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唐朝 整理控
前段時間,整理控小編邀請2位社群達人做了4群同步分享。
一位是@深藍 ,「爆頭」、「砍頭」、「徒長」、「黑腐」,這些刷新了小編詞典的詞,原來是指多肉~~不過,對於把「養多肉」理解成「給自己多養出點肉」出來的群友,小編心理還有點安慰~~
一位是@唐朝 ,作為群裡為數不多的男士,他的分享主題是我給起的,叫做「一個比女人還精緻的男人的行李箱是什麼樣的」,哈哈哈
為什麼說@唐朝 比女人還精緻呢?這不是我一個人說的,是群友公認的,哈哈
摘錄下@唐朝 同學在一群的聊天記錄,大家就理解了。
會把香水用空瓶~~
能在絕大多數都是女性的整理控粉絲群裡指導群友卸妝~~
會在出差前修手修腳,還定期去美容院~~
微潔癖,隨身攜帶酒精,還能指導群友可以在酒精裡加幾滴衣物柔順劑,預防靜電~~
還會做涼皮~~
會因為愛國,跟韓國女朋友分手
看完這篇文,會更理解他的精緻,哈哈。
28寸行李箱-我的家
因為金融講師的特殊工作性質,我需要常年提著一個行李箱在全國各地跑。所以,其實有點不得已的,我必須把自己的家當,收拾在一個行李箱裡。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就是如何將我的生活,有效地,合理地規劃在一個28寸的行李箱範圍內。
我總共有三個包,一個28寸的行李箱,一個登山包,一個阿迪的包。這三個包滿足了我短期出差,中長期出差和長期出差的所有需求。
這三個包,就是我給我的生活物品,找到的移動的小房子。
太多的東西,行李箱是裝不下的,所以行李箱裡,我只放當季的衣服,我只對當下的兩三個月負責。這會強迫我,每隔兩三個月我都必須回家一趟,要麼就對自己的生活重新規劃。
行李箱的左面,我會放一些零碎的、經常使用的物品。鞋子、沒洗的衣服,也都放在這邊,所以左邊就算是有菌區吧。
箱子裡的鞋子都是送洗回來的,一雙一雙的穿,洗過之後再穿第二雙。一雙阿迪達斯的帆布鞋,兩雙運動鞋,菲拉和阿迪的。兩雙皮鞋,一個休閒一個正裝,根據場合搭配使用。
一個帽子,夏天雨天使用。
行李箱的右邊,帶拉鏈的這一側,打開的頻率不是特別高,裡面會放一些常備的衣服,備用品。
我喜歡一包一包的收納。基本是正裝一包,休閒一包,或者上裝一包,下裝一包,內衣內褲一包。只要是能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東西就ok了。
下圖中的小包,從左到右:
1.不常用的備用品儲備(藥品藥膏,周期性護膚備用香皂等);
2.每周會使用幾次的面膜,鼻貼電子菸眼鏡首飾等;
3.每天必須使用的護膚品分裝成100ml的,可隨時出差使用;
4.一次性面巾。代替了毛巾溼巾。和抹布。
每天必用的是上面的3號包。
白色瓶子是75度酒精,常年使用,輕微潔癖。
大家最近對酒精的使用蠻勤的,但之前認識我的小夥伴都知道,我一直是在使用75度酒精的。我用它來代替溼巾,酒精+面巾就可以用來消毒了。
物品清潔和平時的手部消毒,包括去一些商場、遇到坐或者摸的地方,感覺比較噁心的時候,我都會用酒精噴一下,很實用,推薦。
譚木匠是刮痧的,用下面的角鯊烷油來做潤滑。
上面這個包裡是電子產品,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都放在這個小包裡面,我喜歡透明的包,因為什麼東西在哪裡一眼就能夠看得到,很方便,推薦。
我會帶著一些現金,因為全國各處跑,備著現金以防萬一,但一次沒用過。平時都帶著右下角的小零錢包出門。
這個大錢包其實是無印良品的一款胸包,容量很大,也看不出來是一個錢包。我喜歡把錢包隱藏成不像錢包。裡面除了現金,還會放卡、駕駛證,還有兩臺備用的手機。
我之前用過正常的錢包,買的時候也蠻貴的,但裡面其實裝不了什麼東西,不太適合我這種長期出差的需求。所以我就換了。
對於長期在外的人士來說,備用手機也是必要的,以防萬一。
可摺疊式燒水壺,我從來不用賓館的燒水壺。
兩個水杯,一個在賓館,一個出門用。
喝飲料和有味道的水用星巴克的敞口杯,因為保溫杯裝飲料味道會變質。
而且如果用保溫杯裝有味道的茶水、枸杞水,沒辦法保證在每天在睡覺之前,都能把杯子處理成乾淨無味的狀態。那不管什麼味道的水,一晚上過去,第二天杯子裡的味道都讓你沒法再用這個杯子。
所以,如果要喝有味道的水,就用另外這個敞口杯,它比較淺,好洗,而且防摔。這個杯子用了快兩年了吧,現在也還蠻新的。
電腦和ipad基本只用來工作,在電腦電量不足的時候,我會用左上角的kindle讀一本書。
右上角是一個紙質筆記本。我有帶紙質筆記本的習慣,因為覺得用紙和筆寫出來的東西要更有溫度。
而且,在工作或者跟朋友見面的時候,拿著本子和筆記錄,比拿一個手機在那裡打字,更能表示對對方的尊重。所以,儘管帶著紙質筆記本很麻煩。但也是我的一個方法跟武器吧。
我的整理思路
以上是我的行李箱展示,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平日的整理思路。
1.思考,認真透徹的思考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踐行極簡主義了,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學的是服裝設計,我的畢業設計和實踐,都是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不是一味的控制東西的數量,而是一種理念。
一般開始踐行極簡主義,都是從扔東西開始。我也經歷過這個時期,但真正步入實踐後,我發現真正有用的,是透徹的思考。
不是思考你不想要什麼,而是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思考不想要什麼,到思考要什麼,是一個過程。
扔掉不想要的東西,會涉及到對自己的人生和以往人生的選擇。我喜歡這件物品,說明那個時候我過得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現在你讓我把這東西扔掉,這對我來說,是很殘忍的。
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舉例來說,一個很亂的房間,需要整理好。可以選擇做清潔、做物品分類、做收納。但這樣的思路,就會涉及到扔東西。
而我的思路是,把這個房間搬空。在空白的畫紙上,你會如何去規劃?你會讓什麼樣的物品出現在你的人生中?你會如何去裝點你的生活?
從這個維度上思考,你的人生幸福感會增加很多很多。
不要一味的在垃圾場裡整理收納歸類,而是要把生活清空成一張畫紙,在空白的畫紙上重新書寫美麗的篇章,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第二點,是合情合理的規劃。
常用的東西,卻放在箱子的最底層;喜歡喝茶,卻把茶具藏得很深,這都是不合情理的。我們要根據當下的人生狀態去規劃生活用品,時刻調整,來符合我們當下的審美和需求。
不知道如何規劃,一定要系統的學習。整理控的直播間經常會有老師來教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都是這些專家、老師們幾十年的人生閱歷總結出來的。時刻關注整理控的文章和整理師們分享的課程,是性價比很高的方式。建議大家省力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自己的生活添磚加瓦。
我當時並沒有這樣方便便宜的方式來學習,我是跟著家裡請的阿姨學的,一直請阿姨也是筆不小的開銷,也不符合大多數朋友家庭的生活方式。
3生活中隨時秉持著欣賞的眼光,多看多提升自己的品味。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跟保持有很大的關係。當你習慣了每天都在清新乾淨的環境中的時候,房間稍微亂一點,你就會不舒服。
我常年出差住酒店,基本每次回去後,房間都會非常整潔,一推開門就很清新的感受,是很享受的。有一次我回去的比較早,還沒到打掃房間的時間,屋子裡的亂狀跟以往整潔的落差,完全是天差地別。當你習慣了整潔,習慣了高品味,就不再會回到亂的狀態中去。
4.簡單打掃,快速歸位。
少即是多。一個東西如果不好收拾,不好打掃,不能快速歸位,浪費你的時間,或者讓你產生不開心的感覺,寧可不要它。
對物品的選擇、家具的選擇,都是這樣。一切以好收拾好打理為最高原則,不要有死角。我們家之前有一個五鬥櫥,裡面放的都是雜物,整的那一片我都不願意整理打掃,後來我認真看了下柜子和柜子裡的東西,沒幾個是值得留的,就整個送走了。之後,這一片地方都非常開闊。
房間的東西越少,收拾的成本越低,越容易保持整潔。我是一個懶人,所有在打掃上讓我有負擔的東西全部扔掉。
5.設定一個時間節點復位
對保持來說,設置復位的時間節點非常重要。
比如,每天出門前5分鐘把家裡所有的物品歸位,一鍵格式化你的家。洗完衣服歸位,上完廁所歸位、晾完衣服歸位、睡前歸位...給自己設置一些這樣的時間點。在每一件事結束了之後,所有的物品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這樣,你的房間絕對不會亂,生活會保持在一個不錯的狀態。
如果有一個東西無法歸位,或者歸位讓你鬧心,心裡有負擔,那它就不應該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那麼怎麼辦呢,回歸到第一點,思考,你到底想要什麼?
其實,極簡的過程就是不斷與自己內心對話,不斷和自己溝通的過程。
除了以上這些,@唐朝 同學還分享了「如何鑑別渣男」、「女人如何撒嬌」,回答了來自各群的對「精緻男孩」的13個問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文底「原文連結」聽@唐朝 的原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