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一老中醫出書質疑易中天於丹學術觀點 將譯成英文出版

2020-12-13 河北新聞網

    該書準備由70萬字壓縮成30萬字翻譯成英文出版

    今年63歲的老中醫肖起國,從事了近40年的中醫。由於工作的需要,經常學習經典之作《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等。在2008年央視播出易中天、於丹講的《諸子百家》後,肖起國認為其中關於老子的很多觀點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於是他歷時5年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並出版了《老子天道論》,書中對易中天、於丹、任繼愈(北大教授、圖書館館長)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肖起國從市竹林寺一衛生所退休後現在仍被返聘,他學習《道德經》是在近年的傳統文化熱之後。在2008年下半年的某個星期日,他拿起了一本有注釋的《道德經》翻看,發現其中的解釋不符合老子原意,尤其是覺得央視《百家講壇》易中天、於丹等人的觀點是在文字上轉圈圈,避開了老子最核心的東西,是各種觀點的摘抄,本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想法,肖起國出版了70萬字的《老子天道論》一書。

    易中天等人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解釋是:「無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萬物的根本。在書中老肖的觀點是:「無名」,即命名為宇宙之「無」的,「混而為一」的混沌狀態。「有名」,即命名為宇宙之「有」的,五行生成可以生發萬物的宇宙的現世。由「無名」到「有名」的過程就是宇宙的無中生有。

    「道可道,非常道。」學者的解釋是「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經常的「道」。老肖的解釋是,「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宇宙、天地、萬物,道運行宇宙、天地、萬物,道是宇宙、天地、萬物的生命所在,道生宇宙之法。道是動力、是運動、是程序、是生命,宇宙天地世間萬物生命的根本就是道。「可道」,說明道是可以被認識的,也強調已經認識了道。可道之道,有初級認識的道——太陽運行的軌跡,有作為宇宙本體的道——宇宙發生和運行以及生命演化的內在理由,更有提煉為哲學理論的道——老子的道論。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等等的解釋,老肖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肖起國曾應邀到上海機電學院、青島大學、福建、洛陽等地做講座。在世界道家聯誼會上,老肖做了精彩發言。他說,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表面東西,有些人歪曲了老子的思想,他非常希望有擂臺,來進行學術之爭。目前,他正準備把70萬字的書稿壓縮成30萬字,有出版社要為他翻譯成英文出版。(記者韓元信)

想爆料?請撥打新聞熱線0311-67562054,登錄河北新聞網新浪微博(

@河北新聞網官方

)或通過投稿郵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聞線索;時評稿件請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相關焦點

  • 國學之母於丹,為何會跌落神壇?易中天評價:永遠把錢放在第一位
    專家易中天在節目中圈粉無數,深入淺出得講授《三國》,其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厚的文學底蘊,堪為大家風範。因為他的精彩講述,許多人愛上了傳統文化。與易中天齊名的於丹,也因為在節目中講解《論語》而頗受社會推崇。
  • 瑞典姑娘將《射鵰英雄傳》譯成英文出版 用了將近6年時間
    ­  今年春節對她而言是一個充滿期待又略感緊張的節日,因為由她翻譯的中國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第一卷定在春節期間面向全球正式出版發行。這也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郝玉青(安娜·霍姆伍德)­  六年成一書­  郝玉青翻譯的《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第一卷22日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
  • 南懷瑾老師決定選擇《習禪錄影》,將其譯成英文,加以出版
    鈴木所著的有關禪宗的書籍陸續在美國、英國出版,風靡一時。其後,中國禪宗祖師的語錄,好些都被翻譯成了英文,在英語世界流行開來。如約翰·布洛菲爾德(John Blofeld)將黃柴禪師及大珠慧海禪師的語錄都譯成了英文,陸寬顯(Charles Luk)則翻譯了虛雲大師的禪七開示和《楞嚴經玄要》。陸寬顯是中國人,生於一八九八年,是虛雲大師的弟子,直到六十歲,他才開始從事翻譯工作。
  • 中國西夏學研究著作首次被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新華社銀川7月14日電(記者艾福梅)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不久前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書名為《西夏的語言和文獻導論》。這是記者14日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史金波處獲得的消息。
  • 這部中國最知名的武俠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了……
    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郝玉青對記者如是說。以「謙卑的心」翻譯金庸因原著情節豐滿、篇幅很長,出版商決定將《射鵰英雄傳》(The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分為4卷陸續翻譯出版。
  • 疫情日記譯成英文出版發行,是賺取稿費還是提供詆毀的證據?
    疫情日記譯成英文出版發行,是賺取稿費還是提供詆毀的證據?全民抗疫,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人捐快板捐相聲,一個作家捐出了疫情日記。據說,這個疫情日記點擊量很大,引起了廣泛關注,其熱議程度甚至超過這個作家以往的任何一部經典作品。
  • 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英文版書名...
    新華社銀川7月14日電(記者艾福梅)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不久前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書名為《西夏的語言和文獻導論》。這是記者14日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史金波處獲得的消息。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 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 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2018年02月23日 09:48   來源:新華社
  • 出版一本書到底需要多少錢,學術專著出書是否更貴?錢別亂花了
    很多作者最關心的就是出版一本書到底需要多少錢?尤其是像這種需要自費出版的作品,比如說學術專著出版,為什麼學術專著出書反而更在乎價格?因為這類書一般出版之後想賣出去是很難的。學術專著出版,一般只是為了完成他們的任務指標,所以出版之後一般只印刷幾十本,上交一二本即可,剩下的估計也只能放在作者的書架上面,很難有人會買的,所以這類作者普遍在乎的就是價格,價格越低越好,不像有一些培訓講師或者是很知名的作家出版的書,可以靠一本書賺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
  • 2012年,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國學教母"於丹,如今怎樣了?
    、於丹等,易中天主要為大家還原真正的三國時代,而於丹則是為大家講述《論語》、《莊子》而被人所熟知。2012年,於丹去參加北京大學開辦的一場崑劇活動,但剛一上臺她就被北大學子們轟下臺去,這是為什麼呢?那天,十幾位崑曲老藝術家在場上演繹了十多段經典的戲曲片段,而到了於丹登場之後,她身穿著一身黑色的超短裙和一雙黑絲襪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這句詩後來被總結成兩個成語:金無足赤,白璧微瑕。 它們指的都是——些微的缺陷並不應該影響對一個人的評價。
  • 知乎:為什麼歷史學家對易中天評價那麼差?
    閻崇年雖然受人詬病,但人家研究努爾哈爾也是國內一流,百家講壇上講歷史的學者,大多有研究某個斷代領域為基礎,然後將該時段的歷史,試問易中天研究過哪個斷代?沒有研究過某個斷代的學者也有,如王立群、於丹,這些人也遭到專業學者的批評了,但人家行己有恥,也沒見他們要寫中華史啊。以上一六十三遭把易中天和這些專業的業餘者們比了個遍,下面重點談談為什麼易中天遭人煩。
  • 雄安譯成Male Safety 學術翻譯不該這麼「雷」
    原標題:雄安譯成Male Safety,學術翻譯不該這麼「雷」  即便你並沒有出色的外文表達能力,面對學術翻譯,該有的嚴謹還是不能丟。  新學期開學已有一些日子,對於明年畢業的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來說,畢業論文(學位論文)將是畢業前最後也是最艱辛的一道坎兒。
  • 從全民追隨到跌落神壇,被北大學生轟下臺的於丹,如今過的怎樣?
    論語》,之後於丹開始出書,非常受歡迎,甚至成為當時排名前三的暢銷書作家。成為作家的於丹到處開講座,到處演講,在當時非常輝煌。但在她的盛名之下,還是有些反對的聲音,先是同樣是國學大師的易中天說於丹說話漏洞百出。
  • 學術傳播「母雞更該下蛋」
    央視《百家講壇》錄製了一期「特殊」節目:「品三國」的易中天教授客串「主持人」,採訪「讀《史記》的」王立群教授。據說易中天形容自己和王立群這兩個學中文卻在《百家講壇》講歷史的人,都是「公雞中的戰鬥機」,表示了「下我們的蛋,讓別人說去吧」的心願。
  • 出版社出書費用大概多少錢,如何出版個人專著,學術專著真不便宜
    前幾天有一個作者諮詢出書那麼達成合作之後,今天就把他的選題發給出版社進行審核,發給編輯老師之後,編輯老師突然發過來一句話:知道現在出版費用多少錢嗎?我就把他之前告訴我的出版校對費,所有費用的總和告訴了編輯老師。
  • 「死也不原諒易中天」
    他對《辯論》這一題材非常有興趣,在回信中告訴尹宣:2001年,尹宣回國定居。2003年1月,《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儘管是一本比較專業的書,《辯論》收到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上下)[美] 麥迪遜 / 2003 / 遼寧教育出版社其中一位關注者就是易中天。
  • 評職稱出書|出版一本專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現如今,出書已成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基本上中級以上的評職評審條件都會要求有出版著作這一項。由於學術專著銷售市場不大,出版社不願冒風險公費出版,因此,大多數的評職稱出書都是以自費的形式出版的。那麼,評職稱出書時,一本專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先來看看專著在評職稱時的加分情況:一般來說,著作的職稱加分多在10-20分,當著作是獨著時,即獨立作者加分是20分。
  • 易中天的做愛論和中國教育現狀
    [核心提示]為什麼有些學校老師給社會培訓機構販賣學生、為什麼於丹、易中天之流的在校教授整天東南西北中地飛,原來,中國的教授、老師把利益放在了首位,道德放在了次位。 何況,對教授敬而遠之的我,不僅可以聆聽一下教授的中國文化智慧精髓,還可以近距離地一睹教授之風採,便幸而前往。偌大的劇場內,雖說不上座無虛席,但也有好幾百人,其中不乏帶著孩子來的大人。我跟朋友說,今天這個票應該讓我兒子來聽聽,學習一下中國智慧的精髓,對上初中的兒子來說應該是有所幫助的,朋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既來之則安之。
  • 閒侃「網紅校長」鄭強,「學術超男」易中天,「哲學王子」王德峰
    借用網友的評論:「鄭強常常語出驚人,觀點犀利,但在犀利話語的背後,卻是為西部教育振興吶喊的一腔熱情。鄭強之所以紅,正是因為他看出當下教育的痛點、困惑,他鞭辟入裡,切中要害,讓人聽了覺得痛,但是爽。「學術超男」易中天被譽為「學術超男」的易中天教授,也許現在的00後對他不太熟悉,但是80後和90後對他印象非常深刻。2006年易中天老師在《百家講壇)上講《易中天品三國》當時的收視率不亞於現在任何綜藝節目,易老師當年的火爆人氣,不輸任何大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