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鄉下人家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下人家最密切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3.運用多種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摘錄好詞佳句,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並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課文賞析
《鄉下人家》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一共七個自然段,前六個自然段寫景,分別描寫了屋前瓜架,門前鮮花,屋後竹林、房前屋後雞覓食、屋後河中鴨嬉戲、門前院落晚餐、秋夜歌聲入夢。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抒發感情,讚美了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細細閱讀後可以發現:
一、二兩個自然段描寫的都是鄉下人家可愛的植物;
二、三、四兩個自然段描寫的則是鄉下人家自在的家禽;
三、五、六自然段描寫了鄉下人家和諧的人們。
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 , 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 , 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第七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及嚮往。
布置作業
1、積累好詞佳句,並能熟讀成誦,培養學生的語感。
2、回顧課文揭示寫作方法。
3、進行閱讀拓展以此培養學生善於積累的好習慣。
視頻教學
視頻來源溮河區教育資源網
類文閱讀,拓展積累
古 井
在我老家屋後的菜園裡,有一口古老的小小的水井。井臺是青石板鋪成的,有一個微微的坡度。井圈是一整塊石頭鑿成的,裡口圓,外面則是八角形。
這口井是什麼時候修成的,已經沒有人能說清楚了。只有井口那些被井繩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記載著它的年齡。
井水很清很清。小時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我和妺妺常到井臺上乘涼。我們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裡看,一顆一顆地數映在井水裡的閃閃的星星。井水很甜,我們平常吃的,都是這井裡的水;用它來澆菜,更是極好的。媽媽澆菜的時候,常常帶著我們。「快,拎水去!」媽媽一吩咐,你就能立刻聽到我和妺妹在井臺打水時的嬉笑聲。收大蘿蔔啦!媽媽從地裡把大蘿蔔拔出來,我和妺妹就把大蘿蔔抱到井臺邊,拎上水來把大蘿ト一個ー個洗得乾乾淨淨。白白胖胖的大蘿ト,頂著碧録的大纓子,真是可愛極了!
夏天,井水很涼很涼。有一次,山裡的表叔給我們帶來了一小筐新摘下來的紅李子。媽媽接過手,馬上把那一小筐李子交給我說:「快去,把它吊在井裡!」我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系住小筐,把它吊進井水裡;另一頭,拴在井旁的大樹上。吃過晚飯,媽媽讓我把李子從井裡提上來,拿到院子裡,大家一起吃。新的紅李子,又脆,又甜,還帶有一股清香,而且被井水浸得冰涼!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那時候我常常想,現在我也常常想:那口井,是誰挖掘的呢?他們用自己的勞動,給後代帶來了多少甜美和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