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容易深陷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2020-12-22 小意觀育兒

同事小張說起自己的女兒那是一臉的苦惱,比方說有次她把女兒寄放在閨蜜家,然而等她去接女兒的時候,女兒看見自己卻哭著跑了過來,鬧得旁邊的閨蜜很尷尬。

原來,小張的女兒因為閨蜜的女兒玩具拼得比她好不服氣結果就哭了, 這閨蜜好不容易給哄好了,結果見到小張又哭了,搞得好像是閨蜜虐待了她一樣。

這讓小張脾氣一來直接訓斥自己的女兒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女兒這才忍住哭聲抽噎了起來。

其實,這是小孩子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也就是說沉溺於負面的情緒走不出來,但同時又不會表達導致的。

那麼,孩子為什麼容易陷進負面情緒陷阱?

①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孩子來說表達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沒有很好地掌握,在表達問題上總是會有出入。

其次,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認知並不成熟,有時候是難過但是孩子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故而不知道怎麼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

②心理承受不好

與大人不一樣,孩子對待挫折和麻煩的宣洩方式其實很單一,那就是哭泣。

當孩子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因為沒有其他宣洩方式只好靠哭來解決,不過還是源於孩子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畢竟這個年齡階段,抗挫折的能力本身就與大人差很遠。

③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對於大人來說,其實孩子的心境和自己遠遠不同,有時候大人感覺莫名其妙,為什麼孩子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哭泣,但是其實在孩子眼裡這件小事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

所以,大人要清楚,自己以為的一個芝麻小事,在孩子眼裡可能非常的嚴重。

如果家長想要更深入了解"負面情緒陷阱",那麼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鐘擺效應",能有效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負面情緒。

什麼是鐘擺效應?

所謂的鐘擺效應,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非常的差,比方說有時候情緒能非常高亢,然而有時候情緒卻非常低落,陷入了兩種不同的極端。

然而事情是有兩面性的,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只能用一種情緒,比如一定要孩子快樂,像是悲傷的情緒也是可以適度的。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引導孩子做到情緒管理,支配自己的情緒呢?

如何引導孩子支配自己的情緒?

①感知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當家長心境平和的時候,那麼孩子會更容易卸下心防和孩子面對面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家長要感知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然後在協助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有個正確的認知。

②強化孩子的正面情緒

家長要知道孩子負面情緒的來源,然後再去幫助孩子解決負面情緒,這樣的話,家長就可以知道怎麼利用鐘擺效應來協助孩子強化自己的正面情緒,成為一個熱情正能量的人了。

③避免用錯誤的方式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有些家長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就忍不住用尖銳的語氣去自責孩子,然而實則這只會激化孩子的負面情緒,應當讓孩子有個適當的空間表露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後自己去理解負面情緒從何而來,再來協助孩子引導孩子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情緒。

結語:

孩子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當家長應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一定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否則只會對孩子造成二度傷害,一定要基於科學且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幫助孩子,協助孩子脫離負面情緒走向正面的情緒。

相關焦點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時鐘大家應該都見過,它的鐘擺永遠都不會處在靜止的狀態,只要時間還沒停止,它就會一直擺動。所謂的鐘擺效應,就是人的情緒要不斷地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03家長如何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一:利用積極情緒改變孩子的感受。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孩子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束手無策,很難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低沉的情緒甚至還會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孩子難以和別人做朋友,在學習上也缺乏動力。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可是這些方法都用過了,孩子依然心情陰晴不定,想鬧就鬧,讓夫妻倆傷透了腦筋。想知道孩子們為什麼這樣嗎?其實,孩子情緒時好時壞,和「鐘擺效應」有關,家長懂得正確引導,便能輕鬆解決問題。★★ 「鐘擺效應」是什麼?
  • 孩子是個「愛哭鬼」?利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有時,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就是全世界。面對哭個不停的孩子,很多家長難免心煩。有的家長會訓斥孩子:「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其實,當孩子處在悲傷情緒時,如果家長橫加指責,孩子不但走不出本來就有的負面情緒,還會更加傷心。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一、為什麼孩子負面情緒這麼多?2.孩子不具備掌控情緒的能力孩子身上的情緒表現是非常直接的,他們不具備掌控情緒的能力,這使得他們喜怒形於色。所以當負面情緒產生後,孩子們會本能地將其不佳掩藏地表現出來,孩子們沒有控制情緒的意識,也不了解控制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 孩子總是情緒不定?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右腦已經發育成熟,也就是說孩子能夠感知到各種情緒,所以孩子在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通常會是右腦先體驗到情緒和非語言的感情,左腦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進行一定的理性的思考,由於大腦發育的特點,孩子的情緒容易敏感,比較容易發生波動,因此,孩子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中的一種概念,他首先將孩子的常見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自信、高興等正面的情緒,另一種則是自卑、難過等負面情緒,而孩子的情緒就像一個鐘擺一樣在兩種情緒之間來回擺動。
  • 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含羞草如果周圍的事物對於自己是種威脅,那麼就會蜷縮起來對抗,那麼人的情緒也會這樣,遭遇威脅就會轉為負面情緒,一方面是安全感,一方面是為自己的自尊而爭。當有人搶奪孩子的原本屬於他的東西,就會緊抓不放,甚至情緒突然變負面為自己的自尊而爭奪到底,這時候會變得信心百倍。03 我們來以鐘擺效應看待孩子情緒。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孩子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畢竟孩子對於情緒都尚且沒有充分的認知,又怎麼懂得如何控制呢?孩子容易情緒化,這是為什麼?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鐘擺效應",意思是人的情緒就像鐘擺一樣,不論是從左至右還是從右至左,擺動的幅度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把鐘擺擺動的兩個方向視作情緒的正面和負面,一個人有正面情緒,自然也有相應程度的負面情緒,這些都是我們所要接受和消化的。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簡單來講的話,就是形容一個人的情緒不穩定。正像是這個鐘擺一樣會四處搖擺。所以孩子的情緒就會起起伏伏。有時候高漲,有時候低落,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其實這也側面說明,這個人的情緒管理不好,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案例分析人的一生都是悲喜交加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學習的而煩惱而快樂,長大了以後就會因為工作而煩惱而快樂。人的一生正是因為有悲有喜起起落落,所以就會變得非常的精彩。所以喜和悲都是人生的調味劑,有喜有悲,才是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什麼?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家長明白「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壞情緒
    所以當孩子的負面情緒泛濫時,想要大哭一場,若能利用好「鐘擺效應」,引導孩子調控情緒,擺脫壞情緒的入侵,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能夠從悲傷走向陽光。《兒童情緒心理學》中對人的情緒做了解釋,情緒主要分為兩種——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正面情緒是指有助於身心發展的情緒,例如:開心、興奮、自信等,而負面情緒是指人們想要逃避的情緒,例如:痛苦、悲傷、焦慮、恐懼等,兩種情緒交替出現,構成了人情緒的鐘擺效應。
  • 學會讓孩子發洩情緒,父母別忽略「鐘擺效應」
    孩子的成長不要忽略了「鐘擺效應」什麼是「鐘擺效應」呢?我們知道,如果一個鐘擺,你把那個擺提的越高,在另一邊它也會升的很高。人的情緒同樣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對正面情緒反應強烈,那麼對負面情緒也會有比較強烈的反應;同樣,如果對負面情緒反應不強烈,那麼對正面情緒的感受程度也會降低。所以說,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在遇到喜事時開心快樂,就要讓孩子遇到傷心的事情時勇敢的發洩出來。
  • 鮮為人知的「鐘擺效應」在職場溝通、團隊管理及情緒管理裡的應用
    上面這句很長很拗口,那我換種簡單的說法:人性是複雜且多變的,但人性的複雜變化有一定規律可尋,一般而言,個體的人性遵循著「鐘擺效應」。基於對於人的內在「鐘擺」規律,「鐘擺效應」在管理學裡應用廣泛,比較深奧,將來單獨寫一篇,儘量把他寫得通俗易懂一點。今天在這裡可以先提一點更容易讓大家理解的例子。為什麼要講呢?
  • 鐘擺效應|孩子總是陰晴不定,無緣無故發脾氣?可能和這有關
    當孩子哭泣時,很多父母就立即制止孩子的哭泣,多數父母認為孩子的哭泣是一種帶有負面意義的表現。其實,孩子由於心智還不成熟,很多事情他都沒有正確的認知,導致有的孩子情緒波動會比較的大,可能會因為一件小的事情而陷入困惑或者哭泣,其實這個和鐘擺效應有關係。
  • 孩子胡亂發脾氣?家長了解「共生效應」,幫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可就因為這件事情孩子開始撒潑打滾發脾氣,王先生一直也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只能任由這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胡鬧。其實現如今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所以使得很多家長都喜歡提前打預防針。畢竟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不過還有絕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胡亂發脾氣的時候,常用一些簡單的教育方式。
  • 孩子情緒易燃易爆炸,家長巧用「油罐效應」,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
    後來苗頭越來越不對,再想制止,為時已晚,各種方法都用過來一遍,孩子就是不改,後來他爸媽直接就放棄了,讓他自己消化情緒去了,這波操作看的我們是目瞪口呆。一、「油罐效應」是什麼?七大姑八大姨的噓寒問暖要及時回復,體貼家人、隨叫隨到也是有必要的,學習壓力先不說,考大學的問題,在家長眼裡就像鯉魚躍龍門式的期盼。就拿每次考試的成績和排名,也足夠孩子勞心勞神的了,更不用說有的家長還給安排了各種興趣班、補習課之類的了。
  • 總是吼完孩子就後悔,避免「死循環」,家長要學會「情緒覺察」
    一、"情緒覺察"的定義 所謂"情緒察覺",就是需要時刻明白自己此時此刻的情緒是怎麼樣的以及需要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而自己此時的情緒究竟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