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現階段全國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

一個社會的本質、特徵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現為該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典型特徵,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是一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國家。這一價值理想鼓舞人心,滿載我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改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黨和政府不斷重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公正和法治。近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踐行這一崇高理念,正是為了早日實現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其涵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社會一定更加和諧幸福,國家一定更加富強文明。

通過三個層次理念的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可以說,這一表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奮鬥的一貫主張,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性又涵蓋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既堅守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當下中國,經過歷史滄桑巨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變革,發生了全面的變化。發展起來以後的中國,對精神信仰、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的關注更甚以往,對主流價值和共同信念的歸屬感尤為強烈。倒地老人「扶還是不扶」的熱烈討論,折射出人們對道德良知的珍視與焦灼;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為輿論焦點,道出了人們對社會規則的態度和期望。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發展需要價值導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要求,正對應這三個層面的時代要求,可謂大勢所趨、正當其時。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發熱議、產生認同、贏得共鳴的原因所在。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沒有核心價值觀,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難免讓國家社會迷失。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就是尋求國家的價值內核、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相關焦點

  • 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共同的思想基礎。我們要認識到全面了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為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正確的價值引領和有力的精神支撐。
  • 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流價值共識,其倡導的價值理念具有強大的道義力量、昭示的前進方向契合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景,對我們鑄牢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有重大意義。  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具有重要作用。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意義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意義
    ,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 第三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重大意義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勇前進的偉大曆程中,做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部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
    6月27日,記者獲悉,由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舉辦的第四屆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入選作品,日前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及相關網絡媒體公示結束。由江西省委宣傳部報送、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入選。此次評選,從初選的39種圖書中,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13種圖書。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內涵和價值意義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一理念,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理論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運用,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升華,是對人類價值觀合理因素的借鑑和吸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時代要求的主體價值選擇。
  •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理解和體會
    筆者試圖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的科學內涵、重要意義和鮮明特徵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體會。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1、第一個倡導,指明了國家精神文化的發展方向。
  • 彝族儀式感對培育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
    彝族人民的儀式感中的不少優秀成分對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意義。彝族儀式感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意義彝族在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儀式感對當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正面影響作用。有利於培養人們的家國情懷。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職業價值觀的塑造
    【關鍵詞】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 青年 職業價值觀青年人肩負著建設國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擔。因此積極培養鍛造青年人實踐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鞏固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生涯規劃,對於穩固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意識形態範疇的前導位置,打下牢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眾凝聚奮鬥的共同意識形態基礎,具有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
  • 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六字建議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 中華復興 世界大同  光明日報近期推動的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討論,對於宣傳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活躍思想,推動理論探索很有意義。我覺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在內容上應全面反映社會主義的政治和經濟、歷史和未來,並為之服務,而不囿於某一階段、地域或行業。在對象上應面向全國和世界,能為大多數人理解並認同,而不只是少數人的信仰或專業人士的理念。在語言上應科學嚴謹,通俗易記,而不是晦澀難懂,模稜兩可,或已有爭議的名詞概念。
  • 論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依據、意義和著力點
    內容提要:我國新修改的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堅實的實踐基礎和強大的道義力量,必將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促進新時代我國社會團結與和諧進步提供精神指引,為形成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支柱、形成人民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同屬性論
    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增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精神支撐和價值靈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指導思想和理想目標、價值取向和時代方向、教化功能和實踐路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
  • 知識分子要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
    歷史表明,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恰逢其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知識分子應站在構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充分認識其重大意義。 積極維護價值共識。
  • 司法裁判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葉挺名譽侵權案是對民法總則烈士人格權益保護條款的司法實踐,判決書對法條的理解與運用實現了立法主旨,對於保護英烈的人格具有警示宣傳作用,體現了法律的指引、評價、預測、強制、教育功能。」王娜娜對《法制日報》記者說。通過法治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是新時代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
  • 人文薦書 |《微時代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長年從事高校思政教育的蘭州理工大學張軍成教授撰寫本書,引導我們如何運用好「微時代」的優勢,與時俱進,創新方法,不斷前行,使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做到貼近時代、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機制與實踐邏輯
    {4} 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本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有著特定的歷史規定和時代內涵,它是當代中國對於建設什麼樣的國家、構建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以及如何共建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人與社會、人與人類共同體之間和諧關係等一系列問題,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宣示。  其次,意識形態話語自產生伊始,始終有特定的意圖和使命承負。觀念不僅涵蓋一種智力行為,而且涵蓋某種特定的方向。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的價值意義
    《規劃》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築牢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正是建立在對法律和道德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功能定位和相互關係的正確認識基礎之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可以為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和諧發展提供有效價值指引。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做新時代文明南寧人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助力首府南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及家長做新時代文明南寧人,7月24日,由中共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承辦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新時代文明南寧人」主題活動推進會在市少兒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