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
同事們茶餘飯後經常聊孩子,大家誇讚最多的就是王姐的兒子小桐。
小桐今年9歲,上了8個輔導班,除了語文、數學、英語補習班外還有鋼琴班、跆拳道班、顏楷書法班、舞蹈班、樂高班等。他周六周日時間是不夠用的,有些輔導班甚至安排在下午放學後。
王姐對兒子十分滿意,畢竟孩子多才多藝人見人誇家長臉上倍有面子。那孩子呢,孩子是什麼感受呢?他,開心嗎?
我不知道小桐對家長的安排是否開心,畢竟他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有一個細節我印象深刻:
小桐和我女兒在同一個班級裡學顏楷,有一次我送了女兒出來迎面遇上小桐。小桐神色匆匆跟我打招呼,我叮囑他跑慢點別摔著。小桐說剛下了鋼琴課緊趕慢趕還是要遲到了。我隨口問了一句:
「學鋼琴和書法,開心嗎?」
小桐皺著眉頭,無聲地嘆了口氣,聲音低沉:「唉,我都累死了,真的快要累死了……」
1、家長只在乎孩子成績好不好,有沒有問過孩子累不累?
現在輔導班幾乎成了孩子們的標配,還沒出生就開始補課的情況都已經不稀罕了。胎教班,大家不陌生吧?一出去就補課的,更是比比皆是,那叫早教班。
即使沒有上早教班,大部分家長至少也會給孩子報幾個才藝班。入學後,文化課補習班也倍受歡迎。
現如今家長們見面時必聊的話題大概就是:
你家孩子在哪上補習班?
你家孩子上了幾個輔導班?
你家孩子上的輔導班好不好?
天下父母用心良苦,他們寧願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孩子送去價格不菲的輔導班。父母為此付出了血汗錢,他們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才。
家長希望孩子多才多藝,希望孩子成績優異。可是,家長們,你們有沒有問過孩子累不累?
也有虎爸虎媽們這樣說:「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刻苦學習!」
道理是對的,但是現在的孩子是不是太苦了?家長們,你們小時候上過幾個輔導班?你家孩子現在到底上了多少個輔導班?
他(她)累不累,你有沒有問過?
2、家長為什麼要送孩子去輔導班?
家長們喜歡輔導班嗎?顯然不喜歡。不然網上為什麼到處都是罵輔導班的?
可是,家長們非常清楚一件事:自己離不開輔導班,輔導班也不會消失。
現在只有在職在編教師不能辦輔導班,其他人都可以辦輔導班。學生家長有需求,輔導班怎麼可能消停?
家長們一邊罵輔導班,一邊又爭先恐後地送孩子去補課。為什麼?
主要原因有4個:
(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
(2)家長自己太忙,沒時間管孩子,只能花錢請輔導班工作人員管;
(3)家長自己圖舒服不想管孩子的學習,只好花錢請輔導班工作人員管。
(4)雖然知道補課作用不大,但看別人家孩子都補了,自己也想送孩子去。一圖心理安慰,二圖以後不後悔。
各位家長,以上4種原因哪種適合你?請對號入座。
3、家長承認一個事實,才能徹底走出補課誤區
送孩子去上輔導班的家長特別多,其中至少有一半家長是因為盲從,至少有四分之一家長是由於焦慮。真正有規劃、有目的地送孩子去補課的家長大概只有四分之一。
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心不甘情不願卻還在堅持補課?
因為他們不相信,更不甘心。
他們不相信自家孩子不愛讀書,認為是學校老師沒教好,所以孩子才沒學好。
他們更不甘心孩子落後於人。成績優秀的孩子那麼多,為什麼不能有我家孩子一個?
其實孩子成績不好,原因基本上都在自己身上。有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家長卻非要他考大學,怎麼可能如願以償?
家長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才能真正走出補課誤區: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大學,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按照家長期待的樣子成長。
家長能坦然面對孩子真實的樣子,放棄揠苗助長的念頭,才能真正走出補課誤區。
結束語
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補課確實是一種不錯的輔助手段,我們大可不必把補課當做洪水猛獸。
不過作為家長我們千萬不要迷戀補課。當我們迷戀補課無法自拔時不妨這樣想一想:
孩子長年累月地跟著學校老師學習,成績都好不了,難道跟補課班工作人員學幾節課就能提高成績嗎?
這不合常理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凡是不合常理的事,我們都要謹慎面對。