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您和您的孩子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一位協和博士後的現身說法

2020-08-10 整形外科醫生貓哥

寫給非醫學背景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為沒有醫學家庭背景的學子簡單描述一下從本科到博士醫學之路的大概過程,希望可以為選擇學醫的家庭提供一點參考意見,做好個人發展的長遠計劃。

個人背景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來自一個河南小縣城,從河南考入了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家裡直系親屬中沒有一位是和醫學直接相關的。本科畢業後有幸於北京協和醫院攻讀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接著也順利轉博並繼續參加協和醫院的臨床博士後項目。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很誠實的講,當初學醫並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因為我並不知道醫生到底意味著什麼,完全是在父母和班主任的建議下選擇的專業。一路摸索著前進,終究算是磕磕絆絆。所以,我想給非醫學背景的家庭聊聊這個過程,提供一些參考。

博士畢業啦~~~~

幾點需要提前做好的準備以及建議

大家都知道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在父母眼中是一個「體面」,「有保障」,「越老越吃香」的職業。但您也要清楚醫生這個職業非常辛苦,前期積累很長,綜合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希望您和您的孩子做好下面幾點準備:

1、做好時間付出的準備,較長的時間付出

學醫是需要大量時間付出的,從本科到博士畢業很順利的情況下應該要11年(5+3+3),假如您攻讀的是科研型的研究生(未能在研究生階段完成規範化培訓),還要再增加1-3年(各地,各個醫院政策不同)。有一個比較快的「捷徑」就是各個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八年直接取得博士學位),但是對高考成績要求要高很多。有人會選擇不讀博士,本科參加工作,但這依然要五年本科加上三年的規範化培訓。

需要強調一下,目前市級醫院的熱門專業入門至少是碩士研究生,省級醫院入門應該是博士研究生,而國家級醫院博士研究生是起步,現在很多地方也都必須要完成博士後項目才可以。

根據個人追求和選擇不同,這個時長跨度在8-14年不等。這才算您正式開始從事您選擇的亞專業方向,說從零開始肯定不合適,但起步階段肯定沒問題。舉個例子,外科醫生獨立主刀完成手術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增加N年,取決於個人悟性和發展機遇。

我和各位小夥伴在協和的第三年

2、經濟成本不小,尤其對於普通家庭

國外的醫學生很多都是醫學世家,或者來自經濟情況不錯的家庭,我個人也發現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周圍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同學比例在逐漸增大。因為學醫本就很苦,養成很慢,生活的方方面面難以照顧得到,一定的家庭支持會幫助醫學生更好的成長,消除不必要的物質顧慮。所以我特別強調了普通家庭,相信做父母的都能明白,畢竟結婚、生子、買房、贍養老人到了三十歲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基於前面我們講到的時間成本,粗略的按本科學費5000/年,碩士8000/年,博士10000/年,不經意間學費要交很多。規培階段的工資也是較低的,一個月應該是幾千塊錢,各地各科略有不同。當然,付出多回報肯定也多,能力獲得和物質獲得都是如此。假如成績優異,有很棒的科研成果,獲得獎學金,課題組和醫院的獎勵,收入肯定會增加,但無論怎樣和同年紀付出同樣辛苦腦力勞動的人比應該都是要少的

我和各位小夥伴在協和的第六年

3、高考後並不等於解放,請將學習變成習慣

高中的時候周圍總有一些聲音,「努力這三年吧,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可以好好玩了」。這是一個非常錯誤,誤人子弟的說法,尤其對於醫學生。

本科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跑階段,很大程度上決定碩士、博士的發展。假如您想去更高的平臺讀研,本科階段就要開始不懈努力,除去繁重的課業負擔之外,自己要主動去參加科研、社會活動,提升英文水平,如此才能在研究生面試中佔據主動。要知道,現在協和、北醫、上交很多知名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研究生基本都是從本科推免來的,本科沒有給自己足夠的砝碼,可能您連衝擊一下遠方的機會都沒有。緊張的氣氛從本科將會一直延續到工作,現在的評價體制對碩士、博士、職工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臨床+科研

作為家長您看見醫生在醫院裡的繁忙工作只是一部分,常年的培訓其實大家處理臨床問題應該都還是得心應手的,遇到搞不定的問題上級大夫也會來指點迷津。但是離開醫院後為實驗,為文章,為科研掉的頭髮,非醫學背景的家庭是很難體會的。努力一成不變也就是在於此,醫生可以說沒有上下班之分,上班忙工作,下班搞科研,這種情況越大的醫院越普遍。

本科畢業,踏上新的徵程

學醫好,還是不好?

以上內容其實也是我經歷並正在經歷的一些事情,雖然很苦,但我非常喜歡醫生這個專業。把「體面」,「有保障」,「越老越吃香」,「一人學醫,全家看病不愁」這些社會對醫生工作的看法拋在一邊,那種你憑藉自身的知識為患者解除病痛的成就感,著實會讓你愛上這個工作。醫生這個工作不枯燥,經常需要面對新的病情,處理突發情況,會讓你有情緒起伏。起步雖然晚,但是時間越長,知識、經驗積澱越豐富,起步以後便是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很難被替代,也不會被時代淘汰。

每個行業想做的好都不容易,醫學更為特殊一些,因為這個行業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容錯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不是很有某方面天賦、興趣的話,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愛一行,幹一行」的,而是「幹一行,愛一行」。

我想學醫初始便了解了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依然願意長時間努力上進,提高自己,那您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好醫生,並且深深愛上這個工作。

願您永懷赤誠之心,學醫之路勇往前行,只為除去世間病痛!

那年我們正年少,永懷赤誠之心

歡迎各位給我留言點讚加關注,我會在評論區回復各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2020年最好的4所醫科大學,準備學醫的考生,值得參考一下
    雖然醫學類專業很熱門,但是學生們在報考的時候總是會糾結報考哪些院校,畢竟學校的實力越強悍,學生能夠學到的知識才會越多。每年都會有一個對我國各類大學的排名,而今年醫科類大學的排名也已經出來了,這些實力派大學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醫學人才,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勇敢的站在一線上為人民服務。
  • 2020年最好的4所醫科大學,準備學醫的考生,值得參考一下
    雖然醫學類專業很熱門,但是學生們在報考的時候總是會糾結報考哪些院校,畢竟學校的實力越強悍,學生能夠學到的知識才會越多。 每年都會有一個對我國各類大學的排名,而今年醫科類大學的排名也已經出來了,這些實力派大學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醫學人才,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勇敢的站在一線上為人民服務。
  • 您真的為孩子做好一切準備了嗎?
    也許您會覺得,天災人禍都是小概率事件,然而一旦發生,對受害者而言,那就是100%。如何有效規避風險,讓孩子遠離病痛和意外,或者讓病痛和意外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夠有足夠的準備和應對呢?講到這裡,估計大家都已經清楚大智想說的話了,那就是:為孩子購買一份保險,構建保護傘和防護牆。
  • 讓您帶著孩子去旅行,您會側重在哪些地方去旅行呢?
    一來是孩子還小,還是處於母乳期的時候,可以少去很多準備輔食的麻煩,反而是更利於出行時候的便利;二來是對於一直以來都忙於生活瑣事的媽媽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放鬆自我的就會。就這樣促成了這次難忘的旅行。其實,也有一位單親爸爸完成了一件事情,並且這件事情在外人看來是很了不起和有紀念意義的事情。
  • 協和醫學院從北大、清華等名校試點招收非醫本科生
    被譽為「中國醫學聖殿」的北京協和醫學院今年試點招收非醫本科生,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校中選拔。借鑑北美的「4+4「醫學模式,在國內醫學教育方面首開先河。眾所周知,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比北大、清華的大多數專業都要高。站在大學四年級的起點上,再次選擇走進醫學行列對學生來說是怎樣的體驗?
  • 協和醫學院試點招收非醫本科生
    2018年夏天,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進行招生培養模式改革,並開設試點班。試點班從北大、清華和中科大等國內外名校的非醫專業本科生中選拔。學生經考試錄取後,在本科第四年進入協和開始醫學專業學習。
  • 上海協和教育集團校長盧慧文 新政策下如何準備入讀協和?
    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應邀在外灘教育。通過講座《新政策下,入讀協和系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對以上問題展開討論。第三是,協和的幼兒園在讀家長的分類計劃,若您孩子在讀以下9所幼兒園中的一所,屬於此分類報名的計劃。如果報名少於計劃會全額錄取,但若報名人數高於分配計劃數,也需要參與搖號。
  • 明天開學,疫情下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明天全國好多中小學就要開學了,孩子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在學校期間,應該注意哪些防控措施,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呢?疫情以來的幾個月裡,孩子們都是在家「釘釘」上網課,已經形成了在家學習和生活作息的習慣。雖然不能在同一個教室和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但是藉助多媒體和網絡直播手段,也是做到了聽課不停學的效果。
  • 北京協和醫院首屆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 他們經歷過什麼
    點擊查看 學醫的路註定艱辛,對於醫學生們來說,畢業從不意味學習結束,他們懷著對臨床的執著,步履不停追逐更精湛的醫術。2019年7月10日,北京協和醫院「2016級臨床醫學博士後出站典禮」在北京協和醫院學術會堂舉行。
  • 孩子高中選課想學醫,哪些醫學專業比較安全?網友:不學最安全
    文/教師老李高中家長真不容易,為孩子選課操碎了心。現在還得為孩子選的專業安不安全操心,這真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最近發生的傷害醫生的事情,也的的確確給很多想學醫的學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也給家長帶來很多顧慮:孩子想學醫,到底還支持嗎?如果非要學哪些專業相對安全一些?
  • 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老師,孩子說不想學了,您來家訪吧
    單位裡的事情不能不做,班上的孩子不能耽誤,於是這方小園地就只能在該播種的季節荒著,像北方農村盼雨一樣地盼著眼睛好些,工作閒些,能為各位網友提供一些微博的幫助,表達一位教育者些許真實的心聲。五一前一天,4月30日,班上的一位孩子家長在群裡給我留言:老師,孩子這段時間網課不上,作業不寫,我和他爸誰說的話都不聽。
  • 帶著思考和問題看懂《開學第一課》,家長和孩子需要準備哪些知識
    「神獸」歸籠,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仍然不能放鬆,特別是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一定要帶孩子看一看。那麼,帶著思考和問題看懂《開學第一課》,家長和孩子需要準備哪些知識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這句話出自清朝末年梁啓超所作的《少年中國說》,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託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 沒有快速的方法來學醫,但是走正確學醫路肯定會讓您更有效
    沒有快速的方法來學醫,但是走正確學醫路肯定會讓您更有效學習醫學的人知道他們正在招聘專業人士,全日制大學學位是助手/獲得執業醫師的最低教育門檻的唯一方法是參加高考。讓醫學羅編輯帶您了解如何獲得低級執業醫生資格證書。如果您想獲得醫生的證明,則該州現在需要全日制口腔醫學大學學位或更高學位。編輯建議您可以參加湖北技能高考或普通高考。畢業證書比普通的高考要簡單得多。專業課程分為150個選擇題和340個技能操作題,總分490。
  • 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入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孤獨症譜系障礙孩子的父母開始為孩子的入學焦慮:孩子的條件適合入學嗎?孩子什麼時候入學最合適?孩子如果上學,該做哪些準備?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該類孩子的入學問題。孤獨症譜系障礙孩子入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 如果您的孩子拒絕進食,您該怎麼辦?
    提供適當的食物也許問題不在於您的孩子拒絕進食,而是他們拒絕進食所有食物。請記住,孩子不需要像成人那樣多的食物。因此,如果您在盤子上放太多,它們可能無法完成。這不是因為他們很困難,而是因為他們吃飽了。讓您的孩子幫助您選擇嘗試的新食物。鼓勵他們幫助計劃,購物和準備食物。如果他們幫助準備飯菜,他們可能會更興奮地進餐。
  • 普通家庭不做好以下四個準備,別讓孩子學鋼琴
    導讀:普通家庭不做好以下四個準備,別讓孩子學鋼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普通家庭不做好以下四個準備,別讓孩子學鋼琴!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疫情當前,面對延遲開學,您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面對延遲開學的安排,您的孩子準備好了嗎?一、幫助孩子合理規劃時間在開學具體時間尚未公布的階段,家長應該和孩子合理規劃好每天的活動內容。在以往的休息日,孩子的時間基本被補課所佔據,許多家長把給孩子們的補課安排的滿滿當當,視為合理安排孩子活動的主要思路,往往是文體結合,忙的不亦樂乎。
  • 北京協和王直中:醫生要一身正氣,把病人放在首位!要看病,就必須多...
    199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名醫」稱號,2010年獲北京協和醫院傑出貢獻獎,2019年獲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分會傑出貢獻獎。訪談節選學醫既保護自己又能救死扶傷董琳(以下簡稱「董」):王老師,請談談您的童年生活和求學經歷。
  • 南寧協和醫院好不好 患者心聲告訴您
    核心提示:南寧協和醫院好不好?5月24日,葉女士帶著姥姥和剛出生一個月多的小王子,興高採烈地來到南寧協和不孕不育醫院,看望大恩人彭主任,要知道,葉女士是很難懷孕的單側輸卵管患者。 南寧協和醫院好不好?
  • 孩子學鋼琴之前,父母需要做好哪些「功課」呢?
    許多家長猶豫了,因為從孩子開始接觸鋼琴,就決定了家長是否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練琴,是否還有大量的時間去培養孩子。學習鋼琴是需要孩子與家長有足夠的韌性和執著的精神去支撐。因此,在決定讓孩子學鋼琴之前,父母一定要捫心自問:我們都準備好了嗎?這些準備包括哪些呢?  考察孩子:考察孩子的什麼呢?絕對不是孩子的手指是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