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個月當中,一場史無前例的公共衛生危機,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奉獻者。每個人都有很多反思,關於健康生活、家庭關係、人生價值以及全球合作,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可能想得更多的還有孩子的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將要面臨著很多的未知,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為他們做更好的準備?
協和教育集團總校長盧慧文應邀在外灘教育。通過講座《新政策下,入讀協和系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對以上問題展開討論。
01
小初新政解析
這次的招生新政,政策很長,有的解讀文章圖文並茂,也有很多的容量,但對於民辦學校的招生感興趣的話,總結起來大概就是兩句話,八個字,第一句叫公民同招,第二句叫超額搖號。
所謂的公民同招,就是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同一時間段裡開展招生工作,若在民辦學校的招生沒有被錄取,便依據公辦同類排序靠後原則,比如:若是居住地和戶口一致的,就會排到人戶一致的最後,但是仍然會排在人戶分離的前面。新政之後,為報考民辦學校增加了不確定性。若沒有搖進心儀的民辦校,便可能在公辦學校的招生錄取中排位也靠後,部分家長因此多了些顧慮。
超額搖號,就是當民辦學校的報名數不足計劃數的時候,全體錄取。當報名數超過計劃數的時候,就進行電腦派位搖號錄取。
這樣的一個新政的設計所體現的思路就是通過隨機體現公平,所謂的公平就是每個人都是相同的概率被搖進或被搖出。但是隨機帶來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家長們的焦慮。如何降低焦慮?對新政進一步的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上海的招生搖號,跟其他省份的不同點或者說創新點就是分類計劃:通過分類招生、分類報名、分類搖號和分類錄取,精準對接不同的需求。以協和的學校為例,協和通過課程設置,收費標準,走讀和寄宿,本校直升和對外的統招,當然還有員工子女等多種分類更加精準的對接需求。
02
協和集團化、一貫制、多元評價體系在新政中的整體優勢
新政對於協和整體上來說影響並不大。因為我們具有以下三個優勢,一個就是集團化,集團化不僅體現在它規模比較大,這次協和在上海幼升小和小升初都分別提供了1200個左右的學位,估計是全上海最大。集團化同時體現了管理的專業化程度高,在這次的招生政策當中,也專門有一個集團內跨區的學校之間的調劑,使得就讀的機率會極大地提高。
第二個優勢就是一貫制,協和從幼兒園起家,在過去的27年當中,從幼兒園逐步延展到小學、初中、高中,成為一所15年甚至16年一貫制的教育體系。在教育體系當中,小升初的優勢特別明顯,而在幼升小和初升高當中也有相對的優勢。
第三就是多元評價,協和的升學通道不是獨木橋,有多種不同的方式。當某一類的課程發生一些變化的時候,有其他類的課程來作為補充。孩子們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是個不斷成長、變化的過程,期間發現學生更適合什麼樣的課程或者發展路徑,老師和家長都有機會對其培養方向進行調整。
集團化專業管理是協和的一個特點,也是有別於其他教育集團的優勢。教育集團總部是一個實體化運作的、有著70多名專業中外人士組成的全職隊伍。由集團的決策層,學校管理部和學前教育管理部等多個專業管理部門組成。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架構,就像一個中央廚房,不斷的生產著各種產品組合,源源不斷的送到各個校區和幼兒園。
校區的管理層和老師們,會執行集團設計的課程體系,組織好教學、學校管理以及家校互動。作為集團總部與各校區的專業力量共同作用,保證每一所協和的學校和幼兒園都有一個相同的理念、相近的資源和豐富的升學通道。
課程體系全且多元是協和的優點,但也是複雜的方面。家長常常難以理清協和究竟有哪些校區?哪些學段和課程?互相之間有沒有直升的通道等等。
上海校區分布詳見下圖:
協和6所中小學招生情況:
大家在表格上看到一共有三類課程的名稱,分別是融合課程、先鋒課程和雙語課程。這個是招生計劃上面的名稱,熟悉協和的都知道,協和的課程都是中西融合的。三類課程當中也有各自的比重和傾向性。融合課程是相對來說國際性偏向更多一些的。雙語課程(或者叫精英班)就是以前的國內部,是偏國內多一些的。而最具特色的、比較平衡的,所謂兩條腿走路的中間課程就叫做先鋒課程。
2020協和系上海幼升小招生
2020協和系上海小升初招生
每所學校的具體情況請點擊連結,查看《招生簡章合集》。
03
分類和調劑如何選擇
首先強調一定要掌握好這次的時間節點。
關於分類招生和調劑志願。由於協和的校區比較多,課程比較複雜,簡單的梳理一下。首先確認學校,怎麼樣確認學校,肯定是根據居住屬於什麼區,對學校整體口碑的了解來做確定。
其次是課程分類,選定學校之後先選課程。以上提過的三類課程融合、雙語和先鋒課程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因為課程不同,學費標準是不同的,家長一定要事先搞清楚。
再者是走讀或寄宿分類。主要依據學生信息登記的身份,人戶一致就沒有問題,因為在登錄報名系統去做登記的時候,區域身份是不可改變的。對學校而言,是否為本區生,會直接反映在能否選擇走讀生或寄宿的按鈕。大多數的學校關於住宿還是走路是可以商量的,尤其外區學生但不願意寄宿的學校一般都會同意,所以這方面家長不用有太多擔心。可以根據系統的提示直接進行報名,然後在早走讀還是寄宿這兩個選擇當中,可以錄取之後再跟學校來商議,只要學校有基礎條件,都很願意跟家長來探討。
第三是,協和的幼兒園在讀家長的分類計劃,若您孩子在讀以下9所幼兒園中的一所,屬於此分類報名的計劃。如果報名少於計劃會全額錄取,但若報名人數高於分配計劃數,也需要參與搖號。(幼兒園包括: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幼兒園、上海閔行區海富虹橋幼兒園、上海市浦東新區海富幼兒園、上海浦東新區海富耀華幼兒園、上海浦東新區民辦海富金葵幼兒園、上海海富龍陽幼兒園、上海浦東新區海富新裡城幼兒園、上海市浦東新區海富天地幼兒園、上海市浦東新區民辦海富金太陽幼兒園。詳細內容請查閱校區招生簡章)
新政中有三種調劑方法,其中兩種志願調劑是繼續留在協和的做法:第一種叫做校內調劑。校內調劑需要注意到,課程之間調劑會產生學費差異,以及未來升學通道的不同。若只是在走讀和寄宿之間調節,家長就大可以放心,因為是可以跟學校事後來商量的。校內調劑需要有一個預估,所報的學校另一類的是否會有名額?若名額有限,第一志願沒有搖進,調劑志願進的機率也不會大。這時可以選擇協和集團本集團內的外區學校的調劑,會在本校名額不足時調劑到外區的、有技術條件的校區。這樣能夠保證有更大的機會留在協和。
04
如何做好搖號準備
一種結果是搖進,無論是幼升小還是小升初,大家都需要做一些入學前的準備。特別是協和以雙語教育作為特色的,所以學生加強對於英語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會有些幫助。
學校也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預測由於搖號新政,入學的學生能力會更多元和成正態的分布。學校會做非常細緻的學習、了解和分析,並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具體的操作方案。協和各校區、各學部、各課程的具體做法會有一些不同,也希望家長們可以充分地配合學校的專業安排,共同幫助孩子做好入校的準備。
而另一種結果,盧校有話說:
對於沒有搖進的家長需要知道,比學業更重要的準備,是一種軟技能,以及對協和教育價值觀認同的準備。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三方面共同的努力,若暫時沒進入特別心儀的學校,家長千萬別把焦慮或失望的情緒傳遞給孩子,或抱怨運氣,覺得是一個階段性的失敗。
我相信無論最後選擇哪條路,只要您的教育的目標清晰且堅定,並能適時調整應對的策略,孩子都可以培養好。更何況,協和從幼兒園到高中16年的教育階段,也許未來還有機會在某個學段,或作為插班生與協和更好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