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名牌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2020-12-12 楠姐和你聊育兒

現在隨便在大街上抓住一個父母,問他們對於孩子哪方面最擔心?

相信「學習成績」一定是非常大眾的答案。家長拼命地給孩子送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老師幫著開小灶,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等著金榜題名時,能安安心心地坐進名校的教室裡!但考名校真的這麼重要嗎?

直到有一次我聽李玫瑾教授的演講,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她說:「我寧願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我一定讓他活得快快樂樂」!

為什麼孩子快樂比上名校更重要?

對於一些「虎爸狼媽」的家庭來說,這種觀點八成不會認同。但李玫瑾教授的話不得不聽,她是犯罪心理學教授、也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她都是通過案件去追溯孩子的心理,所以她的觀點獨到又犀利。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如果一個孩子智力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心裡不陽光,一旦人生到達了一個高度,自己無法排解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李玫瑾教授,這種觀點,看起來犀利但是和梁啓超的育兒觀不謀而合

梁啓超在給自己的女兒梁思順寫家書的時候,就曾提到功課絕不責備!也就說梁啓超並不在意孩子學習如何,但梁啓超要求孩子無論遇到何種境遇,常常是樂觀的。在這種教育觀下,梁啓超家庭有「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之稱。可見,成績與孩子的成就真沒那麼多關係!

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 就指出:良性的情感,會拓寬我們的精神關注點。會讓人變得更有創造性,生活更有滋味。

如何培養出樂觀的孩子?

一、父母要是樂觀的人

幸福心理學家Christine Carter說過:快樂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正面情緒積累而成的,因此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或模仿來的影響,會漸漸大於與生俱來的特質。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會觀察父母的日常情緒,有些事家長不在意,孩子卻真真的看在眼裡。孩子會把這些情緒模仿在自己身上,遇到相似情景進行模仿,最終發展成自己的性格和心態。所以父母首先要樂觀!

二、生活中儘量少地使用「禁止詞彙」

匹茲堡大學有兩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1:1;不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2:1!

不行、不許、閉嘴,這些詞彙請儘量少地使用。曾經有一項調查,發現貧民家庭和富裕家庭最大的一個區別,就在於禁止詞彙的使用頻率,貧窮家庭裡更喜歡用「不許,禁止」這類的詞彙,這樣的孩子長大更悲觀,更恐懼面對新挑戰,面對新環境時會不自覺地使用「不要」這種詞彙

三、給孩子講故事,塑造性格

別管那個年代的孩子,都很喜歡童話。那你思考過為什麼童話故事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嗎?童話能夠幫助孩子處理內心的衝突,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長要利用好睡前故事、利用暗示的力量,培養出一個樂觀自信的娃!

比如我經常會給孩子講《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中的《性格教育故事》,通過三個有趣的童話幫助孩子塑造勇敢、樂觀、自信的性格

《只有一種顏色的城市》這個故事,講述歪歪兔來到了一個只有一種顏色的城市時,其他小動物只會抱怨,但是歪歪兔卻會用樂觀的眼光看待事情的變化,可以改變世界。

《乘著風箏去旅行》,講述的是一個小螞蟻,不小心爬到了風箏上,結果風箏被放飛了,因為恐懼螞蟻被嚇哭的故事,但最終它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成為了一個勇敢的螞蟻。

《與眾不同的兔子》,講述了一直自卑的小兔子,從內心想要變得與眾不同,於是它想盡辦法去改變,終於在改變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優點。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兔子也發現了自信的秘密,其實自信一直就在它的身體裡,只是一直等待著被發現了。

我個人認為,想要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塑造性格,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兒,但是通過童話故事的力量卻能扭轉孩子的內心世界,這種力量是四兩撥千斤。

梁啓超先生曾表示:「我以為一個人什麼病都可以醫,唯有『悲觀病』最不可醫」。因為它會腐蝕人的心靈,所以從今天起,我但求孩子樂觀自信,而非要進什麼名校!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讓他活的快快樂樂
    比起孩子考進名牌大學,孩子的心理問題顯然更重要,不過中國式家長卻並不在意,認為孩子抑鬱都是矯情。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在父母的高壓下,雖然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智力水平,但卻因為心裡不陽光,出現抑鬱症自殺這類問題」。
  • 李玫瑾: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快快樂樂
    導讀:李玫瑾: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快快樂樂李玫瑾教授,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成績都看得非常重要,成績也就成了孩子童年一項重要的衡量標準,但是這樣對孩子是真的好嗎?李玫瑾教授說出了她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說: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我也一定要讓他快快樂樂!
  • 孩子活的快樂有多重要,李玫瑾教授:寧可不上名牌大學,也要快樂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小學的時候考試要滿分,初中要上重點高中,高考要上名牌大學,然而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李玫瑾教授曾說,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要讓孩子活得快樂,可見讓孩子快樂有多麼重要。
  • 李玫瑾教授:寧可孩子不上名牌大學,也要娃活得快樂,父母要反思
    單討論孩子的心理問題,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弱,又或者是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點。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真的察覺不出來嗎?名牌大學和快樂教育哪個更重要,在時代進步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心理健康有多重要,李玫瑾教授曾說:寧可孩子不上名牌大學,也要娃活得快樂。李教授的這句話不是在教父母輕教育,而是在教孩子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要聽勸,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這個社會有太多太多的孩子並沒有把家長那句「欺負別人不對」的話聽進去,這也導致許多孩子都在被欺負,甚至有的孩子還因為被欺負而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身心還是未來都遭到了不可磨滅的陰影。這是屬於校園暴力,不僅僅只是讓孩子告訴老師,還是得讓孩子懂得反擊才好,不然就會一直被欺負。」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在學校被欺凌的情況吧,有的時候家長都不到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好。其實這種情況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要打回去!」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家長只會讓娃找老師?
  • 李玫瑾直言:「我寧可孩子以後不上名牌大學,也要他活得快樂!」
    李玫瑾教授直言:寧可孩子以後不上名牌大學這時女兒轉發了一篇李玫瑾教授的教育內容給胡女士看,並表示自己真的太累了,希望可以有時間稍微休息一會兒。李玫瑾在講座上直言:「寧可孩子以後不上名牌大學,也要他在世界上活得快樂!」看完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後,胡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或許將女兒逼得太急了,於是答應女兒每周都會讓她有適當的放鬆時間。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從出生開始,作為父母就沒少為孩子擔心,孩子小時候擔心成長問題,孩子長大了上學了,擔心孩子和同學之間的問題,等孩子成年了,又要擔心孩子成家的問題,總之是一輩子操不完的心,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上學期間,上學的時光佔了人生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欺負了怎麼辦?
  • 孩子有暴力傾向怎麼辦?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至少在青少年心理問題方面,李玫瑾教授是十分有發言權的。孩子的暴力行為一般出現在爭吵或者孩子想急於表達一類情況的時候,由於在無法獲得優勢情況下表現出來的暴力行為。孩子為什麼會暴力?
  • 李玫瑾:我寧可讓孩子不上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娃活的快快樂樂
    她還特意強調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裡陽光比智力提高重要多了,因此我寧可不讓孩子上名牌大學,也要讓孩子活的快快樂樂」。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話值得我們深思,但是有很多家長卻覺得她站著說話不腰疼,孩子考上名牌大學,人生的發展更好,沒有一個更高的目標
  • 李玫瑾教授: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活得快樂
    也引起了爭議,有網友認為這是&34;對此,羅爸爸表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這點與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最後,原本乖巧成績不錯的英子,開始逃課,成績下滑,甚至因精神壓力過大,患上抑鬱症,要跳海自殺。此刻,媽媽才幡然醒悟,與成績相比,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更為重要。
  • 李玫瑾教育理念:寧可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她快快樂樂的
    一次,因為李玫瑾教授的女兒數學成績實在太差,滿分150分她女兒居然只考了15分,老師就跟她直說了:你這孩子肯定考不上大學。李玫瑾當時大怒,直接懟回去:據我所知,邱吉爾數學不及格,黛安娜數學不及格,這不影響他們成為名人和偉人。
  • 李玫瑾教授坦言:我寧願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要讓他活得快樂
    前言: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每位家長都對孩子懷有極高的期待值,希望孩子能夠考入名牌大學,順利讀研讀博,成功出人頭地。但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到,他們給予孩子的愛真的是太沉重了,沉重到孩子根本負擔不起,迫不及待地想逃離以愛為名的牢籠。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的
    熟悉李玫瑾教授的家長都知道,她除了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還在育兒領域,有獨特的育兒觀。李玫瑾教授就曾經在《開講了》回答過這個問題:孩子被欺負了,被打了該怎麼辦?。李玫瑾認為,家長應該提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防止被其他人欺負。
  • 語文學得好不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這也就是說這一個學生很有可能是語文成績不好罷了!語文重不重要,那就讓我們來聽聽他們都是怎麼說的?語文學得好不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國家】語文很重要我們要知道,教育改革就是國家發令的,教育局才敢做出改革。
  • 高考放榜丨上名牌大學真的這麼重要嗎?
    進一所名牌大學,特別是頂尖大學,幾乎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夢想。但是,這樣的夢想並非人人都能實現,甚至殘酷地說,絕大多數人的這一夢想根本無法實現。那麼,人們不禁要問:上名牌大學真的那麼重要?進不了名牌大學就不能有所作為嗎?回答是否定的。
  •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
    >教授告訴你,人的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幫你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彎路。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以來在青少年領域進行研究,對培養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但是這個性格是後天培養的,不存在什麼天生的性格。她說:「性格和什麼現象最為相似呢?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學習那塊料?不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對於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她的教育觀念多是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她的言論有一針見血的感覺,所以我很喜歡聽。在講座中李玫瑾教授談到了,有一種孩子眼神迴避與他人交流
  • 新生兒真的有必要儲存臍帶血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原標題:新生兒真的有必要儲存臍帶血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臍帶血,指的是剛出生的嬰兒期待結紮之後,保存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經過一些媒體的宣傳,說的臍帶血好像很神奇一樣,嬰兒出生儲存臍帶血將來就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疾病,甚至白血病也可以用來治療。
  • 上名牌大學重要,還是幸福更重要?答案是李玫瑾
    在孩子上學的每一個階段,家長都會實現讓孩子上清華大學、北大的夢想。無論是高中還是小學,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無論在哪方面一定要比其他孩子堅強,都要比其他孩子更努力地學習。01上名牌大學重要,還是幸福更重要?
  • 李玫瑾坦言:我寧可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活得快樂
    李玫瑾坦言: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他活得快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幾乎是每個家長都具備的心理。而隨著孩子溺愛年齡的增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在跟著加重,這一點本來無可厚非的。王先生表示,自己幾乎每年都要接待上千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患上心理疾病,多數都是因為父母給了他們太大的壓力,讓他們弱小的心靈根本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