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親密關係中,女生比男生有更明顯的瑪麗蘇情結

2021-01-09 九霄心理

個體在現實中的需求不滿,會通過幻想獲得心理補償。

親密關係中,女生通常比男生有更明顯的「瑪麗蘇情結」,也就是女生更渴望通過幻想來獲得心理補償。所謂的瑪麗蘇情結,指的是個體的一種完美化、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在瑪麗蘇情結中,個體可以是十分完美的存在,能夠得到所有人的關注和寵愛;哪怕個體覺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也是足夠幸運的一個人。換言之在瑪麗蘇情結裡,個體要麼無比完美,要麼無比幸運。心理學研究發現,女生要比男生有更明顯的瑪麗蘇情結,更渴望自己要麼無比完美,要麼無比幸運。

瑪麗蘇情結的心理邏輯

喜歡心理學的朋友應該知道「阿尼瑪情結」,這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理論。榮格認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化戀人的形象:男生心中理想化女生的形象叫「阿尼瑪」;女生心中理想化形象叫「阿尼姆斯」。在現實交往中,對方的形象有多麼符合這兩個理想化形象,個體就會產生多少好感。個體對異性的好惡,或者叫做第一印象,也是根據心中的理想化戀人的形象進行粗略判斷的。不管是阿尼瑪情結還是阿尼姆斯情結,所指向的都是對方;而瑪麗蘇情結所指向的是自己。

任何人都是有缺點的,但是有些人接受不了自己的缺點,所以會通過美化或者升華,來讓自己看上去是完美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瑪麗蘇情結也算是自戀情結。區別在於自戀所指向的是個體的具體方面,比如個體因為顏值而自戀,但是因為身高而自卑。瑪麗蘇所指向的是個體的整體,有著完整的人設,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有具體的內容。女性心理學家卡倫霍妮的理想化人格理論,為瑪麗蘇情結提供了邏輯支持。

男生與女生之間,瑪麗蘇情結的差異

思維方式的差異

在思維方式上面,男生偏重理性,女生偏重感性。在感性邏輯的加持下,女生的瑪麗蘇情結顯得更加明顯。在現實中,女生比男生更加精緻,更加追求完美,更加端莊有節度。戀愛中,男生對女生的要求,遠遠小於女生對男生的要求。這是因為男生大部分需求都可以自己來解決,但是女生大部分需求都必須通過男生來解決。比如女生可能更需要一個有責任感、有安全感、有信任感的男生,除此之外可能還需要一定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而男生對女生的要求十分簡單,那就是在相貌上過得去就可以了。這就意味著,女生更需要通過幻想來補償內心的需求。

行事風格的差異

男生的行事風格是雷厲風行,女生的行事風格是優柔寡斷。女生心思細膩,需要考慮的東西要遠遠大於男生。男生更追求一種結果,所以往往不會太在意細節。女生更多的以被動的形式處世,男生更多的以主動的形式處世。正因為女生總是處於被選擇的位置,所以女生更渴望自己是完美的,或者自己是無比幸運的。她們通過瑪麗蘇情結來幻想自己是完美的,所以會受到所有人的愛;或者自己不是完美的,但是無比幸運,總能夠遇到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開放性差異

心理學研究發現,開放性是基於安全感而產生的。安全感高的人,開放性也就高。人群中安全感高的人,總是非常的活躍,總是主動的探索人際關係。女生的安全感普遍低於男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大部分女生的開放性要比男生差很多。正因為女生的開放性不足,所以很多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必須依賴瑪麗蘇情結來滿足。現實中得不到關注的女生,會通過把自己幻想出無比完美的形象,或者無比幸運的形象,來得到心理補償。

女生如何走出瑪麗蘇情結?

通過上述介紹能夠看出,瑪麗蘇情結其實就是自娛自樂的產物,是不現實的、不成熟的心理幻想。女生越是沉浸在瑪麗蘇情結中,越難以在現實中找到心儀的男生。因為女生總是對面前的男生不滿意,總是覺得自己還能遇到更好的男生,直到年齡越來越大,女生只能通過瑪麗蘇情結得以滿足。因此,有瑪麗蘇情結的女生要想辦法儘快走出來,否則對親密關係的發展會產生阻礙。

走出瑪麗蘇情結,要求女生要接受現實,要意識到自己不是那麼完美的存在,也不是那麼幸運的存在。女生要切實為了自己著想,而不是為了一個不存在的理想化形象考慮。女生要接納男生的缺點和不足,要以包容的心態對待感情。在足夠包容和成熟的前提下,如果兩個人還是不合適,女生再考慮分手也不遲。如果女生總是過分高估自己的形象,就很難遇到合適的男生。

總而言之,瑪麗蘇情結本質上高估了自我的形象,目的是補償現實中的匱乏感。只有儘可能地走出幻想,接受現實,才能真正地消除匱乏感。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親密關係中,女生比男生有更明顯的瑪麗蘇情結
    親密關係中,女生通常比男生有更明顯的「瑪麗蘇情結」,也就是女生更渴望通過幻想來獲得心理補償。所謂的瑪麗蘇情結,指的是個體的一種完美化、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在瑪麗蘇情結中,個體可以是十分完美的存在,能夠得到所有人的關注和寵愛;哪怕個體覺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也是足夠幸運的一個人。換言之在瑪麗蘇情結裡,個體要麼無比完美,要麼無比幸運。
  • 女研究生「情感勒索」,從親密關係心理學淺析愛的真諦
    一派同情女生的遭遇,痛斥男生無情,即使沒有戀愛,作為同學,也應該伸出援助之手。誰對誰錯不好評判,因為任何人和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通過這件事,結合最近看的書,我來從親密關係心理學角度淺析愛的真諦。
  • 佐明讀書會 《親密關係》
    作者通過大量相關案例,結合心理學在親密關係上的研究成果,得出結論:我們在相愛的過程中向對方索取的,往往是我們童年缺乏的。作者指出,在親密關係中,衝突不可避免,我們也經常認為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讓感情持久。作者卻認為,單邊改善也能讓我們抵達靈魂關係的彼岸。在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脈絡,指導我們穿越親密關係的複雜障礙,回歸親密關係的本質,感受愛帶給我們的幸福。
  • 男女同居後有哪些變化最明顯?高情商女生的回答讓男生感到臉紅
    我們都知道,情侶間最親密的行為都是發生在同居生活中,熱戀期的男女生都充滿了對性生活的好奇,都希望能在同居生活中跟最愛的人發生一些親密的行為,在性生活中,男生通常都是扮演著主動的一方,而女生則是扮演著回應的一方。
  • 缺乏安全感的女生,在戀愛中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男女思維和心理有差異,一般情況下,男性對於情感得訴求相比較女生會少些。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由於依戀對象的缺位/教育方式的嚴厲等原因,造成在成長經歷中缺愛的女孩子,會有一個明顯的特質:需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認同感,需求被需要感,甚至通過維持不對等的親密關係的方式,尋求這種自我認可的存在感。
  • 「我抒我讀」投稿|最好的親密關係不單指愛情,可以是親情、友情
    近日,我看了一本名叫《最好的親密關係》的書。作者是(英)羅賓.鄧巴所寫的,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愛情、友情、親情的區別是什麼。可是,什麼才是最好的親密關係呢?在我自己認為之中最好的親密關係是生育我們的父母、自己的另一半和自己認可的好朋友的關係。
  • 女生肢體動作心理學:女生喜歡一個男生,到底有什麼表現?
    有句話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事實上,這句話,放在女生身上也同樣成立。從性別上來說,由於在傳統性別角色中扮演著養育者的角色,女生的親和力往往要比男生來得要高。也就是說,女生即使不喜歡一個人,也更有可能去表現出自己親和的一面。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一個人說的話往往並不可信,但TA的一些無意識的肢體行為,往往騙不了人。那麼,要如何識別一個女生是否喜歡你?
  • 警惕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
    這種現象在親密關係和職場中都很常見。對於一些態度強硬的明顯的操控行為我們都很容易識別,也會表示出不滿和反抗。但是還有一些操控者行為卻因為它的隱蔽和潛移默化而被我們忽略,甚至還錯誤的認為那是對方愛自己的表現,實際上這種操控行為正是煤氣燈效應的表現。所以我們有必要學會識別那些親密關係中的隱形操控者,並了解他們的操控手段,比如下面這三種。
  • 公平理論 | 親密關係中如何讓男生對你好
    最近跟好多姑娘聊天,發現了戀愛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覺得戀愛之後一段時間,男朋友不再關注自己、取悅自己了。但她們其實對男友很好,更沒有做錯什麼。這就不得不來嘮嘮這個叫公平關係的理論:人們只有在相對公平的前提下才對親密關係最滿意(Hatfield,1983)。每個伴侶的獲益與Ta的貢獻是成比例的,這個比率越相似,你們的關係就越公平(公平就一味著滿意?不一定!後面會說到)。你的獲益/你的貢獻=Ta的獲益/Ta的貢獻注意,公平並不要求伴侶雙方從交往中得到相同的獲益,每個人感到滿足的標準也各不相同。
  • 《親密關係》——你的另一半,如何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是一旦到了親密關係之中,我們又自動處於「弱」的一方了,想要被關注,想要被愛護,甚至有時候是個「粘人精」,成為單身的自己看到會鄙夷的人。其實,但凡是人,幾乎都有親密關係的煩惱,親密關係也不僅僅局限於伴侶之間,兩個親密到一定程度,家人,閨蜜都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
  • 心理學解析:親密關係的敵人是「控制」
    最近,「男生吵架VS女生吵架」這個主題上了熱搜排行榜。網友各抒己見,心中有說不完的苦,焦點集中在:吵架了誰先道歉?夫妻吵架,生活中在所難免。小吵怡情,是非對錯通過吵吵嚷嚷表達出來,有時純屬圖個心裡痛快,夫妻之間沒有隔夜仇。
  • 女生確認關係前後的區別,會比男生更主動嗎?確定關係後怎麼相處
    但是,一旦確定了戀愛關係,女生就變得蠻不講理,有時甚至會懷疑你是不是不愛她了。在確定戀愛關係之前,是她緊張,經常會想是不是自己靠太近你了,是否得保持合適的距離,有時還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太輕率了。但是,在確認了這種關係之後,女生會像膠水一樣一直粘著你,反而會使男生有些緊張。
  • 聽書|心理學經典重讀9《親密關係》:愛情與婚姻中的經濟學
    【解讀書籍】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親密關係》。正如書名所描述的,這是一本著眼於探討人際交往中親密關係的心理學專著,尤其對兩性關係進行了科學而系統的總結。當我們拿到《親密關係》這本書時,可能會覺得在閱讀之初存在一些障礙,首先因為這本書非常的厚,足足400多頁,其次他所涉獵的範圍非常廣,不但涉及親密關係各種階段的演變規律,還包括人際交往中的認知與溝通。這些特徵與我們平時所了解到的探討兩性關係的通俗心理學作品(類似於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之類的由案例和諮詢方案所組成的作品)完全不一樣。
  • 【愛的心理學】PUA,從天使墮落成惡魔!假性親密關係的枷鎖!
    ,更充分地體驗人生、享受愛情,找到美麗優秀的人生伴侶,懂得珍惜,共渡有情趣有品質的幸福生活(旨要目的);(6)PUA(一般是通過揚長避短的後天學習變得)極具魅力,集萬千異性寵愛於一身,被人愛也愛人,博愛感性卻不花心濫情的性情中人(共同特徵);(7)PUA比一般人更多技巧,更有洞察力,更講究細節,更注重與人交往中的禮儀事項。
  • 心理學:女孩同父親之間的依戀風格,決定了跟男生的相處方式
    同父親之間的微妙關係,決定了女孩未來對於異性的看法。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是研究女性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在她看來,女孩同父親之間的微妙關係,決定了將來同男生以何種方式相處。從認知心理學派來看,人格成因與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心理學:女孩同父親之間的依戀風格,決定了跟男生的相處方式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是研究女性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在她看來,女孩同父親之間的微妙關係,決定了將來同男生以何種方式相處。從認知心理學派來看,人格成因與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女孩對於家庭中的男性印象,是對於異性的最初認知。
  •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中,親密關係實際上屬於一個分支,與其內容也被稱作「親密關係心理學」。這四個字囊括的關係其實很多,本意就是指不限年齡和性別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但目前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情侶、夫妻間的愛情。所以在這裡,本篇文章也是著重講解以「愛情」為首的親密關係。
  • 心理學:跟父親關係越來越緊張的女生,會出現這些變化
    基於這一基本判斷,女孩在長大後就會刻意逃避男生。社交中有男生在場會不舒服,心理上會有一種壓力感。缺乏跟男生的正面互動,哪怕遇到喜歡的男生也不敢主動交往。不願意讓男生接近自己,反感所有討好自己的行為。哪怕男生足夠主動的討好女生,女生也會想方設法將這段關係切斷,她們似乎不願跟任何異性建立親密關係。女孩有超強的幻想能力,寧願在幻想的世界裡與那個完美無缺的男生建立聯繫,也不會在現實中與任何男生建立聯繫。她們通常給人一種高冷的印象,因為她們這是在保護自己,她們害怕被別人傷害自己。
  • 心理學角度的親密關係
    寫在前面今天探討的主題就是「親密關係」,以消極情緒的表現為切入點。在親密關係中本身就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過正好在戀愛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暴露出來。包括這些東西的歸因、根源探索,都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過程,包括「其實我是一個理性的人」這個結論,都是好的改變和肯定。總之就是,親密關係可以激發自己很多正面的思維、技能或其他事物,也可能成為暴露許多問題的切口和窗口。
  • 心理學:為什麼在親密關係中,你總有不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打分,如果是高分時,會讓我有種確定感和可控感,覺得這段感情是安全的。我想,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會尋找這種安全感。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說,為什麼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沒有安全感。1.對自己沒有信心,容易產生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想法《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強調,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自尊較低,他們傾向於以消極的方式看待自己,還會誇大自己的弱點,淡化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