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打開了時光隧道?尋訪三水河口舊海關大樓

2020-12-22 珊珊三丫頭

引言:從明朝嘉靖五年至1945年,河口一直是三水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為機緣巧合,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走進了河口,這個具有厚重文化底蘊的地方,見證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厚墨跡的地方。

位置:三水舊海關大樓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河口社區居委會橋東街28號一座。該大樓始建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是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早期海關之一。

歷史

一百多年前,英國人看中這個關口,強迫中國開放三水口岸並在北江邊河口鎮建立了海關大樓。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清政府開放廣東三水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此設領事館和海關。同年,英國在三水舊縣城河口設立三水海關稅務司公署,實行外籍稅務司專斷的半殖民地海關行政人事制度,關稅收歸英國所有。百年海關大樓見證了清末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段屈辱的歷史。

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該樓。1994年5月30日將該建築列為「三水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鬼屋的傳說

提起舊海關大樓,未必每個三水街坊都清楚具體所在。但是若說起「鬼樓」,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這座特別的英國建築。由於舊海關大樓由英國殖民者設計建設,因此本地人都喜歡稱之為「鬼樓」。

抗日戰爭時期,三水舊海關大樓短暫停用了幾年,後來又恢復了使用。汛期或者颱風天,水甚至能漫上來淹沒一二兩層。據說,英國人的一隻獵狗曾經淹死在這裡。而每當大風時節,樓裡都能聽見外面帆布旗在風中撕裂的聲響……

這棟海關大樓,永遠沒有人們所看到的那麼簡單。它的背後,曾經暗藏著上一代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過去,海關大樓在歲月中老去,是誰打開了時光隧道,回到了上世紀……

下了三水二橋,沿著河堤蜿蜒前行,穿過一片斑駁的民居,一棟荒廢的四層紅磚小洋樓赫然在目。和當地青磚灰瓦的建築不同,這棟樓帶著明顯的洋氣,儘管外牆已經斑駁,窗戶不復存在,但拱形的欄杆、藍白瓷磚鋪成的走廊地板、巨大的壁爐無不昭顯它的特殊。

大樓坐北向南,主樓高4層,大樓後有宿舍,為洋房式鋼筋混凝土和青磚建築。底層為紅磚結構,採用進口紅磚梁柱支撐大樓,上層為中式青磚結構。

當年建這棟海關大樓時,鋼筋、水泥、紅磚都是英國人從英國運來的,按照歐式設計建成了這座四層海關辦公大樓。江水上漲,海關大樓常常被淹,水位最高的時候曾淹到了三樓。歷經洪水浸泡江風侵蝕,百年過去,仍然紅豔如新,可見質量之優。而這棟樓的牆是空心的,寒冷的時候,英國人就在一樓燒壁爐,整棟樓都會變暖和,設計十分科學。

海關大樓作為貨物進出關口,自然是繁華聚集之地。船來船往,直接開到海關大樓一樓,完稅開閘,貨物放行。根據記載,當時,從河口出口的大多是中國的絲綢、茶葉、花生油、紡織土布等,而進口的大多是洋火、煤油、洋布等。

新中國成立後,英國三水海關撤銷,結束了這段半殖民地的海關歷史。而這棟海關辦公大樓,曾先後用作河口港務所、船隊的辦公場所。

現在海關大樓已經荒廢,周邊村民的生活卻似門前的北江水,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佛山三水河口的「鬼樓」傳說你聽過沒?
    西、北、綏三江匯流最精彩的一筆,珠江三角平原浩瀚人文畫卷在此展開……120年前,河口成為對外通商口岸,這裡有廣東最早的海關大樓、廣東最古老的火車站、佛山最早的郵局,還有積蓄四方文氣四百年的魁崗文塔。河口芳華四溢,吸引這本地居民,也同樣吸引外國人。19世紀末,英國人在三水設立海關、郵局、水文站時,選址河口。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中英緬甸條約》,並在三水舊縣城河口、三江匯流處設立三水海關稅務司公署(俗稱三水關)。
  • 三水河口江畔舊照:貨如輪轉通四方 百年關口今猶在
    遠處的江岸,一座4層的英式洋樓矗立在一群民房中,顯得鶴立雞群,它就是建於1897年的三水百年海關大樓。三水河口海關大樓是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早期海關之一。三水關外籍稅務司自1897年起至1938年止,每年都向粵海關總稅務司編制「三水關口岸貿易報告」。及至1938年三水在抗戰中淪陷,口岸被封鎖,海關被撤銷。目前,這棟已經擁有120年歷史的建築仍然保存較為完整。
  • 百年河口:三水與世界的第一次擁抱
    三水百年老郵局不遠處是三水舊海關大樓。 《三水縣誌》記載,三水舊海關大樓,是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早期海關之一。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正式規定清政府開放廣東三水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此設領事館和海關。同年,英國在三水舊縣城河口設立三水海關稅務司公署,實行外籍稅務司專斷的半殖民地海關行政人事制度,關稅收歸英國所有,百年海關大樓見證了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那段屈辱歷史。
  • 三水河口新生:城市更新的西南探索
    昨日,在三水百年火車站前的鐵路軌邊,小草青青,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在繁華褪去、歸於平靜的河口老城區,魁崗文塔、老海關、郵局、火車站等歷史建築見證了河口400多年的歷史,串起了三水百年的文明脈絡,匯聚成幾代三水人的集體記憶。
  • 三水河口百年火車站主題公園最快明年春節後迎客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夢 通訊員梁銘文報導:昨日,記者從西南街道獲悉,河口百年火車站修繕工程可在今年10月完工,站前小廣場將拆除圍蔽,開放參觀。具備博物館和休閒體驗遊功能的河口百年火車站主題公園也將加快建設,最快可在明年春節後開門迎客。
  • 從舊時光裡緩緩而來的三水老火車站,有留下你的回憶嗎?
    三水河口隱匿著一座百年老火車站,它已有近120歲高齡,為廣東最早的火車站之一。在100多年的慢交通時代,鐵路就是快車,「水鐵聯運」模式讓河口成為客似雲來的交通樞紐,成就了「小廣州」的美名。如今,這座車站已不再承擔交通功能,將變身鐵路博物館,繼續見證廣東鐵路發展。
  • 佛山三水百年舊火車站將變身博物館
    三水站保存的舊房子   三水站是廣三鐵路終點站金羊網訊記者張韜遠、通訊員李會競攝影報導:三水百年火車站將如何改造,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記者近日從三水區西南街道了解到,河口舊火車站改造項目策劃設計方案(初稿)出爐,按照初步方案,此處百年舊址將建設成廣三鐵路博物館、打造火車包廂休閒吧、引入觀光火車等項目,注入嶺南水鄉的地域文化內涵,深挖原生文化和沿河文化的印記,讓改造後的百年舊址既有現代元素又留存歷史文化。3月24日,三水區西南街道河口舊火車站改造項目策劃設計方案(初稿)匯報會議召開。
  • 上海不能錯過的外灘夜景,東方明珠美景盡收眼底,弄堂尋訪舊時光
    夜晚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閃爍著耀人的光輝,電視塔的兩個巨大球體宛如兩顆紅寶石,晶瑩奪目;街燈朦朧的西式建築海關大樓;金茂與環球金融中心兩座高塔,閃著渾身光輝插入夜幕。從浦西南京東路到九江路之間欣賞外灘夜景是最合適不過了,在這裡看浦東陸家嘴高樓群的夜景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 在央視一臺黃金檔播出,三水這些地標要火!
    2018年夏天,《追夢》劇組來到三水取景,期間選取了人民路、河口半江橋、橋西街、火車站、小農街六容民宿等多個地點進行拍攝,該劇的主演劉濤、王雷均來到現場。半江橋、河口橋西街亮相。海關大樓旁的民房。《追夢》劇組相中三水並非偶然,三水實則深受青睞已久。
  • 舊海關大樓鐘聲再次響起 報時曲目固定為《鼓浪嶼之波》
    據廈門日報報導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昨日上午9點,舊海關大樓鐘聲的再次響起,令不少廈門人感到驚喜萬分。  廈門海關表示,從昨日上午開始,舊海關大樓的時鐘再度啟用,並將於每日上午9點、中午12點、下午3點、晚上6點,這四個時間點進行報時,與以前相同,鐘聲敲幾下就代表時針指向的數字。
  • 三水河口港:曾經貨如輪轉 如今基本停運
    河口北江邊的半江橋海鮮坊依舊生意火爆,食客們品嘗著美味的北江河鮮。食客們似流水般來來去去,但很少關注海鮮坊旁的一大片空地。這裡就是河口港,曾承擔著廣三鐵路及西、北、綏三江的客貨中轉任務,異常繁忙。1983年,三茂鐵路三水至雲浮段通車,河口港客運、貨運量逐漸下降。同時,隨著三港、南港、三水港等的興起,河口港盛極而衰。如今,曾經風光無限的河口港基本停止了運營。
  • 南昌鯉魚洲 兩條「時光隧道」
    「時光隧道」「時光隧道」由樟樹「編織」成的「時光隧道」位置示意圖由松樹「編織」成的「時光隧道」位置示意圖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楊吉星報導:日前,在前往尋訪清華大學江西分校舊址和北京大學江西分校舊址的路上,有人驚喜發現兩條「時光隧道」,一條由樟樹「編織」而成,一條由松樹「編織」而成。
  • 三水百年火車站將變博物館 新規劃還將融入商業元素
    舊廣三鐵路改造規劃圖。經歷百年的河口舊火車站。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楊波 通訊員三宣攝影報導)沉寂多年的百年廣三鐵路或將迎來新生!規劃:改造百年舊火車站成旅遊好去處三水西南河口舊火車站,建於上世紀初,其核心區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單位,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它是中國最早的複線鐵路,也是中國最早期的鐵路之一。
  • 九份老街的舊時光,都市現代的101大樓
    在景區裡跟親朋好友或者家人情侶,在美麗的月牙灣騎行,是最美的時光。清水斷崖:懸崖峭壁和湛藍的大海分居兩側,來到清水斷崖,俯瞰和眺望是兩個感受,蘇花公路蜿蜒崎嶇,清水斷崖卻是這裡最美的風景。震撼的地質景觀,斷崖直入大海,震撼的地方值得一去。
  • 廣東最老火車站,舊時老廣這樣來佛山!他用畫筆定格三水記憶|feng味...
    2018年我特地抽了半個月時間,重拾丟開30年的畫筆,沿著北江河畫小船,舊地新顏,感嘆時光去哪了。 想當年國企福利真沒話說,作為縣城唯一的國營印刷廠,每年一次公派到外地寫生採風,記錄下每一段逝去的時光。那些消失的風景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能喚醒悠悠歲月的記憶。 那段風光的日子,由於經不起商界的誘惑,1986年嘎然而止。
  • 三水北江新區成就宜居宜業價值高地
    作為「三舊改造」和產城人融合的典範,三水北江新區已從低效的民營工業園蛻變成為三水城市新區。近日來,關於北江新區的利好消息接連傳來:佛山地鐵4號線兩個站點有望藉助TOD模式,進一步激活新區的區域價值;做實北江科技創新園被提上日程,進一步豐富新區的產業內涵。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經過7年建設,北江新區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宜居宜業氛圍愈發濃厚,走向「城熟」。
  • 開心魔法:不知覺的情況下獲得的魔法,並打開了時光隧道
    我相信會使孩子們非常開心的,雖然整個劇情簡單易懂,講的就是畢野武因為自己有超能力的問題,造成了火災,父母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然後找到時光隧道,想救回父母的事情。 如果你很喜歡這種玄幻片,建議大家觀看一下。
  • 三水新八景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快來助力三水森林公園吧!
    線路一:嶺南水韻遊(探訪灣區源頭、感受水韻文化,見證三水因水而生、因水而榮的鄉村振興路程)第一天:白坭文創古鎮(沙圍村七彩花田/陳氏大宗祠/創意良倉/糧食博物館/中社村)--午餐(西江河鮮美食街)--水都小鎮(百威/益力多/健力寶/水都展館)--三江匯流(江根村/昆都山/五顯廟)-
  • 網紅八市邊上的這個百貨大樓,裝進了老廈門舊時光,來了不想走!
    足以俯瞰整個八市的五層樓的高度,也是一座老廈門的舊物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到熟悉的花磚、老唱機等舊物件。走進這座斑駁的大樓,仿佛時光倒流。整個牆體呈現灰白色,默默無聞,甚至連招牌也是掉漆的做舊樣子,藏在八市靠近橫竹路的這個入口邊上,不抬頭看,很容易就錯過了。
  • 不到晚上,不知道河口到底有多美
    每早8點,越南邊民蜂湧而至每天早上8點,是河口口岸開關的時間。雄壯的國歌聲,飄響在南溪河上空。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國門前冉冉升起。此時的河口口岸,已經聚集了成百上千的越南生意人,他們都是來河口趕早市的。「噹噹當……」,海關的鐘聲敲響起,電閘門緩緩打開。越南邊民蜂湧而上,像潮水一般向河口這邊湧來。無論男女老少均步伐矯健,飛跑入關。有的背著滿背簍的蔬菜瓜果,有的挑著沉重的擔子,有的推著堆滿貨物的改裝車,還有的手拿空袋子、推著空車子,都爭先恐後地往河口這邊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