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不能忘記的上海童軍

2020-12-13 舊影君說歷史

這是一組1937年淞滬會戰時上海童子軍的照片。

童子軍是民國元年新興的一種教育模式,從1934年被列為初中必修課。

在民國歷史上,童子軍是一支非常活躍的力量,除了經常性的遊戲、野外生活、國際交誼外,還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尤其是全面抗戰時期,童子軍或奔赴前線,或服務後方,作出了很大貢獻。

1937年七七事變後,童子軍總會頒發了《全國童子軍戰時服務大綱》,各地紛紛組織童子軍戰時服務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海童子軍戰時服務團。

淞滬會戰爆發首日,該團便開始工作,參加童子軍人數最多時曾達到3000多人,大約1/5為女童子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為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送旗的楊惠敏。

後方服務方面,當時上海一百六七十處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幾乎到處都有童子軍忙碌的身影,他們擔任警衛、宣講、教育、急救、清潔等各項事務,在上海三次轟炸慘劇中,後方童子軍也很快趕往現場幫同救護。

服務前線的童子軍,則都是職業青年,年齡較長,訓練有素,主要配合紅十字會搶救轉運傷兵,也有一部分擔任隨軍工作。從戰爭開始到南市失陷的近三個月時間,童子軍向前線出勤1871次,救護轉運傷兵23925人。

上海淪陷後,有300多名童子軍隨同後撤。

1937年10月1日,英國童軍總會主席暨世界童軍領袖貝登堡寫信慰問上海童子軍服務團:「英國童軍兄弟深切關懷並欽佩君等服務受傷同胞及難民之精神,貴國獲得勝利與和平之期,當不在遠。」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之上海圍攻戰(上)
    上海淞滬會戰紀念碑近期筆者考證到大量淞滬會戰新史料,遂重寫淞滬會戰。以紀念浴血疆場的國軍烈士。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之中國!將分上海圍攻戰,反登陸作戰,陣地戰,防禦戰,金山衛登陸入杭州灣阻擊戰,撤退戰六個階級講述淞滬大血戰。
  • 淞滬會戰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鳳凰出版社 《郭汝瑰回憶錄》郭汝瑰/著 中共黨史出版社 《劍嘯大上海
  • 《八佰》背後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的評價與反思
    十三:淞滬會戰的評價 從1937年8月13日到11月,當時中國軍隊中三分之一的軍隊都聚集在了淞滬戰場上,一戰便是三個多月,前後的傷亡高達30餘萬人。
  • 淞滬會戰的意義和作用
    淞滬會戰歷經了3個月的苦戰,在國民政府傷亡了30萬將士、日軍傷亡了四萬餘人的情況下,以國民政府軍隊的潰退失敗而告終。雖然淞滬會戰雖然在戰術上失敗了,可是在戰略上和政治上取得了勝利。為什麼這麼說呢?沒成想淞滬會戰,僅僅一個上海就打了三個月之久,徹底粉碎了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歷史上我們都知道,凡是從北往南打的戰爭,最後都取得了勝利。以至於後來的國內戰爭,就有著「誰佔領東北,誰佔有天下的說法。」再看中國的版圖,南北相對狹窄,東西延長,地勢西高東低,日軍如果從北向南打,無論是距離還是地形地勢,都有利於日軍的進攻。
  • 誰說淞滬會戰毫無意義
    甚至在前線準備進攻的時候,蔣介石又首鼠兩端,命令部隊暫停進攻,再次等待調停,以至於貽誤戰機,禍害全軍······」那麼,蔣介石為何決定要在淞滬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會戰?他對淞滬會戰有沒有事先的準備和計劃?在淞滬會戰的過程中,蔣介石的軍事部署有無問題?戰爭的最後失敗與他所謂「討好洋人、乞求和平」間是怎樣的關係?
  • 淞滬會戰蔣介石發出最強音:「先發制人,趕日本人下海!」
    文|爆炸君說起抗戰中,中日兩軍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估計淞滬會戰會排在首位。關於淞滬會戰的具體經過,想必大家在歷史課本中大致了解過。但是歷史課本的講述往往比較簡潔,其實關於淞滬會戰還有很多值得一說的地方。
  • 淞滬會戰,75萬國軍浴血奮戰為何打不過28萬的日軍?
    吳克仁,來自東北軍的吳克仁,九一八事變後他就發誓要打回老家,淞滬會戰時,吳克仁任軍長,在完成守城三日的任務後,率隊突圍,不幸犧牲,是淞滬會戰中犧牲的最高的中國將領。淞滬會戰中,中國空軍首次參戰,飛行員閻海文座機不幸被日軍擊中,跳傘時落入敵軍陣地,被圍時,寧死不降,拔出手槍擊斃多名日兵後,開槍自盡,精忠報國。
  • 一寸山河一寸血——老照片裡的「八·一三」淞滬會戰
    中國嘉德 供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80年前的今天,淞滬會戰正式拉開帷幕。「八·一三」淞滬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場大戰役,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妄想。中國軍隊在虹口、楊樹浦一帶與日軍海軍陸戰隊激戰,日軍決定全力增援上海,國民政府也決心打一場大仗,調動全國軍隊向上海進發。
  • 淞滬會戰中日本兵的樣子,這些人讓國軍傷亡30萬,使上海殘破不堪
    【淞滬會戰】這場戰役的爆發,意味著中日從盧溝橋事變的局部衝突到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開始,這場戰爭爆發後全國各省各地群起響應,紛紛支持國家抗戰。在淞滬會戰以及之後的南京保衛戰中會看到來自全國各派系軍隊的身影,如粵軍、桂軍、滇軍、川軍、西北軍、東北軍、中央軍等。
  • 石原莞爾,淞滬會戰時反對增兵,日本若採用他的戰略,中華危矣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日兩國開始大規模向上海增兵,戰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但是日本的增兵行動卻遭到了一個人的反對,他就是日本參謀次長石原莞爾。
  •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聽到這個數字後,白崇禧哭了整整一夜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聽到這個數字後,白崇禧哭了整整一夜   淞滬會戰到底有多慘?
  •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日本在佔領東北三省後,侵略野心就開始膨脹起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 淞滬會戰中的雜牌部隊:趕了上千裡的路,就為了在這裡為國家獻出...
    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最初中國軍隊投入的兵力只有中央軍的第87師、第88師和獨立第20旅,在接下來的幾天裡,56師和98師也相繼到達上海,這兩個師也都是中央軍部隊,和87師88師同樣屬於調整師,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德械師,都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到8月19日,同樣是中央軍調整師的第36師也趕到上海,和之前的4個師一起合編為第9集團軍,由張治中指揮,負責圍攻日軍上海特別陸戰隊。
  • 最慘的淞滬會戰,桂軍6個師無一生還,他哭了一天一夜
    最慘的淞滬會戰,桂軍6個師無一生還,他哭了一天一夜說起抗日戰爭,在我們心中沒有什麼共、國之分,能扛起槍上陣殺敵的都是中華好兒郎。面對裝備的懸殊,這些熱血漢子像猛虎一樣撲向黑洞洞的槍口,即使四換一又何妨?就為了一口氣,一寸江山。
  • 日本士兵鏡頭下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當時中國上層也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這一企圖,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這場戰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滬會戰。但是由於蔣介石一味地寄希望於國聯,致使前線的部隊打的畏手畏腳,使日軍有機會從本國不斷的增兵,在上海進行大規模登陸,這場戰役打成了中日雙方一場規模龐大的大決戰。
  • 丹麥記者何銘生:我為什麼研究淞滬會戰
    2013年和2015年分別出版英文著作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和 Nanjing 1937: Battle for a Doomed City,前者於2015年由西苑出版社翻譯出版(《上海1937:法新社記者眼中的淞滬會戰》)。
  • 淞滬會戰,孫立人帶領的警衛團,為何一戰成名?
    那就大錯特錯了,有這樣一直警衛團就在淞滬會戰中,一戰成名,打了無數人的臉。孫立人將軍不久後,淞滬會戰爆發,作為上校團長的孫立人率領警衛團參與作戰,守衛陣地,結果其餘的兄弟部隊紛紛擔憂警衛團的戰鬥力能不能頂住日本人的進攻,此時的孫立人將軍沒有任何的表示,只是積極的組織士兵搶修工事
  • 37年淞滬會戰日軍有飛機,有重榴彈炮,為何不直接炸掉四行倉庫?
    1937年淞滬會戰是抗戰過程中最慘烈的大戰役之一,中國軍隊死傷二十餘萬人仍無法固守上海。而電影《八佰》中的淞滬最後一戰,四行倉庫守衛戰將這場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犧牲精神充分表現了出來。但是這裡似乎有一個疑問:既然上海的中國守軍最後只剩400餘人,並且收縮在倉庫一個據點,這不是很好解決麼?
  • 淞滬會戰—打出來的空軍節!
    淞滬會戰,不僅地面戰鬥十分激烈,空中戰鬥也非常激烈,是華夏大地上第一場立體性大會戰。一、首戰告捷淞滬會戰打響,日本飛機對中國軍民進行瘋狂轟炸,而此時的中國空軍,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卻被盡力調往杭州機場。此時的中國空軍剛落地,還沒來得及加油,就看見日軍的飛機就黑壓壓一片,炸彈接二連三的落在飛機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