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熱兩周查不出病因,最後竟是這個武器精準助攻

2020-12-24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於偉

吹空調後不小心感冒發熱,在這個季節裡本屬常事,可家住杭州下沙的金女士卻在感冒後高熱不退,抽血、B超、CT等各種檢查做了血多,卻始終找不到病根。最終竟是在PET/CT的神助攻下找到問題,不是惡性腫瘤,而是少見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受涼後持續發燒,各種檢查都找不出原因

金女士今年69歲,身體向來不錯,平日裡連頭疼腦熱都很少。不久前,因為晚上睡前忘了給空調定時,一直到凍醒才關空調,所以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出現了頭暈、流鼻涕等感冒的症狀。金女士覺得這是小毛病,自己去社區醫院配了點藥吃吃就好。

只是時間一天天過去,鼻子的症狀確實很快就沒了,可這燒卻一直沒能退下去,忽上忽下,最高的時候達40℃。家人一直催她上醫院,金女士自己總覺得是最近有點累的緣故,多躺躺多休息就好。直到兩個星期過後,發熱仍在持續,金女士才不得不跑去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在發熱門診裡,值班醫生一了解她的情況,考慮病情可能比較複雜,當即就要求住院。

入院以後,醫生給金女士查了血生化,又做了CT、B超、核磁共振、胃鏡等一系列的檢查,卻始終沒能找到病根。

疑難病例討論時,專家建議PET/CT助攻

為了儘快幫金女士確診疾病,醫院專門召集了相關科室的專家開展了一次疑難病例討論。臨床上引起發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腫瘤、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專家們一致認為,之前的一系列檢查可大致排除腫瘤性發熱,因此考慮近女士為感染性發熱但感染部位尚不明確,同時風溼免疫相關疾病待查。最後,風溼免疫科副主任戴巧定醫生提出:「我們還有最後的『武器』—PET/CT。」

與家屬商定後,金女士很快做了PET/CT檢查,結果跟專家們之前懷疑的方向一致,她得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PET/CT還找到了具體的發病部位是胰腺。遂用上激素治療2天後體溫下降,一周病情穩定後出院。

據相關專家介紹,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侵犯的部位很多,雖然在沒明確發病部位前也能憑經驗進行嘗試性治療,在急性期也能讓病情好轉,然而沒得到根治的疾病依然是個隱患,今後遇上類似這次的感冒等還會再次誘發。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治療起來也相對複雜,持續時間也較長。

PET/CT不光能查腫瘤,還有這些技能也很厲害

在大眾的認識裡,PET/CT是尋找腫瘤的高手,可以準確進行腫瘤的分期、診斷、療效評估、復發監測及預後評估,全面、全程了解腫瘤性疾病。不過,省中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張麗霞告訴錢報記者,這些只是PET/CT的技能之一,其實臨床上還有許多疾病的診斷與治療PET/CT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1、良、惡性疾病的鑑別診斷;

2、心血管系統(評估心肌灌注、代謝、心室功能和冠狀動脈及斑塊形態);

3、神經系統(對癲癇灶準確定位,診斷抑鬱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獨特檢查方法);

4、腫瘤高危人群的篩查;

5、發熱待查。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患上「怪病」,持續發熱三個月,原來是這個問題在作祟
    好在,經過深圳市兒童醫院風溼免疫團隊連續30天的大排查,病因終於找到:CDC42基因突變。經過精準抗炎靶向治療後,小欣康復良好,目前已擺脫生命危險,體重增長到9公斤左右。這是國內發現的首例CDC42缺陷導致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針對該病例的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在國際免疫學聯合會(IUIS)出生免疫缺陷官方雜誌JOCI 發表。
  • 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診斷進展
    目前,細緻的病史分析和詳盡的體格檢查,輔助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仍是診斷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較好的方法。現就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診斷的一些進展做如下介紹: 1.定義 1961年Petersdorf 和Beeson提出把發熱持續3 周以上,體溫超過38.3℃(101℉),且住院1周未能確診者定義為FUO。1992 年Kanzanjian 和Petersdorf 修改原有的診斷標準,去除「住院1周未能確診」這一條。
  • 大腦裡出現「花邊徵」,病因竟是這個
    也就是說頭擴散加權成像(DWI)「花邊徵」多見於高血氨、低血糖、尿毒症、腦炎、克雅病、窒息病人,而今天與大家分享的病例,是九十高齡的老年人,病因卻是常見病。 病例回顧 患者,男,90歲,離休幹部,因胸悶氣短10年,加重1周入呼吸內科。
  • ...氣道壁長出鏽斑,33歲的他被緊急送進ICU,醫生卻怎麼也查不出病因
    持續高燒不退,背部密密麻麻長滿「蜘蛛網」,被緊急送進ICU後,沒想到病情愈演愈烈,多臟器功能持續衰竭,可醫生卻查不出具體病因......說起那場驚心動魄的疾病,33歲的方先生仍心有餘悸。
  • 獨家:孩子肚子疼查不出病因 實際是癲癇症狀
      半島網12月9日消息 近日有媒體報導8歲的孩子經常玩「穿越」,做完一些事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就像腦袋「斷片」了,最後一查竟是癲癇。例如,放學回家時,他跟往常一樣去坐公交車回家,卻常常坐上開往其它地方的車,正常的買票、找位置、坐下,但下車後,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那裡,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上那一輛車,甚至完全不記得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記憶似乎停在了一段時間以前。「就像自己突然穿越到了那個地方。」家人帶他去醫院檢查發現,小浩是患上癲癇,在他3歲的時候曾發燒後有抽筋現象,這可能是他得癲癇的原因。
  • 孩子長期發熱要小心這些病
    發熱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關卡,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出現過不同次數、不同程度的發熱。發熱對機體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發熱確實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另外一方面,發熱是機體在動用自己的免疫力和疾病做鬥爭。孩子的爸媽,在孩子第一次發熱時往往焦急萬分、手足無措,跟隨著孩子每一次生病後或自愈、或就醫後痊癒而逐步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後,當孩子再出現發熱時爸媽就慢慢地變得很淡定了。
  • 男子喉嚨不舒服一查竟是癌症晚期 只因這個習慣!
    海寧一男子喉嚨不舒服 一查竟已是癌症晚期!只因這個習慣!)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  大夥都有經歷過  喉嚨不舒服的情況  隨著身體恢復  這症狀也會消失  老覺得喉嚨不舒服  海寧50多歲的祝大伯老覺得喉嚨不舒服,不但說話聲音嘶啞,還感覺喉嚨裡像卡著一口痰似的,吐不出、吞不下,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2年多了。  祝大伯以為是慢性咽喉炎加重,也就沒當回事。  但是過了幾天,祝大伯早起吐了口痰後,竟發現痰裡面夾帶著血絲,之後幾天也有同樣的情況發生。
  • 罪魁禍首竟是它?寧波一男子突發怪病,全身無力,卻查不出病因!
    最後發現竟是半個月前吃了淡水魚的生魚片,感染上肝吸蟲。由於飲食關係,寧波還沒有感染肝吸蟲病例發現,所以,千萬不要吃淡水魚的生魚片!寧波鄞州的老王先生平時身體挺好,不久前,他發現胃脹,手臂酸痛,全身沒勁。剛開始,他以為是自己胃出了問題,做了不少檢查,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 男子吃了牛排後,路都走不了!一查驚呆…
    朱先生(化名)身體一向硬朗,卻突然反反覆覆發熱,去了當地醫院也查不出原因。 突然反覆發熱 事情還得從8月中旬開始說起。朱先生突然反覆發熱,這樣的情況持續有了幾天,於是他立刻到當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 骨髓穿刺都查不出病因!罪魁禍首竟是……
    寧波一位中年男子近日莫名感覺胃脹、全身無力,反覆檢查沒發現問題,最後發現竟是因發病前半個多月吃了淡水魚的生魚片,感染上了肝吸蟲。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由於飲食習慣關係,寧波地區還沒有當地感染的肝吸蟲病例發現,同時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吃淡水魚的生魚片。
  • 孩子發燒1個月查不出病因,醫生:這是種「心」病,多發於11~13歲
    發熱,本來是人體的自然免疫反應之一,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流感 ,也可能是炎症等。然而有一種發熱,沒有嚴重的生理性不適,沒有炎症反應,醫學檢查一切正常,但體溫就是比平時高,吃退燒藥也不管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新冠疫情期,兒童發熱的鑑別診斷及處理
    今天,藉助藥盾公益這個講座平臺,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新冠疫情期兒童發熱的鑑別診斷及處理。 部分專業比較關注低中熱,因為很多孩子低中熱時間長的時候,比如兩周以上,很多是因為血液腫瘤。 短期發熱,問題一般都不是很大,因為發熱病因比較明確,一是感染性發熱,一是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如呼吸道感染、傳染病、或者慢性感染。現在非感染性發熱發病率越來越高,比如兒童腫瘤,從每年的登記情況來看,兒童腫瘤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超過了其他肺炎等情況。
  • 疫情期間,身體發熱但不發燒,是怎麼回事?看醫生如何解讀發熱
    患者說,最近覺得發熱,以午後或者晚上為主,食慾不怎麼好,有輕微的咳嗽,晚上偶爾還有盜汗的表現。醫生建議查一個肺部CT,說這個檢查比核酸檢測更有意義。患者不放心,肺部CT和核酸都要求檢查,結果新冠病毒核酸是陰性的,但是肺部CT有點問題。
  • 孩子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發熱、疼痛,竟是患上腫瘤
    前不久,6歲的童童(化名)發熱並伴有咳嗽,不久後,童童再次出現低熱、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狀,並伴有頭痛。家人帶著童童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檢查後發現,童童竟患上了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到醫院就診時,童童的呼吸急促還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
  • 家裡孩子反覆發熱查不出原因,問題竟出現在母親訂的「鮮」羊奶上
    鮮牛奶大家都喝過,鮮羊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
  • 不明原因發熱?核醫學科能幫你發現真相
    他最希望的就是醫生能找到病因,健康出院。這3個月來,朱大爺斷斷續續發熱,渾身無力,食慾不佳,還時不時頭痛,經過各項檢查,排除了新冠肺炎,但驗血無數、CT也拍了幾次,醫生對發熱的病因毫無頭緒……5月底,走投無路的朱大爺經人介紹來到我院感染病科。朱大爺的兒子說,這「燒」實在蹊蹺。
  • 50歲的男人「破嗓」了,一查竟是喉癌。專家提醒:聲音嘶啞超過兩周...
    但早在2018年2月,流沙河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有所表示嗓子出問題。CCTV前著名主持人李詠,也因喉癌不幸離世。喉癌已經奪走了許許多多的生命。如何早期發現喉癌?如何治療喉癌?如何更好地保留器官功能?50歲的男人「破嗓」,一查竟是喉癌50多歲的張先生經商有道,事業有成,也給了家人舒適的生活,然而常年的應酬交際也讓他菸酒不離。
  • 總是持續低燒,可能是這個常見病在作祟!梅祥勝教授告訴你如何應對
    你是否曾出現過持續低燒的情況?不瞞各位寶親,河南商報寶姨在去年有段時間,反覆持續性低燒,也就是隔一段時間,寶姨就要低燒幾天。當然,持續低燒也不是寶姨才有的,小李最近一段時間也是持續低燒,「我總是低燒37.5℃~38℃,一燒就是半個月,天天迷迷瞪瞪沒精神,總往醫院跑,都快受不了了。」小李說。是啊!天天發燒,人怎麼可能有精神?究竟這持續性低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福州一女子高燒7天 真正的病因竟是一種蟲子
    前不久 福州的劉大姐在家中持續高燒 整整一個星期 到醫院一檢查嚇一跳 真正的病因竟是一種蟲子! 恙蟲!!! 經過進一步檢查 醫生在她的大腿內側 發現了一個黃豆大小的焦痂 找到了真正的病因!
  • 少女反覆發熱 竟是「心尖」患病
    一個月前,17歲的花季少女小邢(化名)開始出現反覆發熱,體溫最高達39.8℃,一用藥就退燒,一停藥溫度又飆升,治療1周仍不見好轉,甚至還出現了胸悶、氣促等症狀。到上級醫院就診,發現背後推手竟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二尖瓣上有多個贅生物。一家人四處問診,都被告知必須開胸做二尖瓣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