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市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問題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2020-12-20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對上市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問題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時間:2018-09-30 來源:

 

近期,深圳證監局發現某公司在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方面存在不規範問題。一是該上市公司核心子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審慎性不足。檢查發現該子公司的生產單元由四條生產線組成,其中某條生產線自建成後從未投產,董事會在批准盈利預測均未制定該生產線投產計劃,有書面文件論證該生產線投產的可能性。另外,該子公司對該條生產線未來毛利預測較以往預測顯著提高,但毛利貢獻提高的合理性缺乏依據。上述事實反映出該子公司對於該條生產線相關年度投產時間和毛利貢獻金額的預測不合理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審慎性不足,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第十五條的相關規定;二是上述子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所依據的盈利預測數據不一致。檢查發現,該子公司向評估機構提供的盈利預測數據,與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依據的盈利預測數據存在不一致,部分毛利預計金額差異明顯。此外,還存在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相關的盈利預測數據進行了修正,調增了預測涉及的部分毛利數據,修正依據缺乏合理性,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該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事項致使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我局決定對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相關焦點

  • 安永華明等五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採取行政監管措施
    內部治理、質量控制、執業項目存在問題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對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其員工唐海梅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其註冊會計師楊如生、諶友良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對中審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及其主任會計師谷揚、員工高東紅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 新宏澤(002836.SZ)收到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智通財經APP訊,新宏澤(002836.SZ)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簡稱「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於對廣東新宏澤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 暴風集團收到北京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回應稱將及時整改
    DoNews 12月17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暴風集團12月17日晚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以下簡稱「北京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暴風集團股份有限 公司採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2019﹞154號)。
  • 淺析企業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確認與計量
    摘要:企業按照會計準則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暫時性差異項目進行核算時,所涉及到的兩種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同時還應相應地調整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商譽等項目。遞延所得稅的相關內容在理解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本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說明,進一步加強對有關內容的理解。
  • 企業遞延所得稅算法
    所得稅準則引入了新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其中涉及當期所得稅及遞延所得稅的核算,與原準則的納稅影響會計法相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一、企業所得稅一般核算原理   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應於每一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所得稅核算,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確定當期所得稅。   第二,確定遞延所得稅。
  • 新準則下遞延所得稅資產實務處理
    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按照所得稅準則第十二條的規定確認。  企業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是,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除外:  (1)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
  • 當一次性扣除遇見稅率變化,遞延所得稅該如何核算
    因適用稅收法規的變化,導致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發生變化的,企業應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新的稅率進行重新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代表的是有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於未來期間轉回時,導致應交所得稅金額的減少或增加的情況。
  • 投資性房地產的遞延所得稅問題
    問題描述:2016年7月1日,東海公司將一棟閒置的辦公樓對外出租。當日辦公樓的帳面原價為5000萬元,已計提折舊為1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4500萬元。協議規定,每年租金240萬元,在年末支付當年租金。東海公司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
  •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在企業IPO審計過程中,註冊會計師應關注遞延所得稅資產對財務報告是否有重大影響,特別是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可能導致企業扭虧為盈、佔當期淨利潤比重大、滿足業績增長並符合融資需求、符合特定需求指標等情況時,更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並執行切實到位的審計程序。
  • 新準則下所得稅核算技巧
    一、所得稅核算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分析資產、負債帳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從而確定遞延所得稅的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重點在於確定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關鍵在於確定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
  • 職工教育經費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問題的思考
    按照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根據會計準則和稅法規定於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相關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並依此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而最終確認歸屬於當期的所得稅費用,此即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 證監會發布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存十二大類問題
    年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近幾年連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所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部分上市公司直接以等待期內確認的股份支付相關費用作為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未充分考慮未來期間是否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 證監會: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
    年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近幾年連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所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部分上市公司直接以等待期內確認的股份支付相關費用作為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未充分考慮未來期間是否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 證監會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附歷年報告
    年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近幾年連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所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部分上市公司直接以等待期內確認的股份支付相關費用作為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未充分考慮未來期間是否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 企業涉稅會計科目「遞延所得稅」應用及處理方法?
    企業的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當期所得稅是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用來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的一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根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計算的未來期間應付所得稅的金額。
  • 分期付款與分期收款業務所得稅核算
    由此可見,分期付款方式下購買資產的帳面價值小於按照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固定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如果某事項不屬於企業合併,且該事項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該項事項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計稅基礎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 上市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與法定稅率之間仍存在著差異;相比國有控股公司,非國有控股公司的差異程度更高;稅收徵管強度越低的地區、稅收負擔越重的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與法定稅率差異也更大。同時我們發現,稅收徵管能夠發揮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功能,從而減少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與法定稅率的差異。
  • 在可預計未來不會繳納企業所得稅,還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在可預計未來不會繳納企業所得稅,還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問題描述:企業今年計提有壞帳準備,企業所得稅彙算時會調增。但是以後年度有研發加計扣除,預計也不會交所得稅,這樣還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這部分所得稅費用後期如何抵減掉?
  • 證監會發布2019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抽樣近千家企業,存...
    年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近幾年連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所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部分上市公司直接以等待期內確認的股份支付相關費用作為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未充分考慮未來期間是否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
  • 2020《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今日核心考點2020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所得稅費用的核算核心考點概述(一)應交所得稅的計算1.應交所得稅是指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交納給稅務部的所得稅金額,當期應交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