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的教育領域中,我們注意到大家對於出國留學生是否願意回國的事情關注度比較高,而且也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討論。有人認為出國留學生必須學成歸國報效國家,也有認為出國留學生是否願意回國,那是他們的自由,不應該被強加幹涉。
其實,我們對於出國留學生是否回國的問題上應該關注,但也沒有必要太過於計較,畢竟人各有志。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關注出國留學生是否回國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出國留學生一般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好,而且具備很強實力的人,他們在享用祖國教育資源成材之後,開始為他國效力,總會讓人感覺到不適。
今天我們再來介紹一位出國留學生,可謂是95後天才,甚至有人認為用天才來形容他都是低估他,他的學習能力和學術能力絕對是出國留學生群體中「戰鬥力」最強之一。
在他的求學生涯中,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把小學、初中、高中12年的課程全部學完。這樣的讀書速度實在令人詫異,也令人敬佩。要知道,普通人用12年的時間,都不一定考出好成績,而人家用3年的時間讀完了小學、中學階段的課程,相對於其他人節省了9年的時間。
14歲那年,他參加了當前的高考,而且在高考中獲得了理科669分的優異成績。高考之後便收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邀請,並成功進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並順利畢業,也就是說他在同齡人高考的年紀,已經結束了大學本科教育。
要知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的學生都是國內頂級天才。在40餘年的辦學中,培養的本科生群體中,90%以上考取國內外研究生。超過200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約70%活躍在企業界、金融界,在世界500強任職的約35%。培養了駱利群、莊小威、謝彥波、浦晗等知名校友。
經歷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培養,他與多數人一樣選擇了出國,而且直接跳過了碩士研究生階段,考取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往世界級名校攻讀博士學位,並且順利畢業。
在他22歲的時候,在世界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同一天連續刊登了兩篇論文,報導了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而且這兩篇論文均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的。這兩篇論文的發表,一時間讓他再次受到了科技界的關注,而且也為他的成名再次增加「資本」。
就在這一年,他也被《自然》評選為該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並且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同時被媒體評為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
他研究的石墨烯超導到底有多厲害呢?我們都知道電力傳輸會產生很大的能源消耗。在世界能源發展史上,如何降低電力傳輸中能源消耗成為世界性難題。自從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發現了一種能將電力損耗降低到零傳輸材質,並將其命名為超導體。
但是要實現這種零損耗的目標,必須在零下273度以下的環境中才能實現。因此,在之後的科學上,無數科學家就期盼著能找到在常溫下實現電力零損耗的超導體材料,但是均以失敗告終。但是他的出現給這個目標註入了可能性。
在2020年5月,他再次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而且這兩篇文章他又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布。如今世界頂級科學家都在試圖從他的理論基礎上,拓展相關的科研成果。一旦能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將會成為世界能源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也將會被載入世界科技史的史冊。
自此,他也是名聲大振,很多國家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就連向來自稱世界第一的美國,也向其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加入美國國籍。他就是95後天才級少年曹原。
面對世界知名科研機構和高校的邀請,美國甚至為其提供了美國國籍綠卡和22歲評為教授的機會,但是他似乎都沒有做出任何的決定,並沒有表示過自己要定居美國或者在祖國之外的國家定居。
在各種邀約之下,曹原表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科研生涯會發展到什麼水平,但有兩年我非常明確,一是他會繼續此前的研究,創造更多的契機;二是他會回到中國。
對於曹原這樣的天才,他會回到祖國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東愛雨小公」,專注教育領域問題化解,解讀高考志願填報,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學習生活、考研、考公等各方面的精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