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課課文《鄉下人家》,是一篇敘寫農家房屋周圍獨特風景的散文。
課文一共7個自然段。這7個自然段中,最後一個自然段屬於總寫,說明「鄉下人家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其實這一自然段我們放在課文的開頭,作為文章的總起句,也未嘗不可。
這一自然段的關鍵詞語是獨特、迷人。說明鄉下人家相對於「城市高樓」來說,有其獨到的、讓人喜歡的地方。
那麼1至6自然段,就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方位)、季節來進行敘寫的,當然,作者只是截取了幾個不同的「畫面」來加以描述敘寫。
第一個畫面:門前瓜架圖(第1自然段)
作者從「瓜」的種類,瓜架的位置,瓜藤、葉子和瓜的顏色、形狀上給我們描繪了一幅鄉下人家門前種瓜的圖畫。作者還將這一景象與高樓門前的景象進行了對比,突出了農家門前瓜果生長的迷人風景。
第二個畫面:房前屋後花竹圖(第2自然段)
這個畫面位於農家房屋前後。前面空地上是花,屋後是翠竹。寫門前花圃,作者是從花的種類、開放時序來寫的,這些花兒「樸素中帶著華麗」,這是作者的獨特感受,也是農家房前空地上風景的「獨特」之處。寫屋後翠竹,作者是從其幹、葉的顏色,竹林投下的濃蔭,還有雨後春筍的蓬勃氣象來進行描摹的。
房前屋後花竹圖的特點,我們可以用文中「樸素中帶著華麗」來概括。樸素,是說其實它們是鄉下人家農閒時隨便栽種的;華麗,說明了這些花這些竹子確實又是農家房前屋後最美麗的風景。
第三個畫面:雞鴨覓食圖(第3、4自然段)
如果說門前瓜架圖和房前屋後花竹圖是靜景描述的話,那這幅雞鴨覓食圖就是農家房前屋後的獨特「動景」了。第3自然段中,作者分別從母雞帶領小雞覓食和公雞「大踏步」走動的動作上,給咱們描繪了母雞的「慈愛」和公雞的「高傲」;第4自然段,寫屋後小河裡鴨群把頭伸進水裡覓食的樣子,還寫了它們不怕河邊搗衣的婦女,給咱們描繪了一幅人與家禽和諧自然的鄉村圖景。
第四個畫面:夏日晚餐圖(第5自然段)
夏日傍晚,鄉下人家將桌椅碗筷搬到院子裡吃晚餐,那種天高地闊、瀟灑詩意,與大自然和諧相對的情景,只有鄉下人家才能享受得到。
第五個畫面:秋晚詩意圖(第6自然段)
鄉下人家的秋晚詩意圖,交給了房前的瓜架。秋天的夜晚,月明人靜,那些喜愛唱歌的「鄉村歌手」:蛐蛐、紡織娘、金鈴子就在瓜架下「吱吱吱吱」地彈琴呢。這些聲音,讓月下瓜棚,一下子動了起來,那麼富有詩情畫意。
回到前文,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利用分——總的結構,為讀者描繪了五幅農家房前屋後的獨特風景圖,然後總結:「鄉下人家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總結,其實還有「鄉下人家還有許多獨特的風景,等待你去發現、敘寫」的意思呢。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