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近日,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重慶石柱縣三星鄉五鬥村建卡貧困戶姚庭虎駕駛著從鄉農機服務隊租用的微耕機走進了田頭。
「現在好了,鄉裡組建起的農機隊,幫了我的大忙。耕完自己家的水稻田,還可為別人耕田掙錢喲。」姚庭虎一臉幸福地說。
像姚庭虎一樣「借雞下蛋」受益的村民,三星鄉還有很多。這一切得益於中核集團對三星鄉「實打實」的幫扶。
為產業扶貧注入「核動力」
三星鄉稻田周邊植被良好,水源充足,無任何工業汙染,土壤酸鹼適中,非常適合水稻生長。
該鄉種植有機水稻已有多年,由於資金短缺,加工生產線老化,品牌打造及市場開發能力弱等因素,「三星香米」一直處於自由式、鬆散型、低水平的發展狀態。
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石柱縣多年。為做大做強「三星香米」產業,鞏固三星鄉的脫貧攻堅成果,中核集團認真落實黨中央「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決策部署,積極承擔央企的社會責任,對三星鄉實施「造血式」式扶貧,在2019年援助該鄉300萬元幫扶資金,為該鄉的產業扶貧注入「核動力」。
凝聚多方合力強化科技支撐
為把「三星香米」產業打造成為一個產業鏈完整、脫貧增收帶動力強勁的示範性扶貧產業,中核集團把企業理念和經營經驗,同地方黨委政府組織體系、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公司、重慶西南大學高校和重慶市農科院專家團隊、廣大稻農等六方力量有效凝聚起來,形成了促進產業發展「六方支撐」的強大力量,提高了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去年,三星鄉聘請專家教授、專業技術人員,對稻農開展培訓共16期1516人次,廣大稻農不僅對以品質和特色贏市場,提升產業價值和收入水平達成了廣泛共識,而且提高了他們的種植技能。
為鼓勵稻農種植有機水稻,提升產業價值,2019年來,三星鄉通過完善獎補機制,利用中核集團的部分幫扶資金,在水稻良種、種植面積、種植保險、銷售稻穀數量等方面分別對有機水稻種植戶進行補貼和獎勵,不僅激發了稻農種植三星有機水稻的積極性,同時讓村集體、企業受益。
在2019年,三星鄉種植有機水稻3000畝左右,每畝增收稻穀23.7公斤,「三星香米」產業總產值達1546萬元,帶動全鄉2058戶(其中建卡貧困戶602戶)戶均收入達到5600元,僅此一項比2018年戶均增收1200元。該鄉6個村的集體經濟組織共分紅約60萬元,結束了6個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歷史,讓「空心村」變成「實心村」。
強化品牌培育助市場拓展
為增強「三星香米」品牌的效應、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提高香米產業的科技含量,三星鄉利用中核集團注入的扶貧資金,對大米加工企業的工藝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改造。
經過緊鑼密鼓的施工,大米加工企業完成了烘乾設備、比重去石機、谷糙分離機、六角整形機等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已配齊稻穀儲藏車間、低溫無塵無菌車間、稻米冷藏車間等設施,為「三星香米」提檔升級打下了基礎。
為開拓「三星香米」市場、培育傳播「三星香米」市場品牌和提升產品市場價值,通過中核集團牽線,三星鄉政府引入專門從事中高端農產品銷售的知名專業電商企業,利用「三星香米」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的優勢,完成「三星香米」三個單品的產品包裝設計。
在中核集團幫助下,三星鄉構建起線上線下多元化市場營銷體系,使三星香米成了「有歷史、有基礎、有規模、有特色、有品牌、有市場」的地方特色品牌,被評為「重慶十大好米」,成為巴渝大地有機食品的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