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2020-12-20 澎湃新聞

【科普貼】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2020-11-02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企業的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產生了相應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符合條件的應分別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

一、什麼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呢?

簡單可總結為如下表所示:

具體來說,資產的帳面價值代表的是某項資產在持續持有及最終處置的一定期間內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總額,而計稅基礎代表的是該期間內按照稅法規定就該項資產可以稅前扣除的總額。

1.資產的帳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減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的因素,減少未來期間以所得稅稅款的方式流出企業的經濟利益,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2.資產的帳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兩者之間的差額會增加企業於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及應交所得稅,對企業形成經濟利益流出的義務,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3.負債的帳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則意味著就該項負債在未來期間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為負數,即應在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的基礎上調增,增加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4.負債的帳面價值大於其計稅基礎,意味著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與負債相關的全部或部分支出可以自未來應稅經濟利益中扣除,減少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符合有關確認條件時,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遞延所得稅負債如何確認?

除所得稅準則中明確規定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外,企業對於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負債,體現了會計上的謹慎性原則,即企業不應高估資產、不應低估負債。

【舉例1】A企業於2019年12月5日購入一臺100萬元的新設備,會計上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使用年限為5年,淨殘值為零,稅法上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

分析:2020年資產負債表日,該設備會計上計提折舊為20萬元,稅法上可計提折舊為100萬元,則該設備的帳面價值80萬和計稅基礎0萬之間的差額構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80*25%=20萬元。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如何確認?

遞延所得稅資產產生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如果不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於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的未彌補虧損,應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處理。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當以預期收回該資產期間的適用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

【舉例2】A企業2018年工資總額為1000萬元、計提職工教育經費為90萬元,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分析:根據財稅〔2018〕51號,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該企業2018年的職工教育經費可以扣除80萬元,10萬元可以結轉以後年度扣除,則以後年度有10萬元可以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0*25%=2.5萬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普貼】說說遞延所得稅那些事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企業遞延所得稅算法
    所得稅準則引入了新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其中涉及當期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與原準則的納稅影響會計法相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第一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計稅基礎;  第二步,計算資產負債表中各項資產及負債的暫時性差異;  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識別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暫時性差異,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第四步,以預期的適用稅率(預計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的適用稅率)乘以各項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的餘額
  • 投資性房地產的遞延所得稅問題
    問題:該投資性房地產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要想理解該問題,必須要充分理解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否則對於遞延所得稅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因此,先理清幾個問題,才會得出結論。>貸:固定資產 50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 700萬元(多數教材的會計分錄就是這樣,因為牽涉到遞延所得稅比較複雜,教材編寫者就忽略)(2)的分錄:假如沒有其他的"其他綜合收益"也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 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的簡便記憶方法
    很多朋友對新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搞不明白,尤其是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我總結了一下簡單快捷的記憶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解一下,也能很好地記憶,在考試時候比較快的做題。中華會計網校  對於資產來說是  大則納,大則減,大則要還債;小則扣,小則增,小則要資產大是指,資產的帳面價值比計稅價值要大"大則納",字面意思,你是大東西了,當然要納稅,就是這時候會計要確認為所得稅費用,即按會計處理應該納稅,是應納稅暫時差異"大則減",字面意思,和諧社會大東西還是減少點肥好,就是稅法上要進行調減納稅所得處理,即現在不進行納稅,現在不交稅也就是未來才要交稅了
  •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在企業IPO審計過程中,註冊會計師應關注遞延所得稅資產對財務報告是否有重大影響,特別是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可能導致企業扭虧為盈、佔當期淨利潤比重大、滿足業績增長並符合融資需求、符合特定需求指標等情況時,更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並執行切實到位的審計程序。
  • 新準則下遞延所得稅資產實務處理
    企業應於資產負債表日,分析比較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及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企業合併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於購買日比較其入帳價值與計稅基礎,按照所得稅準則規定計算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 企業涉稅會計科目「遞延所得稅」應用及處理方法?
    企業的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是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用來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的一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根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計算的未來期間應付所得稅的金額。
  • 內部往來涉及遞延所得稅的合併抵銷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號》規定:企業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因抵銷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導致合併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與其在納入合併範圍的企業按照適用稅法規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的,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調整合併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但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及企業合併相關的遞延所得稅除外。
  • 淺析企業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確認與計量
    摘要:企業按照會計準則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暫時性差異項目進行核算時,所涉及到的兩種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還應相應地調整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商譽等項目。遞延所得稅的相關內容在理解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本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說明,進一步加強對有關內容的理解。
  • 在可預計未來不會繳納企業所得稅,還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在可預計未來不會繳納企業所得稅,還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問題描述:企業今年計提有壞帳準備,企業所得稅彙算時會調增。但是以後年度有研發加計扣除,預計也不會交所得稅,這樣還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這部分所得稅費用後期如何抵減掉?
  • 當一次性扣除遇見稅率變化,遞延所得稅該如何核算
    因適用稅收法規的變化,導致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新的稅率進行重新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代表的是有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於未來期間轉回時,導致應交所得稅金額的減少或增加的情況。
  • 職工教育經費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問題的思考
    按照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根據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於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相關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並依此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而最終確認歸屬於當期的所得稅費用,此即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 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疑難問題解答: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
    【疑難問題解答】   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應採用何時的所得稅稅率計量?(會計實務)   解答:當期所得稅計量時都是採用當期的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都是採用相關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量。
  • 對上市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問題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近期,深圳證監局發現某公司在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方面存在不規範問題。一是該上市公司核心子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審慎性不足。上述事實反映出該子公司對於該條生產線相關年度投產時間和毛利貢獻金額的預測不合理,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審慎性不足,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第十五條的相關規定;二是上述子公司
  • 說說關於汽車屁股貼「壁虎」的那些事兒,車主看完:我也去貼一個
    這些都滿足的話,還會在汽車的屁股上貼一個「壁虎」。貼的這個「壁虎」可不僅僅使為了好看,為了拉風耍酷,其實汽車屁股上的這隻「壁虎」是另有深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汽車屁股上貼「壁虎」的那些事兒,車主看完:我也去貼一個。在中國,很多人都很迷信,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他們都會通過求神拜佛來化解,或者是相信什麼命運信仰。老司機在汽車屁股上貼「壁虎」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一分鐘帶你讀懂遞延稅說得!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兩個會計科目,是資產負債表裡的重要內容。然而,很多人卻一見到遞延所得稅就兩眼犯暈,直呼複雜與難理解。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老師總結下來有兩個原因:第一,遞延所得稅,是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差異的集中體現!所以想要理解遞延所得稅,既要掌握會計準則,還得對稅法有深刻的理解。難怪這麼多財務小夥伴都被它給難住。
  • 新準則下所得稅核算技巧
    一、所得稅核算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分析資產、負債帳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從而確定遞延所得稅的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重點在於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關鍵在於確定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
  • 會計相關知識學習筆記——所得稅
    ,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在綜合考慮當期應交所得稅的基礎上,確定每一會計期間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3、比較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對於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分析其性質,除準則中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定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金額,並與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餘額相比,確定當期應予進一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或應予轉銷的金額,作為遞延所得稅。
  • 所得稅費用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
    對於所得稅的核算在確認遞延所得稅的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時候如何進行確認,在確認的時候不考慮特殊情況,也就不考慮可供出售金融資公允價值變動,也不考慮商譽的情況下,一般來講直接是根據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金額乘以稅率就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餘額。應納稅的暫時性差異乘以所得稅率就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的餘額,發生額是用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餘額減期初餘額。
  • 疫苗安全科普動畫 | 第二集:疫苗那些事兒
    疫苗安全科普動畫 | 第二集:疫苗那些事兒 2020-08-28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
    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一.婚紗照是不是一定要拍?對於新郎新娘來說,婚紗照是非拍不可的。以上就是鄭州婚紗攝影,說說婚紗照那些事兒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