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山」字型校門開拆 老校門退出歷史舞臺

2020-12-27 大眾網

老校門前留影。

山大學生畢業時喜歡在老校門前留影。

新校門效果圖

  相關連結

  「山」字形大門的「前世今生」

  每一個見過山大老校門的人,都對這個頗具特色的建築印象深刻,而這座「山」字形大門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很多人從心裡還真有些捨不得。

  始建于于1990年,耗時5個月花了42萬元

  記者從山東大學後勤處了解到,「山」字形校門是1990年新建的,建設的目的是為了迎接山大90年的校慶。興建這座朝南的校門前,山大中心校區(當時山大還未合校,該校區被叫做山大新校)有西門、南門、北門三座校門,這座校門建成後成為學校的正門和南大門,原來的南門就成了現在的西南門。

  當時並沒有像現在這樣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設計方案,而是學校邀請了山東省建築設計院和濟南市建築設計院兩家單位進行設計,最後選擇了山東省建築設計院的設計方案,校門設計旨在體現齊魯文化「一山一水一聖人」之意,並同山大校徽的理念一致。設計方案確定後,1990年4月份該校門開始動工,9月份竣工,整個校門投資約42萬元。

  由於當時校門牆面採取的是鋼結構幹掛石材技術,現在貼面出現了問題。該校門的建築材料是花崗巖貼面,目前鹼化現象嚴重,加上黏合劑的問題,有時會出現掉下石材的情況。考慮到安全因素,「山」字形校門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不對來往車輛開放了。

    融入數學智慧,師生叫它「三角尺之門」

  在百度搜尋引擎上點擊「山東大學」,在搜索頁面上首先出現的就是這座「山」字形校門的圖片,這足以說明該校門已經成為山大的一座標誌性建築,是每個山大學生初進校園或者畢業時拍照留念的首選「景點」。

  至於大門透露出的設計理念,山大師生有很多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提及率很高——「山」字形校門修建時,數學家潘承洞時任山東大學校長,他的一些理念被融入學校正門的設計中:例如整座大門呈非對稱狀態,像一把45度角的三角尺和一把30度角的三角尺拼合而成的,牆面上還有一系列虛實結合的幾何圖案。

  在採訪中,提及校門重建的話題,不少師生都流露出對這座「三角尺之門」的依戀。一位老師說,「每次仰望上去,都體會到那個傾斜向上的角度,簡單而不乏味,穩重卻蘊含變化。」

    「興建這座大門時,山大西門對著的利農莊路還是一條土路!」回想當年,山大的一些老教師他也是感慨良多。但他們也表示,雖然對這座校門有感情,可歷史還是要向前走的,對於另一個新校門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山」字造型獨特,在國內能排上號

  1984年,年過而立的王小舒成了山東大學文學院的一名研究生新生。這年夏天,當王小舒來到位於山大南路上的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報到時,眼前的校園並沒有給他留下多深的印象。

  「當時,我是從南門進的學校。校門很簡單,就是那種常見的『框』字門——下面兩根柱子,上面一根橫梁。特色不鮮明,我的印象也不深。」26年後,王小舒已從當年的碩士變成了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小舒教授和山東大學緣分很深,在讀完碩士、博士後,又留在了山大任教。他也見證了山東大學20餘年來的變遷。1987年夏天,穿著碩士袍在新圖書館門前拍完畢業照後,王小舒離開濟南,南下赴無錫教育學院任職,身後依然是一橫兩豎的「框」字校門。

    1990年,年屆不惑的王小舒再次回到母校山大,攻讀文學博士學位。此時恰逢山東大學9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校園硬體設施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我來的時候,現在這個校門正在建造,不光比原來的高大,而且非常有個性。」王小舒說,由於新校門壯觀、氣派,「這麼大規模的校門,在國內也是能排上號的」,王小舒和當時的山大師生對新校門感覺非常好,「很自豪」。

    「山」字校門造型獨特,校門是一個抽象的山字,因此整體向東傾斜。走進校門,是兩條向10點10分的方向延伸的路。自誕生伊始,其設計理念便引來多種猜測。王小舒教授提供了另一個版本的說法,「當時聽說這個校門是根據聞一多先生的一個雕塑設計的。是否有這事兒,我沒考證過。」(記者 尹玉濤 韋輝 整理)

相關焦點

  • 大學校門「朝哪兒開」
    此前一周,山大中心校區新建大門正式啟用。媒體報導顯示,這座新校門兩側主塔樓高度為11米,呼應了山大建校110周年這一主題。而被新校門替代的「山字門」,當初是為迎接90周年校慶建的。    記者注意到,國內很多高校在建校周年慶尤其是整數年,必定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和校園環境的改善,最先改變的,必是大學校門。像南開大學的正門,正是為了紀念建校80周年建的。
  • 清華校門被撞 無人員傷亡……盤點經典大學校門!
    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新的具有實際功能的圍牆與校門,而「二校門」的歷史紀念意義早已超出空間界定功能的簡單範疇並上升到校園時空坐標的高度層面。比起與之齊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門更多了西洋的元素、現代的氣息。
  • 一中新校門正式啟用
    一座校門,就是一段歷史,她記錄了一個故事,訴說著一段滄桑,不妨讓我們一起回憶那些年,我們的校門吧。第一代校門耒陽一中第二屆畢業生在老校門處留影(珍貴老照片徵集)據已退休老教師回憶,一中校門最早設立在一間名喚「柏廬」的房舍旁邊 ,那時的校門樸素,但承載了老一輩的青春記憶。
  • 老山東大學校門的變遷
    老山東大學校門的變遷上個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山東大學在青島。校址就在大學路和魚山路之間,就是現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路校區。如今,這裡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優美校園之一。知情的人都了解,這裡不僅是風景優美,更重要的是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校園內那優雅的歌特式建築,上百年的翁鬱茂盛的花木,起伏盤旋高低錯落的道路······都記載了浸潤著濃厚文化的往事。這裡,先從幾十年間學校大門的變遷講起。
  • 科學網—山東大學新校門落成啟用 每一道景觀都有講頭
    山大新校門與遠處高聳的知新樓交相輝映,構成「山」字造型。(攝影 記者 鄭濤) 校門是大學對外的窗口,也是大學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作為山東省高校的「龍頭」,山東大學的一舉一動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此次校門的更換也不例外。有著21年歷史的「山」字校門「退役」後,山大中心校區新校門以它飽含寓意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 仿照100年前原唐山路礦學堂老校門 交大4道校門變回百年學府「範兒」
    發布時間:2011年03月25日08時19分 稿源:成都晚報 仿照100年前原唐山路礦學堂老校門據悉,新校門的樣式仿照的是100年前原唐山路礦學堂老校門的式樣。  目前的這4道校門造型不一,但還都挺現代。100年前的老校門是啥樣兒呢?其實,在交大犀浦校區已經率先修起了一道。成都晚報記者昨日前往看到,這三拱牌坊式校門用褐色花崗巖搭建,高約20米,寬約45米,中間大拱門可供兩輛汽車通行,兩邊各有一道小拱門供非機動車出入。
  • 大學校門發展史-總有一款是你母校的校門
    高等教育發展有一段歷史了,各個學校的校園風格不停在變,最為顯著的地方就發生在校門上,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校門是一個學校的臉面,跟隨大潮時髦是不是整個容也是可以的,畢竟時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 華西壩川大校門的秘密
    這裡中西結合的古老建築和遺留的歷史底蘊,把遊人帶到光陰的深處——  □馮暉文/圖  四川大學的幾個校門這幾年都變漂亮了。錦江河邊的大門煥然一新;一環路邊那道大門,紅色的牌坊樣式,喜氣洋洋,充滿中國傳統元素;而在華西壩人民南路東側的新校門顯得古樸雅致,和通透式的校園圍牆共同構成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 鑑證歷史變遷的大學校門
    尤其令我難忘的是她的校門,還是以前的建築,歷經滄桑至今依然在用,只是校門上的校名變了四次,鑑證著歷史的前進和歲月的滄桑。國立中央大學校門這是最早的校門,應該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剛剛改為國立中央大學時新建的,裡面的樹木也是新栽植的,比較矮小。
  • 【瀋陽攻略】東北育才的老校門!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那麼母校的老校門呢?反映了充滿紅色基因的校魂在不同時期的經典演繹。隨著71年學校名稱的演變,老校門已成為記憶中的化石,耐人尋味思考,如同涓涓的泉水,甘甜而又從未枯竭我想檢驗一下自己"痴呆"的程度,回憶育才曾經的校門,覺得應該有三個,不知正確與否:除正門(南門)外,還有東、西兩個。西門正對著西操場,應該是為學校的交通運輸工具所設(當時學校有一臺蘇聯產的嘎斯51卡車、一輛美國造黑色轎車和一掛純國產的馬拉大車)。上小學時我常翻過西門到校外玩,不遠處有個刻有日文的半截石頭樁子,好象是紀念或供奉死亡軍人的物件。東門未見開過,也許是儲運冬煤時用過吧。
  • 山大「解封」!學生們「衝」出校門,最想做的第一件事竟是……
    該通知發布後,很多學生第一時間「衝」出校門,「終於解放啦」!出校門後做的第一件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晚報山大新傳學院的小王告訴記者,9月19日下午學校發出解禁通知後,圖書館出現了開學以來第一次有空位的現象
  • 西南交大四道校門將「變臉」 仿原唐山路礦學堂老校門式樣
    西南交大四道校門將「變臉」 仿原唐山路礦學堂老校門式樣
  • 重點大學校門長啥樣?北大校門像藝術品,它的校門卻像拖鞋
    相信很多人都留意到了北京大學的西校門,北大的這一處校門顯得非常古樸,仿佛一件藝術品,充滿了人文氣息。北大的西校門似乎成為了北大的一個象徵,不少遊客都會在此合影留戀。天津大學說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校門,很多人都會提到天津大學。
  • 山西大學初民廣場前的校門定時定向開啟
    2月25日是山西大學開學第一天,早上8時,陸續有行人從山西大學初民廣場前的校門(當地人慣稱山大新校門,以下統稱新校門)進出。為緩解校內上下班高峰期機動車、行人的通行壓力,方便教職工上下班交通出行,學校決定25日起採用定時定向方式開啟新校門。
  • 河大故事,從河南大學校門百年變遷來追溯河大滄桑歷史
    河南大學歷史滄桑,曾經是國內外的著名高校,今日是雙一流高校,咱們就回顧一下河南大學的滄桑歷史。河南大學最早歷史是追溯到1902年和河南大學堂,河南大學堂在河南開封1903至1904年,中國最後兩次會試在河南貢院舉行,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就此劃上句號。
  • 震撼吾尼上海人靈魂的上海各高校校門
    從氣派上來說,華師大中山西路校門是當之無愧滴第一!進入此校門,就好比在巴黎凱旋門下遊走一遭!為人師表,莊嚴大氣!相比於華師大校門滴高大上,上師大桂林路100號滴校門是如此滴樸實無華,顯得低調。就看看老校區校門,就曉得一天一地了!
  • 國內高校特色校門,千奇百怪的造型,更有大學校門能跑火車
    大學校門是一所高校的門面,甚至有些校門見證過一所高校發展的歷史。有些高校的校門是中式的,有些高校的校門是西式的。無論怎樣的校門都能夠體現學校的特色和文化,不同的風格都帶著不同時代的模樣。比如國內最早的校門集中為中西古典風,它們有的被建成中國風的傳統牌樓和牌坊,如與武大校門同類的中山大學牌坊。更有的採用了傳統木料院門或仿古建築樣式,上海交通大學的校門就被戲稱為「廟門」,北京大學的西門也是房屋建築樣式的校門。這些校門都充滿了歷史和人文因素,這些校門也是遊客的打卡必經之地。
  • 山西大學新校區最新進展:校門建築方案確定
    近日,東山校區各校門的建築方案公布。東山校區設4個校門。主校門和側校門各兩個。上面兩張圖為2個主校門,下面兩張圖為兩個側校門。山大東山校區位於太原市東山大學城內,是東山大學城內核心高校之一,也是大學城內第一所開工建設的大學。
  • 武大老牌坊校門有多重要?除武大外還有這些大學的校門堪稱經典
    最近,武漢大學「老牌坊」校門被混凝土攪拌車撞出缺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何武大的校門被撞壞,大家會對如此關注呢?原因就在於這校門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武漢大學早期建築之一。武漢大學的前身是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
  • 煙臺一中校門樣貌演變
    1931年9月28日舉行開學典禮,1932年2月1日包括校門在內的新校舍總體落成。透過創校之初的老校門可看到煙臺一中中齋教學樓    1938年2月日軍侵佔煙臺後,志孚中學一度停課,此後在日偽政府的授意下,學生複課。1941年春,日偽強行接管志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