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在校學習特別差,想讓他體會一下生活的艱辛怎麼辦?看到有位家長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不由得就想說點什麼,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覺得,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吃苦不夠,只要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孩子的成績就能翻天覆地了,孩子的成績好壞和生活艱苦與否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孩子成績不好,那就送他去工地吧,沒幾天就會好好學習了;孩子不想上學,那就送他去挖煤吧,沒幾天就乖乖回去上學了;孩子不好好學習,那就送他去貧困山區吧,肯定哭著喊著會好好學習的!好像只要讓孩子一吃苦,孩子就能立馬轉性,從此成績就會有大改變一樣!
正如那就臺詞一樣: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什麼?如果吃苦就能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那怎麼還會有學生輟學呢?孩子成績的好壞不是有是否決定的,吃過很多苦的孩子未必一定是成績優秀的,成績優秀的孩子未必都吃過苦,所以兩者沒有必然聯繫,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根本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孩子不想上學了,就輟學了,然後出去混了一段時間,又回到了校園,但是,最後還是告別了校園,最終留下來的很少,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不是孩子不想上學,而是孩子已經跟不上課堂的節奏,已經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了,之所以成績不好或者想退學,是因為在學校已經是一種煎熬,如同坐牢。
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呢?只是因為沒有體驗過生活的艱辛嗎?這種想法太過於以偏概全了,只能說是頭疼醫腳,隔靴搔癢,不可能解決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
首先,孩子成績不好是日積月累造成的。
孩子成績不好是一兩天的問題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羅馬非一日之功,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定的積累才能達成。孩子成績差那是長期學習成績不理想積累而成的,隨著年級的變化,學習難度的增加,欠下的債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多,成績才會越來越差,在孩子成績出現問題初期家長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逐漸惡化的結果。
其次,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問題。
雖然說時間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但是成績不好的同學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共同點,那就是學習態度有問題,也就是學習態度不認真、不端正,缺乏上進心。這一點和最初時的啟蒙教育有很大關係,啟蒙教育的失敗是孩子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的一大原因。
最後,家長的失職。
孩子成績不好,不可能是一兩天的事情,家長一直對這個問題沒有重視,而是任其自由發展,最終導致孩子成績一差再差。這就說明了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學習關注比較少,甚至是沒有關注,才會由量變到質變。家長的基礎教育沒有做好,後期的家庭教育缺失,這是孩子成績不好的又一原因。
要想改變孩子的這一狀態,不是靠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就能解決的,而是要治標治本才行。我們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看看孩子都是什麼科目較差,哪裡差補哪裡,自己多輔導孩子,自己能力有限可以找輔導班,改善孩子的學習態度,平日裡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多和老師溝通,多和孩子交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解決,越早越好。
#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