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聰明,成績卻不理想的5大可能原因

2020-09-05 跟葉子老師學感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他其實很聰明,就是很容易馬虎,才會丟分……」可是你知道嗎,很多孩子智商不低,但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是因為他在感覺統合方面存在欠缺。

比如,一些雙側化不良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因為他們對身體兩側的互用協調比較混亂,經常分不清左右,對於文字和數字常常無法在腦子裡形成清晰的印象,所以在閱讀和運算等功課上就會有困難。

那麼,還有哪些情況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總結一下。

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我們都知道前庭覺是大腦的「守護神」,所有進入大腦的信息都要通過前庭覺的過濾,才能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從而保證大腦不必為太多不必要的信息而勞神費力。

但是如果孩子前庭覺的抑制功能不好,他沒辦法分辨這些信息的「好壞」,一股腦兒地全都進入大腦,進而就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比如,很多孩子在教室裡上課,表面上是在認真聽講,實際上他的大腦早被窗外的鳥叫聲、操場的叫喊聲、後桌同學筆掉到地上的聲音所吸引了。



因為他的前庭功能無法把這些與上課無關的信息過濾出去,孩子根本都沒有聽到老師講的內容,學習成績還怎麼能提高呢?

視覺空間感不良

視覺空間感是人類學習活動中依賴最多的感覺功能,視覺空間感包含一般的視力、視野擴展能力、平面與立體的轉換能力、層次辨別能力、視覺記憶能力等。

視覺空間感發展成熟的話,人們才可以準確地辨別物品的形狀、大小、高低、遠近、寬窄、長短、陰暗等屬性和物品所處的空間狀態(如:方向、距離、位置)等,以及彼此間外觀上細小的差異。

視覺空間感不足的孩子會出現跳行漏字、寫反字、記憶差、辨別相似的圖形或字有困難、想像力差、聯想力不好、作文能力不佳、數學學不好等學習上的困難。


甚至在生活上也會遇到「明明看到水杯卻還是把它打翻」「經提醒別碰到桌椅卻還是直直地撞過去」「練習了好久都不會綁鞋帶」等問題,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學習熱情以及自信心。

聽覺發展不良

聽覺對人類的信息輸入到大腦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人們從&34;到&34;再到&34;,是由聽覺注意力到聽覺理解和轉化能力的進階過程。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在用耳朵接收外界的信息,更多的接收信息後大腦對信息的再次編碼和儲存。

但是,如果孩子聽覺發展不良,他就不能夠像正常的孩子那樣,對環境中的聲音加以選擇,並解析其意義,立即作出反應,或把聲音的印象存到腦部的聽覺記憶區以備後需。

這樣的孩子,常常給人一些不專心、不聽話、漠不關心、聽而不見聞而不動或理解能力差的印象。


但實際上他們不是故意「不理你」,而是他確實沒有能力很好地統合聽到的內容。

而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們可能也無法記住或無法記全,這樣一來,他們學習的效果肯定不會太理想。

本體覺發育不成熟

本體覺是我們的「身體地圖」,通過本體覺我們能很好的知道自己肢體所處的位置,更好地進行動作計劃等活動。

本體覺發育不成熟的孩子,可能就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容易出現疲憊、小動作多、紀律性差的表現。

比如,在課堂上,別的同學都可以保持標準坐姿認真聽講,他卻因為肌肉張力比較低,無法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總需要不斷活動自己的身體尋找舒服的姿勢。


另外由於本體感不強,孩子經常不自控地犯錯,難免會受到批評,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衝擊,會容易產生消極、缺乏自信與不上進的心理,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人際交往。

觸覺過分敏感

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和前庭抑制功能不良的孩子一樣,也容易出現專注力差,從而影響學習效果的狀況。

因為觸覺是人體分布最廣泛的感覺系統,觸覺敏感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接收到更多的信息,甚至可以說是泛濫的觸覺信息。

比如,孩子的同桌只是不小心輕輕碰了他一下,但孩子卻覺得這種感覺很不舒服,這種感覺就傳入大腦,大腦就會做出讓孩子調整身體動作的指令。

於是孩子正在認真聽講的狀態就被打斷了,自然就會分神了,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當然上述只是導致孩子學習狀態不佳的幾個較普遍的原因,孩子學習是個綜合性的過程,其他因素比如身體姿勢穩定性、睡眠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應該從感統訓練做起。所以家長一定要早發現、早幹預,避免錯失感統訓練的黃金期(3~6歲)。

輔助學生素質教育,普及兒童感統訓練,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拼命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如何讓孩子變「聰明」
    有很多孩子每天都拼命的學習,但是成績依然不理想,想要提高成績或能力,必須要變成一個「聰明」的孩子。 所謂的聰明,不是成績好、知識豐富,而是能邏輯性的思考、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具有較高的溝通能力、頭腦靈活、表現力豐富。能準確地理解對方想要說的事,準確地回答,有判斷力、決斷力,並對各種狀況能迅速做出反應。
  • 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不要著急打罵,從自身來找找原因
    在家長發洩怒氣的時候,可曾經想過這樣的話會深深的把孩子的自尊心給戳痛。一次兩次之後,父母可能就心灰意冷了,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為他的智商不高,自己祖上就沒有傳下這塊料。但是從來不坐下來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跟自己的教育方式還有日常的習慣行為有關係呢?
  • 別不當回事,聰明的孩子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家長必須重視起來
    這些學生很聰明而且總會有意無意的展現出某些天賦,本來稍微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令成績大幅提高,但不論老師怎麼苦口婆心的勸或者請家長來談話甚至言語威嚇,這些學習依然該不學還不學,該搗亂繼續搗亂。因為老師肯定了孩子的聰明,所以對待這類孩子家長往往採用的是盲目樂觀的態度,覺得有一天孩子開竅了以後學習成績就會提升
  • 學習成績不理想,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辛就可以扭轉乾坤?不可能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孩子成績不好,那就送他去工地吧,沒幾天就會好好學習了;孩子不想上學,那就送他去挖煤吧,沒幾天就乖乖回去上學了;孩子不好好學習,那就送他去貧困山區吧,肯定哭著喊著會好好學習的!好像只要讓孩子一吃苦,孩子就能立馬轉性,從此成績就會有大改變一樣!正如那就臺詞一樣: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什麼?如果吃苦就能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那怎麼還會有學生輟學呢?
  • 二年級孩子數學成績不理想,家長應該怎麼做?
    小學二年級數學其實並不難,不過還是有些孩子在二年級時數學成績不理想,這令很多家長很著急,畢竟到了三年級,知識點增加不少,如果二年級的基礎知識沒學好,那麼就會導致孩子數學成績越來越差。面對這種情況,國內優質在線小學數學輔導平臺麥斯數學認為,應該分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原因,找到正確的應對方式。找到原因很重要;二年級數學並不難,孩子學習不好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說可能是思維不活躍,也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等。不管是哪種情況,家長都需要認真和孩子進行溝通,找到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這是第一步。
  •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該怎麼面對?千萬別責難,他們比父母還心急
    前段時間,好朋友的女兒在網上考完了期末考試,拿到的成績單不夠理想,好朋友氣不打一處來,對著女兒大吼:&34;孩子被她說得淚水漣漣,不知道如何是好。考試成績不理想,孩子其實比父母還心急考試成績不理想將心比心,孩子其實比父母還心急。在我小時候,都說&34;,很多孩子的成績都在這個時候分化。一二年級全班都能考98分以上,不少學生能拿雙百分,但上了三年級卻出現了&34;。很不巧,三年級第一次期中考試,我就遇上了斷崖,數學考了78分。老師把這次考試不理想的學生家長叫到學校,希望家長要重視起來。
  • 孩子成績不理想,很難上大學,那麼家長要為孩子做什麼?
    遇到很多家長說孩子成績不理想,不知道怎麼辦,復讀吧,擔心還是考不好,讀個差勁的專科吧,又不甘心。如果實在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那麼你們可以參考以下方案: 如果高考成績和本科錄取線或者和你理想的院校招生錄取線差距不是很大
  • 「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努力」,這話有「毒」
    一位來訪跟我說,她對孩子要求不高,混個中等成績就行了。不像別的家長要求那麼高,但是現在孩子的狀態實在太差了,作業拖拉,成績中下。必須死死盯著,才願意學習。不盯著就不做作業,經常寫作業寫到晚上十一二點。盯的時候成績就能上去一點。現在才小學五年級就這樣,以後真不知道要怎麼辦,想想都發愁。她覺得自己給了孩子很多鼓勵,也不打壓孩子。怎麼這個孩子還是會發展成這樣呢?
  •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應該在第一時間分析原因,採取對策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原因是什麼?無論老師還是家長,必須要清楚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恰當的策略來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力,開發孩子生命潛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絕不是簡單、粗暴的批評或處罰。否則會適得其反,背道而馳。那麼,孩子的成績不好,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 一年級小學生成績不理想可能只是不會考試而已
    相信很多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的家長朋友,都有這個體會,孩子上了一年級後,不僅孩子開始了正式的學校生活,課業繁重,家長們也開始了「水深火熱」的輔導生活,一邊要努力的工作,一邊還要擔心孩子的成績。#小學#考試考不好家長更上火很多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成績不太理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跟不上課」,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朋友也不要過於擔心,根據我這半年的親身體會,我們首先要弄明白,您的孩子是真的沒學會課本上的內容,「跟不上課」,還是只是不會考試而已呢
  • 平時得高分,大考成績卻不理想,什麼原因呢
    孩子上課所學內容都會,單元測試也能得高分,為什麼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成績卻不理想?有家長說,自己孩子平時測驗成績特別好,試卷正確率很高,可一到正式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心理素質差還是另有原因?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 別再說這句話去害孩子了……
    一位來訪跟我說,她對孩子要求不高,混個中等成績就行了。不像別的家長要求那麼高,但是現在孩子的狀態實在太差了,作業拖拉,成績中下。必須死死盯著,才願意學習。不盯著就不做作業,經常寫作業寫到晚上十一二點。盯的時候成績就能上去一點。
  •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父母這樣做最關鍵
    可能是因為在海澱區的緣故吧。)最後母女都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一方面,孩子學習上有困難想向媽媽求助,但又表現出拒絕和拖延,學習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學習效果也就不理想;另一方面,認為已經降低了預期、接納了孩子的媽媽,給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決辦法,但孩子總是不做,這讓媽媽也非常矛盾和糾結。
  • 孩子分數不理想,家長如何說如何做更能激勵孩子取得優異成績?
    文|靜若樹家中有學齡中的孩子,因為疫情假期裡沒有間斷學習網課,開學後學校會很快舉行期中考試。當孩子終於等到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拿著獎狀滿心歡喜向家長報喜的時刻,往往家長的一番話會讓孩子的原本美好的情緒瞬間低落,重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到底家長給孩子說了什麼話,令孩子不開心呢?
  • 「頭大」的孩子都聰明?你可能錯了,也可能是疾病,家長要謹慎
    而且在幼兒時期,寶寶的頭部發育會略快一些,就會造成寶寶的頭部發育越來越大,孩子的可愛也正是體現在此,像一個可愛的Q版漫畫人物。但是寶寶「頭大」真的好嗎?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頭大並不等於腦子大,而且腦子大也並不一定聰明。孩子頭大不大,應該是按照頭圍來估算的。
  • 孩子很聰明學習很用功,成績卻不好的本質原因就在於學習效率不高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疑惑:為什麼我的孩子明明很聰明,學習也很用功,成績卻不好?為什麼別人孩子沒怎麼用功,成績卻很好?其本質原因就在於學習效率的高低。學習效率高的孩子在同樣的時間內學得更多,學得輕鬆成績又好。那麼,要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呢?
  • 孩子作業愛抄襲,考試成績差,聰明父母不打不罵不吼叫
    孩子上學後,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叫「作業」的東西,孩子的學習成績幾乎都與這個東西聯繫在一起。平時不認真寫作業的孩子,學習成績也難以理想。可是,總有些孩子對作業深惡痛絕,要麼覺得作業難,自己不會;要麼作業都會,就是不想寫、懶得寫。可不寫又怕被老師和家長批評,於是便「另闢蹊徑」,找來別人寫好的作業,直接一抄,萬事大吉!
  • 成績差的孩子就不聰明?了解「多元智能理論」,孩子都是潛力股
    「就別提我們家的了,就那麼點分我說出來都不好意思,整天一放學就知道踢球……」「真是應了那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可能我家孩子腦瓜就是比別人笨吧。」鄰居家的孩子學習不好,這個媽媽總是羨慕別人家成績好的孩子,家長似乎都有這個共同點,對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有種莫名的好感。
  • 孩子不笨,甚至很聰明,為什麼成績還是那麼差?
    嘿,家長們,我是專注星~ 我敢打賭,每位家長都會為孩子的專注力「犯頭疼」!「幹一件事兒,不會超過兩分鐘,剛才還在搭積木,現在又跑去玩變形金剛了!」「每次給他讀書,總是看到一半就跑去幹別的了,一本書從來沒看完過!」「小小年紀就記性不好,剛教過的東西掉頭就忘!」「不愛學習,理解力差,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出錯!」
  • 一分之差,他上不了理想的高中,別讓「馬虎」耽誤孩子寶貴的青春
    導語:很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聰明就行,「馬虎」是件小事,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事實卻正好相反,孩子「馬虎」的習慣一旦養成,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一分之差,他上不了理想的高中趙洋,當時中考的時候,第一志願填的是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第二志願填的是商丘市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