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裡的秦鍾,看「寒門難出貴子」現象

2020-12-20 騰訊網

古語有云: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

又是一年大學開學季,一些雖家境困難、但志向遠大的學子,通過自己的多年的寒窗苦讀,迎來金榜題名的時刻,踏入了實現理想、成就夢想的大學之門。

然而,早些年也曾有人認為「寒門難再出貴子」,因為經濟條件優厚的家庭,能為孩子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優等的教育資源、優良的成長氛圍,這是那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所不能比擬的,似乎寒門學子輸在了教育的起跑線上。

當然,這種現象雖不能代表全部,但在現代社會也的確不是個案。雖然自古富貴多紈絝、將相出寒門,但是有些情況下寒門真是難出貴子。

在反映富貴家族生活的長篇世情小說《紅樓夢》中,不僅有「一代不如一代」的富貴多紈絝,而且還有不思進取、一無所成的悲哀「寒門」。

當然,造成《紅樓夢》中這種「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有多種,客觀的、主觀的,社會的、家庭的,父母的、個人的等等。我們且從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的角度,進行逐人分析。我們今天分析秦鍾。

秦鍾是寧國府賈蓉之妻秦可卿的弟弟,當然兩人是異父異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是倫常關係上的姐弟。這些在《紅樓夢》第八回的回尾進行了交代:

「他父親秦業現任營繕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又死了,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兒,長大時,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那秦業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

從上述的描述中,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出,秦鍾是秦業的老來子。雖然秦鐘的父親職從營繕郎,卻是個油水不多、薪水不高的芝麻小官,勉強可以維持溫飽。

宦囊羞澀的秦業,為了秦鍾能去賈家私塾中借讀,千方百計、東拼西湊才籌得了二十四兩贄見禮,所以秦家是「面上的官宦、裡子的寒門」。

秦鍾之母早喪,是父親秦業獨自一人拉扯著秦鍾長大。二人在書中出現時,父親秦業已是年近古稀之齡,而兒子秦鍾僅到了束髮之年。同樣的年齡差距如賈母和寶玉,二人卻是祖孫關係,而秦業和秦鍾卻是父子關係。這樣的老來子身份會在秦鐘的成長中會呈現出「兩高」的不良傾向。

一是高溺愛。自古以來,老來得子都被視為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父母對這個遲來的孩子傾注了無限多的呵護和疼惜,頂在頭上怕曬著、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像古代漢武帝的鉤弋夫人之子(漢昭帝劉弗陵)等,都是在無比寵溺中長大的,雖才能平庸卻被父親許以江山社稷。何況在秦鍾之前,秦業因為無兒無女曾向養生堂抱養了一雙兒女,兒子卻不幸夭亡了。之後,秦業五十多歲才得了秦鍾一根獨苗,更是愛如珍寶。

得了秦鍾之後,秦鐘的母親又去世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年邁的秦業獨自拉扯著獨苗兒子度日,所以秦業對秦鐘的寵又多了一層單親家庭的補償之愛。

雖然宦囊羞澀、家境不好,但在秦鐘的教育上,秦業卻是捨得投入的,「因去歲業師亡故,未暇延請高明之士,只得暫時在家溫習舊課」。在進賈家私塾之前,秦業是專門為秦鍾請了「一對一」的家教,可見秦業對秦鍾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

當然在子女教育方面捨得投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也說明秦業對秦鐘有不顧經濟狀況無條件的滿足的傾向。類似這樣的情況,書中雖未提及,也是勢必存在。在秦鐘的成長過程中應該還有很多。整天被包裹在溺愛中的孩子,只會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他也不會去愛別人。

二是高期望。古往今來,為人父母者必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這也無可厚非。對於得子不易的秦業來說,他望子成龍的期望要比別人更加強烈。將來一旦秦鐘有所成,最不濟能改善一下拮据的家庭條件,使垂垂暮年的他也能安享晚年,達到養兒防老的目的。

再者,作為秦家的獨苗,秦鐘的飛黃騰達更可以使秦家光宗耀祖、門楣昌盛。在秦鍾「業師亡故」之後,他也希望「和親家去商議送往他家塾中」,恰好寶玉與秦鐘的相識促成了秦業的這個想法。

況且,「賈家塾中現今司塾的是賈代儒,乃當今之老儒」,秦業覺得秦鍾能得到名師指點,「學業料必進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悅」。因為覺得「成名可望」,秦業便「十分喜悅」。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強烈,在發現秦鍾與水月庵的尼姑智能兒的早戀私情之後,秦業被巨大的心理落差擊倒,「自己氣的老病發作,三五日光景嗚呼死了」,秦業為自己寄予無限希望的老來子秦鍾活活氣死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這樣高濃度的「愛」和高強度的「望」,也給秦鐘的性格和認知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不切實際的虛榮。秦鍾作為秦業的老來子,秦鍾在秦業的溺愛中長大,秦鍾各方面的要求秦業是應該儘量滿足的。但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在秦鍾來到賈家認識了同齡的寶玉,看到寶玉不但「形容出眾,舉止不凡」,更「兼金冠繡服,驕婢侈童」,羨慕之情油然而生,「可恨我偏生於清寒之家,不能與他耳鬢交接,可知『貧窶』二字限人,亦世間之大不快事」。

自己家境「貧窶」,對寶玉 「金冠繡服,驕婢侈童」的羨慕,秦鐘的虛榮之心可見一斑。

不懂珍惜的無知。秦鍾來到賈府私塾讀書之後,並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機會,把精力完全放在學習上,而是沉溺於和寶玉等人的交往之中。

作為「官N代」加「富N代」的寶玉在學裡「不安本分」,發了癖性一味的隨心所欲,寒門出身的秦鍾也是隨波逐流,每日一入學中,與那些香憐、玉愛之流,「八目勾留,或設言託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以至於「同窗人起了疑,背地裡你言我語,詬誶謠諑,布滿書房內外」。

如果秦鐘身正意堅,珍惜機會,好好學習,怎麼會被人詬病,上演「起嫌疑頑童鬧學堂」的風波?

不知感恩的冷漠。秦鍾和秦可卿雖非同父同母的親姐弟,但是秦可卿對弟弟秦鍾卻是疼愛有加的。如果沒有秦可卿作為寧府兒媳的身份,秦鍾怎會獲得借讀賈家私塾的機會。

得知秦鍾在私塾裡受了氣,已身患重病姐姐的秦可卿既疼惜,又恨鐵不成鋼,「今兒聽見有人欺負了他兄弟,又是惱,又是氣。惱的是那群混帳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調三惑四的那些人,氣的是他兄弟不學好,不上心念書,以致如此學裡吵鬧。他聽了這事,今日索性連早飯也沒吃」,可見秦可卿對秦鐘的感情不是親姐弟的勝似親姐弟。

但是,秦鍾在秦可卿病亡後的表現,卻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那麼疼愛自己的姐姐去世了,已通人事的秦鍾應該是悲傷和痛苦,這是最基本的人之常情。但是,在書中表現秦鐘的悲痛的字句卻是無跡可尋的。

反之,秦鍾卻在為姐姐送葬的過程中,與尼姑智能兒肆無忌憚地私會,姐姐的死亡好像與他無關,那一份不懂感恩、不會施愛於人的冷漠,讓人心寒。

不堪一擊的心智。秦鍾是秦業在五十多歲才生下的孩子。從現代優生的角度出發,高齡生下的孩子,難免會天生免疫力不高,所以秦鐘的身體素質堪憂,在第十六回時就有描述,「偏那秦鍾秉賦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風霜,又與智能兒偷期綣繾,未免失於調養,回來時便咳嗽傷風,懶進飲食,大有不勝之狀,遂不敢出門,只在家中養息」。

再者,在溺愛環境中成長的秦鍾,自然是被過度保護的,其受到的生活挫折和磨礪就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經受了「女朋友」智能兒被驅逐、老父親病亡等不幸的打擊下,「悔痛無及,更又添了許多症候」,以至於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實在是令人唏噓。

在物質阜豐、營養過剩的現代社會中,人的身體出現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現象,它能在人毫無防備中致人死亡,號稱生命的「無聲殺手」。在《紅樓夢》中的秦氏父子之間出現的高溺愛、高期望的「兩高」現象,竟也成為了殺死父子倆的「無聲殺手」。

可憐天下父母心,毫無方法的愛、盲目的期許,再濃再多,澆灌出的也是一棵永遠結不出果實的樹。雖然,可憐的秦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幡然醒悟,規勸寶玉「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只是一切晚矣......

作者:溫暖前行,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是目前很多網民爭論較大的一個話題。在有些人看來,當下隨著教育改革和中高考改革的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誕生貴子的概率越來越低,即便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學畢業以後在社會裡也未必能一路順風。
  • 寒門難出貴子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最近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上了熱搜,而寒門難出貴子又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誠然寒門難出貴子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調查。80年代清華生源農村或者貧困地區的學生佔5成,根據2020年清華生源調查,這個比例已經下降至20%。很多人感慨教育越來越不公平,譴責現在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我反而覺得「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是對奮鬥者的尊重。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寒門難出貴子」,之所以是寒門,首先這個家庭的掌門人,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懶惰的人,是一個不願意付出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是一個沒有學歷、不愛學習、不愛成長的人,因此不成功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果父母不愛學習,不願成長,思想落後,甚至不願意付出,等等這些行為習慣、性格特質,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成為這樣的人的概率是很高的。窮人是因為有窮人的思維、習慣、心態才導致成為窮人!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難出貴子,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寒門得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清北的,還要考慮能不能負擔得起學費的問題,所以說難出貴子成為當下時代人們不想努力的理由。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呢?首先,我們把貴子的定義太高,認為只有考上清北才是實現貴子的唯一途徑,但是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的時候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就是自己人生中的貴子,所以如果這個要求變低的話,那麼出貴子的現象便會變得多了,所以歸根究底還是人們對貴子的定義太高,所以才會出現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如果我們會把貴子的定義降低一點,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努力啊?
  • 《紅樓夢》裡秦鐘的名字有何玄機?
    作者:蓮花秦鐘的名字要按抄本字體書寫才能準確理解其中的玄機。我們暫且不說秦鐘的名字有何玄機,先來說說作者設計的這個人物都有什麼行止。秦鍾,表字鯨卿。父親秦業是工部營繕郎,也就是相當於現在部委下屬司局裡的普通公務員。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是資源的差距
    2017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在採訪中也道出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因為教育資源供給不平衡,中產之上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多數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那麼寒門就能接受這個現實而無法改變麼?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講,一個國家的資源永遠只掌握在上層少數人手中,而下層的大多數人掌握的資源少,所以想像古代家裡出個狀元,一步登天的事是不可能再現的。
  •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在宋代「寒門出貴子」成為普遍現象
    有說法認為,宋代是「寒門出貴子」的時期。如範仲淹,兩歲失怙,生活拮据,寄居在寺廟中,晝夜苦學,靠吃粥度日,最終高中進士,官至副宰相。可見,宋朝的科舉考試真正實現了「取士不問世家」,以至於有「寒門出貴子」的佳話。 那麼,宋代到底有什麼樣的環境和制度,以至於如此呢?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研究【摘要】「寒門」能否出「貴子」是近年來社會熱議的話題。本文從歷史的維度對「寒門出貴子」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考察,分析了當前寒門學子實現社會階層流動與上升的時代窘境,並從社會資源佔有、教育資源分配、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寒門子弟階層流動的逆襲途徑。
  • 「寒門難出貴子」?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無法淡定
    寒門難出貴子是真的嗎?看看清華北大的學生,個個家境優渥 「寒門是否能出貴子」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對象。雖然有許多寒門出貴子的實例,在《我是演說家》裡北大才女劉媛媛「寒門難出貴子」的演講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那句"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但這也改變不了寒門出貴子只是少數人的故事。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寒門難出貴子?(上)
    寒門難出貴子?(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教育:創造無限可能》《3歲看大 7歲看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正面管教》《愛彌兒》《價值》《穿透:向社會學家一樣思考》《格局》一、寒門難出貴子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說好的「寒門難出貴子」,結果清華五分之一新生來自農貧地區
    「寒門難出貴子」在這個年代被提得特別多,是因為人們隨著信息化發展,相互交流的機會多了起來,加之時代原因,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環境跟以前相比,教育資源懸殊是空前的。因此人們篤定「寒門再難出貴子」。隨著開學時間的到來,清華大學一則消息引爆網絡了。
  •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梗從何而出?很多人知其一不知其二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梗從何而出?很多人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句話於2013年8月由一名教師提出,現在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會經歷著一次次的篩選。可是就真的像大家所說的一樣,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今年那個在工地搬磚收到國防科大錄取通知書的孩子,他畢業了。他成功地走出了大山,成功的成長為一名軍官,成功的去守衛祖國的領土。他在今年是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一話題重新開始了討論。他是少數的獲得成功的一名寒門貴子,至於他自己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相較來說,對於河南專升本考試的作弊,又使大家沒有辦法相信寒門可以出貴子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