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認識「構、冠」等10個生字,會寫「構、飾」等15個字,會寫「屋簷、構成」等14個詞語。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課文,想像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掌握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4.積累文中生動形象的句子。
二、教材分析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替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三、作者介紹
陳醉雲,著名現代書法藝術大師,原名陳英儒,自號醉雲樓主,廣東臺山人。小時候深受祖父陳紹典毛筆書法的薰陶。1962年移民來美,定居舊金山。陳醉雲不僅是一位現代書法藝術堅強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堅強勇敢的現代詩人。他的詩作不拘形式、愛憎分明、用詞精練而含蓄。著有《寒星集》《鄉下人家》《愛的樂章》和《醉雲集》 等。四、我會寫注音及組詞
構:gòu(構圖、構思、結構)
飾:shì(裝飾、飾品、掩飾)
蹲:dūn(蹲著、蹲守、蹲點)
鳳:fèng(鳳凰、鳳仙花、龍鳳呈祥)
序:xù(序號、順序、序列)
例:lì(照例、例外、舉例)
率:shuài(率領、統率、率先)
覓:mì(覓食、尋覓、覓求)
聳:sǒng(聳立、聳著、高聳入雲)
踏:tà(踏步、踏青、踏春)
倘:tǎng(倘若、倘使、倘如)
繪:huì(繪畫、繪本、繪聲繪色)
諧:xié(和諧、諧音、詼諧)
寄:jì(寄宿、寄託、寄人籬下)
眠:mián(睡眠、催眠、冬眠)
五、我會認注音及組詞
冠:guān(雞冠、冠子、衣冠楚楚)
樸:pǔ(樸素、質樸、樸實無華)
素:sù(樸素、素質、素麵朝天)
附:fù(附近、附和、攀附)
搗:dǎo(搗衣、搗米、搗衣石)
六、多音字
冠:guān (桂冠)guàn(冠軍)
率:shuài(率領)lǜ(效率)
場:chǎng(場地)cháng(場院)
七、近義詞
風趣──情趣 裝飾──裝扮 時令──時節
華麗──瑰麗 照例──照樣 率領──帶領
倘若──如果 和諧──協調 辛苦──辛勞
獨特──特別
八、反義詞
樸素──奢華 照例──破例 傍晚──清晨
獨特──普通 好友──敵人 吃驚──鎮定
九、理解詞語
裝飾:本課指鄉下人家房前的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
照例:按照慣例;按照常情。
聳著:立著、挺著的意思。
時令:季節。
率領:帶領(隊伍或集體)。本課指母雞帶領小雞。
和諧:配合得適當。本課指鄉下的風景與鄉下人家形成了協調、統一的畫面。
風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藝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調或趣味。
天高地闊:像藍天那麼高遠,像大地那麼遼闊。
十、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寫鄉下人家總愛在房前屋後種瓜、養花、養雞、養鴨。
第二部分(5-6):分別描寫了夏天和秋天鄉下人家的情景。
第三部分(7):寫鄉下人家有著獨特、迷人的風景。
十一、句子解析
1.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簷(yán)。
開頭寥寥數語描繪了瓜藤攀架爬簷的場景,展示了鄉村自然質樸、恬靜祥和的農家風光。
2.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shì),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這句話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在門前豎兩根大旗杆不免讓人覺得太單調,蹲一對石獅子又太威嚴,而農家小屋前卻滿是攀上棚架、爬上屋簷的綠綠的藤和葉,點綴於其中的青、紅的瓜,以此做裝飾,色彩明麗,生活氣息濃厚,把農家小屋裝點得別致生動、親切可愛。
3.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sháo)藥,鳳仙,雞冠(guān)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由「還」字巧妙過渡到下文對花的描寫。這些花「樸素」,是說它們在鄉下隨處可見;「華麗」,是說花朵色彩豔麗。
4.還有些人家,在屋後種幾十枝竹,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濃蔭。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
這句話形象地呈現了「雨後春筍」的美妙畫面。一個「探」字,用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受到嫩筍迅猛的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裡探出頭來,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5.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隻的。從他們的房前屋後走過,肯定會瞧見一隻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這句話採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母雞猶如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尋找食物,雄雞則儼然一位在閱兵的將軍,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家人,守護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6.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呀!織,織,織,織呀!」
這句話用擬人的手法寫紡織娘「唱起歌來」,流露出作者對這聲音的喜愛之情。擬聲詞「織,織,織,織呀」,渲染了這種聲音的美妙。
十二、問題歸納
1.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
課文先後描寫了鄉下人家六個生活場景,概括起來分別是「瓜藤攀架圖」「鮮花綻放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秋夜睡夢圖」。
2.作者是怎樣通過描寫普通的鄉村事物、來體現鄉村生活的美好的?
課文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鄉村風景的。從第1到第4自然段分別寫房前種瓜、門前種花、屋後種竹、房前屋後瞧見雞、屋後小河見著鴨,可以看出是按空間順序寫的。而種瓜是在春季,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依照時令開放,母雞率領小雞覓食,綠蔭下見到鴨這些都是寫「白天」;第5自然段寫夏天傍晚院落用餐,第6自然段寫秋夜紡織娘叫,這些都可以看出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3.課文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鄉村風景 的?從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作者善於通過對普通的鄉村事物擬人化的描寫來體現鄉村生活的美好,如鮮嫩的竹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紡織娘在月明人靜的夜裡便唱起歌來,渲染了聲音的美妙。
4.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把「天高地闊」換成「津津有味」或「狼吞虎咽」好不好,為什麼?
不好,「天高地闊」這個詞既強調吃的動作,又強調吃的心情,還有邊吃邊聊的意思。而「津津有味」和「狼吞虎咽」則感受不到那份愉悅、快樂和愜意。
5.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
十三、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描寫鄉村房前屋後和春夏秋三個季節及白天、傍晚和夜晚的獨特迷人的景色,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
十四、課後習題
1.朗讀課文,想像畫面。如果給課文配畫,你覺得可以畫幾幅?試著給每幅畫取個名字。
七幅: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後春筍冒、院裡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
2.你對課文描寫的哪一處景致最感興趣?和同學交流。
描寫門前五顏六色的花和雨後春筍的景致我最感興趣,本來是樸素的鄉下,可是門前這些五彩繽紛的花朵、雨後的春筍又給本來樸素的鄉下帶來了勃勃生機,讀完以後讓我也嚮往鄉下這樣恬靜安逸的生活。
3.讀句子,再從課文中找出像這樣寫得生動形象的句子,抄寫下來。
他們的屋後倘若有一條小河,那麼在石橋旁邊,在綠樹蔭下,會見到一群鴨子遊戲水中,不時地把頭扎到水下去覓食。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啊!織,織,織,織啊!」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選做:你眼裡的鄉村景致是怎樣的?用一段話寫下來。
大樹也綠,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豔麗,田園的風光真是美。近處,一棵棵大楊樹挺直身板,抬起頭,密密麻麻的綠葉裡閃過一絲絲日影。遠遠地看去,這些楊樹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衛者。小草又嫩又綠,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塊碧綠的地毯,躺在軟軟的綠地上,比躺在沙發上還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裡之外都可以聞到。每一朵花都神氣十足地仰起頭。每個人家的門前都有一塊可愛的菜地,種有茄子、黃瓜、辣子、豇豆、草莓等蔬菜水果。從高處往下看,那些蔬菜水果就像一個個精英士兵,你就像那位大將軍,準備率領十萬精英去攻打敵人的城池。晚上,無數顆星星眨著眼睛,等我們睡著,星星才肯離開……
鄉下的田園風光真是美不勝收,哪裡的景色都比不上田園風光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