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英國打工那些事兒

2021-02-19 我就是你IAMYOU

本篇含實用乾貨。

其實,我認識的做兼職(非中餐廳中超)的華人幾乎沒有,信息多半來源於做兼職的其他國際學生或英國學生。大概是普遍華人家庭送出來的孩子,家境都還比較優越,且在亞洲以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職業分三六九等也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不過現在也在慢慢改變,本來嘛,憑自己的勞動生存就是值得尊重的。

 

先來說說兼職吧。雖然我還做的還很少,但是我認識不少人都是邊讀書邊打工的,兼職不僅能覆蓋他們的房租生活費,還有結餘讓他們去旅行或者儲蓄。就算是英國本地人來說,很多可能沒去上大學比較難在大公司謀職,或者想時間自由的人,也是靠這裡那裡做點兼職買車換車攢錢買房的。還有的,可能有一份全職,如果想做兼職,可以周末或者下班後做點home health care之類的工作,實現雙倍年薪。我個人認為,在英國,只要你主動積極找活幹,不怕苦不怕累,錢真的是好賺的,甚至都不需要有好的學歷,綜合素質高這樣的要求。

 

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便是勞動力不像發展中國家那樣密集,你願意做做髒活累活,比如服務員呀,送外賣呀,打掃呀,護工呀,倉庫工種呀之類的,其實都很好找。而且就算是很基礎的工作,一般法律也能保障你的基本權益(比如反歧視;人權法;安全防護;培訓;休息權利;時薪等等)。比如一周工作40個小時,按最低時薪8.72算,一個月大概是一萬多人民幣。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兼職保證工作的時長。當然如果你要租房子要長途跋涉去上班,成本什麼的就另說了。

 

不管你做什么正常工作,都不用太擔心別人瞧不起你,或者客人優越感極強這種事情。去餐廳吃飯,不管是普通的餐廳還是高級一點的餐廳,基本每次觀察,客人們都是客客氣氣的,隨便要個東西都是please, cheers(謝謝)不離口。沒有"這些工作放不上檯面"的觀念,即使你有這樣的觀念,社會道德也是不允許你表現出來,一個對服務人員都不尊重的人,管你穿金戴銀,只會被絕大部分人鄙視,說一句「這人真粗魯」。其實,本來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就算你做清潔,洗碗,做護工,你旁邊那個跟你一起做著兼職的人可能就是一個潛在的大牛,可能是在讀的名校博士,可能是準備考證的律師,可能是未來的從政人員。我在做一份零工時,就遇到一個女生,在他們國家是律師,她老公在英國做醫生,妥妥的高知家庭,趁著考英國律師證期間,做點工作賺點零花錢。我們學校也有好幾位認識的國際友人,拿著全獎,一邊準備著世界名校的博士申請,一邊做護工或者在超市上上貨。此外,很多企業正兒八經流程招的兼職,除了時薪外,還享有跟全職員工一樣的福利待遇。我一位在All saints(一家英國的服裝連鎖)當店員的朋友,只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兼職,還享用了十天的帶薪休假和不少的五折員工優惠。像Aldi, 潘多拉等等,一般正兒八經的公司找的兼職,哪怕只是做聖誕期間的臨時工作,也享有同樣的折扣待遇。話說,我可想去潘多拉了,做做兼職就可以五折買它們的飾品,不要太划算。

 

其次,條條框框的法律非常多,找英國的公司做,通常情況下,老闆都不敢讓你加班,更別說讓你免費加班了,也不敢付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按年齡不同有區別,25歲以上時薪要高於8.72磅,約75 RMB)。而且有規定的休息時間。時間一到,你不休息老闆和其他員工也會提醒你去休息。比如在英國的咖啡廳Google 地圖上說7點關門,基本員工六點半就開始打掃趕人了,為的就是7點準時關門走人。

 

說到這一點,我也曾試圖找中餐廳或中超做,但我所知道的幾家,時薪都很低,我當時還問你們時薪怎麼低於最低時薪標準呢,人家淡淡地回一句「那我們這個工作不適合你」。華人工作的勤奮,努力是不用說的,我覺得他們開店真的也很賺錢的,比如點個外賣,老闆開著奔馳來送餐,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單單華人餐廳和超市時薪給的那麼低,我們一個斯裡蘭卡的同學在他們同胞的超市打工,時薪都要高。此外,我個人覺得,出國就是為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適應能力,比如說英語,聽本地人聊天和看課本看電視完全是兩回事。職場文化也一樣,沒有真正跟各種文化的人一起工作,是很難拋掉偏見,融為一體的。做兼職的過程,你也同樣會收穫很多。很多事,我們都要去做了才有發言權,沒有感同身受,是很難做到客觀的。

 

再次,提供兼職的平臺也很多,比如Syft, Icare, mint, Arc hospitality等,還有不少人在Facebook 上發帖子找工作,或者直接用Facebook jobs nearby 功能去搜,不過我個人覺得Facebook求職還是沒有專業的就職網上有用,只能算個信息來源吧。如果你不介意做家庭護理之類的,有機構會提供培訓,培訓期間也給發工資,然後他們也會發布空缺。通常,家庭護理是一個很缺人的工種。我覺得這真的是文化差異的體現。

 

在英國,很多家庭孩子一大就搬出去了,英國人呢又很怕麻煩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比如明明餐廳的菜很難吃也不好意思抱怨,明明很想找人聊聊天又很怕耽誤別人時間),而且個人意識強烈直接帶來獨立意識強烈,他們不喜歡被人看做是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依附別人的人(真堅強還是假裝堅強可能要因人而異了)。所以,很多人老了病了,就在自己的房子裡,由護工和公共服務部門的人一起照顧,或者去到care centre。講真的,我雖然沒做過但是參加過培訓,印象很深刻。所有的流程都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什麼人權法呀,反歧視呀,公平法呀,藥法呀等等,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列的很清楚,其中一再強調的就是「尊重個體差異,不得評價客戶的個人生活方式,不得對任何不相關的人透露客戶隱私(甚至包括老人子女親戚)」。培訓老師經典的一句話是:「去到別人家,就要尊重及遵守別人家的規則」 (當然違法亂紀的事還是可以報告的)。

 

還有,我覺得英國文化裡,「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真的是被很多人貫徹的很徹底。甭管做什麼工作,打零工也好,在好公司也好,只要負擔的起,生活的享樂是英國人民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度度假呀,看比賽呀。所以很多英國人並不願意在周末工作,這方面我感覺我是太久沒上班了,只要有得班上,管它周末不周末,畢竟現在疫情封鎖中,想玩也沒得玩。說到封鎖,對的英國又封了,看到那些年輕人對派對的熱衷,真心一點都不意外,再拖個一年半載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老闆雖然不敢讓你加班,但是跟英國人一起工作,真的覺得他們有著強烈的「work hard, play hard」的信念。工作八小時間,甭管老闆在不在,別說打醬油了,我看他們連洗手間都不怎麼去,一直在連軸轉。有意思的是,無論我們學校之前去很大的工廠參觀也好,還是我自己工作也好,工作場所(非辦公室區),真是從早到晚的放著音樂,流行的,搖滾的,時而音量大時而音量少,有的員工直接再戴個耳塞,看到有的員工邊走動邊有節奏的搖頭晃腦,扭來扭去,真心覺得此處為大型蹦迪現場。老闆也很搞笑,有時還要吐槽員工,今天放的音樂不好聽,而且一點點包袱都沒有,在員工群中,接電話時候罵人,罵完還要在員工面前再罵一遍,毫無要維持什麼形象的概念。

 

說完了兼職,再說說全職吧。儘管兼職也可以賺到錢生活,但是我個人還是傾向要將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做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價值的全職工作。工作,重要的本來就不僅僅是錢而已,它還涉及到行業的認知,提升的可能,而且與什麼樣的人常年呆在一起,在什麼樣的氛圍工作,都會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影響。如果是在校學生,按學校就業處的建議,最好是畢業提前一年就開始找工作,很多graduate scheme 都是針對於未畢業的學生的,等到畢業再來找很多機會都錯過了。英國本科學生也可以多嘗試placement,這個目前貌似只針對本科,很多好的企業應該都有。對於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我感覺通過獵頭是更好的渠道,尤其是對於沒有自動工作籤續籤的學生來說。很多英國本地的職業中介,推薦職位時對僱員都是免費的。我也曾諮詢過一家中文職業中介,主打是一對一輔導諮詢,收費起跳六萬多人民幣。關於全職,就不多說了。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況且我自己都還沒落實,說再多也沒有說服力(等我落實了再來更新)。各種類型的職業機構非常多,小廣告也非常多,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感覺主打就是四大或者名企,且在金融領域。搞得我們不學金融的,好像都成了打工邊緣人物,後悔沒去學醫,學醫真的是太好找工作了。

 

說完了這些,馬上就要打臉了,如果大家認為在英國安於隨便做個兼職就可以了,那就太偏頗了。時光珍貴,我想我們每一天的選擇,都會影響到我們未來不同的走向。其實,做什麼樣的選擇,只要不傷害他人,都是你自己的權利,反正任何後果也都是要自己去承擔。在來英國之前,我也是一畢業就入公司工作,很多事情也沒做過。讀完研很想做回一個獨立的社會人,非常幸運地遇到很多很多的人,都是給予我正面的影響。所以,前路再難,相信我們都會好運呢。

昨兒,英國下冰雹了,這裡的冬天冷就不說了,還像夏天一樣雨多,隨時變臉。期待疫情過去的那一天,三月折騰到十一月,真的好懷念我兩年前經歷的夏天,熱的那才叫夏天。(圖:Abert dock 秋日的雲)

相關焦點

  • 英國風土人情及留學打工應該注意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多少?
    倫敦塔橋大英帝國的人民們,友好,熱情,但也不乏有一些傲慢;英國人誠實,厚道,但也不缺少幽默感。英國人的風俗禮儀都有哪些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海德公園不砍價在英國有一個和國內極為不同的習慣,那就是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丟面子的事情。
  • 【科普貼】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科普貼】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2020-11-02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學生在英國打工,一定要注意這些!
    之前說了「留學生做微商」事件後,我在後臺收到不少讀者來信,諮詢關於學生合法打工的事宜~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在英國打工那些事兒
  • 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
    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一.婚紗照是不是一定要拍?對於新郎新娘來說,婚紗照是非拍不可的。以上就是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的全部內容。
  • 深扒英國那些事兒、石榴婆、谷大白話……
    英國那些事兒,化工博士打天下和谷大專注翻譯類似,「英國那些事兒」也以國外文化為主打。事實上,有很多以英國為背景在經營的公共帳號,只是其中最熱鬧、最有趣、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英國那些事兒」。「英國那些事兒」的微信平臺是這麼介紹自己的:全英國最受歡迎的帳號。
  • 說說支教那些事兒
    她想了想說說:「我為這一生不白活而活著。」2017級志願者教師,劉玉潔,當過兵,正在支教。本期文章,來看看她眼裡的支教生活。回顧這半年支教工作,雖有剛走上講臺時的稚嫩,卻也有在不斷努力與付出過程中的收穫和成長,並且充分感受著支教賦予我的生命的精彩。雖說畢業也就半年時間,但是在部隊期間這樣的工作總結、述職報告也寫過幾次,有點「食之無味」。
  • 說說寒顫那些事兒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麻術後患者寒顫那些事兒。  以前,總以為術後的患者發生寒顫是個例,查閱資料後才知道,原來寒顫是全麻患者甦醒期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寒顫的發生率因病人自身體質、手術時間長短、術中出血、輸液量及環境溫度等不同而有較大差異,發生率約為5% ~65%。  不自主的骨骼肌快速節律性收縮, 伴中心體溫下降和外周血管收縮。
  • 用英語說說抖音那些事兒!
    明人不說暗話鋪墊了這麼多就為了教你用英語說說抖音那些事兒抖音的國際版名叫"Tik Tok"。
  • -英國那些事兒
    -英國那些事兒2019-09-19 13:46:10出處:其他作者:英國那些事兒  8.2發布 英國那些事兒     · 英國那些事兒 轉發*5  我和基友的日常 轉發 英國那些事兒  多囊是很多備孕女性都懂得苦
  • 【8月7日微預告】說說膽結石那些事兒
    8月7日,我們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宋振順教授為大家解讀膽結石背後的那些事兒。相信大家對膽結石都不陌生,目前我國膽結石發病率超過了10%,這時一種常見疾病。那你知道膽結石是如何形成的嗎?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人體進食後,它將膽汁釋放出來,參與對食物的消化。如果膽囊中出現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結石,這種情況就叫膽結石。
  • Proofed分享 | 聽過來人說說proofreading那些事兒
    最讓小編感動的是,在不少集贊截圖裡還能看到已經用過我們服務的同學對我們的讚譽,比如這個:謝謝大家對Proofed的支持和肯定喲~ 小編知道,不少學生朋友對proofreading的了解還比較少,可能覺得自己能考出雅思到英國留學那英語肯定也不差,應該不需要proofreading吧。
  • 說說畢業那些事兒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畢業那些事兒。先簡單說「畢業」(graduate)這個詞。*Vi. 畢業He graduated from Medicine Department,class of 1998.他畢業於醫學系,1998屆。
  • 英國留學生活——打工篇
    在英國留學可以兼職打工嗎? 很多留學生想利用課餘時間兼職打工,一方面可以有一些收入貼補生活,更重要的是利用這樣的機會練習語言以及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更好的融入英國本土的生活,可謂一舉多得,並且, 每個英國留學生一周是有 20小時的合法打工時間的。
  • 二十六,毛豬肉,福香四溢飄滿屋—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4)
    小年親手書春聯,幸福真情傳萬家—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1) 二十四,要送年,尊老愛幼永承傳—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2) 二十五,買衣服,一年到頭都有福—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3)
  • 微視頻: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
    今天,全國婦聯權益部發布《說說招聘性別歧視那些事兒》微視頻,強調進一步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婦聯等九部門《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推動在就業領域深入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營造有利於女性公平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 來看看英國留學存款證明的那些事兒
    申請英國大學語言班的同學,可能馬上要面臨辦理籤證的問題了,需要準備的籤證材料有很多,比較複雜的一項,可能就是存款證明的辦理了。存款證明是辦理T4學生籤證的重要材料之一,好多手續都要靠自己動手完成,有可能會因為存款證明辦理不妥,而被拒籤。今天南昌留學雲小編想要給大家分享一下英國留學存款證明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 說說開發Minecraft要用到的那些傢伙事兒
    notch老祖宗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這麼短的時間幹成事手頭一定有好的傢伙事兒的~~今天小編就班門弄斧說說吧,不喜勿拍喲~~OpenGLNotchNotch這個大鬍子的瑞典小胖子就是憑著上面介紹的傢伙事兒闖蕩遊戲江湖,聽說還掙了很多多的小錢錢。小盆友們要不要也學習學習這些傢伙事,也為自己整個啥玩意出來呢?
  • 「老留學生」說說日本打工的那些事
    相信在日本留過學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有過打工的經歷,尤其對於像我這樣90年代初中期赴日的早期留學生來說,打工生涯更是貫穿了整個留學期間,留學史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打工史,一切為了生存啊!那個年代不像現在,可以說沒有多少家庭可以完全支撐起留學期間的全部費用,超時打工在當時也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記憶中本人最多時候同時打著三份工,達到年中無休的境界。但語言學校的出勤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
  • 說說相框DIY的那些事兒
    昨天有小夥伴在後臺諮詢相框DIY的教程,那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相框DIY的那些事兒,不管是硬卡紙、毛線還是布片等等,都可以改造為別致的相框。
  • 【筑波生活】在日本打工那些事兒
    很多小夥伴來日本留學都會選擇半工半讀的「雙贏」模式,即一邊攻讀學位,一邊深入日本社會利用打工來賺取一定生活費。剛來筑波不久的新生,看到周圍學姐學長們在空閒時間都去「上班」,一定也心裡痒痒的,躍躍欲試自己也要出去「闖」出一片小天地吧。那麼,在日本留學時,打工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就跟隨筑波資訊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