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2020-12-13 喵小咪麻麻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不但要掌握各種各樣的生活技能,同時需要擁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更為重要。

如果孩子面對生活的情緒很悲觀,那麼即使小孩再優秀,以後也不能取得好成就。

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波動很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瞬間整個人就陷入了低谷。

家長們對於孩子這種情況表示很擔憂,但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這種不良的情緒。

相信這類問題許多家長都很苦惱,當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去做呢?

一、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悲觀情緒

孩子的情緒很難摸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長多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

1、做事有始無終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悲觀的情緒立馬湧上來,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就會想到去放棄。有了開頭卻沒有結尾,最後會選擇逃避問題。

2、 沒有自信心

在生活中,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而又想去做的事情總是猶猶豫豫,膽怯,害怕自己做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不敢嘗試。失去了自我追求的精神

3、欠缺主動性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

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孩子總是不主動。做事情總是懶懶散散,就像石子一樣,踢一下動一下。

當孩子有這些不好的表現,家長要多觀察重視起來,避免孩子陷入悲觀的情緒越來越深。

二、過於悲觀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汪國真指出: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在陷入悲觀情緒中的孩子,遇到問題或者是搞砸了很多事情後,悲觀的情緒會使得孩子自信心受挫,再次遇到問題時便不敢輕易嘗試,去突破自我。

即使敢於嘗試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悲觀的情緒也使得孩子往壞的一面去思考,而不能正確認識到好的一面,往往在這一步就選擇放棄,沒有繼續去突破自我。

太過於悲觀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抗壓能力很差,同時這樣可能會影響到社交能力,因為悲觀往往延續出自卑的心理,而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多麼重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遭遇失敗和挫折,經歷這些苦難的洗禮,不斷吸取教訓才能不斷成長。

但是遭遇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角度是看待,而不是悲觀的,一味的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其實問題本身除了你自己外,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在影響著最後的結果,比如孩子學自行車,學了一個星期了還是不會騎,而隔壁小孩只學習了兩三天就會了,就因為比別人慢了幾天,就認為自己沒有天賦,才導致自己學的慢。

然而樂觀心態的孩子,會看到不同的角度,也會發現除了自身以外的潛在因素。

比如孩子會覺得隔壁小孩是不是平時偷偷勤加刻苦練習過了?還是我自行車本身就很難騎?從這些問題多角度去分析,從而認清自身的能力,自身不足就多加練習。

三、導致孩子悲觀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產生悲觀情緒,往往是孩子在諸多方面受到了影響,不斷積累出來的,如果這是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悲觀情緒,很可能導致孩子情緒崩潰。

1、受家庭的影響

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眾多研究發現,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是家庭,家庭能夠和諧美滿,孩子會感到很幸福,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力量和自信。

父母作為家庭的主要成員,對孩子的影響最直接,如果家長的心態不好,遇到問題時表現出不良的情緒,消極焦躁等等。

這些情緒傳染性很強,孩子遇上這樣的情緒也會隨著大人的表現發生共鳴。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頻,爸爸抱著娃靠近門邊,爸爸用自己的手敲了門一聲(模仿孩子頭撞到門發出的聲響),然後爸爸假裝孩子撞到頭了,表現出對孩子的遭遇感到痛惜,並且一邊撫摸寶寶的頭,嘴裡說著:「不痛不痛」。

但是這時孩子卻嚎啕大哭起來,我們都明白孩子是沒有撞到門,也沒有實際疼痛給孩子帶來嚎啕大哭這樣的情緒的,造成孩子這個情緒的,正是父親表現出來的情緒,讓孩子與之發生共鳴,所以家庭環境中,家長給孩子的情緒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2、沒有及時得到合理的情緒宣洩

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或者是某些原因受委屈了,沒有及時得到關愛,進行合理的心裡疏導,久而久之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比如因為某些原因孩子被家長誤解了,而家長則是以強硬的態度批評孩子,並且不許孩子哭,不許孩子有怨言,長久積累下去,終有爆發負面情緒的一天。

3、消極經歷過多

比如經常遭受家長的誤解和過度批評,自己心愛的寵物走失,家長答應帶孩子去哪裡玩,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家長不能實現孩子這個心願等等,消極的經歷太多也會使孩子變得悲觀。

四、如何調整孩子情緒,讓孩子積極樂觀?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陷入悲觀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不足,思想不夠成熟,並不能獨自去調整心態,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為孩子進行疏導,引導孩子走向積極樂觀的心態。

1、鼓勵孩子,提高自信心

孩子表現出悲觀的情緒時,家長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由,並及時安撫,告訴孩子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就算做錯了,起碼也嘗試過錯誤的教訓,下次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

孩子能夠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說明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和自信心,而強大的自信心是一種樂觀的表現。

2、引導孩子戰勝自己

孩子遭遇挫折所帶來的問題,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去面對挫折,不能讓孩子盲目與別人相比,要從自身出發,要學會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較,是否進步了。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短處和長處,不能拿孩子曾經失敗過的經歷當做把柄。

有些家長就是不夠注意細節,自己工作或者生活中出了些小插曲,就不由自主地拿小孩的短處來批評,這樣是不對的。

作為家長需要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讓孩子發揮他的優點,這個優點便是孩子的自信,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3、孩子產生悲觀情緒時,試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導致悲觀情緒的情況有所不同,有時候是比較輕微的,有些是不管家長怎麼鼓勵引導下都很難將孩子開導出來。

這時候可以藉助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就突然提出意見,帶孩子去海邊或者遊泳館遊泳。

藉助這個活動來轉移孩子的負面情緒,等遊泳結束後,這些悲觀情緒也消散了許多,甚至完全消散,孩子情緒平和後,再對孩子進行開導。

最後,如果想要孩子在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中成長,為人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要多注意一些情緒的表露上,儘量避免給孩子流露出悲觀消極的情緒,多表達自己積極樂觀的情緒,讓孩子與之共鳴。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悲觀情緒,而孩子已經變得非常悲觀,這就需要家長多下點功夫了。

從根本問題上去了解孩子悲觀的原由,加以分析,尋找正確的開導辦法,讓孩子積極樂觀起來,擺脫負面情緒。

相關焦點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擁有良好的心態也同樣重要。如果孩子不能夠樂觀的去面對生活,那麼即使孩子的能力再強,也無法獲得一番成就。 很多家長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稍微遇到一點坎坷,心態馬上就崩了。
  • 警惕消極悲觀心理,3招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有些孩子一點點小快樂就很滿足,這些便是樂觀的孩子,但有些孩子無論獲得多大的快樂也會鬱鬱寡歡、充滿悲觀,這些便是悲觀的孩子。美國《神經元》雜誌有研究顯示,那些習慣悲觀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常常會有過多的「壓力荷爾蒙」,給大腦神經元的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最終還會影響孩子的心智、情緒和身體成長。
  •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情緒?
    孩子的樂觀首先來自家庭和諧、幸福氣氛,來源於父母的樂觀自信、幽默豁達。來源於父母能夠切實地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並戰勝他們面臨的困難,將自己的樂觀精神感染給孩子。這樣,即使在他們以後的生活中碰到困難挫折,他也能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難實現既定的目標。
  • 孩子總是出現悲觀心態,用好ABCDE法則,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同樣是還剩下一半的水,擁有悲觀心心理的孩子會想「就只剩下一半了」而樂觀心態的孩子則想的是「還有一半,太好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就決定了這兩個孩子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以及事情的結果是什麼。3·脾氣暴躁,管理不好情緒一個人是否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決定了他在以後處理問題時候的表現。
  • 孩子存在悲觀心態,總是對自己失望,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樂觀性格
    1.悲觀心態孩子經常對自己失望,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種悲觀的心態。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不太樂觀的,以至於他們總是用負面的方式來評價自己,總覺得自己的任何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而且他們經常覺得自己是不如別人的,尤其是看到那些優秀的孩子在自己身邊經過的時候,那種不自信的感覺會油然而生,這也就直觀地導致了這些孩子的悲觀心態變得越來越強烈。
  • 永遠擺脫你的負面情緒
    當你被負面情緒困擾時,如何擺脫它當有負面情緒 時要學會自我調節,加強 自身修養。以適當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不 快和抑鬱,以解除心理壓抑和精神緊張。善於自我調節,有張有弛。具體的可以做感興趣的事,如看搞笑的電影、旅遊、聊天,聽音樂,釋放壓力。或是找個沒人的地方大聲地喊叫。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改變你的認知,儘量保持好的心態。
  • 永遠擺脫你負面情緒
    當你被負面情緒困擾時,如何擺脫它當有負面情緒 時要學會自我調節,加強 自身修養。以適當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不 快和抑鬱,以解除心理壓抑和精神緊張。善於自我調節,有張有弛。具體的可以做感興趣的事,如看搞笑的電影、旅遊、聊天,聽音樂,釋放壓力。
  • 樂觀,兒童最需要培養的品質!應用積極心理學教出樂觀的孩子
    什麼是抑鬱症樂觀的反面是抑鬱。在討論如何培養樂觀的孩子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抑鬱症。抑鬱症的核心症狀就是長時間的、高強度的負面情緒。而你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又會影響到你的朋友和同事們,於是他們會逐漸認為和你打交道很困難,因此會疏遠你甚至離開你,這樣你會感到更加孤立無援,從而陷入更深的抑鬱。久而久之,你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就會給你構建出一個充滿負面情緒的悲觀世界。目前世界上有300多萬抑鬱症患者,中國的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年輕。作為父母,必須注意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在年輕的時候遭受抑鬱症。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美國總統裡根的心態啟示:讓悲觀的孩子變得樂觀
    有兩兄弟,一個樂觀,一個悲觀。一天他們從外面回來進自己的房間。 悲觀的一個看到自己的屋裡堆滿了玩具,但他沒有露出半點的驚喜,也沒有立刻過去玩玩具,而是悲傷地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說:「這麼多的玩具,被我弄髒弄壞了怎麼辦啊?」樂觀的一個走進自己的房間發現地上有一堆羊糞,他顧不上其他,飛奔在房間裡的每個角落,一邊跑還一邊嚷:「漂亮的小羊羔在哪裡,漂亮的小羊羔在哪裡呢?」
  • 怎麼看待孩子的悲觀和樂觀?
    對於孩子的情緒培養,父母需要做出正確的引導。道理是這個理,可為什麼總會有人陷入悲觀的情緒中不想走出來呢?我記得卞之琳著名的《斷章》,有那麼四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從這個寓言中,我們可以看出樂觀主義者與悲傷主義者的區別;如人飲水,父母的情緒變化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最終決定。讓我們來聽聽下面這則故事:話說國外有位父親想對自己的雙胞胎兒子進行一次性格改造,這對雙胞胎雖然長得一樣,但是性格迥異,一個過分樂觀,另一個則過分悲觀。
  • 孩子情緒低落,可能是心態悲觀所致,這些方法有助孩子平穩情緒
    這讓孫先生感覺到非常的疑惑,孩子這一系列的舉動讓他不知所措,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樣情緒低落呢?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這樣的,他們經常情緒低落,而且毫無頭緒。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無奈,到底孩子是因為什麼情緒低落呢?孩子為什麼情緒低落?
  • 分手了怎麼辦,如何擺脫分手後的負面情緒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經歷著分手或是被分手,然而結束一段感情後的人肯能會陷入一段負面情緒中,如果你說我分手後,沒有什麼感覺呀,也許是你對那段感情用情還不深吧。但對於因為分手後有負面情緒的人來說,處理得不好就會變得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那麼怎樣做才能擺脫分手的負面情緒呢。
  • 「胡思亂想」擺脫負面情緒
    &34;擺脫負面情緒理性情緒療法首創者、世界最長壽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情緒的產生分為三個步驟。最開始,我們經歷了某個事件;之後,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觀念對這個事件進行解讀;最後,才產生了相應的情緒。具體而言,當你經歷了某件不好的事情之後,並不一定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你最終的情緒狀態其實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正如那句老話所說&34;,當你遭遇到某件不順心的事情後,但你卻把他視作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這樣一想,你就會覺得釋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的處境下,有的人能夠保持樂觀,發掘事物積極的一面;而有的人卻因此萎靡不振,陷入負面情緒中無法走出來。
  • 孩子愛生悶氣怎麼辦?父母試試這些方法,幫孩子快速擺脫不良情緒
    他們不能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認為事情只有黑白兩面,不是對的,就是錯的,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一旦事情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就會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B、過分概括化。3、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呢?a、運用沙赫特—辛格的激活歸因情緒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歸因」是產生情緒的根本原因,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歸因,以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當孩子感覺到疼痛的時候,孩子就會流眼淚,大聲哭泣,等到孩子哭完之後,對呀疼痛所帶來的消極情緒,也就排解完畢了。總的來說,孩子的情緒出現波動時,一般是外界給他帶來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從而讓孩子產生相應的情緒,而消極情緒的出現則是因為孩子接觸了負面的影響。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會在孩子的身上寄予厚望,幻想著有一天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才。當這份厚望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時,孩子就會倍感壓力,總覺得自己讓家長失望了。出於這種心態,他們會在失敗或者受挫的時候,表現得情緒激動。
  • 孩子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束手無策,很難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低沉的情緒甚至還會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孩子難以和別人做朋友,在學習上也缺乏動力。
  • 專家:孩子悲觀有這三大心理特徵,學會這三招,培養孩子樂觀品質
    l 造成孩子悲觀的原因再看原因之前,先讓我們看一個科學家針對樂觀與悲觀做的一個實驗故事:心理學家曾經在一對雙胞胎的身上做過這麼一個實驗,這對雙胞胎一個悲觀,一個樂觀。心理學家在聖誕前夕:將悲觀的孩子關在了一間放滿玩具及遊戲用品的房間,將樂觀的孩子關在了一個滿是馬糞的房間。
  • 《教出樂觀的孩子》愛笑的人運氣都不差,樂觀孩子養成秘訣請收好
    拜倫曾經說過,「樂觀的人永葆青春」,在生活中樂觀的人就像擁有了快樂磁場,只要微笑著面對生活就會吸引到更多快樂的事情發生。有句網絡流行語叫「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也是告訴大家如果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運氣好像都會翻倍增長。在教育的課題上,「樂觀」,也是重要的一課,能夠培養出開朗樂觀的孩子,也能夠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抱有樂觀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