油松濱水公園設置了健康步道和兒童樂園,供市民健身和親子休閒。公園旁邊有條美麗的河。油松濱水公園栽種了美麗異木棉等花木。從昔日校園周邊「髒亂差」的施工板房,到集陽光草坪、唯美花境、生態鋪裝及雨水花園於一體的優質公園——龍華街道油松濱水公園已完成建設工作,並將於近期向市民免費開放。
  • 仙居:打造人水和諧的綠色發展新境界
    2017年12月17日,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在西安正式揭曉,仙居永安溪以高分被評為中國「最美家鄉河」,成為浙江唯一獲此殊榮的河流。  仙居,正堅定不移地朝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路,依託永安溪打造經濟強、體制活、環境優、城鄉美、百姓富的美麗中國樣板區,打造綠色發展新境界,建設繁榮幸福的中國山水畫城市。
  • 二塘濱江公園將與南濱路「連通」
    二塘濱江公園效果圖。(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繼九龍外灘將「梳妝」後,與其隔江相望的二塘濱江公園也將蝶變。12月24日,市住房城鄉建委公布了「兩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間節點之二塘濱江公園治理提升項目設計方案。根據方案,二塘濱江公園將與南濱路「連通」,並打造多功能的濱江公園,為二塘片區約10萬居民觀江、賞景提供好去處。二塘濱江公園位於長江南岸,起於蚧螞石(南岸區與巴南區交界處),止於南濱西路(重慶市警備區大門處),全長1.13公裡。
  • 「水上樂園」原址將變身為濱水生態黃山公園
    拆除違建,只是為了給市民更好的濱水生態體驗和享受。近日,沂河東岸原沂河水上樂園拆違現場被綠色鐵皮圍擋包圍了起來,這裡將要建設一處綜合性濱水生態公園——黃山公園。公園集運動休閒、自然體驗、生態教育一體的,佔地約10萬平方米,分為6個主題的功能區,包括安靜休憩區、公園停車區、活力運動區、濱水景觀區、休閒娛樂區和體育運動區,以滿足市民多樣的活動需求。
  • 承德將打造生態文明旅遊新樣板
    承德市全力備戰第三屆省旅發大會項目建設開始「百日攻堅倒計時」承德將打造生態文明旅遊新樣板按照省委省政府「第一屆看山、第二屆看海、第三屆看森林草原」的要求,承德市將舉辦地由興隆縣、灤平縣改到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御道口牧場管理區等承德壩上地區,將大會主題確定為「打造國家生態旅遊度假區、打造生態文明旅遊範例」,生態旅遊、滿蒙民族特色等成為本屆旅發大會的主打品牌。
  • 渝中區打造朝天門「濱水公園」 明年5月和市民見面
    華龍網11月28日16時訊(記者 劉雪琴)今(28)日上午,重慶市渝中區啟動長濱路儲奇門到朝天門路段的「濱水公園」建設工程,預計明年5月將正式完工和市民見面,屆時,市民可在最美「濱水公園」散步健身、休閒娛樂。
  • 超長公園!無錫將建成十八公裡生態濱河廊道
    綿延18公裡的九裡河水岸將發生驚豔變化,隨著雲林生態體育公園和雲林濱水公園的建設,九裡河邊上將出現一片片生態公園,而沿河綠色廊道將把這些公園串起,形成一道迤邐整個開發區的魅力風景線。這條河道經過薈聚廣場、映月湖公園等,匯入宛山湖。為了提升九裡河景觀,打造錫山最大的濱水廊道,讓市民可以臨水體驗優美的自然生態之美。今年,開發區就從轄區河道起始處開始打造臨水景觀。
  • 許昌這裡將打造多個濱水碼頭!
    其中,文件中提到 禹州市將打造水上巴士旅遊。水上巴士旅遊早在2016年,禹州市秉承城市「雙修」和「擁河」發展理念,概算投資9.68億元,重金打造潁河林水生態長廊項目。實施潁河城區段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對禹州市26公裡的潁河景觀帶環境面貌進行整體提升改造。
  • 關於把松濤水庫大壩打造為松濤水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議
    關於把松濤水庫大壩打造為松濤水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議(B類) 儋州代表團:    你團在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把松濤水庫大壩打造為松濤水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議》(第552076號
  • 劉剛:生態都市主義下三種濱水空間設計策略
    怡境景觀集團執行總裁劉剛先生以「生態都市主義視角下的濱水空間設計實踐」在大會上演講,通過怡境在西安西鹹新區的三條河流:涇河、灃河、沙河的濱水治理和濱水空間設計實踐,分享怡境針對城市生態系統中環境、經濟、人文三重生態,提出生態都市主義視野下的設計策略,闡釋了濱水空間作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類公共空間,在新城開發時,必須生態先行。
  • 長沙年底開建一示範公園 打造400畝濱水微旅行長廊
    照片均為 通訊員 趙芳 攝   長沙晚報5月11日訊(通訊員 趙芳 記者 李卓)親子旅行不必千裡迢迢舟車勞頓,到家門口的圭塘河生態公園來一趟微旅行。露營看星星,足球小鎮綠茵競技,雨燕湖畔24小時書店濱湖悅讀……今日下午,雨花區圭塘河生態景觀區二期啟動全面招商,同時雨花區政府宣布,總投資近9億元的湖南城市雙修及海綿城市示範公園——圭塘河井塘段示範公園將於今年底啟動建設,2020年底開園後,圭塘河全流域風貌將有序融合串聯,形成一條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城市濱水微旅行長廊。
  • 九裡河將打造無錫最長生態廊道 18公裡濱河綠帶串起5座主題公園
    ,打造目前全市最長的濱河綠色生態廊道。   在錫虞路與312國道交叉地帶,有一片佔地近30萬平方米的生態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昨天,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體育公園的基礎場館已基本建成,景觀綠化、步道、廣場及園區配套設施正在收尾,施工負責人介紹:「公園內有多條小河與九裡河主河道互通,年底將建成投用。」錫山經濟開發區住建局負責人表示:「該公園是生態廊道上的首個文體公園,將以該項目為起點向東打造整條城市綠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