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產房,有哪些事要注意?助產士:別當這四類孕婦就好

2020-08-09 糖果媽媽

《中國衛生統計年鑑》表明,截至2018年,我國住院分娩率近6年連續達到99%以上,農村住院分娩率從1996年的51.7%升高到99.8%。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孕媽對預產期的逐漸逼近可謂是又激動又緊張,平時我們對分娩場面的了解僅限於影視劇,實在想像不出自己親身上陣的場景。

我們對分娩的印象,無非是又疼又冷場面慘烈,具體怎麼生孩子的問題,哪怕之前做了充足準備,一緊張也全忘了。

產婦緊張,助產士的工作同樣不好做,對他們來說,不會生不要緊,他們最怕遇到不聽指揮的這幾種產婦,希望你可別踩雷。

產婦吐槽接生大夫,不料自己才是被嫌棄的一方

被推進產房後,鑫鑫第一印象就是「冷」。產房裡溫度冷,接觸到的器械冷,醫護人員更是冷著一張臉。

鑫鑫陣痛逐漸加劇,開始忍不住哼哼,自己正在這哭得起勁兒,突然大夫來了一嗓子:「別嚎了!省點力氣!」

大夫接著說:「你這胎兒太大了,準備剖腹產吧。」鑫鑫還想堅持一下順產,看到大夫不苟言笑的樣子只好同意。最後是個8斤的大胖小子。

鑫鑫在床上忍不住吐槽接生的大夫態度不好,一旁的護士忍不住了。

護士說:「你可知足吧,給你接生的是我們主任,要不是因為你超重,別的醫生都沒把握,他也不至於延期去出差。」

鑫鑫這才知道為什麼那位大夫氣場那麼強,同時也為自己孕期的貪嘴又一次紅了臉。

醫生們最頭痛的,是遇到不聽話的病人

產房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神秘又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我們都知道產婦生孩子時有兇險,因此連帶著對產科醫生也戴著有色眼鏡。

實際上希望寶寶平安出生的,除了親人就是這一群醫護工作者,平安接生出寶寶是他們的工作,也是動力。

相對於緊張又慌亂的產婦,醫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知識,因此在分娩過程中,一定要信任醫生,千萬不能自作主張。

不配合醫生的工作,輕則為分娩增加難度,嚴重的後果不堪設想,對產婦和胎兒有百害而無一利。醫生們最頭痛的就是遇到不聽話的產婦。

第一次進產房,別當這四類產婦

1. 哭喊吵鬧

我們對孕婦分娩的第一印象,就是電視劇裡女人躺在床上,滿頭大汗撕心裂肺地喊叫,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做法。

陣痛很難熬,但喊叫並不能緩解疼痛,反而會消耗產婦體力,真需要用力時已經沒勁了,前期體力浪費,後期真的需要用力時就會體力不支。

而且孕婦忙著呼喊,很容易忽略周圍環境,聽不見助產士指令,影響分娩進度。同時還會感染待產產婦情緒,造成不好的影響。

2. 質疑醫生決定

不論是生頭胎還是生二胎,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對的,醫生的經驗要比任何一個非專業出身的產婦豐富。

因此在醫生建議剖腹產時不要質疑醫生的決定,分娩時每延誤一分鐘,寶寶就多一分窒息的危險。

對于堅持要順產,或是不到時辰不生的產婦或家屬,只能說這是極其愚昧無知,將母嬰都置於險境的行為。

3. 肥胖

如果孕期體重超重,通常孕檢時醫生都會指出來並要求孕婦控制體重。

但總有不聽話控制不住嘴饞的孕婦,以及認為「一人吃兩人補」的家屬,硬生生讓產婦吃成高風險。

產婦肥胖除了會增加孕期患上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在分娩時也會面臨胎兒太大、使不上力、身體承受能力差等各種問題。

研究指出,除了產前嚴重營養不良孕婦,當孕期體重增加超過20千克,剖腹產率可高達60%

即使是剖腹產手術,超重產婦也因身體素質較差面臨更高風險,對醫生要求更高。同時肚皮上過厚的脂肪層,不利於傷口縫合與後期恢復。

4. 害羞

分娩過程中,很多內向的孕婦因為接診醫生是男性,或是分娩期間自己無法控制排洩這一類糗事感到害羞。

放不開的產婦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分娩中,產程會相應變慢。如果再因為這些問題與醫生發生衝突,同樣會為分娩增加困難。

糖果媽媽叮囑:除了做好這些心理準備。產前還應提前準備好待產包,不要到了預產期再臨時置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第一次進產房生娃,別在這幾件事上「作」,最終受苦的還是自己
    過來寶媽講述第一次進產房體驗 寶媽微微:在進入產房之前,我還以為產房有多神秘,有各種各樣的神秘器械呢,結果裡面也就幾張產床 寶媽麗麗:我當時進產房的時候,裡面已經有三四個快要生的產婦,有些在哭喊,有些還在打著催產針,看得心裡害怕極了,好在護士都非常溫柔,一直在旁安慰指導,不到一小時孩子就順利生出來了。
  • 33歲初孕,第一次進產房看到助產士,她們和我想像的不一樣
    所以進產房很懼怕的是這種椅子,兩腿分開,助產士就在那裡吼,用力啊用力。02那天我是用移動的床推進產房的,因為破羊水了,不好走路。推進產房後也一直躺著床上,心裡倒不那麼緊張害怕了。雖然肚子每過三五分鐘會疼一次,但不疼的時候我還可以喝喝水,看看周圍的助產士們。在我印象當中,助產士年齡上應該是比較大的,這樣會顯得她們很有經驗。
  • 孕婦第一次進生產室是怎麼樣的感覺?有哪些注意事項?
    孕媽小米已經懷胎9月,馬上就面臨著要生寶寶了,她和我說:一想起這事就愁得睡不著覺,不知道自己生孩子時是什麼情形,會不會最後順轉剖?看多了電視劇裡,女人聲嘶力竭的樣子,她擔心自己到那時是不是也是一副猙獰的樣子。
  • 孕婦進產房生娃,這四樣東西是必備的,少一件都可能要多受罪!
    助產士嘆了一口氣,趕緊要護士通知麗麗的老公送進來,粗心的老公趕緊飛奔到醫院的商店採購,這讓麗麗在等待的過程中急不可耐,似乎感覺痛苦加倍了。其實,進產房前,這幾種東西記得要帶進去,少帶一樣產婦要多受很多罪:1、寶媽補充能量的食物:這主要包括飲料和食品,常用的是紅牛飲料和巧克力。
  • 孕婦進產房前,這4種物品要提前準備好,避免尷尬,少受罪!
    在懷孕期間,女人會為寶寶和自己準備產後用到的東西,但是有關於分娩時用到的東西,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可能沒有經驗,尤其是進入到產房之後,需要用到的東西,很多孕婦不了解。所以今天就給這些新手媽媽講解一下,進產房時需要帶哪些東西。這4樣東西,在分娩時會用到,進產房時,產婦要記得帶進去!
  • 蕾蕾33歲初孕,第一次進產房,結果開到三指順轉剖
    所以,對我來說進產房最懼怕的是這種椅子,兩腿分開,助產士就在那裡為你加油。02 那天我是用移動床推進產房的,因為破羊水了,不好走路。推進產房後也一直躺在這張床上,心裡倒不那麼緊張害怕了。雖然肚子每過三五分鐘會疼一次,但不疼的時候我還可以喝喝水,看看周圍的助產士們。在我印象當中,助產士年齡上應該是比較大的,這樣會顯得她們很有經驗。
  • 看完生孩子時候的尷尬事,才深刻體會到:為何女人進了產房無尊嚴
    關於生孩子,沒有經歷過的孕媽們可能多多少少也聽說過一些進入到產房之後的一些尷尬事,身為過來人,我只想跟各位孕媽們說,真正的產房,遠比你想像得要尷尬多了,不是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嘛:「進入到產房的孕婦是沒有尊嚴的。」現在想起來我當時進產房的一些經歷時,還時會覺得非常非常的尷尬。
  • 進產房後除了備皮,醫生還會幫你幹啥?這些事情孕婦提前了解下吧
    那麼在生產的時候,究竟要提前準備哪些東西,產婦們又會遇到哪些事呢?01產婦進產房前,需要準備哪些東西?1、進行內檢孕婦在進入產房後,內檢是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因為醫生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檢查孕婦的宮口開到了什麼程度,通常要開十指之後,才能夠進行生產。
  • 七張實拍圖,真實呈現準媽媽從入院到進產房的受罪過程,母愛偉大
    下面這七張實拍圖,真實呈現出準媽媽從入院待產到進產房的受罪全過程,看完以後只想說一句:「而這只是剛剛開始!別看只是這小小的幾公分,對孕媽來說每開一公分都是煎熬!調查統計:初產婦開宮口的時間大概需要11-12個小時左右,經產婦大概需要6-8個小時左右。
  • 英國女助產士自訴:我在產房目睹的那些秘密
    我是一名英國助產士,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接生婆」。我做這個工作已經15年了,從我手中接生的新生寶寶大約有數千名,我真的都記不清了。當助產士不但要協助產婦生產,還要幫助和應付一些難纏的家屬。這裡需要許多技巧。 產房有時就像「戰場」,你必須有化幹戈為玉帛的智慧。因為焦躁和緊張壓力會導致人們各種各樣的情感大爆發。
  • 產婦突然臨盆,助產士在「汽車產房內」緊急迎接新生命
    正在一樓等候朋友下班的產科助產士賀曼麗聽聞驚叫,連忙上前詢問情況。  「孩子在車裡生了一半,快救救我們.....」也許是職業天性使然,聽到「孩子」兩字,作為產科產房骨幹,已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資助產士賀曼麗,立刻隨這名女性一路小跑奔向一輛黑色汽車。
  • 孕婦生產要留心這幾個細節,尤其要配合醫生,否則進產房會白遭罪
    小徐是第一次分娩,心裡想著為了孩子的健康,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堅持順產。可是從進產房那一刻開始,她就陷入極大的緊張情緒中。在陌生人面前張開雙腿令她十分尷尬,一陣陣逐步升級的宮縮也讓她難以忍受。產婦在分娩時有哪些細節要注意呢?
  • 進產房生孩子,產婦少不了要經歷以下尷尬,有一條沒經歷就很幸運
    文|暖時光生孩子的時候,產婦在產房會有哪些經歷呢?對過來人而言,她們都知道,進產房生孩子,可以說除了要忍受各種疼痛不說,其實還有好多尷尬事在等著。閨蜜剛生完孩子,前幾天去探望還在月子裡的她,剛見面,閨蜜就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生孩子時候的事情,她說沒生孩子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生過一次才發現原來產房裡有那麼多的「羞羞事」。
  • 待產進產房,這些助產士的「暗話」,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尤其是醫學上,專業術語非常多。在生產育兒時,準媽媽們都要去醫院,最好對醫生護士所說的「暗語」提前了解,才不會鬧笑話哦。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在產房醫護之間最常用的4個「暗語」是什麼吧。
  • 為什麼產婦感覺產房特別冷?原來是因為這幾點原因,建議孕婦收藏
    生二寶時候是冬季,臨近春節,當時二寶出生後,產房的冰冷還是和之前一樣,因為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我讓助產士給我沏了一大杯熱紅糖水,喝過後,才感覺身體有了一點溫度。二、建議孕婦提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特別是第一次生產的產婦,因為對於分娩的過程沒有經驗,所以當進入產房後會比較緊張,當經歷了十級陣痛,拼盡全力把寶寶生出來後,以為一切都過去了,卻沒想到世界安靜下來後,自己會冷的渾身發抖,所以,提前了解下可能會出現的一切情況,好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
  • 產房內助產士當頭棒喝 事後產婦感動送來感謝信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產科助產士馬純收到這樣一封特別的感謝信,「您的果敢和當頭喝棒,讓我安靜和思考,試著超越自己堅持下去,再次感謝您」!這封感謝信的背後,發生過什麼樣的產房故事呢? 助產士溫柔鼓勵 二胎孕媽嘗試順產 事情要回顧到7月1號凌晨三時,中山六院產科接診到一位胎膜早破、遲遲沒有自發宮縮的孕婦小張(化名)。孕婦被送進產房開始靜滴催產素,很快就有規律宮縮。 一般來說,大部分二胎媽媽都會生的比較快,可是到了下午五六點時,小張的宮口都還沒開。
  • 一胎二胎全順產,我的真實經驗分享,你不知道的產房裡的那些事
    產婦一個人在產房裡,當陣痛來臨時,全靠意志力強忍著,無助害怕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各種頻發的產婦生產時跳樓、下跪事件,更是讓生產這件事令人望而生畏。那麼,生產時產房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胎二胎全順產,我的真實經驗,帶你看清生產時產房裡的那些事。
  • 有哪些注意事項?
    那麼,媽媽們辛辛苦苦的應對這場「戰役」,需要注意什麼?一,產檢按時產檢:1)首先,在孕期產檢的過程中,孕媽們一定要按照醫院制定的孕檢時間,按時產前檢查。2)其次,要注意每一項檢查結果,尤其是有合併症的媽媽,譬如妊娠期的糖尿病,妊娠期的高血壓等等。積極與醫生配合,將合併症的病情控制到最理想的狀態。3)有一項化驗需要特別注意,即孕媽的分泌物。
  • 去醫院生寶寶,要想不讓助產士反感,你需要做到哪些事
    在醫院生產時,會有助產士幫助孕婦,度過生產前的一段時間。有的孕媽生完後各種吐槽生的時候也不知道做了啥就被助產士反感,從而受了兩份兒罪。其實醫生護士到助產士和孕婦無冤無仇,一定是最希望孕婦順利生產的。但真碰上非常不配合的孕婦,相信他們也是非常無奈。所以生寶寶時要千萬要配合醫生才穩妥。
  • 準爸爸要陪妻子進產房需做哪些準備?
    前幾天,就有一名20歲出頭的丈夫見妻子分娩時大哭大叫,一氣之下打了妻子。陪妻子進產房分娩,並不是每個準爸爸都適合,準爸爸陪伴分娩前要了解些相關知識。此外,不建議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準爸爸陪護分娩。產房遇尷尬陪產這事兒聽聽準爸真心話一名英國權威婦產科醫師指出,爸爸陪著媽咪進產房,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不順利,因此提高開刀機率,不利新生兒及產婦健康,夫妻關係甚至可能因此有裂痕等等;聽起來相當令人驚訝,但也有醫師表示,親密伴侶在旁邊加油打氣,產婦會更有勇氣,產程反而會因此縮短。到底怎麼做會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