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前幾天去朋友家玩,當時他們在聊天,朋友的兩個孩子在房間裡玩玩具。沒過一會,哥哥的哭聲就傳了過來。小王跟朋友跑過去的時候,只看到哥哥對著地上的樂高哭泣,妹妹在一旁嚇得不敢動。
看到有人來了,妹妹趕緊說:「媽媽你快安慰一下哥哥吧,他把樂高堆壞了就一直哭。」朋友聽完並沒有選擇安慰兒子,而是特別不耐煩地說:「這點破事值得哭?你就給妹妹做這樣的榜樣?」
聽完朋友的話,小王趕緊把她拽走了。後來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跟小王吐槽自己的兒子,說他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怎麼說都不聽。
孩子在這個階段,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左右,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覺得不耐煩。
01孩子為何會被負面情緒左右?
原因一:心理承受力不強。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裡的寶貝,不管他們遇到了什麼難題,家長總要擋在前面,替他們解決掉。
這樣的孩子已經習慣了什麼事情都不用擔心,心理承受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當他們偶爾遇到挫折的時候,心理自然會扛不住壓力。
原因二:沒辦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因為年齡關係,孩子雖然擁有很多情緒,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當他們沒辦法表達自己,而又希望家長理解自己的時候,就會逐漸被負面情緒左右。
原因三: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會在孩子的身上寄予厚望,幻想著有一天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才。
當這份厚望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時,孩子就會倍感壓力,總覺得自己讓家長失望了。出於這種心態,他們會在失敗或者受挫的時候,表現得情緒激動。
02「鐘擺效應」是什麼?
時鐘大家應該都見過,它的鐘擺永遠都不會處在靜止的狀態,只要時間還沒停止,它就會一直擺動。所謂的鐘擺效應,就是人的情緒要不斷地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時,偶爾的一次積極情緒,可能就會讓他不知所措;同理,當一個人長期處於積極情緒時,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就會讓他的心理防線完全崩潰。
03家長如何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
一:利用積極情緒改變孩子的感受。
通常情況下,孩子之所以會產生負面情緒,是因為他們遇到了解決不了的事情,家長需要了解情況,搞清楚孩子是因為什麼事情才變得這麼消極。
假如家長這個時候什麼都不做,孩子很可能會沉浸在負面情緒當中,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應對這種情緒。時間長了,孩子只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變得更加消極。
只有家長弄清楚根本的原因,才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讓孩子找到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能上來就告訴孩子一個解決辦法,而是要讓孩子自己發現,家長只能起到引導作用。這樣的話孩子能充分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也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回失去的信心。
二:家長要多傾聽孩子的聲音
每當看到孩子哭了,大多數家長就會表現出一個反應,那就是不耐煩。他們不會考慮孩子為什麼哭泣,只會想辦法讓孩子閉嘴。
這樣的話家長和孩子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孩子會更加委屈,家長會更加生氣。所以說,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應該多聽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這種柔和的方式能讓孩子敞開心扉,從而緩解他的負面情緒。
三: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剛開始孩子完全不懂得怎麼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當他們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無法跟家長溝通而變得更加煩躁。
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慢慢指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只有這樣,以後孩子再陷入負面情緒時,至少可以將全部的感受說出來,家長也能更加明確孩子煩躁的原因。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在一旁引導,假如家長先不耐煩了,那麼孩子必然會受到傷害,認為家長不愛自己。所以說,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多一些耐心,用愛去溫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