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南京下馬坊遺址公園內的神烈山碑遭人用紅漆塗汙,碑上「山」字被描成紅色,引發輿論熱議。近日,南京博物院相關專家對該汙跡進行專業清理。
【解說】神烈山碑高4米,碑面陰文雙鉤淺刻「神烈山」三字,因南京紫金山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所在地,明嘉靖十年即公元1531年,明世宗朱厚熜將紫金山改名為「神烈山」,並立此碑。因遭人惡意描紅,這座神烈山碑被暫時圍擋起來,等待文物方面的專家論證和清洗。
【同期】南京市民 張女士
這個文物雖然它有一定的風化,年久了會有一定的損害,但是自然導致的和人為(破壞)肯定不一樣的,所以(破壞文物)行為太不好了。
【解說】記者了解到,在油漆固化後,南京文物部門委託南京博物院文物專家負責此次汙跡清理工作。
【同期】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徐飛
巖石成分是碳酸鈣,主要是怕酸和鹼,我們這個清洗材料只是化學溶劑,是低揮發的,跟巖石是不產生任何反應的,就是非酸非鹼(溶劑),能夠讓油漆軟化,然後再結合一些機械方法把它去除。油漆它固化過以後,它跟巖石本體是不會產生化學反應的,但是如果說它沒有固化,它是流動狀態,這時候去除的話,就會有問題,很可能會汙染到旁邊沒塗刷的部位。
【解說】文物專家表示,與非法拓印造成石刻上殘留的墨跡相比,此次清洗工作更為複雜。
【同期】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徐飛
石頭表面是粗糙不平的,很多小縫、小孔油漆是滲透在裡面的,下面的工作量有點大,我們在不傷害石頭本體的情況下要去除剩餘的這些油漆,這是我們的目標。需要我們做一些試驗,要評估。(可能需要一周時間?)至少需要這個(時間),因為文化遺產它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不可以操之過急的。
【解說】據了解,南京下馬坊遺址公園曾是明孝陵陵園建築的第一部分,目前是一座免費開放的公園,園內保存有大量石刻文物,在文物區域內安裝有監控等裝置,日常還有網格巡查員定時巡查文物安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