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後炮」最擅長的,不是找出「問題出在哪兒」,也不是想著「怎麼解決」,而是要充分地,明確地告訴別人,「你錯了,而我早就知道「。
」馬後炮「的突出特點是:先讓別人試錯,再讓自己得意。
他最擅長的是推卸責任。所以,在決定之前,他不會保證什麼,也不敢肯定什麼,但在結局產生之後,他肯定會貶低那些拿主意,做決策,以及執行的人。
他最喜歡的是譁眾取寵。因為沒有一錘定音的本事,也沒有擔責的勇氣,所以在事後輕鬆地說一句」你看,我早就說過「,就更加顯得自己聰明了。
對」馬後炮「來說,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你看我多有遠見,所以你該多聽我的話,否則你早晚還會吃虧「。但對聽者來說,他能感受到的卻是幸災樂禍,是落井下石。
比如,」我早就說過,不要和他結婚,他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這句話的感覺是,「你現在後悔就是你活該」;」我早就說過,不要走那條小路,一看就不好走「,這句話的感覺是,」你弄了一身泥就是你自找苦吃「;」我早就說過,讀書的時候要用功「,這句話的感覺是,」你現在工作辛苦就是你咎由自取「。
在生活中,這類人也很常見。
比如,馬上要進行一場比賽,開賽之前,他一言不發,比賽剛一結束,他就要出來搶戲,」你看吧,我早就說過,這個隊會贏,一臉的冠軍相「,或者,」我早就說過,要把他給換下去,教練真是太差了「。
比如,你在做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在開始之前,既沒人反對,也沒人支持。當你做成了,就會有人跳出來說,」我早就說過,這件事就該這麼做「;如果你搞砸了,也會有人說,」我早就說過,這事兒不能這麼做「……
遠見要用在指導未來上,而不是用在挖苦過去上。
要避免做」馬後炮「,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關於老闆的決定,親人的強求,朋友的選擇,職業的方向,科技發展的趨勢,球隊的成績等,然後時不時地用既成事實和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
你會慢慢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的預言家。
我的建議是,如果一開始你就有不同意見或者預判,但別人沒有接受或者重視,而你意識到了自己無力左右,那就由著別人去吧。
如果將來的某一天,他突然推翻了自己的意見,或者事實證明他當初的判斷是錯的,這時候你就不要再理直氣壯地說」看吧,我早就說過……「,而是要反思一下:為什麼自己沒有說服力?
你當初是說了,但別人沒聽,這就等同於你什麼都沒說。」說服不了別人「和」你根本就沒說「,其實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