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我國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發病率非常高,差不多10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是高血壓,腦卒中發生很大原因就是高血壓引起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那麼降壓藥是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很多人在這件事情上非常講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人體一天的血壓變化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需要在24小時是在不斷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如果把每一個小時的血壓記錄下來,然後連接起來,會發現形狀像個勺子,在醫學上被稱為勺形血壓。
血壓在凌晨5點左右血壓慢慢升高,到了9點左右,達到了一天中最高的血壓值,會持續在較高的水平,到了下午5點左右,血壓又會達到一天裡面的第2個高峰值,然後血壓慢慢降低,到了凌晨2點左右,血壓會降到最低,然後又開始上升。
勺型血壓和我們全天的生活需要相適應,是正常的血壓節律。白天活動多血壓就會高點,可以滿足身體血液供應。晚上休息時血壓的降低,能夠維持器官基本運作,又可以保證全身處於休息狀態。所以說高血壓患者不能只關心血壓的高低,還要了解當天血壓是否是正常的規律變化。
早上服用降壓藥
高血壓患者早上起來血壓很高,會達到高峰值,應該在早上一起床就要服用降壓藥。就算是正常人起來,早上血壓也會高,何況是高血壓患者,早上這段時間非常容易發生心梗腦梗疾病,另外降壓藥進入整體以後不斷地進行代謝,隨著時間的推移,濃度越來越低,效果會越來越熱,所以說起床後吃降壓藥才能壓制早上的高血壓,從一定理論上來說,起床後服用降壓藥沒有問題也比較合理,但是有決定說晚上服用降壓藥效果會更好。
晚上服用降壓藥
有研究證明晚上睡覺期間心腦血管收縮壓平均值比較高,說明這個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非常高,這種人比較危險。睡覺前服用降壓藥可以將睡眠區間的收縮壓控制得更好,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另外睡眠期間血壓明顯低於白天,這個時候服用藥物,對腎臟的功能和血脂都有很大好處。總的來說睡覺前服用藥物好處很多,對於高血壓患者更有一不但降壓藥物服用的量少,血壓會控制得更好,心腦血管事件更低。
降壓藥的種類不同,藥效作用也會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會不同,在服用時間的安排上也會不同。要醫生根據高血壓患者自身的病情和身體狀態,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和服藥時間。千萬不可以自己服用,否則會導致病情惡化容易誘發心梗腦梗疾病。
總的來說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早上好還是晚上好,必須要根據自身的病情情況和身體狀態,才能夠選擇正確的時間服用,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血壓水平和全天的血壓變化規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藥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