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馬後炮

2020-12-20 是情景測試啊

「馬後炮」最擅長的,不是找出「問題出在哪兒」,也不是想著「怎麼解決」,而是要充分地,明確地告訴別人,「你錯了,而我早就知道「。

」馬後炮「的突出特點是:先讓別人試錯,再讓自己得意。

他最擅長的是推卸責任。所以,在決定之前,他不會保證什麼,也不敢肯定什麼,但在結局產生之後,他肯定會貶低那些拿主意,做決策,以及執行的人。

他最喜歡的是譁眾取寵。因為沒有一錘定音的本事,也沒有擔責的勇氣,所以在事後輕鬆地說一句」你看,我早就說過「,就更加顯得自己聰明了。

對」馬後炮「來說,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你看我多有遠見,所以你該多聽我的話,否則你早晚還會吃虧「。但對聽者來說,他能感受到的卻是幸災樂禍,是落井下石。

比如,」我早就說過,不要和他結婚,他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這句話的感覺是,「你現在後悔就是你活該」;」我早就說過,不要走那條小路,一看就不好走「,這句話的感覺是,」你弄了一身泥就是你自找苦吃「;」我早就說過,讀書的時候要用功「,這句話的感覺是,」你現在工作辛苦就是你咎由自取「。

在生活中,這類人也很常見。

比如,馬上要進行一場比賽,開賽之前,他一言不發,比賽剛一結束,他就要出來搶戲,」你看吧,我早就說過,這個隊會贏,一臉的冠軍相「,或者,」我早就說過,要把他給換下去,教練真是太差了「。

比如,你在做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在開始之前,既沒人反對,也沒人支持。當你做成了,就會有人跳出來說,」我早就說過,這件事就該這麼做「;如果你搞砸了,也會有人說,」我早就說過,這事兒不能這麼做「……

遠見要用在指導未來上,而不是用在挖苦過去上。

要避免做」馬後炮「,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關於老闆的決定,親人的強求,朋友的選擇,職業的方向,科技發展的趨勢,球隊的成績等,然後時不時地用既成事實和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

你會慢慢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的預言家。

我的建議是,如果一開始你就有不同意見或者預判,但別人沒有接受或者重視,而你意識到了自己無力左右,那就由著別人去吧。

如果將來的某一天,他突然推翻了自己的意見,或者事實證明他當初的判斷是錯的,這時候你就不要再理直氣壯地說」看吧,我早就說過……「,而是要反思一下:為什麼自己沒有說服力?

你當初是說了,但別人沒聽,這就等同於你什麼都沒說。」說服不了別人「和」你根本就沒說「,其實是一個意思。

相關焦點

  • 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
    ……最後小王受不了,說道:「你就是馬後炮,事後諸葛亮!」事後諸葛亮,顧名思義,等待事情發生過了,特別是結果不好,才站出來指指點點,提出意見。關鍵時刻,一聲不吭,或者根本說不出什麼建設性意見,反而,事情結束後,站出來,跟先知一樣,把來龍去脈分析的頭頭是道,乍一聽很有道理,實則毫無意義。一件事出現了不好的發展,最需要的,是尋求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好事者拿出來指點批評。這樣的人,表面看似很熱心,實則是無知。
  • 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釣魚中的10種錯誤
    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釣魚中的10種錯誤 原標題: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釣魚中的10種錯誤
  • 罵葉茂中的人都是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
    《罵葉茂中的人都是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葉茂中不懂網際網路卻成了廣告界的傳說!
  • 為什麼會有「事後諸葛亮」一語,這是不是諷刺諸葛亮?
    大家想必都對諸葛亮十分熟悉了,尤其是他那未卜先知的「神技能」,更是令人羨慕不已。諸葛亮作為一名傑出的軍事家,在歷代可以說是都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就連司馬懿也稱其為「天下奇才」!那「事後諸葛亮這句話」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句話呢?大家不要著急,讓小墨為您解開心中的疑惑。
  • 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我們事後分析時,都已經知道嚴重事件發生了,而當自己身在局中,往往「雲深不知處「。這就是網絡所說的「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問題的原因找到了,得有解決方法,但很遺憾,這是人性,無法在整體上解決。但對於我們個體遭遇緊急事件需要陌生人幫助的時候,還是有方法的。
  • 事後諸葛亮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做事不要事後有先見之明
    我們常常在生活中遇到那種事後總結的時候像諸葛亮一樣,之前卻毫無建樹的人,這種人我們常叫他事後諸葛亮,事後諸葛亮這句話出自哪裡?有什麼典故嗎?   事後諸葛亮是什麼意思?事後諸葛亮的意思是事前無意見,事後才高談闊論的人。比喻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謔語,諷刺那些自作聰明放馬後炮的人。
  • 文津解盤:期貨市場中你是不是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最是鄙視那種道理一說一大堆,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的傢伙。要成為一個能真正上戰場拼殺的戰士,就要放開手腳地磨練自己上場拼殺的真本事。然而,在這個戰場裡,最難做到的事常常是:簡單地守候!在交易圈,我們常常只喜歡看別人在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在看別人說什麼,怎麼說。
  • 小學生「請假條」又火了,老師笑出腹肌:事前諸葛亮,事後豬一樣
    又是一個「事前諸葛亮,事後豬一樣」,這找理由翹課的本事還真是全國統一的呢,讓老師哭笑不得,直接回復到:「你料事如神,明天都能預測!」這個就有點嚇人了,外婆去世應該是真的,畢竟沒有人會輕易拿家人開玩笑,但這個請假理由有點意外,不過肯定是筆誤了,也許孩子根本不知道陪葬是啥意思,還以為是陪著下葬呢吧。
  • 面對危機 經濟學家為何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當然,這樣的「壞消息先生」鳳毛麟角,更多的經濟學家都是「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他們的很多預事後被看成是「蠢話」。如果開出一份「蠢話名單」,上榜者將包括一些顯赫的名字。就說成思危老先生吧,去年12月,股指回落千餘點,固執的老爺子依然堅持說中國的股市是個牛市,「只是從快牛要轉成慢牛」。
  • 「馬後炮 &事後諸葛」用英語怎麼說?
    後來人們用「馬後炮」比喻事後採取措施,無濟於事;或事情發生後才提出批評或建議,表示自己有先見之明的人。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馬後炮;事後諸葛。你應該早點說,別總是馬後炮!second guess 事後再猜?!(猜啥猜)字面意思是:猜兩次實際是說:事後再猜(事情都發生了還要猜啥啊!)
  • 你會看到網絡社交平臺上,到處是事後諸葛亮、馬後炮
    理性,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說自己是衝動買下的,又不能說自己不理性,只能事後進行合理化的自圓其說,就是阿Q一下。所以,你會看到網絡社交平臺上,到處是事後諸葛亮、馬後炮。營銷就是影響選擇,而大腦在幹些什麼?1)靠潛意識、無意識、直覺做選擇,這是最輕鬆的認知捷徑。
  • 「事後諸葛亮,事前zhu一樣」的原理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視頻的話題:事後聰明偏差。不過照例,我們還是先來講講我們的老朋友小健和愉快肥皂公司的有(qi)趣(pa)故事。事後聰明偏差是什麼?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答案就今天的視頻裡:視頻末尾一樣還是問答環節哦~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也歡迎在微信留言,下一期有可能就會說呢。
  • 郭若楓:黃金投資「順勢交易是馬後炮」怎麼不是馬前炮
    大部分人認為趨勢交易是車軲轆話,都是馬後炮,他們認為:趨勢都是事後看的,行情沒結束前,誰知道現在是什麼勢?很可能現在行情正在下跌,但你一入空,去順跌勢做空,結果行情就上漲,那麼你就不是順勢交易,成為逆勢的了。
  • 「馬後炮/事後諸葛」用英語怎麼說?這麼說,形象,地道!
    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事後諸葛亮,馬後炮 (字面意思:周一早上的美式橄欖球四分衛)【解釋】someone who is always criticizing and saying how he would have done something
  • 「事後諸葛亮.」
    --那個約定,事後來看,沒什麼意義。/那個約定,事後來看,太可笑了。 什麼叫做 hindsight指的是:後知之明,事後聰明,事後的認識;經常跟in來搭配使用讓我有點想到漢語中說的有些人,馬後炮,事後才聰明,叫做事後諸葛亮。
  • 之前又不說,事後喜歡馬後炮的2個生肖
    一種米養百樣人,生活中不一樣的人也有不一樣的處事手段。有一些人習慣就事論事,做錯了做對了都尊重事實。有一些人則不一樣,他們事發之前從來不發表任何意見也不做任何貢獻,總是在事情發生過後才會馬後炮,事後常常自稱有先見之明。
  • 中英互譯:你知道"事後諸葛亮"用英語怎麼說嗎?
    「事後諸葛亮」,中文俗語,意思是指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馬後炮(be wise after the event; second guesser),帶有貶義。
  • 英語熱詞:"馬後炮"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熱詞:"馬後炮"英文怎麼說? 2019-02-22 13: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馬後炮」本是一個象棋術語,意思是在「馬」後面加一顆「炮」,將對方的軍(check, put the other player's king under direct
  • 「武漢8人」系事前諸葛亮,明察秋毫,那為什麼是「傳謠」呢?
    據新京報社官方帳號「政事兒」報導,1月29日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最先武漢8名市民關於SARS的預警,屬於事前諸葛亮,是可敬的。人們常說,不要做事後諸葛亮,要做事前諸葛亮。
  • 關羽北伐,劉備諸葛亮為何事前不阻止、事中不過問、事後不救援?
    在關羽北伐期間,劉備、諸葛亮對於關羽北伐的態度讓後世之人感到困惑,具體表現為:事前不阻止,事中不過問,事後不救援。但是在關羽死後兩年,劉備卻又以舉國之力伐吳報仇,終至慘敗。為何耶?疑團重重,劉備、諸葛亮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是否是一個千古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